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服務於「一帶一路」倡議,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要求,培養與行業發展相適應的人才隊伍,提升中國工程界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使中國企業和工程技術人員能夠走出去,由中國建築學會和中國建築學會科技培訓中心聯合主辦的「建築大家談:工程能力提升系列講座(一)全過程工程應用實踐」於2020年9月12日成功舉辦。
中國建築學會常務副秘書長周文連以題為「新時代中國建築師負責制的再思考」的報告拉開了本次講座的序幕,作為《關於在民用建築工程中推行建築師負責制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主要起草人和前期建築師負責制課題的牽頭人,周文連老師以《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為主題,深入的闡述了在我國推行建築師負責制的背景和意義,同時呼籲廣大建築師應不斷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質隨時應對建築師負責制的實行。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發表了題為《建築師職業與服務收費——建築師負責制改革》的演講,演講指出現代職業建築師的誕生伴隨的建築市場的利益再分配,尤其是建築師與建築業(施工者)的利益和組織分離,而我國建築師職業被肢解為:投資諮詢、勘察設計、造價諮詢、招標代理、工程監理五塊,我國的房地產商實際上發揮了業主建築師的職能,作為業主的代理,建築師如何實現合理的服務收費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清華惟邦營建聯合中心主任, 北京惟邦營造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建築師汪克為大家分享了《用新營造法提升工程能力》的報告。他說我們祖先很智慧,營造僅兩個字,就概括了工程和建造的一切。一帶一路的需要,「走出去」的需要,號稱「基建狂魔」的中國建築業需要提升工程能力。那麼應該如何提升?汪克認為「造」是咱們的優勢,「營」是咱們的短板,補上短板,就提升能力。營何以成為短板?汪克認為有歷史的路徑依賴,也有現實的碎片化阻礙。因此汪克及清華惟邦研究中心提出新營造法,包括RD+EPC清華惟邦營造法,和IYD集成營造交付兩種模式,意在打通設計與施工,打通建築邏輯,補上「營」之短板,捋吹工程秩序,提升工程能力。
中國中元國際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日以《中國設計走出去——全過程工程諮詢實踐與研究》為題,詳細介紹了近年來中國中元深度參與援外項目管理體制改革、廣泛涉足海外項目所積累的經驗,結合國內全過程工程諮詢的現狀和趨勢,基於實際案例,分享了中國中元的思考和建議。演講中關於全過程諮詢領域的思路和探索,使與會代表耳目一新,對全過程諮詢有了新的認識。
活動最後,中國建築學會結構分會副秘書長、中國建研院建研科技工程諮詢設計院副院長陳才華作為主持人宣布本次講座圓滿結束。
本次活動由中國建築學會科技培訓中心承辦,中國建築學會BIM分會、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協辦,中國建研院建研科技建築雲聯盟、建築名苑提供媒體支持,直播平臺為中國建築學會科技培訓中心雲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