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經常提到的「發物」,究竟是什麼?

2020-12-17 簡談養身

「醫生,醫生,得了這個病我需要注意什麼呀?

「忌生冷、辛辣、油膩,而且發物的東西,都不能吃!

上邊那一幕想必在你看病時,一定聽到過。生活中關於各種「發物」的禁忌實在太多了,說都說不完。

但是,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發物」到底是什麼呢?

究竟亂吃「發物」又會有什麼嚴重後果呢?

說到這裡,要先講一個關於發物的小故事:

傳說,明太祖朱元璋在當了皇帝之後,便有了想要殘害開國功臣元老的想法。這時有位名叫徐達的元帥患了當時被稱為「發背」的一種病症,郎中診脈時告誡忌吃鵝肉。然而,朱元璋卻故意下旨賜徐達肥鵝一隻。因為鵝屬發物,易使病情加重,雖然徐達知道他的惡意,但卻也不敢違命,所以只好當場吃下肥鵝。過了不久,徐達果然因為吃了發物導致病情加重,最終不治而亡。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鵝肉比較寒涼,中醫理論中有「寒性收引」、「寒性凝滯」之說,如果食用過多的寒涼之物,會使邪氣不能除去,甚至會留存一些邪氣而加重病情。

所以,「發物」並不單純是中醫學中的一個概念,同時也是民間飲食中值得研究的現象。

什麼是發物?

發物,多數指具有刺激性或比較容易誘發某些疾病、使疾病復發或加重已有疾病的食物。這裡的「發」可以理解為「誘發、引發」。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發物通常指一些能夠促使人體上火、發瘡、誘發舊疾的食物。

通常,人們最講究發物的時候,往往就是在我們生病的時候。

比如:大家都認為魚蝦是發物,病人吃了傷口不容易癒合;羊肉、狗肉是發物,吃多了容易上火;荔枝、桂圓等水果是發物,吃多了容易爛嘴。

但是這樣的說法,多半都是經驗性的總結,其中也有很多錯誤的觀點。回歸專業,從中醫的角度來說,食物之間要想打破正邪之間的這種平衡,會有兩種方式: 一助長邪氣,二損傷正氣。在疾病發生的早期,不恰當的飲食是助邪的,這樣就勢必會導致疾病的反覆或加重。

生活中常見的「發物」有哪些?

發熱之物

蔥、姜、韭菜、胡椒、羊肉、狗肉等溫熱、辛辣助熱上火的食物。

這種類型的發物對於本身就是熱性體質、陰虛火旺的人來說就不適合吃;而且對於結核病患者,或者傷口有炎症的人來說也不適合。

但對於寒性體質的人來說,吃這些發熱的食物往往可以有一些驅寒益陽的作用,所以是有助於驅除體內的寒氣的。

發風之物

海鮮、魚、蝦、蟹、雞蛋、香椿芽、鵝等是容易讓人的疾病嚴重擴散、加重皮膚病變的食物。

患有蕁麻疹、溼疹等疾病的病人,或患有過敏疾病的人不要食用。而且,海鮮對於痛風的人來說也是一味發物,很容易誘發痛風的相關症狀。

溼熱之物

飴糖、糯米、豬肉等,這些對於一些脾胃虛弱、痰溼體質的人群來說都不要多吃,因為它們是溼熱的發物,不適宜多吃。而且患有溼熱、黃疸等疾病的人最好應該忌食。

中醫上經常講「甘能令人中滿」、也就是說過多的食用甜食,會影響人的脾胃功能,而且油膩的東西容易生溼熱,從而長出一些疔瘡。

不過,溼熱類型的發物也並非都是不好的,比如:糯米,它對於中氣不足、體質虛弱的人來說是有一定補益作用的。

滯氣之物

這類食物多屬澱粉類,比如豆類、薯類、蕎面、莜麵、芋頭、紅薯等,一般這類發物都是有滯澀阻氣的作用的,而且都是不容易消化的,嚴重的還會導致氣機阻滯不暢,產生胃脹、腹脹的現象。

特別是對於一些脾胃虛弱的人,就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腹脹、沒胃口等症狀的產生。不過,這些食物不少都有固腎澀精、補脾止洩的療效。所以對於脾虛型腹瀉或者腎虛早洩的人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食療效果的。

雖然,發物的範圍很廣泛,幾乎覆蓋了大家日常飲食的方方面面。但是與其對發物心生警惕,倒不如好好的去認識發物,了解發物,掌握如何正確的進食。避免身體過多攝入不好的發物。懂得如何結合自己的症狀去食用東西,也是一樣能達到養生保健的功效哦。

相關焦點

  • 中醫常說的「發物」,到底是指什麼?發物的類型有哪些?
    而是「大夫,飲食上有什麼要注意的嗎?xxx和xxx是不是不能吃?我聽人說,這些都是『發物』來的,吃了之後就很難痊癒了。」 那麼患者口中、以及長輩也經常念叨的發物,究竟是什麼呢? 一、「發物」究竟是什麼?
  • 「發物」到底是什麼?中醫:發物一般分6類,你不能吃哪一類?
    而是「大夫,飲食上有什麼要注意的嗎?xxx和xxx是不是不能吃?我聽人說,這些都是『發物』來的,吃了之後就很難痊癒了。」 那麼患者口中、以及長輩也經常念叨的發物,究竟是什麼呢?
  • 中醫講的「發物」到底是什麼?
    腫瘤科大夫常常會說:「腫瘤晚期常常陰陽氣血虛,病人常常會食補,但是海參不能吃,牛羊肉儘量少吃,發物一定要避免食用。」這些,就是大夫們口中的「發物」,那麼,「發物」究竟是怎樣一類食物呢?中醫是如何認識發物的呢?一、先講一個關於發物的故事明太祖朱元璋當了皇帝以後,便加緊殘害開國功臣。
  • 老一輩口中的發物,究竟是什麼?
    有哪些是屬於發物嗎?老一輩口中的發物,究竟是什麼?中醫說的「發物」,並沒有明確的界定。所謂「發」,是激發、誘發的意思,發物能夠誘發某些疾病或症狀。具體來說,食用某種食物,可能由原來沒病變成有病;原來有病的,或致舊病復發。發熱之物溫熱、辛辣易助熱生火的食物:蔥、生薑、韭菜、胡椒、羊肉、狗肉等。生熱發物本身陽氣較旺,容易上火。
  • 中醫常說的「發物」有哪些?生病時,不能吃「發物」嗎?了解清楚
    「發物」這個詞也是近幾年才走進大家的視野當中,而且它廣泛存在於我們的生活當中,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發物是什麼,甚至說發物會致癌,其實這只是人們的一種定義,至於它究竟指的是什麼,今天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那麼中醫常說的「發物」有哪些呢?
  • 中醫眼裡「發物」是什麼?生病真的不能吃嗎?雞蛋算不算發物呢?
    當家裡有人生病時,就會聽到不要吃發物的說法,說是吃了可能會加重症狀。「發物」這兩個字,經常會從老一輩人的口中聽到,「發物」到底是什麼?很多人都非常不解。其實「發物」主要來源於中醫上的一些典籍,例如說大家比較熟悉的《本草綱目》,當中就有提到:「羊肉大熱,熱病及天行病、瘧疾後,食之必發熱致危。」也就是說羊肉是熱性的食物,如果生病的時候吃可能會導致發熱,會有危險。
  • 老一輩說的發物,究竟指什麼?生病的人能不能吃發物?醫生回答
    中國人其實對吃食是比較講究的,當身體不舒服時,就會被老一輩的人叮囑,哪些東西最近都不要吃,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發物」,發物在很多人眼中,就屬於生病時不能吃的東西,這些發物究竟是指什麼?其實發物這個詞,算是民間的一個說法,不管是中醫還是西醫,其實對發物的定義,都是存在一些爭議的,也有醫生總結了發物的概念,得到廣泛認同的一個說法,就是發物是指那些吃了之後,會讓身體出現疾病,或者讓原有的疾病出現
  • 老人常說:生病了,不能吃「發物」?發物究竟指的是什麼?
    當人出現疾病的時候,身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也會隨之而降低,這個時候老人就會在我們身邊經常叮囑我們,經常說生病了不能吃發物,這讓很多的人感到非常的疑惑,發物究竟指的是什麼的呢?其實很多的人並不是很了解。老人常說:生病了,不能吃「發物」?發物究竟指的是什麼?
  • 「發物」究竟指的什麼?吃了會怎麼樣?醫生的回答,很中肯
    如果大家有留心過,就會發現,自己在就診不同疾病時,醫生叮囑的「發物」,還會有點不太一樣,例如去看外科時,外科手術醫生就經常會說:「最近不要吃鴨肉、鵝肉這些食物了,不然會傷脾胃的陽氣,傷口恢復得慢。」如果自己是出現了溼疹或者皮炎,拿完藥醫生都會叮囑一句,「辛辣刺激的不要吃」,其實醫生說的這些食物,也就是老一輩經常會說的「發物」,這發物究竟是指什麼呢?為什麼每個醫生說的還不一樣?發物是什麼意思?吃了會怎麼樣?
  • 中醫飲食禁忌中「發物」包括些什麼?
    中醫治病很講究飲食忌宜,在治病過程中,許多患者也常問:「我這個病要不要忌口?吃哪些東西好?醫生往往告訴我們,不要吃發物,那麼中醫所說的發物,到底都包括什麼呢?
  • 生病不能吃發物,「發物」究竟指的是什麼?發物一覽表,可放心吃
    然而疾患有那麼多,不同的疾患,是不是都不能吃發物,這些發物究竟指的是什麼?一文幫你解答。人們常說的發物,究竟指的是什麼?發物算是一個統稱名,我們可以將它理解為會引起更嚴重的問題,或者是誘發其他的一些問題,對身體不利。
  • 常見發物大全一覽表,發物是偽科學嗎
    我們常常在遇到炎症、過敏、傷口等問題時,會聽到中醫告誡不能吃發物。什麼是發物,它究竟是怎麼影響病理變化的,能夠說明白的人極少。那麼發物究竟有哪些呢在中醫概念中,發物是指一類容易誘發或加重已發疾病的食物。
  • 忌口的發物究竟有哪些?
    忌口的發物究竟有哪些? 服用中藥的人都知道,喝藥前大夫會提醒,不要吃辛辣刺激的發物,對藥效不好,對身體不好。也有一些做了手術或者體質容易過敏的人,大夫同樣會建議,飲食上要注意一些發物。 發物為何物?都有哪些?
  • 發物到底是什麼食物? 發物對傷口癒合有影響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發物到底是什麼食物? 發物對傷口癒合有影響嗎? 發物到底是什麼食物?發物真的那麼可怕嗎 一、什麼?沒有發物這一說套路,一切都是套路 發物禁忌在中醫的飲食養生和飲食治療中具有重要意義,但西醫中確沒有發物這個概念。 1、我們認為的發物是什麼?
  • 生病時醫生要求忌口的發物,和中醫裡的發物,是一樣的嗎?
    目前很多人在生病去醫院診治的時候,醫生會提醒說:「病情沒恢復之前不要吃發物。」很多人可能不了解發物是什麼,但是卻知道中醫裡也有發物這種說法,其實這兩種說法中說的發物是一樣的。如果在生病期間進食了這些發物,就可能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刺激,從而不利於病情的恢復,甚至可能會導致病情出現加重的現象。
  • 善食坊丨忌口的發物究竟有哪些?
    忌口的發物究竟有哪些?服用中藥的人都知道,喝藥前大夫會提醒,不要吃辛辣刺激的發物,對藥效不好,對身體不好。也有一些做了手術或者體質容易過敏的人,大夫同樣會建議,飲食上要注意一些發物。發物為何物?都有哪些?採訪中,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消化科主任劉俊宏說,傳統上「發物」是指具有加重疾病變化的特點,特別是指能誘發舊病宿疾的食物。古代醫家把疾病應忌口的飲食分為六類,即生冷、黏滑、油膩、腥羶、辛辣、發物。飲食中了解發物,認識發物,對健康養生有一定的益處。劉俊宏,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
  • 老中醫經常說的「發物「到底是什麼食物?一般分為這5類,你吃嗎
    習慣看中醫的人,都知道中醫和西醫的不同,中醫一般都是「望聞問切」,尤其是看到上火、有炎症、慢性疾病的人群,到最後可能都會叮囑一句「近期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最好不吃發物!」可很多人不知道中醫上所說的「發物」到底是什麼?
  • 「發物」是什麼、到底有哪些?生病到底能不能吃「發物」?
    「哎呀,這個是發物,不能吃!」發物,這個詞我們從小聽到大,特別是在生病的時候,關於發物的禁忌就更多了。只是,究竟什麼是發物?到底哪些食物屬於發物?很多人卻說不清楚,並且不同人的說辭還不一樣。本期,小薇就來聊聊「發物」這事兒。
  • 發物具體有哪些?你常吃的可能就是發物,小心避免
    說到發物這個詞語,大家並不陌生,每次生病去看醫生,都會告訴各種忌口,其中就是要忌口發物。人們通常認為發物是吃海鮮肉類等食物,但這只是籠統的概念,究竟發物是什麼,大家還是無法給出具體的定義。發物是指富含營養,或者具有刺激性的食物,人們在吃過這種食物之後,很容易舊疾復發。在日常生活中,發物隨處可見,比如我們經常吃的雞蛋,肉類等,都被稱作發物,主要是因為它們含有異體蛋白,容易構成過敏原。
  • 誰最中醫丨常見「發物」一覽表,生病時該怎麼忌口,終於清楚了!
    可「發物」具體指什麼,能說明白的人屈指可數。 有人將海鮮、牛羊肉、蔥姜蒜都視為發物,有些極端的說法甚至把糖和醬油也列入其中。 吳義春 北京朝陽醫院藥事部主管中藥師 徐佳佳 一張表告訴你什麼是「發物」 「發物」是中醫特有的一個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