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夾在波蘭與俄羅斯之間,白俄羅斯偏向哪一方?
有人會說,不對吧,波蘭雖然與俄羅斯接壤,但與波蘭接壤的俄羅斯地盤只是面積1.51萬平方公裡的飛地加裡寧格勒州。加裡寧格勒州的總人口也不過100萬,如果俄羅斯從地面進攻波蘭,加裡寧格勒州這麼小的面積,如何能容下幾十萬的地面部隊?何況波、俄邊界線也就200公裡左右,大規模的地面戰在這裡能打得開嗎?波蘭擔心的,可能還不是俄羅斯的加裡寧格勒飛地,而是另一個國家。
-
立陶宛和波蘭是傳統盟友,為何一戰後突然反目成仇
文/寂寞的紅酒立陶宛,位於歐洲東北部,波羅的海東岸,是個面積不算大的國家。別看立陶宛不大,但歷史上曾經強盛一時,曾和波蘭組建了聯邦。波蘭立陶宛王國是16-17世紀歐洲最強盛的帝國之一,一度是當時歐洲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國家,把俄國人和德意志人欺負的夠嗆。儘管後來波蘭和立陶宛分道揚鑣,但兩國的傳統友誼一直維持著,兩國是傳統盟友,而且在文化、語言和風俗等方面都相近,好的就像一家人。不過一戰後,立陶宛和波蘭兩國突然翻臉,反目成仇,成為了對立的敵人。1939年德國入侵波蘭時,立陶宛甚至封鎖了邊境並沒收了波蘭在立陶宛的資產。
-
波蘭立陶宛:盧卡申科在胡說
白俄羅斯軍隊這麼做,以當時的情況看是完全必要的,此前,盧卡申科多次指控俄羅斯幹涉白俄羅斯大選,除了大量IP位址顯示是俄羅斯的水軍散布不利於盧卡申科的「假消息」外,白俄羅斯方面更是逮捕了33名華格納僱傭兵,盧卡申科宣稱,克裡姆林宮要在白俄羅斯搞一場俄版顏色革命,扶持親俄派上臺,以實現俄白「合併」,盧卡申科更是在大選前就逮捕了多名親俄反對派,或迫使其逃往莫斯科。
-
立陶宛「獨立史」:為何從濱海小國變成歐洲大陸的「漩渦中心」?
立陶宛位于波羅的海的東海岸,與北邊的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合稱為「波羅的海三國」,東南鄰白俄羅斯國,西南邊是俄羅斯聯邦最小的州——「飛地」加裡寧格勒州和波蘭。國內中部地形一馬平川,是歐洲地理的中心,戰略位置極其關鍵。
-
波蘭立陶宛-條頓戰爭的影響,波蘭的黃金時期
期間匈牙利與波蘭結成聯盟對抗條頓軍團等勢力。1384年,路易一世的女兒,年僅11歲的雅德維嘉公主被加冕為波蘭國王。1385年,雅德維嘉公主和立陶宛大公雅蓋沃結為夫妻,開始了與立陶宛合併之路,成立波蘭立陶宛聯邦,此時立陶宛作為歐洲為數不多或者說是最後一個異教國家,國王雅蓋沃皈依天主教,稱為瓦迪斯瓦夫,同時立陶宛全國接受洗禮皈依。
-
古波蘭:立陶宛君合國,建立
十四世紀中葉到十五世紀中葉,波蘭的農業、手工業和商業都有顯著發展,成為統一國家的經濟基礎。首先,波蘭的耕地面積擴大了,大片森林被墾為農田。對農民的剝削加強了,農民都處於不同程度的依附地位。農民必須繳納封建地租(欽什)和什一稅,既可用實物,亦可用貨幣。
-
終止對烏石油供應,焚毀波蘭和立陶宛商品,美稱白俄背後有人指點
9月24日,據來自歐洲主流媒體的報導顯示,為應對因國內大選而引發的政治危機,白俄羅斯當局迅速採取強硬舉措:不僅拒絕向烏克蘭方面提供石油,而且對來自波蘭和立陶宛的商品實施銷毀,藉以報復上述3國此前對白方的敵視行為。
-
「祖上闊過」的立陶宛,國土怎麼越來越小了?
二、遭遇強敵走向衰落在立陶宛和條頓騎士團爭鬥的時候,其東方的斯拉夫人還處在蒙古人的控制之下,因而立陶宛不用擔心來自於東方的威脅。誰知,等到它15世紀打敗了條頓騎士團後,東方的俄國也在此時迅速崛起。1480年,莫斯科公國在伊凡三世的帶領下打敗了蒙古軍隊,獲得了獨立。
-
波蘭立陶宛氣勢洶洶,俄羅斯保持沉默,誰在幹涉白俄羅斯內政?
就目前的公開報導看,白俄羅斯大選結果出爐後,軍警鎮壓示威者已經持續了6天,反應最為激烈的是波蘭和立陶宛等國,俄羅斯官方反倒一副隔岸觀火的架勢,普京總統也在第一時間祝賀盧卡申科再次勝選,看起來,俄羅斯並未干涉白俄羅斯內政。
-
加裡寧格勒曾經是德國皇族的龍興之地,現在卻成俄羅斯的飛地
打開一張全球地圖,如果你看地仔細點,就會發現在波蘭和立陶宛之間,有一塊俄羅斯的飛地。俄羅斯地圖和加裡寧格勒這塊飛地就是大名鼎鼎的加裡寧格勒,它猶如一把尖刀插在北約成員國內部。四、兩次世界大戰和柯尼斯堡再次丟失德國統一之時,全球的殖民地已經被瓜分殆盡。德國作為新興的帝國,必然和老牌殖民國家衝突不斷。最終在1914年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四年之後,以英法俄為首的協約國戰勝了,以德意奧為首的同盟國。
-
亡國123年的波蘭,一戰後好不容易復國,為何僅20年又再度被瓜分
曾經強大一時的波蘭,衰弱之後慘遭瓜分1569年,面對莫斯科咄咄逼人的擴張,波蘭王國和立陶宛大公國在盧布林通過了成立統一的波蘭第一共和國的決議,兩國就此合併,首都也從克拉科夫遷到了華沙。合併之後的波蘭,一躍成為了歐洲名列前茅的國家之一。
-
盤點由斯拉夫人建立的國家;四次被瓜分的波蘭
波蘭東與烏克蘭及白俄羅斯相連, 東北與立陶宛及俄羅斯的飛地加裡寧格勒州接壤,西與德國接壤,南與捷克和斯洛伐克為鄰,北面瀕臨波羅的海。(波蘭2019年2月人口約3840萬,面積31.2萬平方公裡,2018年人均GDP15424美元)波蘭在10世紀末建立波蘭王國,1569年與立陶宛合併成為波蘭立陶宛聯邦,成為東歐最強大的國家。
-
瑞典曾經管轄波蘭、芬蘭、立陶宛
西吉斯蒙德(1592年-1599年擔任瑞典國王),後來他兼任波蘭國王(稱齊格蒙特三世,1587年-1632年),兼任芬蘭大公(1592年-1599年)和立陶宛大公(1587年-1632年)。一個人兼任4個國家的國王(實際上統治瑞典、波蘭、芬蘭、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6個國家),瑞典國王曾經統治領土面積超過140萬平方公裡。在歐洲真的很罕見。當時,波羅的海就是瑞典的內海。
-
波蘭、立陶宛、愛沙尼亞使用什麼語言?
波蘭位於中歐,全稱波蘭共和國。波蘭語是波蘭的官方語言,也是歐盟的官方語言之一,在波蘭有98%的人將波蘭語作為母語使用,是講官方語言比例人數最高的國家。2005年1月6日,波蘭頒布實施《全國少數民族、外來民族及邊遠地區語言法》。除了波蘭語外,有16種少數民族語言得到了官方的正式認可,包括外來少數民族語言,如白俄羅斯語、捷克語、德語、猶太語、立陶宛語、俄語、斯洛伐克語及烏克蘭語;本國少數民族語言,如卡拉伊姆語、卡舒比語、盧森尼亞語、羅馬尼亞語和韃靼語等。
-
波蘭立陶宛稱遭俄羅斯「網絡離間」
參考消息網12月16日報導外媒稱,波蘭和立陶宛兩國政府稱,它們是一起網絡攻擊的目標,這起網絡攻擊的目的似乎是破壞這兩個北約盟友的關係。據美聯社華沙12月15日報導,波蘭安全部門負責人的發言人斯坦尼斯瓦夫·扎倫說,俄羅斯似乎是罪魁禍首。他說,這起網絡攻擊的類型屬於最近俄羅斯針對北約東部成員國的信息戰模式。扎倫說,這起網絡攻擊涉及上周發布的一篇假新聞稿,該新聞稿聲稱是立陶宛邊防軍發布的。
-
歷史上的波蘭和立陶宛,是如何走到了一起,又是如何分開的呢?
在波蘭和立陶宛的歷史上,恐怕有一件事是雙方都無法繞過去的,那就是盧布林聯合。從這個時候開始兩個國家走到了一起,成立了一個共主邦聯。
-
薛凱桓:白俄羅斯示威者為何如此嚮往波蘭?
與此同時,1385年到1569年,立陶宛與波蘭從一開始的鬆散聯盟、邦聯直至形成了波蘭-立陶宛聯邦,成為當時東歐最強大的國家。彼時,在距離莫斯科600公裡,以現今白俄羅斯境內的波洛茨克為中心,建立了波洛茨克公國,並逐漸被當時的強國立陶宛所控制。
-
白俄觀察:這裡的民族主義者為何如此嚮往波蘭?
但現實確實如此,而白俄羅斯語是一門「波蘭-立陶宛」化的語言,這才是真正的重點,這才是反對派們推崇白俄羅斯語的本質所在。 此次白俄羅斯抗議示威活動的反對派們真的只是反對派嗎?不,他們和抗議示威活動本身一樣,是一體兩面,是民族主義活動與西方壓迫行動的結合,也是親西方派與民族主義者的合流。
-
同為斯拉夫人,波蘭和俄羅斯為什麼卻成了世仇?
▲波蘭(白),立陶宛(紅),俄國(綠),1569-1618年被波蘭佔領的俄國領土(粉)16世紀中葉開始的與波蘭的一系列戰爭帶給俄國人的陰影和仇恨不可謂不深。俄國人剛剛邁出擴張的第一步,就遭到了老鄰居的當頭一棒。東歐平原上的逐鹿還在繼續,波俄間的仇恨也在繼續加深。
-
波蘭立陶宛稱遭俄羅斯「網絡離間」_《參考消息》官方網站
參考消息網12月16日報導 外媒稱,波蘭和立陶宛兩國政府稱,它們是一起網絡攻擊的目標,這起網絡攻擊的目的似乎是破壞這兩個北約盟友的關係。據美聯社華沙12月15日報導,波蘭安全部門負責人的發言人斯坦尼斯瓦夫·扎倫說,俄羅斯似乎是罪魁禍首。他說,這起網絡攻擊的類型屬於最近俄羅斯針對北約東部成員國的信息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