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個黑洞正向地球飛來,我們首先會看到什麼情景?實際上在它的引力幹涉我們地球大氣層之前,我們什麼也看不到!
黑洞不會發光,只要它不吸收其他物質,那麼它的周圍也不會有吸積盤,它的周圍也不會有亮光出現,那麼我們也就無法看到它了,因此如果有黑洞到來,在它的引力場影響我們的地球之前,我們根本看不到它的蹤跡,然而當它對地球的影響被我們發現時,一切都已經晚了,因為地球很快就會被黑洞吞噬掉,我們人類也無法阻止什麼?以現階段我們人類的技術來說,命運也將和我們的地球一樣。
所以,黑洞的確是一種十分可怕的天體,如果真有這樣的天體來到我們地球附近,那無疑將是可怕的毀滅性災難。然而,近日美國有兩位天文學家表示,還未被發現的太陽系第九大行星很有可能就是一個黑洞,它的質量相當於10個地球,然而體積只有保齡球大小,但是它的引力卻和10個地球相等。
如果它真是一個黑洞的話,那它無疑是太陽系中潛在的毀滅性因素,若它是初次到達太陽系,那麼它很可能會在太陽引力下向著內太陽系進發,一路上會橫掃一切,如果它運行到與太陽距離足夠近的位置就會去吸食太陽上的物質,最終甚至連太陽都有可能吃掉,它的可怕程度比劉慈欣《三體》中三體人送向地球的「水滴」更甚,所以我們只能祈禱它一直在距離內太陽系十分遙遠的軌道位置上運行。
不過,如果第九大行星真的是個黑洞,那麼它也將證實一種理論中的天體存在,即原生黑洞(又叫原初黑洞)。在已有的天文觀測中,天文學家們所觀測到的黑洞基本可以歸納為兩種,即恆星級黑洞和星系級黑洞。恆星級黑洞都是大質量恆星發生超新星爆發後形成的,質量在太陽的三倍以上,星系級黑洞的成因還是個謎,它們質量巨大已知的星系級黑洞都在太陽質量的萬倍到千億倍之間。但是質量小於太陽3倍的黑洞至今還未被發現,因為超新星爆發時產生的內部箱體的質量,如果小於太陽的三倍質量,就會成為夸克星或者中子星,也就不會成為黑洞了。
小質量黑洞的存在目前還在探索中,它的形成原因一般認為和星系級黑洞一樣,屬於宇宙誕生之初產生的原生黑洞。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在宇宙誕生之初,由於宇宙的體積非常小,而且區域性物質分布密度不均,在某些物質密度極大的地方直接就形成了黑洞,這些黑洞有大有小,大的就成為了星系的中心,演變成巨大的星系級黑洞,小的則遊蕩於宇宙之間,因為吸食的物質較少,所以變化不大。
如果太陽系的潛在第九大行星真是個黑洞的話,那麼它應該就是這種小質量的原生黑洞,科學家對這種天體尋覓已久。不過必須說這種可能性是極小的,因為太陽系形成已有四五十億年的時間,從其歷史和現狀上來看,還看不出太陽系曾經受過這個可能存在的黑洞的影響,因此太陽系的潛在第九大行星是顆行星的可能性更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