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經歷│當我發現我讀得懂數學的英文題目時,老外同學就對我另眼相待了

2021-02-18 留學生家長會COSPA

這是一位留學生過來人的親身經歷:

朋友的小孩上星期入學國際學校,因為語言不適應,功課看不懂英文,原本很活潑很酷的二個小孩,小六那一個是逃避不想上學,另一個小四是因為英文講不好而交不到朋友,難過到天天不吃午餐。

既然如此,就讓Uncle John跟你們二個分享一段我不為人知的青少年過去,給你們參考看看。


先提到我在臺灣受教育的最後一年,1990年我考進高雄道明中學的美術資優班,當時的道明中學是明星學校,我在的一年二班是全校唯一的男女合班,雖然才國一,但課業已經很重了。我在這麼優秀的班級裡,成績是後段的,要很努力才能從五十多個同學中保住30-40名。

國一那一年,我才142公分,體重已經超過50公斤了,身材比例稱不上均勻,在功課不好,身高輸人,籃球當然就打得很爛的情況下,班上有好幾個喜歡的女生我都不敢表白(對,我可以一次喜歡很多個,反正她們又不會喜歡我)。

在樣樣都輸其他男同學的情況下,我只好搞怪,來鸁得同學的注目,希望能吸引到女生的目光。於是,我想出了一個專長是其他男生不敢在女生面前做的事。那就是.我會模仿日本A片女優叫床。


午休時間當那些又高成績又好的男生同學在三分空心,帥氣上籃得分打藍球的時候,我同時在操場邊緣開始眼睛半閉,嘴角微開,很投入的用日文叫床,全操場瞬間停止打球,大家瞪大眼睛看我,因為我真的模仿得很像,同時可以嬌喘籲籲也可以很大聲(我是在驕傲什麼?)這一切都是為了吸引女同學的眼光。

但換來的卻是女生們「噁心」,「變態!」的藐視眼光,這樣的真心換絕情,讓我心碎!只有少數幾個跟我一樣矮,同樣被邊緣化的哈比人同學覺得我有創意。

國一那些年的回憶,被邊緣化的我其實有很大的自卑感。
雖然是我自己低級的行為讓自己被邊緣化,但其實這一切是源自於課業跟運動跟不上資優班的同學。所以我完全了解課業跟不上同學的自卑感,會侵蝕你的自信心。

我的媽媽是觀察入微的偉大媽媽,她看到這一切,她看到我無論怎麼熬夜讀書,請了多少家教,我的成績在資優班裡面就是無法從後段班進步到中段。我在十三歲那年就長了很多白髮。

於是她強迫我爸提早退休,為了我的學業,我們全家人移民到澳洲,讓我轉學到澳洲布裡斯本的私立學校,因為她聽說國外的教育比較沒有壓力。媽媽她還刻意讓我讀年紀少一年的班,這樣我的身高才不會輸太多,課業也比較不會跟不上。

都做到這樣了,但我課業還是跟不上。

我在澳洲學校的第一年,我也是英文完全聽不懂,也看不懂任何功課。全班只有我一個臺灣人,跟同學也無法溝通。很快的,霸凌就找上我了。

班上幾個沒見過世面的同學,看到媽媽為我準備的便當裡有魯蛋,竟然當著大家嘲笑我在吃thousand year old stinky egg(千年臭掉的蛋),雖然當時英文不好,但這基本的英文還是聽得懂的,嘲笑我媽的便當,那我就給你一拳。於是我第一天上學就跟同學打了起來。

接下來的日子,有半年都在打架。

在陸地上還不會打輸太多,但到了澳洲人擅長的遊泳課我就完了。
他們會趁體育老師沒看到的時候,把當時水性不好的我壓到水裡面讓我嗆到,這招讓我很害怕。

他們給我取了一大堆種族歧視的綽號,其中最有創意的是章魚忍者,因為有一天他們看到我媽準備了小章魚在便當裡面(那時澳洲還不流行吃這種食物),看到我竟然敢吃下整隻小章魚,全班白人瘋掉了,嘲笑我一定是忍者才敢吃這麼恐怖的食物...

再度遇到適應不良的逆境,但這次我媽跟我都沒有放棄,我媽堅持每天準備不同菜色的便當,而我一樣天天上學面對霸凌的挑戰,很快的,不到三個月的時間,當我發現我讀得懂數學的英文題目時,我在臺灣訓練的數學能力開始狂電全班的澳洲白人。

當我的課業開始突然間大幅進步時,在資質普通的澳洲白人班裡面很快就擠進前段班,不只找到了自信心,並且開始喜歡學習,因為享受在課業上名列前茅的快感。
(這故事告訴我們寧願當普通班的第一名,也不要去競爭激烈的資優班當最後一名,因為那會讓自己否定自己,討厭學習)

然後我發現要用運動才能得到澳洲白人同學的認同。
於是我開始狂練網球跟體能。(因為澳洲課業跟臺灣比起來真的很輕鬆,三點就下課可以學很多運動)
一年後進了網球校隊,中距離長跑跟足球校隊。
最後高中畢業那年我的數學跟德文是全校第一。
還當很多同學的數學小老師幫他們考上大學。

而那些嘲笑我媽便當的同學們,在嘗過我媽的魯蛋和魯肉飯之後,最後都變成是我的好朋友,我媽甚至到後來還每天幫我準備二個便當可以帶去學校分給同學們吃。

現在回想起來,才發現原來是當時長時間處於在這樣的環境,讓我日後對逆境處之泰然。
我想說的是,逆境可以讓人意志消沉,也可以成就你的一生。就看你是什麼樣的人。

時間接下來快轉到2009年,我開租書店Booking 創業,很快的我就發現自己踏入了夕陽產業。租書店事業經營艱辛,強迫我去發展我原本不會發展的技巧,迫使我去做原本不會考慮去做的事。

我嘗試了自己親自去附近學校跟街口發送傳單,雖然對當時業績沒有太大幫助,但這個厚著臉皮對陌生人發傳單的經驗在日後的事業發展扮演一個關鍵性的轉折點,2011年我在俄羅斯展拿著名片跟產品走遍全部展位,厚著臉皮講解我們面膜的優點。讓我把握了機會認識了法國代理商Pascal,日後幫我們TT面膜打開歐洲市場的貴人。

勇氣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要去體驗過痛苦的經歴,然後發現原來徵服逆境並不是那麼艱難的過程,才能得到勇氣。

當你徵服了逆境就可以激發出你的自信心,當你擁有了強大自信的心理素質,你就能輕易獲得勇氣,日後遇到什麼困難都不會使你害怕。

所以假如是我是你的話,我一定不會放棄這麼好的機會去體驗逆境,因為就是這樣千載難逢的經歷才能淬鍊出徵服恐懼的自信心,以後或許不會再有這麼好的事情發生在你身上了。

以上這些話不只是鼓勵朋友的小孩,也是鼓勵目前所有遇到逆境的你們。

最後,英文一定要快點惡補起來,因為學會英文是一項很重要的技能,能讓你跟國際接軌,接觸到最創新的思維。

還有,要記得吃午餐,才會長高。

(作者李昆霖,文字取自其FB-李昆霖)

相關焦點

  • 李萬瑞│我的求學生涯
    □因式分解我數學方面的天賦是劉國芹老師開發出來的。我家離學校雖然只有兩裡地,並且只有步行,但每天都感到挺新鮮的。那時同學也多,結伴的總有十幾人。下雪時,把攢了一宿的尿連起來,足可以從家門口連到校門口,不過最後一人總要快憋壞了,只好答應第二天讓他先放。早起的行人就會對著雪地裡這一條黃線驚奇不已。說是尿吧,什麼動物能尿二裡地啊,貼近鼻子聞聞,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味道啊!
  • 我衝擊牛津數學專業的經歷
    下面,我將以一個親歷者的角度,為大家介紹一下在國際高中學數學、考數學的經歷和感受。本人入讀的英國體系高中總共有四年,學校開設的課程,前兩年是比較基礎的IGCSE,後兩年是相對較難的A-level。在A-level階段,學生選3-4門科目,並深入學習未來的專業。A-level課程根據不同的考試局細分成多種。
  • 我害怕閱讀英文名著的人
    我想學好英語,但我不想閱讀英文名著。因為文學是一個讀不完的書庫。聞言有一名美國田納西州的普通高中學生,一年閱讀28本書共計9699頁,365天不間斷閱讀一天至少要讀27頁。而27頁的閱讀要佔去我一個半小時。
  • 讀高中時文理不分科,工作中令我受益匪淺
    我讀高中時,高一高二一直語數外、政史地、物化生全部學。那個時候,也不懂什麼文科專業啊、理科專業啊啥的,哪個好哪個不好,從來沒思考過。只知道,我們都儘自己最大努力學習每一門課!高二快結束時,我們才開始分班,即文科班和理科班,除共同科目語文數學英語外,其餘六門課參加了會考。高三正式分了文科班、理科班。
  • 徐利治:談談我青少年時代學習數學的一些經歷和感想
    初中時,我讀了這本書明白了數學歸納法是怎麼回事.可惜解放後,看到我的孩子們的教材,相當於小代數.解放後的代數以小代數為主.解放前,我進大學以前,雖然讀的是高中師範,但是朱正青老師給我們講解析幾何,解析幾何我也學得很懂,二次曲線的分類都基本明白的.橢圓、雙曲線、拋物線,哪一個類.我們都基本會的.而且理由也懂的.這些東西,在解放前,我們基本掌握,非常有益處.我在大代數裡面學到初等概率論,排列組合
  • 學習英語的經歷,看我是如何學會的!
    所謂的康莊大路,康莊大道也走過吧,比如說,這個新概念英語,瘋狂英語啊,這個都是非常熱門的教材,但是有人就是成功了,比較適合他們,但是這個東西肯定不適合我。比如說我用這個新概念英語來自學,好方法,就是讀一遍,背一遍,做一遍題,但是因為也沒有人指導你讀的對不對,做的對不對?題目為什麼答案是這樣,其實還是完全不懂。
  • 我10年的英語學習和10年工作的經歷,才真正看懂英語
    記得那個時候,班上英語學習委員的女同學,也不知道為什麼在早讀的時候,領讀英語是那麼的流利,心裡好生羨慕,也非常好奇,她怎麼就能讀得那麼流利呢?後來也悄悄地問起她,才得知她在上初中之前,就學過了。在整個初中,也是頑皮,英語的學習時好時壞,也就那樣糊裡糊塗的過去了。不過還是考上當地的重點高中。
  • 當看到老外的中文教材時,我明白,漢語通行世界的夢想基本破滅了
    在這個輝煌夢想的驅動下,老外們扔掉了字母書,紛紛把中文當做了第二外語。現實的利益也是個考量因素,比如在英國,會中文大概可以比同事多拿2萬英鎊的年薪。於是他們乾脆從娃娃抓起。看到這條消息時,我的心情自然是無比振奮的。拜拜吧,英文課本,可能明天開始,漢語就成為世界通用語言了。
  • 老外對中國的刻板印象有多搞笑?
    以及是不是少數民族、滿清貴族此類的;還有就是內陸同學對沿海省份同學的羨慕,前途君到現在都記得開學自我介紹時,有一位同學說他來自福建,家裡在一座小島上,那時候我滿腦子想的都是「鳥語花香」、「碧水藍天」、「世外桃源」這些詞,別提有多羨慕了!
  • 老外眼裡的中國留學生咋樣?
    魚火心靈捕手心理工作室——中國第一家專注於國際生、留學生及家長跨文化適應的心理工作室在繁忙的5月結束後,魚火君終於有時間可以去看看國外的花花世界。最近魚火君沉迷於一個國外的問答網站,上面有非常多有趣的信息。出於對於留學生的關注,魚火君想了解下老外對中國留學生的看法。讓我們看看老外是如何看待中國學生的吧!
  • 還沒跟老外玩過?吃雞英文常用語,介需5番鍾,裡就會幹我一樣英語六級!
    之前壽司跟你們講過,其實並不是所有人外國人都討厭中國人,甚至還有些特別願意與中國人一起玩耍:covahcs說:當我剛進入遊戲發現你是個中國人
  • 我懂王驍被罵,因為這是屬於留學生的秘密
    在網絡上搜索「王驍」,出來的推送便都是與「精英」、「學霸」、「凡爾賽」、「斯坦福」相關的字眼。很多人吐槽他太裝,有些人不喜歡他的太高調,但我也許無法完全認同這些大眾觀點。雖然我不認識王驍,但我懂他,因為我們都是留學生,這是屬於留學生的秘密。
  • 十九歲讀經青年,初次登臺分享:《我的英文學習歷程》
    一開始,父母亦想要中英並進,中文讀經之外,還希望能英文讀經。但在英文方面,總感覺進行得不順利,如何讀就是那幾課,如何背也只是那幾首十四行詩。父母看這情況,索性即把英文暫時放下。因為那時候我也剛開始讀經,所以中文經典還很多沒背。是以既然如此,那就專攻中文讀經。      直到我要升國中時,父母決定繼續自學。
  • 我在國外讀高中,假期回國補英語
    作為近年來逐年增長的海高生(在海外讀高中的中國學生)中的一員,Alice的暑期經歷只是一個縮影:為了將來申請美國大學,學生既需要有項目經歷、興趣特長等軟實力,也需要SAT、ACT等標化成績硬指標。壓力不可謂不大。一般情況下,比起國內學子,留學生的英文應用水平相對更高,畢竟他們沉浸於純英文的環境之中,交流自然無礙。不過回國參加補習,尤其是補英語,卻出人意料地成了一種常態。
  • 中國留學生學業壓力真實情況,我等汗顏了
    出國才知道,我只不過把高考分成四年考了   北美名校的學生是出奇的累   美國和加拿大兩國排名前100的大學是出了名的累,有許多在國內和美國都讀了大學的同學都覺得這邊的大學要比國內的大學壓力大得多,從其他西方國家(英國和澳洲)來北美讀書的朋友也有了同樣感受。
  • GRE數學題目讀不懂怎麼辦?雷哥網GRE
    在GRE備考過程中,我們中國考生把非常多的精力放在了verbal上,但隨著近年數學難度不斷增加,現在想拿到數學滿分也不是那麼容易。今天雷哥網GRE-R妹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大家在GRE備考過程中數學經常面臨的一個問題:數學專業單詞不認識或者根本讀不懂數學題目怎麼辦?
  • 老外苦學10年漢語後,絕望抓狂道:我還是聽不懂中國人在說啥
    而且令人搞笑的是,現在許多中國的「英語題目」英國人也不會做了,原因就是中國人鑽研的精神太可怕了,把一些他們自己都沒想到的東西都問了出來,也怪不得咱們許多孩子英語成績一直上不去。為什麼中文遠比英語難學呢?至少有如下幾個理由。 1 漢語是唯一的表意字要知道,學習英語只需要記住26個字母和一些基本的發音規則,我們就可以大概讀出所有的英文單詞了。
  • 泰國女留學生發了一條朋友圈,中國人看完都笑了:這種痛,我們懂!
    ▲泰國留學生Pim  這次寫作業時,看到問句「你不是這兒的人吧?」,她就想用中文寫一點好玩兒的東西,於是就寫了「我是你的心上人」。  我就問中國朋友,這是洗衣液嗎?結果他沒聽懂,回答說『Yes! Yes! Yes!』我信以為真,就把六七條不同顏色的T恤塞進了洗衣機裡。等到洗完了,我的衣服也徹底廢了……  在無錫旅遊時,我打了輛『滴滴』,跟司機說『我要去火車站』。我是用中文說的,但司機可能沒聽明白,給我開到了『汽車站』。
  • 我寧願讀普通學校的重點班也不讀重點學校的普通班
    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呢,其實跟我自己的學習經歷有關,我讀過普通中學的重點班,也讀過重點中學的普通班。初中時我在一所普通中學的重點班讀,在那個重點班,學校集全校最好的老師教我們,老師教的好而我也認真聽講所以成績一直很好,特別是數學,經常考第一甚至滿分。後來我順利考上市裡的第一重點的高中。然而高中時我沒能進重點班,在重點高中的普通班學習,我發現教我的老師的整體水平根本比不上我在初中時重點班的老師的水平,甚至可以說讓我失望。
  • 在國外讀高中的留學生 為何頻頻回國補課?
    這樣的成績,在申請大學時就有比較大的競爭力了。  小D說,他認識的在美國讀高中的朋友,基本會在放假時回國補課,這已經是一種常態了。  特殊的補課,用中文領悟英文原理  在美國讀高中的學生通常會選擇回國培訓SAT,而在大英國協讀書的學生選擇的培訓則是雅思。  這幾天,小柯正在杭州忙這個月的雅思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