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有A的poly(A)尾:A鹼基純度影響蛋白質翻譯效率

2020-12-13 施普林格自然OA

原文以 Impact of poly(A)-tail G-content on Arabidopsis PAB binding and their role in enhancing translational efficiency 為標題發布在 Genome Biology 期刊

oly(A)尾是真核生物mRNA最重要的特徵之一,通常被認為由腺苷酸(A)的簡單重複組成。近日,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植物研究所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開展合作,利用新型poly(A)尾高通量測序技術,揭示了擬南芥poly(A)尾介導的全新轉錄後調控機制——在poly(A)尾中散在分布的鳥苷酸(G)可通過抑制與poly(A)結合蛋白(PAB)的相互作用降低mRNA的翻譯效率。該研究發表在Genome Biology 上。

poly(A)尾對真核生物mRNA具有關鍵的調控功能,是其穩定性的重要決定元件。儘管poly(A)尾非常重要,精確解讀卻非常困難。主要技術壁壘在於擴增簡單串聯的核苷酸序列會導致聚合酶滑動,從而造成測序結果的移碼和亂碼。近幾年,一些針對mRNA尾的高通量測序技術逐步建立:例如,PAL-seq通過不同poly(A)長度樣品的標準曲線估計待測定mRNA的poly(A)尾長度。Tail-seq則是針對二代測序的原始圖像數據開發的算法,通過與標準品比較,推斷poly(A)尾的長度及序列。人類細胞系中Tail-seq的結果顯示poly(A)尾中存在非A核苷酸(G、U或者C),其中G所佔比例最高。然而,由於難以進一步獲得突變體,目前對於poly(A)尾中G的分子功能以及作用機制仍鮮有報導。

在本課題中,研究人員通過對全長poly(A)尾進行測序並發展下遊生物信息學算法提取高質量測序信息,發現在模式植物擬南芥的poly(A)尾中也存在非A核苷酸,並且同樣是G的含量最高。研究人員隨後以擬南芥poly(A)結合蛋白家族核心成員AtPAB2、AtPAB4和AtPAB8為研究對象,構建了一系列重要的突變體。

該研究通過進一步整合CLIP-seq、ribo-seq和mRNA穩定性檢測等高通量實驗技術,在全基因組水平對poly(A)尾及其結合蛋白PAB的分子生物學功能進行了系統性研究,得出以下結論:

AtPAB廣泛結合植物體內mRNA的poly(A)尾,但對不同mRNA的結合效率存在明顯差異;擬南芥中10%的poly(A)尾含有至少一個G,其含量在不同mRNA中的分布範圍為0.8-28%;AtPAB對不同mRNA的差異結合可以部分被其poly(A)尾中G含量的差異所解釋——A的「純度」越高,其與AtPAB的結合越強;AtPAB對mRNA的結合可以提高mRNA的翻譯效率;相應的,在atpab 突變體中,帶有不含G的「純poly(A)尾」的mRNA翻譯效率降低更為明顯;atpab2 atpab4 atpab8 三突變體純合致死,atpabs 的雙突變體呈現多種發育異常表型,暗示了由poly(A)尾與其結合蛋白介導的翻譯調節機制對植物的正常生長發育具有至關重要的調控作用。

綜上所述,該研究充分展示了二代測序技術與生物信息學算法的結合在解析生物大分子調控過程中的強大優勢。其結果闡明了植物poly(A)尾中的G含量可通過抑制PAB結合影響蛋白翻譯效率,是對近代分子生物學中心法則的拓展與創新。該研究對探究其他物種中mRNA的轉錄後調控機理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Genome Biology

doi:10.1186/s13059-019-1799-8

相關焦點

  • 研究發現poly尾中鳥嘌呤含量調控翻譯的新機制
    例如,PAL-seq通過不同poly(A)長度樣品的標準曲線估計待測定mRNA的poly(A)尾長度。Tail-seq則針對二代測序的原始圖像數據開發了算法,通過與標準品比較,推斷poly(A)尾的長度及序列。人類細胞系中Tail-seq的結果顯示:poly(A)尾內存在非A核苷酸(G,U,C),其中鳥苷酸G所佔比例最高。
  • 研究發現poly(A)尾中鳥嘌呤含量調控翻譯的新機制
    poly(A)尾對真核生物mRNA具有關鍵的調控功能,是其穩定性的重要決定元件。儘管poly(A)尾如此重要,在被發現後的幾十年裡,其序列竟然極少被精確解讀過。主要原因在於,擴增簡單串聯的單核苷酸序列會導致聚合酶滑動,從而造成測序結果的移碼和亂碼。近幾年,一些針對mRNA尾的高通量測序技術逐步建立。
  • 轉錄組研究新利器:ONT直接RNA測序,鹼基修飾、轉錄異構體一網打盡!
    然而,以上方法依賴於cDNA的合成及PCR擴增,去除了天然RNA的鹼基修飾信息,並且只能粗略地估計多聚腺苷酸(poly(A))尾長。ONT直接RNA測序技術是對天然RNA進行測序,能夠保留並檢測RNA鹼基修飾信息,對poly(A)尾長進行相對準確的估算,同時進行全長異構體分析,還原真實RNA特徵。(圖1)
  • 研究實現對鹼基編輯效率的序列特異性預測
    研究實現對鹼基編輯效率的序列特異性預測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8 14:13:54 韓國延世大學醫學院Hyongbum Henry Kim課題組對腺嘌呤和胞嘧啶鹼基編輯器的效率實現序列特異性預測。
  • 蛋白質的生物合成(翻譯)
    重點:  蛋白質合成的反應體系,三種 RNA在翻譯中的作用,蛋白質合成過程可分為起始、延長、終止三個階段。原核生物翻譯起始與真核生物的區別。肽鏈合成後的加工修飾。蛋白質生物合成的幹擾和抑制。  難點:  遺傳密碼的特性,翻譯起始複合物的形成,肽鏈延長階段的三個步驟,蛋白質的靶向輸送。
  • 科學家用本不存在的鹼基,創造了新的生命體 | 檀閒篇
    該報告的作者認為,人工合成鹼基的理論得到驗證後,生物學家將可能創造出形態、功能與天然蛋白質完全不同的蛋白質。撰文 | Ruth Williams翻譯 | 周盈宵 在地球上所有形式的生命體中,遺傳信息都是由四個「字母」排列而成,即核苷酸G、C、A和T,它們形成鹼基對G-C和A-T。
  • 第十五章 蛋白質的合成
    ②舉例:起始密碼子:AUG(也代表甲硫氨酸)終止密碼子:UAA、UAG、UGA③共有64個密碼子,61個編碼胺基酸,3個終止密碼子不編碼遺傳密碼2.遺傳密碼特點:①方向性:密碼子排列有方向性,翻譯方向從5』到3』,決定了肽鏈N-端到C-端的胺基酸序列②連續性
  • 【習題破難點】鹼基對增添、缺失和替換類易錯題、經典題突破難點
    鹼基對影響對胺基酸序列的影響替換小一般只改變一個胺基酸序列或不改變胺基酸序列。特殊情況下,替換處轉錄後形成終止密碼子,會導致胺基酸序列變短;或終止密碼子對應序處發替換,可能導致肽鏈延長。增添大不影響插入位置前的序列,影響插入位置後的序列,終止密碼子可能提前出現,導致肽鏈縮短,終止密碼子可能推後出現,導致肽鏈延長。缺失大不影響確實位置前的序列而影響缺失位置後的序列,終止密碼子可能提前出現,導致肽鏈縮短,終止密碼子可能推後出現,導致肽鏈延長。
  • 顧連峰課題組在單鹼基水平定量解析楊樹次生木質部表觀轉錄組
    目前基於抗體檢測的方法(m6A-seq)得到廣泛使用 (Luo et al., 2014),但該方法無法精確到單鹼基的水平。m6A-CLIP (Ke et al., 2015) 和miCLIP (Linder et al., 2015) 可以從單鹼基精度檢測m6A位點,然而由於文庫構建流程繁瑣,導致應用受限。
  • 「雙劍合璧」——李大力組開發新型雙鹼基基因編輯器
    經過上述系列優化,與原始構建體相比,A&C-BEmax的鹼基轉化效率,產物純度和A/C同時轉換活性顯著提高,C(胞嘧啶)的編輯窗口大幅拓寬,且更安全,RNA脫靶率更低。該鹼基編輯器在保證C>T平均編輯效率和單個CBE效率相當,A>G平均編輯效率與單個ABE效率相比略有下降的前提下,在25個測試的靶點中有18靶點A和C同時突變的效率平均高於15%,22個靶點顯示,SPACE雙鹼基編輯效率明顯高於ABE+CBE的共同作用,經過統計新工具具有產物純度和切割效率和原單個系統比相當或更好的特性,與日本研究團隊的實驗結果一致
  • 哈佛大學劉如謙團隊合作開發出線粒體鹼基編輯器
    Mougous等研究人員合作開發出一種不依賴於CRISPR的線粒體鹼基編輯器。相關論文於2020年7月8日在線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研究人員了一種細菌間毒素,並將其命名為DddA,它可以催化雙鏈DNA的胞苷脫氨。
  • |mRNA|UTR|異構體|蛋白質|元件|序列|基因|-健康界
    多年來人們一直以為從DNA到蛋白質的信息轉移完全是通過將mRNA的編碼區翻譯成蛋白質的胺基酸來實現的。雖然眾所周知,mRNA的5『和3』端也含有非翻譯區(UTR),普遍的看法是,這些區域通過調節mRNA的翻譯或穩定性在很大程度上調節了mRNA的定位或蛋白質的表達。
  • Nature | DNA錯配如何影響蛋白質-DNA結合?
    儘管已經公認轉錄因子通過鹼基讀取和形狀識別結合到特定的DNA序列上,但對於蛋白質與DNA結合的基礎特徵仍知之甚少。許多DNA結合蛋白可以誘導DNA結構發生扭轉,扭轉DNA所需的能量必須來自在複合物形成時發生的分子間相互作用【1,2】。這種能量損耗可能隨序列而變化,且有助於蛋白質-DNA的結合親和力和選擇性【3-5】。
  • 鹼基互補配對規律的計算
    ,其生物學知識基礎是:基因控制蛋白質的合成。由於基因控制蛋白質的合成過程是:(1)微觀領域———分子水平的複雜生理過程,學生沒有感性知識為基礎,學習感到非常抽象。(2)涉及到多種鹼基互補配對關係,DNA分子內部有A與T配對,C與G配對;DNA分子的模板鏈與生成的RNA之間有A與U配對,T與A配對,C與G配對。學習過程中,學生不易認識清楚。
  • BEable-GPS: 能被鹼基編輯器作用的疾病突變資料庫 | Genome Biology
    論文標題:Comparison of cytosine base editors
  • 日本決定重點解析人類基因鹼基對序列
    新華網東京3月6日專電(記者張可喜)日本經濟產業省近日決定集中力量解析構成人體基因的鹼基對序列,並重點研究基因編碼的蛋白質的功能。  根據人類基因組研究的進展情況,日本經濟產業省決定,本年度內將集中力量解析構成人體基因的鹼基對序列。
  • 高中生物知識:蛋白質、核酸、糖類、脂質
    一、蛋白質1、蛋白質結構多樣性的原因:胺基酸的種類、數量、排列順序及蛋白質的空間結構不同2、蛋白質分子的功能:①細胞的組成物質>6、一條肽鏈上至少有一個游離的氨基和一個游離的羧基,分別位於肽鏈的兩端,其餘的氨基和羧基在R基上7、肽鍵數=失去水分子數=胺基酸的數量-肽鍵數8、基因表達過程中相關數量的關係DNA(轉錄)-mRNA(翻譯)-蛋白質
  • 新教材高中生物必修2課後習題答案 4.1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
    第4章 基因的表達第1節 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練習與應用(P69)一、概念檢測1.基因的表達包括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兩個過程(1)DNA轉錄形成的mRNA,與母鏈鹼基的組成、排列順序都是相同的。( )(2)一個密碼子只能對應一種胺基酸,一種胺基酸必然有多個密碼子。( )2.密碼子決定了蛋白質的胺基酸種類以及翻譯的起始和終止。
  • 基因編輯大牛劉如謙、張鋒聯合創立的單鹼基編輯公司衝刺IPO
    我們的遺傳信息是由DNA上的一個個鹼基對構成,即使僅僅一個鹼基對出現錯誤(也就是點突變),也可能導致患上嚴重的遺傳病。單鹼基編輯技術可以只重寫DNA上的一個鹼基,從而在最基礎的水平上進行幹預以治療多種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