中阿共建電子圖書館打造文明交流互鑑的數位化平臺

2020-12-14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北京7月19日電(記者 周瑋)「中阿電子圖書館項目的順利實施是中阿文明交融互鑑的一個真實寫照。」阿盟駐華代表處主任馬哈穆德·艾勒艾敏19日表示,通過項目網站的資源服務,讓中國和阿盟各國民眾及專家學者可以通過網站資源了解彼此特色文化,為相關領域的學術研究提供參考和素材。

中阿電子圖書館項目2018年7月正式上線發布,這是中阿圖書館界集體合作的成果,也是中阿在圖書館及信息領域合作史上的裡程碑。

19日在中國國家圖書館舉辦的中阿電子圖書館項目發布一周年專題座談會上,中國國家圖書館館長饒權介紹,截至目前,在由中國國家圖書館承建的中方網站上,上傳了共100冊來自國家數字圖書館的「中國古代經典文獻」電子書,還有音視頻、圖片和線上展覽等資源,內容涵蓋國家圖書館公開課、非物質文化遺產、地方戲曲、傳統年畫和典籍文化等,力圖打造一個多方位展示中華文化之美的國際傳播平臺。在由沙特阿卜杜勒·阿齊茲國王公共圖書館承建的阿方網站上,目前上傳了108冊電子書資源,其中不少內容主題與中國相關,包括中國歷史文化、中阿外交和經貿關係、中國見聞等,涵蓋圖書館與信息技術、阿拉伯經典文學著作、電視媒體、時尚藝術和歷史圖冊等主題內容。

文化和旅遊部國際交流與合作局副局長朱琦說,下一階段,希望中阿雙方重點做好網站運營機制建設、資源更新、服務改進和推動業界聯動等方面的工作,將中阿電子圖書館門戶網站建設成為數字時代中阿文明溝通與發展的橋梁,為深化中阿文明交融互鑑做出實實在在的貢獻。

相關焦點

  • 在交流互鑑中擁抱世界多彩文明
    「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鑑,因互鑑而發展。」這是世界文明發展的一般規律,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重要場合講到文明之間的平等、包容和交流互鑑。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明交流互鑑的重要論述,是中國共產黨人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對不同文明之間交流互鑑實踐的深邃思考,也是指導我們處理與其他文明之間關係的重要行動指南。  文明交流互鑑的理論基礎  要把握不同文明的相處之道,首先需認清文明的本質。恩格斯指出:「文明是實踐的事情,是一種社會品質。」這表明:第一,文明具有實踐性。
  • 文明互鑑是什麼意思介紹 文明文化交流互鑑的重要意義
    2014年3月27日,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發表演講時提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鑑而豐富」。   文明文化交流互鑑的重要意義  「文明互鑑」成全球熱詞,說明「中國聲音」在全球範圍內的反響越來越熱烈。
  • 文明交流互鑑的正確態度和原則
    文明交流互鑑,與人類歷史發展相伴而生,與各個國家、民族的進步如影隨形,為世界和平發展提供重要動力,是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的必由之路。  在《文明交流互鑑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這篇重要文章中,習近平總書記鮮明闡述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鑑而豐富」的深刻道理。一部人類發展史,就是一部多元文明共生並進的歷史。
  • 國際儒聯文化傳承與文明交流互鑑座談會在北京師範大學召開
    12月18日上午,由國際儒學聯合會主辦的文化傳承創新與文明交流互鑑座談會在北京師範大學召開。國際儒學聯合會會長劉延東出席大會並發表致辭。、儒學帶給文化傳承和文明交流的啟示、儒學與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播闡釋和國際合作、中華文化與各國文化交流互鑑等積極建言獻策。
  • 六個關鍵詞看習近平這樣談文明交流互鑑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鑑而豐富。」「推動文明交流互鑑,需要秉持正確的態度和原則。」……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闡述對文明交流互鑑的看法和主張,「學習大國」用六個關鍵詞為您梳理。  ——2014年6月5日,在中阿合作論壇第六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的講話  「包容」  文明是包容的,人類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鑑的動力。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人類創造的各種文明都是勞動和智慧的結晶。每一種文明都是獨特的。
  • 「文明之光·2019中國文化交流年度人物」評選啟動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歷程中釋放出強大的能量。中國不僅為人類貢獻新的發展模式、發展道路,而且把自己在文化創新創造中取得的成果奉獻給世界。
  • 「中沙建交30周年電子圖書月」活動專題網站上線開通
    12月11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主辦、中國國家圖書館協辦的慶祝「中沙建交30周年電子圖書月」活動正式舉行。以「中阿電子圖書館」平臺為依託的活動專題網站「中阿電子圖書月」(http://chn-las.nlc.cn/ebook/index-ch.htm)同天上線開通。
  • 促進圖書館數位化建設 實現信息資源共建共享
    ——2010年度文化部科技創新項目SAP6.0數字資源分布式建設與共享平臺投入使用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人類社會已進入信息化時代。在這個網絡化、信息化的社會大背景下,作為信息資源服務中心的各級各類圖書館必然要加快數位化圖書館(複合型圖書館)建設,有效開展面向全社會的數字信息服務。
  • 慶祝「中沙建交30周年電子圖書月」活動專題網站上線開通
    12月11日,由中國文化和旅遊部主辦、中國國家圖書館協辦的慶祝「中沙建交30周年電子圖書月」活動正式舉行。以「中阿電子圖書館」平臺為依託的活動專題網站「中阿電子圖書月」(http://chn-las.nlc.cn/ebook/index-ch.htm)同天上線開通。
  • ...節「開宴」 以「共享亞洲美食文化、推進文明交流互鑑」為主題
    圖片來源:南方日報  作為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的重要配套活動,主題為「共享亞洲美食文化、推進文明交流互鑑」的廣州亞洲美食節,於5月16日至23日舉行。5月16日下午,廣州亞洲美食節在廣州花園酒店開幕。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廣州市市長溫國輝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 ...重要文章《文明交流互鑑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
    新華社北京5月1日電 今天出版的第9期《求是》雜誌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文明交流互鑑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  文章全面深刻闡述對文明交流互鑑的看法和主張,強調應該推動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諧共處,讓文明交流互鑑成為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梁、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維護世界和平的紐帶。  文章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鑑而豐富。文明交流互鑑,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推動文明交流互鑑,需要秉持正確的態度和原則。
  • 跨時空展現亞洲多彩文明 多角度詮釋交流互鑑價值 中央廣播電視總...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召開前夕,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傾情製作推出三集高清主題紀錄片《亞洲 文明之光》,從人類歷史發展的敘述視角,跨時空、全方位、多角度展現了亞洲文明的演進脈絡,生動再現了亞洲在世界歷史進程中悠久燦爛、多元共生、交流互鑑的文明圖景,深刻闡述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讓文明交流互鑑成為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梁、
  • 怎樣理解文明交流互鑑?先讀懂這10句話
    習主席在這篇文章中指出,文明交流互鑑,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如何理解文明交流互鑑?從讀懂文中這10句話開始。2014年3月2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發表重要演講。
  • 搭建交流互鑑橋梁 2020世界劇院北京論壇「雲端」開幕
    北京市市長陳吉寧出席開幕式,並在致辭中表示:「希望這場『雲端盛會』能為大家提供一個開拓新思路、貢獻新智慧的平臺,凝聚全球劇院團結合作共識,增強藝術家們創作與傳播的信心,推動文化藝術的創新與發展。我們將大力支持世界劇院聯盟的建設發展,期待大家以聯盟為紐帶,拓寬合作領域,共享有益經驗,共同推動世界文化藝術的傳播與發展,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應有的貢獻。」
  • 中阿數字文化論壇「雲」上舉行 完美世界以數字文化促兩國文明共鑑
    作為系列活動之一的中阿數字文化論壇以線上方式舉行,中阿兩國政界、數字文化企業、高校代表以「數字經濟中青年的視角和創造力」為題進行了主旨分享。完美世界副總裁、太和智庫副理事長伊迪作為中方嘉賓出席了本次論壇,並發表了「數字文化增進民心相通完美世界促進文明共鑑」的主題演講。 阿聯是「一帶一路」沿線上的重要國家。
  • 數字時代 120歲的浙江圖書館如何打造「潮流玩家」?
    浙江新聞客戶端訊 一部《四庫全書》,講述國人困苦中守護中華文脈的執著不屈;首展的域外漢籍,見證中華民族自古重視文明互鑑;盲文圖書,折射公共文化服務的公平均衡;文獻縮微膠捲,以數位化手段讓古籍多「活」數百年……始建於1900年的浙江圖書館,是國內創辦最早的省級公共圖書館之一、國家一級圖書館。
  • 書寫中國外交新華章之文明交流互鑑篇
    從人類璀璨的文明中汲取營養,倡導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鑑超越文明衝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推動各國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文明的力量。這是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積極探索。  中華文明綿延5000多年,吸收了各種外來文明,在包容並蓄中不斷發展。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正是源於中華文化「天下大同」的理念,致力於促進不同國家交流合作。
  • 文明交流互鑑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鑑而豐富。文明交流互鑑,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  推動文明交流互鑑,需要秉持正確的態度和原則。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堅持以下幾點。  第一,文明是多彩的,人類文明因多樣才有交流互鑑的價值。陽光有七種顏色,世界也是多彩的。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文明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集體記憶。
  • 《印象》珍稀館藏·文明互鑑
    原創 紀實人文頻道 紀實人文頻道「對話」——珍稀館藏·文明互鑑徐家匯藏書樓是上海現存最早的近代圖書館,始建於1847年,是當時教會收藏中西書籍之地徐家匯藏書樓在「中外圖書館史」與中西文化交流史上都具有重要影響,是世界三大漢學文獻中心之一,以眾多來源的珍貴歷史文獻,編織起了四百年來「東學西傳」與「西學東漸」的歷史脈絡。
  • 朝戈金:口頭傳統在文明互鑑中的作用
    日前在北京舉行的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盛況空前。來自亞洲47個國家和五大洲的各方嘉賓共聚一堂,就亞洲文明的諸多議題展開了富有成效的對話。筆者參加了「亞洲文明互鑑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分論壇,並就「口頭傳統在文明互鑑中的作用」作了發言。那麼,為什麼要提高對口頭傳統重要性的認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