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海新聞網丨入園第一天:孩子淡定,家長感傷

2020-09-04 寧波抽屜

(通訊員葛文卿攝)

記者子函

昨天,是幼兒園開學第一天,小班的開學「表情包」一直是朋友圈裡的熱點話題。第一次正式離開父母和家庭,走進幼兒園這個小社會,開始獨立的學習和生活,小朋友和家長們都有什麼樣的心情和「表情」呢?

當天早上八點,記者來到寧海縣中心幼兒園,校門口已經排起了長長的隊伍,中大班的小朋友帶著入學行李,經過測溫、檢查等流程有序進入校園。中大班小朋友入園後,小班的小朋友陸續前來,但除了少數的小朋友情緒有些失控外,大部分小朋友都很淡定。

哭鬧聲少了

多數孩子很淡定

「媽媽……媽媽……我要媽媽!」在跟媽媽分開的一瞬間,小姑娘開始哭喊,老師抱起小姑娘問:「你是哪個班的小朋友呀?」「我是小七班的。」小姑娘一邊哭一邊回答老師,回頭看看門口媽媽已經離開,小姑娘似乎也收拾好了心情,牽著老師的手走進了教室。記者觀察到,這種「瞬間變臉」的小朋友並不少,似乎這種哭鬧只是為了安慰更加不舍的家長們。

「你看,這裡有這麼多的小禮物,都是送給你們的,你可以挑一個喜歡的小玩具哦!」在校園操場一側,擺著各種可愛的小玩具。一位女老師抱著正在哭鬧的小男孩挑選禮物。在老師的引導和玩具的「誘惑」下,小男孩逐漸停止了哭鬧,挑選完自己喜歡的玩具後,小男孩也牽著老師走進了教室。

在小班入園的半個小時裡,記者發現,大部分小朋友都非常淡定,能夠按照老師的指引順利入學,並且很快地進入集體遊戲和學習的狀態。

「孩子入園哭鬧主要是因為分離焦慮,為了緩解這種焦慮,學校在暑假安排了8期親子活動,逐漸分離孩子和家長之間的依戀關係,讓孩子逐漸熟悉幼兒園的環境和生活,在班級裡找到歸屬感。」縣中心幼兒園副總園長伍佩佩介紹說,在園的時間,學校還安排了各種有趣的集體遊戲,讓孩子感受到上幼兒園的樂趣。

「蹲門欄」的挺多

不少家長很焦慮

相比娃的淡定,記者發現,家長們反而更顯焦慮。校門外是探頭張望不肯離去的擔心,朋友圈裡是紀念孩子第一天上學的感傷,家長群裡是等待老師上傳照片的急切……

「您回去吧,孩子都進去了。」校門口一位媽媽看著孩子測溫檢查完後,依然沒有離開的意思,踮著腳張望,眼眶開始泛紅,嘴巴裡不停地念著:「到教室了嗎?有沒有哭啊?」老師安慰勸說了半天才肯離開。

「寶寶,媽媽在這裡!再見!再見!」看著孩子的背影,有一位媽媽忍不住一邊揮手一邊喊,見孩子頭也沒回,媽媽有些失落,嘴裡碎碎念道:「哎,都還沒跟我說再見。」

類似這樣「蹲門欄」的家長還不少。他們聚在一起,看著其他孩子一個個走進學校,你一言我一語地相互安慰著。「你看你看,那個孩子看起來這麼小,這就上小班了啊。那我們家的大一點,應該沒問題的吧!」「進去的時候沒哭,上課應該就不會哭了吧!」「你們班下午幾點鐘接啊,要不要早點來?」一番心理建設之後,家長們才緩緩離開。

「你們早上送去哭了嗎?」「這會兒孩子們在幹嘛?」「老師什麼時候會發照片啊?」……即便已經離開了學校,家長們的焦慮也並沒有結束,不少家長坦言自己這一天是:人在上班,心在幼兒園神遊。

家長請放心

積極引導幫助孩子儘快適應

微友「企鵝喵喵」在朋友圈裡寫道:「幼兒園開學第一天,娃懵懂地被老師帶走了,留下後面一堆爸媽在擦眼淚。是誰分離焦慮症,是誰離不開誰呀?」

孩子踏入幼兒園的這一天,是家長和孩子之間的第一次分離,有些家長以為難過的會是孩子,沒想到偷偷流眼淚的卻是自己。他們擔心孩子會吃不好、睡不好,擔心孩子不能適應學校生活。很多時候,家長的這種焦慮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孩子。所以,爸爸媽媽要調整心態,堅信上幼兒園是孩子社會化的重要一步,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多好處。

在處理好自己的焦慮情緒後,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更快地度過分離焦慮期,更好地適應幼兒園呢?伍佩佩老師分享了一些經驗。

第一,要按時接、送孩子入園。沒有特殊原因,家長不能因一時「心軟」不送孩子入園,這會讓孩子不能很快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另外,家長還要按時接孩子,不能讓孩子在入園後的前幾天裡感覺離開父母的時間過長,從而產生或加重焦慮的心理。

第二,引導孩子準確表達需求。無法準確表達自己需求,也是導致孩子焦慮的原因。因此,幫助孩子儘快學會準確表達需求,如想上廁所、想喝水、想吃東西等,讓孩子更好地與同學、老師溝通交流,能夠極大地緩解他們的焦慮情緒。

第三,正確樹立老師形象。在日常生活中,不要拿幼兒園、老師來壓制孩子,讓孩子對幼兒園和老師產生恐懼情緒。家長要幫助孩子對老師產生好感和信任感,形成安全感,不能以「不聽話就告訴老師、不乖就送去幼兒園」等言語嚇唬孩子。

來源:寧海新聞網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入園第一天:孩子淡定,家長感傷
    中大班小朋友入園後,小班的小朋友陸續前來,但除了少數的小朋友情緒有些失控外,大部分小朋友都很淡定。  哭鬧聲少了  多數孩子很淡定  「媽媽……媽媽……我要媽媽!」在跟媽媽分開的一瞬間,小姑娘開始哭喊,老師抱起小姑娘問:「你是哪個班的小朋友呀?」「我是小七班的。」
  • 齊齊哈爾城事:幼兒園開學第一天 萌娃淡定從容入園
    開園第一天,現場啥情況?咱們一塊去看看。早上7點10分,第一幼兒園門口,老師們早已到位,按照各自的分工有序排開,許久不見的老師們,正以暖心的微笑迎接孩子們歸來。7點30分左右,大班的萌寶們開始陸續到來,從爸媽手裡接過小書包,沒有哭鬧,孩子們淡定從容的走進幼兒園,有的孩子更是直接奔跑著入園,與迎接自己的老師相互擁抱,雖然已經分別數月,但是再見面時,一聲聲「老師早上好、老師我好想你」,也讓整個入園現場充滿了溫情。在一幼門口記者注意到,還有一些家長帶著二寶來送大寶入園。
  • 入幼兒園第一天,孩子很淡定,家長很失落
    一.入園第一天,孩子很淡定,家長很失落俗話說&34;,我看了這條朋友圈後,既開心又難過,開心的是小寶寶的適應能力真的很強,難過的是我能想到漫威2年後第一天離開我們去上幼兒園的情景。照顧孩子的衣食起居早已成為家長們日常的必修課。雖然家長每天忙於生計會感到很辛苦,但是一看到孩子軟萌可愛的笑容什麼辛苦就都消失了。當孩子突然離開我們的身邊,我們和孩子的這種生活狀態都發生了變化,孩子在陌生的環境裡會想讓爸媽在身邊,爸媽會胡思亂想擔心孩子的學校生活,這種分離焦慮必然會出現。三.怎樣來緩解這種分離焦慮呢,那我們家長就要從學齡前就開始培養。1.
  • 你好,寶貝——雨城區一幼中信園區小班組入園第一天
    四川新聞網消息 9月2日,雨城區一幼中信園區小班寶貝迎來了上學的第一天。對於每個家庭來說,這一定是難忘的一天,很多的第一次就在這一天誕生。在這裡,淡定哥淡定姐比比皆是,他們已經可以在老師的引導下開始集體遊戲。當然,依舊有很多小可愛眼中有淚、口中有詞地告訴老師:「我想媽媽,你幫我打電話給媽媽好嗎?」「老師,你帶我出去看一下媽媽吧!」
  • 你好,寶貝——雨城區一幼中信園區小班組入園第一天
    四川新聞網消息 9月2日,雨城區一幼中信園區小班寶貝迎來了上學的第一天。對於每個家庭來說,這一定是難忘的一天,很多的第一次就在這一天誕生。第一次離開爸爸媽媽到一個陌生的環境,第一次和很多陌生的寶寶一起生活,第一次排隊,第一次知道「老師」的概念……所有的第一次或許朦朧,但是卻在孩子的成長曆程裡印刻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上午8:00,在家長們各種抱抱、各種親親的各種不舍裡,小寶貝們背著小書包開啟了屬於他們成長路上該有的學生生涯……他們帶著一絲新奇,一絲忐忑,一絲不舍,投入老師的懷抱。
  • 寧海新聞網丨早期識別與幹預腦損傷高風險嬰兒
    寧海新聞網訊(通訊員夏亞萍葛海靜)「醫生,我們家牛牛四個月了,還不會抬頭,我真的很擔心。」在縣婦保院兒保科副主任醫師陳贇的診室裡,牛牛媽媽眉頭緊蹙,很是憂心。據了解,牛牛是孕30周出生的早產兒,出生體重只有1斤多,牛牛媽媽一直非常擔心牛牛的腦發育情況。
  • 10年幼師總結:入園時「淡定」的孩子,多數來自於4種家庭
    有的小孩兒第一天去的時候哭了幾聲,很快適應了幼兒園的環境,有些則一直到現在還不停地哭鬧,孩子不願意上幼兒園很常見,但是不同的狀態代表了孩子不同的心理情況。那位寶媽說到我沒有糊弄他,我們家孩子真的很喜歡上幼兒園,第一天就是這樣。隨後老師開了入園家長會,她用10年教育經驗總結:上學之後不太愛哭鬧、比較淡定的孩子,他的家庭有特殊之處。
  • 10年「老幼師」總結:入園時「淡定」的孩子,多數來自於4種家庭
    有的小孩兒第一天去的時候哭了幾聲,很快適應了幼兒園的環境,有些則一直到現在還不停地哭鬧,孩子不願意上幼兒園很常見,但是不同的狀態代表了孩子不同的心理情況。旁邊的家長都在羨慕你家孩子怎麼這麼好糊弄啊!那位寶媽說到我沒有糊弄他,我們家孩子真的很喜歡上幼兒園,第一天就是這樣。隨後老師開了入園家長會,她用10年教育經驗總結:上學之後不太愛哭鬧、比較淡定的孩子,他的家庭有特殊之處。
  • 家長篇2——新生入園的第一天
    今天是開學第一天,有的家長在朋友圈歡呼,孩子終於開學了,終於可以去老友們聚會啦。有的家長卻十分的擔憂孩子第一天入園會不會哭,會不會不適應等等。不要擔心我們先來了解小朋友在幼兒園的一天都是如何度過的。14:30-15:00 點心15:00-15:20 課程活動 15:20-15:40 區域活動 生活活動15:40-15:50 離園準備新生入園肯定不是適應的
  • 寧海新聞網丨讀繪本 識分類
    (通訊員吳珊珊攝)來源:寧海新聞網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寶寶入園第一天,父母的真實寫照是什麼樣?李晟:我會天天扒牆角
    關於寶寶入園第一天父母的真實寫照,每一年幾乎都有持續關注的新生家長,因為這類家長的焦慮是每一個小班幼兒家長必經的過程,突然把孩子送往一個陌生的環境一待大概就是一天的時間,相信很多父母都是充滿不舍和擔憂,但孩子遲早是要獨立面對生活的,而送孩子幼兒園的第一天就是家長們要面對的第一道坎兒。
  • 入園第一天,孩子們居然是這樣的
    昨天是孩子們第一天入園的日子,這意味著和最親愛的媽媽分離,也意味著寶貝開始走向獨立。教室裡孩子們傷心哭泣的聲音,忙裡忙外溫柔安撫的老師,教室外駐足守望、不願離去的家長,似乎都在告訴我們,這場年度大戲太難了!
  • 寶寶入園第一天,父母的真實寫照是什麼樣?李晟:我會天天扒牆角
    關於寶寶入園第一天父母的真實寫照,每一年幾乎都有持續關注的新生家長,因為這類家長的焦慮是每一個小班幼兒家長必經的過程,突然把孩子送往一個陌生的環境一待大概就是一天的時間,相信很多父母都是充滿不舍和擔憂,但孩子遲早是要獨立面對生活的,而送孩子幼兒園的第一天就是家長們要面對的第一道坎兒。
  • 孩子第一天上幼兒園,有的哭鬧有的淡定,區別藏在家長的行為裡
    01 孩子有的哭鬧有的淡定,區別藏在家長的行為裡孩子的表現和家庭教育、家庭環境密不可分,有的孩子性格使然,但是家長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不容忽視。總結了5種不同影響,看看你是哪一種。有很多家長表示,自己送孩子上學也產生了分離焦慮,表現得比孩子還緊張,總是忍不住哭起來。如果當著孩子的面哭,這種負面情緒會傳遞給孩子,孩子本來很淡定,也會跟著哭。
  • 幼兒園第一天:孩子需要面對分離焦慮?家長更需要
    眼看著原本就不淡定的爸爸急得滿頭大汗,小何老師只能先把孩子抱到一邊。妙妙老師也著急了,這樣下去孩子不哭才怪,妙妙老師耐心又有點急切的說:樂樂爸爸,你放心上班吧,孩子入園第一天不適應正常,剛才樂樂還吃了一碗蒸蛋羹呢,挺好的。你在這裡看,惹得孩子老哭。誰知道樂樂爸爸突然爆發:我為什麼不能看?你看看孩子都哭成啥了?我要是不在還不知道怎麼樣呢。我就要看,你別讓我孩子哭。
  • 嘉善新聞網丨開學第一天,有人爭當「小蜜蜂」,有人又哭又笑
    9月1日是開學第一天,一大早,記者就兵分三路,走訪了縣城的三所學校,了解開學情況。吳鎮小學精心為學生們準備了開學第一課——招募小蜜蜂志願者。在跟著廣播一起背誦梁啓超的《少年中國說》後,孩子們紛紛來到位於學校大廳的志願者招募點,報名參加志願者招募活動。「我認為成為一名志願者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可以為這個社會出一份力。而且參加公益活動能讓我做事的能力變得更強。」
  • 小班孩子開學第一天,圖說焦慮的家長一天心情變化,媽媽:全中了
    很明顯前者是中小學的家長,後者則是幼兒園的家長了。孩子第一次離開家庭,第一次長時間離開家人,不少家長內心是相當的焦慮的。說到入園焦慮症,大家都聽說過,可當自己真要體會時,才知道什麼叫感同身受。入園焦慮症不光是孩子有,有時候更嚴重的是家長。
  • 寧海新聞網丨築夢科技強國 引領科研前沿
    國家重點學科工業催化博士點導師組組長、中國稀土學會理事、中國化工學會化工新材料委員會委員、上海市稀土協會稀土催化材料專業委員會主任,《化學世界》編委……頂著無數華冠的郭楊龍,履歷表上也是閃閃發光:2004年入選「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計劃」,2008年入選「上海高校優秀青年教師」,2009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10年入選「上海市曙光學者」……從深甽長洋的小山村,到上海教壇的大舞臺,郭楊龍腳踏實地,以寧海人特有的韌性執著地攀登著科研高峰
  • 幼兒園老師總結:入園第一天不會哭的孩子,往往出自這3種家庭
    文丨郝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之後,對於父母的依賴感都是很強的。尤其是等到他們第一次離開家裡,要進入學校進入集體生活的時候,都會產生一種不適應的感覺。本來以為在這樣的環境下所長大的孩子,第一天去上幼兒園的時候會大哭大鬧,但是沒想到,小蘭的孩子去上學的時候受到分離焦慮症的影響非常的低。
  • 寶寶入園第一天,聰明媽媽這樣做,孩子愛上幼兒園
    寶寶入園新挑戰寶寶第一天進幼兒園,會面臨各種各樣的挑戰,第一天狀況百出很正常:*分離焦慮第一天入園,離開媽媽、離開熟悉的家,來到陌生的環境,寶寶情緒會出現波動,出現哭鬧、粘人、膽小、愛發脾氣等表現。同時,一些家長也會出現對孩子的各種擔心:在幼兒園是否能吃得飽?是不是能和小朋友玩到一塊兒?孩子不會打架吧?寶寶入園,是對孩子和家長的一種考驗。家長和孩子一起走出考驗家長焦慮,會讓寶寶處在一個緊張的環境中,時間長了,勢必影響他對幼兒園的一種牴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