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編一個朋友說她懷疑自己患上了強迫症,比如說如果孩子動作有點慢,她就會催促孩子:「快點快點!」直到孩子達到她的速度標準;如果孩子想玩一會兒,她就會逼孩子繼續學習,直到孩子考出的成績讓她滿意為止;對於那些教了好多遍的問題,非得讓孩子記住並做好才行……
這種場景,相信很多粑粑麻麻並不陌生吧,父母的催促和強迫經常會出現在孩子的生活中,其實這種行為不僅打亂了孩子本該有的節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會對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造成消極影響。
家長對孩子有最常見的四大「強迫症」表現,各位粑粑麻麻看你們是否中招哦!
強迫症一:用手摳小寶寶頭上的乳痂
剛出生的小寶寶頭上基本都會長乳痂,看起來不乾淨,有強迫症的麻麻看著乳痂,手就會控制不住要去摳,可往往寶寶的腦門被弄紅了還沒能把乳痂去掉。要知道,麻麻的手指甲中含有很多細菌,一旦寶寶的頭皮被指甲摳破,就很容易發炎,給寶寶帶來傷害哦。
強迫症二:摳寶寶的耳屎和鼻屎
還有一些麻麻會在寶寶的耳屎和鼻屎上犯強迫症,一旦發現寶寶的耳朵或鼻子裡有「地雷」,就忍不住要動手消滅掉。經常給寶寶掏耳朵,如果力度沒有把握好,會非常容易刺傷孩子鼓膜,甚至出現意外。同樣如果頻繁挖寶寶鼻子,會刺激寶寶的鼻腔黏膜,嚴重的還會發炎出血!
強迫症三:頻繁地催促寶寶
當看到這一點時,相信麻麻們都會默默點頭。催寶寶快點起床、快點吃飯、快點做作業、快點走路……麻麻總想讓寶寶按大人的節奏來生活。其實大人和寶寶的生活節奏和生理節奏大不相同,催促會無形中對寶寶造成壓力,影響其身體的激素分泌,對身體和心理都會造成消極影響,不利於寶寶健康成長。
強迫症四:暴戾地強迫孩子做某事
對於開始上學的孩子,有些父母會強迫他必須時刻學習,不讓他跟小朋友玩,不讓看動畫片,不讓看課外書……曾有一個網絡視頻,麻麻一直強迫孩子背「乘法口訣」,當孩子背卡殼了,麻麻就開始暴躁發脾氣,強行讓孩子一遍一遍地背,最後孩子一邊哭一邊還在麻麻的罵聲中背誦……
這種強制性不放過孩子的行為,會讓孩子對父母要求做的事情產生牴觸情緒,扼殺孩子的學習主動性,導致孩子出現厭學心理,同時也不利於親子關係的培養。
最後,小編要提醒各位粑粑麻麻,在與孩子的日常行為關係中,強迫行為要適度哦,過多的催促和強迫只會讓父母的焦慮和不安全感轉嫁到孩子身上,最終給孩子帶來不可治癒的傷害。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安心媽媽圈)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