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盡弓藏,兔死狗烹!朱元璋有多狠?38位開國元勳只有一人善終

2020-12-20 騰訊網

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34人,其中公6人,侯28人。此後他又分封了一批公侯,均頒賜鐵券。

如果按照真正的歷史來說,明朝開國功臣排名基本上是這個情況:

文臣以李善長為首,李善長和朱元璋頗似劉邦和張良,一見如故,十分投機。李善長首先提出反對元朝,又為朱元璋策劃了奪得天下的藍本。不過,李善長貪戀權位,不像張良一樣明哲保身,最後被牽連進胡惟庸案,滿門抄斬。實際上,胡惟庸專權,李善長有很大責任,胡惟庸謀反,李善長也肯定知道,但是,李善長肯定沒有參與謀反。不過,以朱元璋的角度看,有前面兩條,就夠殺李善長的了。

洪武文臣還包括:被後人稱為半仙的劉基劉伯溫,修元史的宋濂。

武將以徐達為首,徐達作為元帥,統領軍隊,可以說百戰百勝,是使得元朝北返的絕對主力。最後,徐達也採取了明哲保身的態度,很可能是病死。被蒸鵝害死的說法,疑點頗多,幾乎不能成立。

大將之中,以常遇春為首。常遇春勇冠三軍,每次打仗必然衝鋒在前,可以說是朱元璋手下第一大將。

洪武武將中,還有湯和、鄧愈、藍玉、馮勝、傅友德。

其他的兩大功臣就是李文忠和沐英。兩個人的名氣也相當大,戰功也頗多。但主要還是沾了皇親的緣故,才能飛黃騰達。

還有半文不武的就是胡惟庸。此人功勞不算很大,但是官做得倒是很大。

還有一個名氣很大的就是胡大海。這個人歷史上本來是個胡商,幫助朱元璋起事,後來被人暗殺。

自古以來開國功臣都為統治者所忌憚,西漢大將韓信曾哀嘆「狡兔盡、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同樣這些為大明開國立下汗馬功勞的元勳宿將沒有能夠逃脫…

1375年3月德慶侯廖永忠因僭用龍鳳等違法之事被賜死。此後的胡惟庸案、藍玉案,朱元璋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的誅殺功臣的行動。活著對於這些人來說是件異常艱難、奢侈的事。來一起看看部分功臣的下場

1、魏國公徐達:今安徽鳳陽東北人,吳元年九月辛丑以平吳功,封信國公。洪武三年十一月丙申大封功臣,進封奉天開國推誠宣力武臣魏國公,祿五千石,世襲。十八年二月己未卒。追封中山王,諡武寧。達初封公,位次第二。李善長得罪,進位第一。

註:看似善終,但有賜蒸鵝,病疽毒發死之說。

2、鄂國公常遇春:安徽懷遠縣常家墳鎮永平崗人,吳元年九月辛丑封。洪武二年七月己亥卒於軍。十月庚午追封奉天翊運推誠宣德靖遠功臣開平王,諡忠武。

註:暴病薨,兒子跑不了。

3、鄭國公常茂(常遇春長子,馮勝之女婿):洪武三年十一月大封功臣,第三,封鄭國公,祿三千石,世襲。二十年九月丁酉有罪,安置龍州。二十四年卒。(其父二年死替封)

4、韓國公李善長:安徽定遠人,吳元年九月辛丑封宣國公。洪武三年十一月丙申大封功臣,第一,封開國輔運推誠守正文臣韓國公,祿四千石,世襲。二十三年五月乙卯坐胡黨死,爵除。

註:滿門抄斬

5、曹國公李文忠:江蘇盱眙人,洪武三年大封功臣,第四,封奉天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曹國公,祿三千石,世襲。十七年三月戊戌獲譴,卒。追封岐陽王,諡武靖。(朱元璋的外甥,由朱元璋撫養長大成人)

註:毒死

7、宋國公馮勝:安徽定遠人,洪武三年大封功臣,第五,封宋國公,祿三千石,世襲。二十八年二月丁卯賜死,爵除。

8、衛國公鄧愈:安徽泗縣人,洪武三年大封功臣,第六,封衛國公,祿三七石,世襲。十年十一月癸未卒,追封寧河王,諡武順。

註:病薨,兒子跑不了。

9、信國公湯和:今安徽鳳陽東北人,洪武三年大封功臣,第七,封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中山侯,祿一千五百石。七年八月乙卯,加祿千石。十一年正月己卯進封信國公,祿三千石,世襲。二十八年八月戊辰卒。追封東甌王,諡襄武。

注;善終

10、延安侯唐勝宗:洪武三年十一月封,第八,勳祿同前。七年八月乙卯加祿千石,坐事削爵。久之還爵。二十三年坐胡黨誅,爵除。

註:族誅

11、吉安侯陸仲亨:洪武三年十一月封,第九,勳祿同前。七年八月加祿千石,與唐勝宗同削爵,已同復。二十三年坐黨誅,爵除。

12、江夏侯周德興:洪武三年十一月封,第十,勳祿同前。七年八月加祿千石。二十五年八月己未以罪誅,爵除。

13、淮安侯華雲龍:洪武三年十一月封,第十一,勳祿同前。七年六月癸亥自北平召回,道卒。

14、濟寧侯顧時:洪武三年十一月封,第十二,勳祿同前。七年八月加祿千石。十二年十一月甲寅卒。追封滕國公,諡襄靖。

15、長興侯耿炳文:洪武三年十一月封,第十三,勳祿同前。七年八月加祿千石。永樂二年以嫌自殺,除。

16、臨江侯陳德:洪武三年十一月封,第十四,勳祿同前。七年八月加祿千石。十一年十一月壬辰卒。追封杞國公,諡定襄。

16、鞏昌侯郭興一名子興,洪武三年十一月封,第十五,勳祿同前。七年八月加祿千石。十七年十一月癸酉卒。追封陝國公,諡宣武。

17、六安侯王志:洪武三年十一月封,第十六,勳號同前,祿九百石。七年八月加祿至二千五百石。十九年八月己亥卒。追封許國公,諡襄簡。

18、滎陽侯鄭遇春:洪武三年十一月封,第十七,勳祿,加祿皆同王志。二十三年坐胡黨死,除。

註:族誅

19、平涼侯費聚:洪武三年十一月封,第十八,勳號同前,祿一千五百石。七年八月加祿千石。坐胡黨死,除。

註:族誅

20、江陰侯吳良:洪武三年十一月封,第十九,勳號同前,祿一千五百石。七年八月加祿千石。十四年十一月丁未卒。追封江國公,諡襄烈。

註:病薨

21、靖海侯吳禎:洪武三年十一月封,第二十,勳祿,加祿同吳良。十二年卒。追封海國公,諡襄毅。

註:死後追罪

22、南雄侯趙庸:洪武三年十一月封,第二十一,勳祿,加祿同前。二十三年坐胡黨死,除。

註:族誅

23、德慶侯廖永忠:洪武三年十一月封,第二十二,勳祿,加祿同前。八年三月甲申卒。

註:賜死

24、南安侯俞通源:洪武三年十一月封,第二十三,勳祿,加祿同前。二十二年三月戊戌卒。明年附黨事發,以死不問,爵除。

註:病

25、廣德侯華高:洪武三年十一月封,第二十四,勳號同前,祿六百石。四年四月乙未卒。追封巢國公,諡武莊,無子,爵除。

註:病薨

26、營陽侯楊璟:洪武三年十一月封,第二十五,勳號同前,祿一千五百石。七年加祿千石。十五年八月乙巳卒。追封芮國公,諡武信。

註:死後追罪

27、蘄國公康茂才:洪武三年八月己未卒於軍。追封推誠翊運宣力懷遠功臣蘄國公,諡武康。

註:病薨

28、蘄春侯康鐸:洪武三年十一月封蘄春侯,位次第二十六,勳祿,加祿同楊璟。十五年七月丙子卒,贈蘄國公,諡忠愍。

註:軍中逝世

29、永嘉侯朱亮祖:洪武三年十一月封,第二十七,勳祿,加祿同楊璟。十三年九月庚寅坐罪死,爵除。

註:鞭死

30、潁國公傅友德:洪武三年十一月封潁川侯,位次第二十八,勳祿同前。十七年四月辛卯進封潁國公,祿三千石,世襲。二十七年十一月乙丑賜死,爵除。

31、臨川侯胡美:洪武三年十一月封豫章侯,第二十九,勳祿,加祿同楊璟。十三年四月乙丑改封臨川。十七年有罪賜死,爵除。

32、東平侯韓政:洪武三年十一月封,第三十,勳祿,加祿同前。十一年二月癸亥卒。追封鄆國公。

註:病薨。兒子跑不了

33、宜春侯黃彬:洪武三年十一月封,第三十一,勳祿,加祿同王志。二十三年坐胡黨死,爵除。

註:族誅

34、宣寧侯曹良臣:洪武三年十一月封,第三十二,勳祿同王志。五年六月甲辰歿於陣。二十三年甲申追封安國公,諡忠壯。

註:戰死,兒子跑不了。

35、汝南侯梅思:祖洪武三年十一月封,第三十三,勳祿,加祿同王志。十五年十月壬午卒。已,坐胡黨除。

註:病薨,滅門。

36、河南侯陸聚:洪武三年十一月封,第三十四,勳祿,加祿同前。已,坐胡黨死,除。

註:族誅

37、忠勤伯汪廣洋:洪武三年十一月以文臣封,祿三百六十石。七年八月加祿至一前九百石。十二年貶死。

註:誅死

38、誠意伯劉基:洪武三年十一月封開國翊運守正文臣誠意伯,祿二百四十石。八年四月丁巳卒。二十三予世爵。正德八年十二月追贈太師,諡文成。

相關焦點

  •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第一人
    在中國歷史有很多開國之君,在功成名就之後便開始變個方的除掉功臣。前有劉邦,後有朱元璋,這些都是只可共患難不能共享福的主。但是早在春秋時期,就有這麼一個國君幹過這種忘恩負義的事情了。這個人就是我們熟知的「臥薪嘗膽」的主人公——勾踐。
  • 只因一句奉承話 朱元璋就賜死開國元勳之妻 真有這事嗎
    明朝開國元勳徐達的妻子謝氏,明將謝再興幼女,朱元璋侄子朱文正妻妹。明代史料記載:謝氏為徐達生育了四子四女,其中長女嫁給了燕王朱棣,後來被封為皇后。朱元璋認為這是臣子非分的「覬覦之心」,想住在皇宮是不是?那你的丈夫就有覬覦朕皇位的想法。於是派御林軍到徐府,砍殺了謝氏。
  •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講一些過去的故事
    西漢時期,諸侯王彭越,協助劉邦贏得楚漢之爭,全族被殺,彭越被處以醢刑;謀士張良,天下初定,便託辭多病,閉門不出。唐太宗有言:「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歷史教人學會聰明。比喻統治者往往都是在事成之後,把曾經出力的人一腳踢開;為統治者效力的人,事後不會有好下場。告誡人們:做事情,要懂得留有餘地;成功時,要懂得激流勇退;再能幹,也要守拙藏愚,懂得保全自己。否則,因才能出眾,為集團立下功勞,遭到領導的嫉恨,便不會有好果子吃。
  • 一天一個成語——兔死狗烹.中國歷史上千古不變的九大定律,事成後必被拋棄
    ✦關注這個公號,變成別人眼中博學多才的人✦每個成語背後都有你不知道的典故文:xiaobai
  • 「兔死狗烹,鳥盡弓藏」,韓信是什麼時候說過這句話的?
    對於韓信之死,不少人都會感嘆:「兔死狗烹,鳥盡弓藏。」 其實,《史記》裡,韓信本人生前也說過這句話,原句如下: 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亨!」
  • 一天一個成語·兔死狗烹.中國歷史上千古不變的九大定律,事成後必被拋棄
    >文章配圖來源於網絡【成語名字】兔死狗烹【成語拼音】tù sǐ gǒu pēng  【成語釋義】兔死狗烹,烹:燒煮。1.兔死狗烹,鳥盡杯藏,這種恩將仇報的行為,古來場爾。2.如果事成之後,就兔死狗烹,那將沒有人敢跟他合作。3.你要小心別跟錯人了,免得到時候兔死狗烹。4.為了避免「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命運,他功成身退,棄官經商。5.在封建社會,許多開國元勳都難以逃脫兔死狗烹的悲劇命運。
  • 兔死狗烹、兔死狐悲一個搞錯了出處,一個理解錯了意思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看到這兩個成語我首先想到的是韓信。大家都知道,韓信是漢初三傑之一,而且功高蓋主,最終被蕭何和呂后設計殺死。兔死狗烹這個成語用在韓信身上倒也特別合適,這一度讓我誤以為韓信就是兔死狗烹這個成語的出處。 而且大家習慣把鳥盡弓藏和兔死狗烹連在一起用,但兩個成語其實意思完全不同。
  • 「兔死狗烹,鳥盡弓藏」,明白這個道理,你將受益匪淺
    我們有時候在看電視劇時會聽到這句話「兔死狗烹,鳥盡弓藏」,那麼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它又代表了什麼意義呢?原來這句話是指幾個人經過共同努力做成事之後,其中身居高位的人把曾經為他出過力、立過功的人拋棄或殺掉。這兩個詞語在古文《淮南子》和《史記》中都被提到過,而詞語的背後是一個關于越王勾踐和他的兩位臣子的故事。
  • 驕橫跋扈功高蓋主,兔死狗烹鳥盡弓藏,自立為帝計劃敗露,你認為...
    雍正說,這92款中應服極刑及立斬的就有30多條,但念及年羹堯功勳卓著、名噪一時,「年大將軍」的威名舉國皆知,如對其加以刑誅,恐怕天下人心不服,自己也難免要背上心狠手辣、殺戮功臣的惡名,於是表示開恩,於公元1726年(雍正四年)被賜一丈白綾自裁。(傳說中的年羹堯墓碑)為何戰功顯赫、位極人臣的年羹堯在短短一年時間的境遇就急轉之下,最終慘死獄中?
  • 朱元璋大肆誅殺開國功臣的動機是什麼?並非完全是為了鳥盡弓藏
    但朱元璋殺掉這麼多功臣也並非全是所謂的「狡兔死、走狗烹」,單純的認為朱元璋是搞鳥盡弓藏那一套也並不準確,畢竟還是有功高如徐達、李文忠、湯和等善終的功臣,軍中威望極高的開國第一將徐達都能善終,只能說其他人沒能跟緊朱元璋的步伐。
  • 朱元璋建立錦衣衛後卓有成效,為何幾年後就廢除了錦衣衛了?
    導言:朱元璋建立錦衣衛後卓有成效,為何幾年後就廢除了錦衣衛了?在明朝時期,朱元璋所建立的錦衣衛是將並沒有廢除,只有由表面工作者轉為地下工作者,成了當時明朝皇帝最為堅實的力量。朱元璋自己辛辛苦苦所組建的錦衣衛怎麼可能就那麼簡簡單單的廢除,它是朱元璋的情報機構,屬於重要機構之一,不可能廢除,只是讓他們更加的適應自己的工作,轉變為地下秘密組織。錦衣衛是由朱元璋將儀鸞司改制,對朱元璋直接負責,幫助他做一些自己想做卻無法做到的事情,類似於最初的特務機構,裡面有著審訊、情報、暗殺等等之類的各種人才。
  • 範蠡是大智慧,及早就悟出兔死狗烹的道理
    公子光是吳王諸樊的兒子,諸樊的父親壽夢有四個兒子:長子諸樊,次子餘祭,三子餘昧,四子季札。季札最為賢能,壽夢想把王位傳給他,他堅決遜讓,不肯接受,只好讓長子即位。諸樊一心要實現父親的願望,臨終前指定王位由幾個弟弟依次傳承,以達到將王位最後傳給四弟季札的目的。但三弟餘昧去世,要傳位給四弟季札時,季札堅辭不受,逃走了。王位只好由餘味的兒子僚繼承。
  • 看看漢初三傑各人墓前的對聯,就知道後人的評價有多精準
    劉邦自己都說:「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於三個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吾不如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不斷供給軍糧,吾不如蕭何;率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位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 通過李善長的死,就知道朱元璋鳥盡弓藏
    《明史》記載李善長「善長外寬和,內多忮刻」,自己過於貪戀權力,「貴富極,意稍驕,帝始微厭之。」洪武十八年,有人告訴朱元璋說,李存義父子與胡惟庸是同黨,朱元璋此時並沒有相信,而是下詔免他二人死罪,將他們貶謫到崇明島,也就是現在的上海地區。
  • 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只可和他共患難,不宜與他同安樂
    兔死狗烹:成語寓意:意思是指兔子死了,獵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給統治者效勞的人事成後被拋棄或殺掉。大夫至今不離他而去,不久難免有殺身之禍。」 文仲此時方知範蠡並未死去,而是隱居了起來。他雖然不盡相信信中所說的話,但從此常告病不去上朝,日久引起勾踐疑忌。一天勾踐登門探望文仲,臨別留下佩劍讓文仲自刎,文仲明白勾踐的用意,悔不該不聽範蠡的勸告,只得引劍自盡。
  • 歷史上死的最慘的10位名人,生前個個呼風喚雨!
    只是成就了兩個成語: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鳥盡弓藏,兔死狗烹」。 死因:誅殺三族 殘忍度 四星 第五位 晁錯 兩個掌大權的心有靈犀,以「莫須有」的罪名在風波亭勒死了嶽飛父子。 死因:縊首 殘忍度 三星半 第七位 劉伯溫
  • 朱元璋請大臣吃飯,紅燒兔肉再加一盤狗肉,看完學到了
    明朝在我國歷史上也算是一個非常強盛的時代,朱元璋從一介平民變成帝王,可見能力有多麼強。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之後,徹底的將我國北方遊牧民族的生活給結束,並且頒布了許多新政策。歷史上對朱元璋的評價也褒貶不一,有人認為朱元璋是一代明君,有人則否定朱元璋。
  • 戰國四大名將,為何只有王翦能善終?因為只有他最會玩弄權術
    戰國四大名將,為何只有王翦能善終?因為只有他最會玩弄權術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一段精彩紛呈的歷史,更是將星雲集的時代,其中最負盛名的要數四大名將:白起、王翦、李牧、廉頗。但這四位傑出的將領只有王翦最後善終了,其他三位都沒能落下一個好下場。
  • 壯士斷腕,還是鳥盡弓藏?
    鳥盡弓藏,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蜚(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解釋是說鳥打完了把弓藏起來。比喻事情成功之後,把曾經出過力的人一腳踢開,過河拆橋。從名詞解釋來看,壯士斷腕大多用於褒義,而鳥盡弓藏基本貶義地用於諷刺。同一件事,從不同角度去看,可能得出兩種截然不同的理解。企業改革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但對待功臣若採取鳥盡弓藏,勢必會被有所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