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講的「發物」到底是什麼?

2021-01-09 喜瀛洲健康集團

那些大夫們說過的話:

外科大夫常常會說:「鴨肉、鵝肉等性寒涼食物,多食易凝滯血脈,傷脾胃陽氣,不利於外科瘡瘍等疾病的恢復。」

皮膚科大夫常常會說:「溼疹、銀屑病、皮炎等皮膚病,辛辣刺激、魚肉海鮮、羊肉等,這些食物都不能吃。」

腫瘤科大夫常常會說:「腫瘤晚期常常陰陽氣血虛,病人常常會食補,但是海參不能吃,牛羊肉儘量少吃,發物一定要避免食用。」

這些,就是大夫們口中的「發物」,那麼,「發物」究竟是怎樣一類食物呢?中醫是如何認識發物的呢?

一、先講一個關於發物的故事

明太祖朱元璋當了皇帝以後,便加緊殘害開國功臣。元帥徐達患了「發背」,最忌吃鵝肉,朱元璋卻別有用心地賜徐肥鵝一隻。因鵝為發物,易動火發瘡,徐達明知其惡意,但又不敢違君之命,只好當場吃下。不久,徐達「發背」擴散而亡。

為什麼呢?因為鵝肉性寒涼,中醫理論中有「寒性收引」、「寒性凝滯」之說,而瘡瘍初起,多因氣血壅滯肌膚或皮膚膜外,有的挾風挾溼,多食寒涼之物,一方面使邪氣不易透達外出,甚至留邪內陷而加重病情。

另一方面寒涼之物易傷脾胃陽氣,脾胃為生化之源,陽氣受損致運化失健,氣血生成不足,不利於瘡瘍後期創口的恢復,嚴重者難於生肌收口,創口延遲癒合,甚至會出現逆證。

二、中醫是如何認識發物的呢?

在中醫的角度上認為,食物之所以能防治疾病,是由於它本身特有的性味,這就是食物的「食性」。

如果不懂食性,那麼對某些特殊體質的人或患者,食性就會誘發舊病,加重已發疾病,削弱藥力,這是食物的「發性」,也就是民間所說的「發物」。

所謂「發」,可以理解成「誘發、引發、助發」。

原本有慢性疾病的人,體內存有「伏邪」,如果吃了「發物」,就可能誘發原有的慢性病,導致疾病反覆發作。而如果體內沒有「伏邪」,身體健康,根據自己的體質適量吃些「發物」則是無害的。

三、常見「發物」有哪些?

1發熱之物

指使人體產生火熱性現象的食物,如蔥、姜、韭菜、胡椒、羊肉、狗肉等溫熱、辛辣易助熱上火的食物。

這類發物對於熱性體質、陰虛火旺者不適合吃;對於結核病患者及傷口有炎症的人也不適合;發熱口渴、大便秘結之人不宜食用。

但對於寒性體質(即陽虛體質)者來說,吃這些發熱的食物往往有驅寒益陽的作用,有助於驅除體內的寒氣。

2發風之物

如海鮮、魚、蝦、蟹、雞蛋、香椿芽鵝、等易使人生風、疾病擴散、加重皮膚病變(如蕁麻疹、溼疹、丹毒、瘡癰疔癤等)的食物。

患有蕁麻疹、溼疹、中風等疾病,或患有過敏疾病者不宜食用。另外,海鮮對於痛風患者來說是發物,容易誘發疾病。

不過,蝦等海鮮對於不過敏的人來說,因其富含優質蛋白質,是良好的營養物質。

3溼熱之物

指影響脾的運化,助溼化熱的食物,如飴糖、糯米、豬肉等。對於脾胃虛弱、痰溼體質等人群,溼熱發物都不適宜多吃。患有溼熱、黃疸、痢疾等疾病者應忌食。

中醫講「甘能令人中滿」、「膏粱厚味,足生大丁」,甜食會影響脾胃功能,油膩易生溼熱,而產生疔瘡。

痰溼體質的人一般比較胖,容易睏倦,舌苔多白膩。因為這種溼熱之類的發物較難消化,多食容易引起溼滯,引發脾胃不適和其他症狀。

但是,溼熱發物並非絕對不好,例如糯米對於中氣不足的虛弱人群有一定補益作用。

4發冷積之物

是指具有寒涼的特性,容易損傷人體陽氣,導致脾胃、心肺、肝腎等臟腑陰寒加重而導致洩瀉、冷痛、咳嗽、胸痺等病症,如西瓜、柿子、冰糕、冬瓜、四季豆、萵筍、柿子等食品。

一般脾胃虛寒、寒症體質等人群不宜多吃。但是對於實熱體質的人群,冷積發物是比較好的降火良方,尤其在夏季,但是也不宜多吃,以免過度傷陽。

5發燥之物

可使人體產生乾燥津液不足的食物,既具有火熱的性質、又具有傷津液的特徵,如炒乾果中炒板慄、炒花生、炒瓜子等。

6動血之物

能傷絡動血的食物如胡椒、辣椒、桂圓、羊肉、狗肉、白酒等。

此類食物多具溫熱性質,易迫血外出,如血熱上衝的衄血、吐血、咯血,或血熱下注的痔瘡、月經過多、血尿等。

一般對於各種出血性疾病,如崩漏帶下、月經過多等病症的患者不適合食用。

雖說吃山楂開胃,但生山楂開胃活血,可誘發流產,所以妊娠期間山楂就是動血發物。

不過,這些食物有非常好的通經活絡、活血化瘀的療效,可用於防治血瘀型頭痛、肩周炎及部分種類的風溼性疾病。

7滯氣之物

如豆類、薯類、油膩食品、油糕、蕎面、莜麵、芡實、蓮子、芋頭、紅薯等,這類發物有滯澀阻氣的作用,不易消化會導致氣機阻滯不暢,產生胃脹、腹脹。

特別是對於脾胃虛弱者,容易引起消化不良、腹脹、沒胃口等症狀。

不過,這些食物不少都有固腎澀精、補脾止洩的功效。對於脾虛型腹瀉或者腎虛早洩的人群有一定食療效果。

8光敏性食物

光敏性食物指那些容易引起日光性皮炎的食物。如萵苣、茴香、莧菜、薺菜、香菜等。

這些食物不大量食用不會出現不良反應,但過敏體質人群要少吃。

發物的範圍其實很廣泛,幾乎涉及大家日常飲食的方方面面。與其對發物警惕,不如好好認識發物,正確吃發物。

因為只要懂得如何結合自己的證型吃「發物」,一樣能達到養生防病的功效。

相關焦點

  • 中醫常說的「發物」,到底是指什麼?發物的類型有哪些?
    而是「大夫,飲食上有什麼要注意的嗎?xxx和xxx是不是不能吃?我聽人說,這些都是『發物』來的,吃了之後就很難痊癒了。」 那麼患者口中、以及長輩也經常念叨的發物,究竟是什麼呢? 一、「發物」究竟是什麼?
  • 中醫經常提到的「發物」,究竟是什麼?
    「醫生,醫生,得了這個病我需要注意什麼呀?「忌生冷、辛辣、油膩,而且發物的東西,都不能吃!上邊那一幕想必在你看病時,一定聽到過。生活中關於各種「發物」的禁忌實在太多了,說都說不完。但是,我們常常掛在嘴邊的「發物」到底是什麼呢?
  • 「發物」到底是什麼?中醫:發物一般分6類,你不能吃哪一類?
    而是「大夫,飲食上有什麼要注意的嗎?xxx和xxx是不是不能吃?我聽人說,這些都是『發物』來的,吃了之後就很難痊癒了。」 那麼患者口中、以及長輩也經常念叨的發物,究竟是什麼呢?
  • 中醫飲食禁忌中「發物」包括些什麼?
    中醫治病很講究飲食忌宜,在治病過程中,許多患者也常問:「我這個病要不要忌口?吃哪些東西好?醫生往往告訴我們,不要吃發物,那麼中醫所說的發物,到底都包括什麼呢?
  • 發物到底是什麼食物? 發物對傷口癒合有影響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發物到底是什麼食物? 發物對傷口癒合有影響嗎? 發物到底是什麼食物?發物真的那麼可怕嗎 一、什麼?沒有發物這一說套路,一切都是套路 發物禁忌在中醫的飲食養生和飲食治療中具有重要意義,但西醫中確沒有發物這個概念。 1、我們認為的發物是什麼?
  • 「發物」到底是什麼?真的不能吃嗎?
    傳說中的「發物」到底是個啥? 蝌蚪君帶您一探究竟 老中醫們會時常叮囑病人忌口什麼什麼食物,否則會加重病情拖延病癒的時間,尤其是手術後的病人,那忌口的食物就更多了。
  • 中醫眼裡「發物」是什麼?生病真的不能吃嗎?雞蛋算不算發物呢?
    當家裡有人生病時,就會聽到不要吃發物的說法,說是吃了可能會加重症狀。「發物」這兩個字,經常會從老一輩人的口中聽到,「發物」到底是什麼?很多人都非常不解。其實「發物」主要來源於中醫上的一些典籍,例如說大家比較熟悉的《本草綱目》,當中就有提到:「羊肉大熱,熱病及天行病、瘧疾後,食之必發熱致危。」也就是說羊肉是熱性的食物,如果生病的時候吃可能會導致發熱,會有危險。
  • 「發物」是什麼、到底有哪些?生病到底能不能吃「發物」?
    「哎呀,這個是發物,不能吃!」發物,這個詞我們從小聽到大,特別是在生病的時候,關於發物的禁忌就更多了。只是,究竟什麼是發物?到底哪些食物屬於發物?很多人卻說不清楚,並且不同人的說辭還不一樣。本期,小薇就來聊聊「發物」這事兒。
  • 中醫常說的「發物」有哪些?生病時,不能吃「發物」嗎?了解清楚
    「發物」這個詞也是近幾年才走進大家的視野當中,而且它廣泛存在於我們的生活當中,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發物是什麼,甚至說發物會致癌,其實這只是人們的一種定義,至於它究竟指的是什麼,今天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那麼中醫常說的「發物」有哪些呢?
  • 癌症病人能不能吃「發物」?中醫口中的「發物」包括這些,記住了
    癌症病人不能吃發物這一說法,大家或多或少有聽說,但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發物到底是什麼? 所謂「發」,其實是激發、誘發的意思,發物可能誘發某種疾病或病症。從具體來說,食用某種食物,可能會導致健康的人出現病變;而本身有症狀但已經恢復的人群,食用發物之後會導致舊疾復發;在患病過程中,則可能會導致病情加重,這類食物都可以被稱之為發物。
  • 「發物」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我們不舒服上中醫院,老中醫會時常叮囑病人忌口,什麼食物不能吃。尤其是手術後的病人,那忌口的食物就更多啦 。聽說每個地方對發物的說法是不一樣的 。「發物」其實是中醫概念,通常指:使人體發熱的食物 (姜、韭菜羊肉等);人體風寒加重的食物(海鮮、蝦之類);人體溼氣加重的食物(豬肉、糯米之類);發冷的食物(西瓜、冬瓜等寒性的食物);通經絡活血的食物(狗肉,桂圓熱性大的食物)。基本上都是一些具有刺激性或者是蛋白質、脂肪含量高的食物 。
  • 生病時醫生要求忌口的發物,和中醫裡的發物,是一樣的嗎?
    目前很多人在生病去醫院診治的時候,醫生會提醒說:「病情沒恢復之前不要吃發物。」很多人可能不了解發物是什麼,但是卻知道中醫裡也有發物這種說法,其實這兩種說法中說的發物是一樣的。如果在生病期間進食了這些發物,就可能會對身體造成一定的刺激,從而不利於病情的恢復,甚至可能會導致病情出現加重的現象。
  • 常見發物大全一覽表,發物是偽科學嗎
    我們常常在遇到炎症、過敏、傷口等問題時,會聽到中醫告誡不能吃發物。什麼是發物,它究竟是怎麼影響病理變化的,能夠說明白的人極少。那麼發物究竟有哪些呢在中醫概念中,發物是指一類容易誘發或加重已發疾病的食物。
  • 生病忌口只能喝白粥,「發物」到底什麼東西?有沒有科學依據?
    生病以後會有忌口,這是公認的事實,中西醫中都有明確記載,但「發物」這個概念一直沒有明確規定,甚至都沒有一個合理的說法和清單,從而導致萬物皆可是發物,很多人在生病後忌口只能喝白粥了,那「發物」到底是什麼?
  • 牛羊肉為什麼被稱為發物?
    許多人在生病的時候都不能吃發物,可是到底什麼是發物,什麼人不適合吃發物呢?其實任何扶陽的食物都可能是發物,用中醫的話來講,就是吃了這個東西會讓裡面的氣血動起來的東西,就可能是發物。
  • 老中醫經常說的「發物「到底是什麼食物?一般分為這5類,你吃嗎
    習慣看中醫的人,都知道中醫和西醫的不同,中醫一般都是「望聞問切」,尤其是看到上火、有炎症、慢性疾病的人群,到最後可能都會叮囑一句「近期不要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最好不吃發物!」可很多人不知道中醫上所說的「發物」到底是什麼?
  • 醫生說的發物是什麼?三個方法,教你判定一種食物是不是發物
    都說病從口入,而食物中還有發物的說法,所以從小長輩們就教導我們說,不要亂吃東西,當心吃出病來。特別是在生病吃藥的時候,醫生一定會叮囑你不要吃發物,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發物指什麼,好像所有的食物都是發物。那麼,醫生一直說的發物到底是什麼?發物是中醫的說法,而首次提出這個理論的人是張仲景,他認為人在生病的時候,或者是病好了之後。因為吃了一下食物導致病情加重,甚至讓病情反反覆覆發作,不利於身體健康的食物,有誘發疾病風險的食物都是發物。
  • 都說生病了不能吃發物,到底哪些是發物?一次性列清楚,別吃錯了
    我們很多人可能小的時候,就會聽說過「發物」這個詞彙,尤其是當我們生病的時候,醫生經常會囑託我們不要吃一些發物,這個發物在很多老百姓的認識中,已經是很熟悉了,但是很多人卻不是很清楚哪些是發物,只是知道生了病之後就不能吃發物,也不太清楚為什麼不能吃發物,對於吃了發物會造成什麼影響更是雲裡霧裡
  • 老人常說不能吃「發物」?超全「發物」清單,趕緊收藏!
    我們經常聽到「發物」一詞,特別是在我們在生病以後,老人們就會告訴我們一些東西不能吃,比如生瘡後,不能吃南瓜等易「發」食品,那麼到底什麼是「發物」,又有哪些作用,應注意什麼,這些將在下文中做討論。什麼是「發物」在食物禁忌中,發物是一個高頻詞彙。那麼「發物」到底指的是什麼呢?
  • 發物是什麼?以小兒咳嗽忌口為例
    嗯,親們凌晨發來需求,蔣博繼續有求必應,今天來談談發物!小兒按摩業內有句話:推拿不忌口,累斷推拿手!其實就是在說忌口對於孩子疾病恢復的重要性,忌口指的就是忌食一些發物,那是什麼是發物呢?著名中醫大家秦伯未先生在《病人的膳食問題》中提出:「凡能引起口乾、目赤、牙齦腫脹、大便閉結等芥菜、韭菜、香菇、金花菜等,都有發熱的可能,俗稱『發物』」,這裡的「發物」主要指的是辛熱之物。現代漢語詞典也將「發物」收錄其中:「指富於營養或有刺激性,容易使瘡癤或某些病狀發生變化的食物,如羊肉、魚蝦等」,這裡主要指的是具有溫補或致敏作用的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