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渲染牛精神——張懷文國畫詩意的解讀

2020-12-13 澎湃新聞

水墨渲染牛精神——張懷文國畫詩意的解讀

2020-07-27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作者簡介

董耀章

1937年農曆2月17日生,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區泡池村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山西省優秀專家、山西省勞模、清華大學書畫藝術院名譽教授、北京文人書畫院榮譽院長、中國名人書畫院副院長、中國詩聯書畫研究院副院長、山西省書法家協會顧問、「飛天獎」、「文華獎」、「魯迅文學獎」獲得者。

水墨渲染牛精神

——張懷文國畫詩意的解讀

作者:董耀章

以畫牛出名的張懷文先生,是我結識的眾多國畫友人中的一個異數,是一個奇才。懷文畫牛在線條造型上,頗具強硬度和力量感,剛柔兼融,黑白相濟,構圖簡約明快,筆墨生花,充實飽滿。把牛的生命活力詩意般地烘託出來,姿意豪放,形象鮮明,生趣勃發,活力四射。營造了一種生意盎然深遠廣博的大氣場、大境界、大氣象。以獨特的審美視角構建了牛的新風貌。觀之心潮湧動,回味無窮,感嘆不已。

我與懷文先生的交往情緣,是從他在我老家忻州市擔任市長時結下的。有一年國慶節,忻州市舉辦了一個由忻州籍書畫家參加的書畫展,我有幸出席。記得由時任忻州市委宣傳部長的周如璧和我一起陪同張懷文市長參觀了書畫展,一起邊觀賞邊議論展出的作品,懷文市長對作品的評價頗有獨見,讓我頓生景仰之情,於是一起聊起如何發揮忻州元好問、傅山、貂嬋等文化名人的效應,發展忻州經濟的話題,聊得十分投緣,一拍即合。

2009年年初,懷文先生從省國土資源廳廳長的職位上退下來後,他的人生向度轉向畫牛,且一發不可收。懷文對牛,情有獨鍾。兒時放牛觀牛形,成年悟牛踐牛性,晚年畫牛鑄牛魂。牛魂即牛精神。牛精神是一種品格,是一種境界,是一種氣度,是一種超越。明代「蕺山學派」學者劉宗周先生在《人譜》一書中云:「六畜之中,有功於世而無害於人者,惟牛與犬」 。我國歷史上長期處於農耕時代,牛之負重,功不可沒,舉世稱道。牛的吃苦耐勞,耕雲播雨,駕轅拉車,堅韌不拔,默默奉獻的高尚品格,是牛之屬性,是對牛涉世生命軌跡的詮釋。是真善美的牛之心曲。

畫為心聲,中囯畫是中華文明史的華美樂章,是為泱泱華夏造魂,為大好河山、人生萬象立傳的藝術載體,是啟迪心靈世界,傳承文明精脈,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手段。

畫格即人格,一個成功的畫家,在筆墨語言裡,一定高標著他的性格、天賦、學養、情操、修為、德行等做人的元素。懷文先生深諳牛精神的內核,他畫的牛中,飽含著他的智慧和激情。他的筆墨語言豐厚多彩,酣暢淋漓。懷文痴情於牛,源於他的家世,他七歲喪父,一頭老黃牛成了他家維繫生計的支撐。他放了整整九年的牛,歷盡了生活的艱辛,對牛結下不解之緣,「牧童歸來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就是懷文童年放牛生涯的真實寫照。

潤物無聲。懷文是一位出彩的畫牛高手,他的畫作裡凸現著他的襟懷坦蕩,豁達大度,豪爽直率,崇尚美好,奮發進取的心靈世界和人生坐標。他畫的牛,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抒發胸臆,潑墨雲煙,水起風生,揮灑有度,氣象正大,毫無矯揉造作之媚態。意藏於內形於外,理隱於心而畫貴於精。以其豪放曠達的心性和簡約老辣的筆墨,勾勒出一幅幅寓意深邃,生趣盎然,靈動傳神的精美畫面,千姿百態,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奪人眼球,頗富傳奇色彩。

懷文畫牛有著他獨自的生命體驗和人生感悟。是物象的寫實性,寫意的浪漫性,相融相合的創新性筆墨。他畫筆下的牛已經人性化了,已經藝術典型化了。出神入化地把生活在浩莽原野上的牛,獨樹一幟、別開生面、新人耳目地表現了出來,贏得了畫界和社會的認可,好評如潮。請看畫家懷文筆下的牛:有體如磐石力無窮的犍牛,有俯首孺子樂耕耘的牛、有不待揚鞭自奮蹄的牛,有「牛」轉乾坤牟然鳴的牛,有忠心灼灼坦蕩蕩的牛,有高曕遠矚走四方的牛,有勞作奉獻不居功的牛,有黃犢有情鼓綠波的牛,有步履堅穩偶也犇的牛,有銷罷金甲事春農的牛,有身上鈴聲慈母意的牛,有牛背飄春曲的牛,有牛勢的牛,有江南的牛,有吃草產奶的牛,有母子情深的牛,有和為貴的牛,有忍為高的牛,有臥牛高山望牧郎的牛,有牛開豐稔景的牛,有奮力踏上新徵程的牛,有南崗北壠緊相隨的牛,有心灼灼路漫漫的牛,有我娘領我學放牛的牛,有俏立牛背弄短笛的牛,有兒時放牧樂無窮的牛,有放牧練就童子功的牛,有老牛飽後臥斜陽的牛,有歌聲笛韻伴書聲的牛,有各有所好的牛,有太行春牧的牛,有祥和雅樂的牛,有與君共作酒中仙的牛,有百牛圖的牛。真乃牛形萬方,風神各具,千姿百態,美不勝收。

百牛圖

百牛圖

動物世界裡的大動物,倍受畫家青睞的要數虎、馬、牛了吧,農耕時代的唐人韓滉的《五牛圖》,是古賢畫牛的傑作,是中囯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五頭牛從左至右一字排開,各具狀貌,一俯首吃草,一翹首前仰,一回首舐舌,一緩步前行,一荊棘蹭癢。畫面右側有一棵小樹。筆墨生動傳神,為畫壇畫牛的珍品。現代革新派大畫家李可染,有極富生活情趣的傑作《水牛圖》,《水牛圖》是李可染先生從他創作的一百餘幅水牛畫中挑選出來的極品,是畫家長期深入生活,靜觀默察,對水牛習性熟稔於心的扛鼎之作。

今人張懷文先生畫牛,有著童年放牛,成年踐牛,晚年畫牛的豐厚生活積澱,加之對牛的痴情仰慕和高超的繪畫技巧,他筆下的牛自出機杼,獨樹一幟。出版了個人畫冊,舉辦了個人畫展,以生動傳神的筆墨,豐富多彩的生活情趣,傾注於詩意般的畫牛作品中,亮相於畫壇,秀麗成山西畫壇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令人稱讚叫好!

懷文是位勤奮筆耕的畫家,是位頗有天賦的畫家,是位出手脫塵的畫家,若能在現有畫作的制高點上,再匠心經營,精益求精,優中選優,象韓滉的《五牛圖》,李可染的《水牛圖》那樣,精製一幅足以代表懷文先生畫牛水平和風格的精品力作,便於傳代,以饗世人。我熱切地期待著!

庚子年小暑日於太原

《懷文畫牛專題片》

(來源:公眾號大山之西)

原標題:《水墨渲染牛精神——張懷文國畫詩意的解讀》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專欄作家] Shader 後處理實現水墨風格渲染
    [專欄作家] Shader 後處理實現水墨風格渲染 水墨風格渲染這打算做一個中國古代背景的遊戲
  • 姚西鳴國畫《祖國山河萬古長青》的色彩渲染
    水墨潑彩畫的優勢就是用色彩營造一種氣勢磅礴的畫面感,它要表達的不是細膩,而是氣勢與魅力。《道德經》云:「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其中「大象無形」是說最大的形象反而沒有形狀,這也是水墨畫的境界所在。
  • 教你一些水墨畫和國畫的小知識
    說起國畫,我想只要是個中國人應該都不陌生吧,它可是中國繪畫的一種獨特的象徵。那麼我們平時所說的水墨畫是不是就是所指的國畫呢?答案是錯誤的,因為什麼呢?下面小編就和大家聊一聊它們之間的區別吧!水墨畫從字面意思上來了解的話就是水和墨,其實水墨畫是國畫的一種
  • 畫家林德坤國畫欣賞,林德坤作品及經歷簡介
    水以山為面,以亭榭為眉目,以漁釣為精神,故水得山而媚,得亭榭而明快,得漁釣而曠落,此山水之布置也。——宋·郭思《林泉高致·山水訓》山水畫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中國的傳統山水畫意境幽深、貫穿著天人合一的審美理念。
  • 這才是真正的大寫意國畫!詩詞意境配上水墨的酣暢淋漓,太美了!
    國畫講究詩畫合一,將古詩和繪畫融為一體的藝術,稱作為詩畫。古詩講究意境,而中國畫的精髓和靈魂也正是意境。從古至今,詩詞提供給人物畫的創作題材不勝枚舉,且不說古代諸多人物畫傑作,就現當代而言,徐燕蓀的《兵車行》、傅抱石的《麗人行》、範曾的《唐人詩意圖》等鴻篇巨製,無不演繹出畫家對人生的感慨、對生命的悲憫、對隱逸的歌頌、對田園的讚美、對邊塞的感觸、對宮女的憐惜……而在當代畫壇,有一位主流畫家,他擅水墨人物畫,他的畫,畫意深邃,章法新穎,善用濃墨
  • 80後女畫家高冷的國畫,在全國美展獲獎,畫出李清照的詩意
    楊娜2015年畢業於天津美術學院研究生學院,學的是國畫專業,從她的畫中能夠明顯地看出學院系統所特有的國畫風格。楊娜13屆美展獲獎作品—薔薇風細一簾香此作表現的是一種詩意的畫面。作者的這幅獲獎作品,不只有一個詩意的標題,畫面同樣充滿詩意。好的繪畫作品,不僅僅在於技法的高超,更在於立意與所表現出的氣息。作品以月季等薔薇科植物為主體,細緻刻畫,設色清雅,給人第一感覺就是滿目恬淡靜謐之氣,這和作者是女性有關係。換句話說,這樣的畫面,和符合女性獨特的細膩柔美氣質。
  • 阿鴿的水墨畫,異於傳統國畫,以點線面和色彩構成為主的形式美
    特別是她的水墨畫打破了傳統中國畫的藩籬和程式化筆墨,呈現出一種異於傳統國畫,並以點線面和色彩構成為主的形式美。密語-100×92cm畫面顛覆性地以意象的線條、色塊、肌理為主要表現對象,有著酣暢淋漓的書寫性、水墨暈化的氤氳感、點線面的構成感、乾濕濃淡的筆墨效果和簡潔凝練的剪紙元素。
  • 如何理解中國現代水墨藝術精神,傳統和當代水墨作品賞析
    藝術始終滲透人類精神的深層世界,水墨繪畫也同樣不例外,但不是所有藝術都具有恆定價值。審美文化是社會矛盾的精神反映,也是促進歷史變革的自反力量。在討論「什麼是水墨精神」時,必須確立哪些藝術精神具有積極意義的文化價值。如果按照國粹主義的道德基準去界定「水墨精神」,哪將狹隘不堪,甚至可能把整個歷史推向踟躕不前的死胡同。
  • 不怕老外說中文,就怕老外畫國畫!網友:畫不錯,不會中文落款是硬傷
    而在這之中也不乏許多佼佼者,會說中文、懂得中國歷史這些都不算什麼,這其中有一位,他所畫的國畫讓許多中國人都覺得非常驚豔。很喜歡他的一幅作品,完全水墨畫的風格。畫面中是一塊立起來的懸崖,上邊站著一隻長角羚羊,而空中有一個男孩正飛撲向它。天與地,人與動物,在這樣富有神秘色彩的墨色背景渲染下,恰到好處的結合在了一起。
  • 「水墨視域的拓展」——考研國畫班觀展教學實錄
    一|納|百|川 尚|藝|為|馨關於尚研教師教師隊伍均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研究生院,專業包括油畫、版畫、國畫(山水本展由批評家魯虹策劃,共邀請了57位優秀藝術家的作品參展,是對新世紀以來中國當代水墨創作的一次學術清理。熟悉中國當代藝術史的人都知道,中國當代水墨出現於改革開放之後,其價值觀是強調水墨藝術的現當代轉型。
  • 水墨畫在中國畫中是何地位,對國畫有著什麼實際影響
    #鄭輝賢原創藝術#水墨畫所以可以看出墨在國畫中的地位。水墨畫在中國畫中是以一種完全獨立的畫種存在,它本身就具備有一個完整的運作方式和審美標準,完全脫離了「色」的世界而不受其左右。水墨畫完全不同於西畫中的素描和黑白畫。西畫中的黑色與國畫中的墨完全是兩個不同的材質與概念。
  • 水墨動畫中的美學探析,如果喜歡,趕緊看過來!
    一、傳統水墨動畫中的美學體現  水墨動畫沒有輪廓線,由水墨在宣紙上自然渲染,渾然天成,一個個場景就是一幅幅出色的水墨畫。角色的動作和表情優美靈動,潑墨山水的背景豪放壯麗,柔和的筆調充滿詩意。水墨動畫體現了中國畫「似與不似之間」的美學特點,意境深遠。
  • 空靈靜逸|葉暉畫作的詩意之美
    湖北畫家葉暉致力於中國畫的創作實踐,並通過自己的創作來證實了中國畫獨具的東方哲學意味和傳統水墨世界的無窮魅力。從葉暉的《走進西部》、《王維詩意圖》、《蓮塘曲》等系列作品可以看到畫家對自然宇宙的思考和對本土文化精神的回味。葉暉:字一葉,號正陽齋人,1961年生於湖北應城(現居廣州新塘)。
  • 水墨畫看似簡單,一個外國人畫的中國水墨畫,總感覺哪裡怪怪的
    上一篇文章呢我們講了為什麼中國水墨畫在國際上的地位很低,現在我們淺談一下水墨畫。水墨畫是中國傳統畫之一,墨水是國畫的起源,以筆墨運用的技法基礎畫成水墨畫。基本的水墨畫僅有水和墨,黑色與白色,但進階的水墨畫,也有工筆花鳥畫,色彩繽紛,後者有時也被稱為彩墨畫,中國水墨畫的特點是:近處寫實,遠處抽象,色彩微妙,意境豐富。意境呢確實是一種無言可說的,能令人感受領悟、意味無窮的意蘊和境界,講究情景交融、虛實相生,活躍著生命律動的韻味無窮的詩意空間。
  • 國畫分類
    傳統中國畫畫齡以千年計,形成了一套筆法、構圖法、皴法等固定的模式,所以具有此種風格的國畫稱為傳統繪畫。 工筆畫和寫意畫是兩種不回的表現形式,工筆畫一—用筆工整細緻,敷色層層渲染,細節明徹入微,要用極細膩的筆觸,描繪物象。寫意畫—一用簡練、豪放、灑落的筆墨,描繪物象的形神,抒發作者的感惰。
  • 四君子之梅花國畫:畫家鄭曉京筆下的梅花,內蘊詩意
    畫家鄭曉京筆下的梅花國畫,突出了詩、書、畫、印相統一的整體美感,強調中國畫水墨精神,以大寫意的筆法表現梅花的神韻,如此的文人藝術佳作,也引起了眾多書畫愛好者的目光,今天我們就來欣賞鄭曉京老師筆下的寫意梅花國畫吧!
  • 國畫竹作品賞析 文人墨竹畫作品賞析
    無論是嚴寒還是夏日,竹子總是屹立不倒且四季常青,這樣的精神也打動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在國畫有著歷史悠久的「竹文化」,國畫竹也是成為了國畫中的一大種類,一直深受人們的歡迎。水墨蘭竹國畫:「竹有凌雲志,蘭懷君子心。雙清風骨在,筆底起情音。」精簡有力的幾句詩詞,就讓蘭竹的高雅品質得以體現,將花中四君子中的蘭花和竹子搭配在一起,清雅、清高的氣質相結合,也難怪畫家要將這樣的蘭竹國畫叫做雙清圖了。
  • 3歲+推薦,高顏值,水墨國畫,多維度講述中華傳統二十四節氣
    因為我們既可以從這套繪本中,了解二十四節氣的劃分,節氣習俗,讀到傳說故事,同時可以從古人智慧中汲取精神營養,領略中國傳統文化風物之美。環保印刷,配上水墨國畫,閱讀起來特別舒服。全套書按四季:春夏秋冬,共分為四冊。我們從外觀、內容和插畫,這三個方面來介紹一下這套書。
  • 兒童國畫課件:如何教會孩子畫水墨牽牛花(內含繪畫步驟圖)
    國畫是我國的傳統藝術,歷史悠久。學習中國畫,有利于振奮民族精神,弘揚民族藝術。自幼接受中國傳統繪畫藝術的薰陶,能使兒童產生對祖國藝術的熱愛,增強民族自豪感。水墨畫是中國畫的其中一種表現形式。水墨牽牛花下面我們來畫水墨牽牛花。牽牛花是草本花卉的蔓生植物。頑強向上,是朝氣蓬勃的象徵。
  • 何為當代水墨?
    儘管總有刻薄的批評家們指責這類當代藝術展過於標籤化,但是去年年底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高調開幕的「ink art水墨」大展才是真正飽經爭議的那個。「當代水墨」這個概念被適時地推到人們的面前,該如何定義?是非傳統水墨畫,還是利用水墨、毛筆、宣紙、印章等一切與水墨有關的媒介而做的當代藝術,還是不限媒材,只要是關於中國畫、山水、文人精神等內容,一切作品都可包含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