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為了殺光自己部下,花光了所有的積蓄,此後留下一4字成語

2020-12-14 騰訊網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種人,雖然沒有皇帝的名號,卻行皇帝之實,他們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稱王稱霸、為所欲為。在不同時期,他們的名字不一樣,三國時期叫做「諸侯」,唐朝時期叫做「藩鎮」、「節度使」,到了近代又稱為「軍閥」。他們能夠敢於割據一方,靠的就是自己手裡的「槍桿子」——軍隊。雖然他們的成功,靠的是這些「槍桿子」,但一旦這些槍不聽使喚了,也就變成了他們的「催命符」。

唐玄宗時期,曾經爆發過「安史之亂」,後來被唐朝平定後。他們的頭頭安祿山和史思明先後被殺,而他們的部將們也紛紛向官軍投降了。其中有一個名叫田承嗣的大將,也在這個時候倒戈。不過,他害怕唐朝會對他打擊報復,仍然保留了自己的私人武裝,還佔了不少地盤。唐朝皇帝為安撫人心,將他封為了魏博節度使,手裡有兵有糧有地盤的田承嗣成為了當地的土皇帝。

田承嗣表面上對皇帝畢恭畢敬,卻暗地裡了在自己的地盤上招兵買馬,擴張力量,最多時他的軍隊多達數十萬人。他抽取裡面的精壯之士,作為自己的親兵,稱之為「衙兵」。

為了保證衙兵們對自己的忠誠,田承嗣對他們是非常是慷慨,從本地搜刮來的民脂民膏,也幾乎都用在了這些大兵們身上。最為關鍵的是,因為衙兵們只聽命于田承嗣,在他死後,他們居然就成為了一支無法無天的力量。

據唐朝史料記載,在他們的主子田承嗣死後,這些衙兵們傲慢自大,既不服從朝廷的命令,也不服從新來的節度使的調遣。儘管此後的近200年間,節度使如走馬燈一樣的換來換去,可這些衙兵一直獨立運作,甚至把他們的長官節度使當成了提線木偶和掌中之物。直到一個人的出現,將這種情況全部徹底改變了,他就是節度使羅紹威。

羅紹威擔任魏博節度使時,本地的衙兵已經發到了2萬多人,且都是驕兵悍將,極難對付。羅紹威是強龍壓不了地頭蛇,於是他就想出一個辦法,請他的兒女親家,同是節度使的朱溫前來相助,過來消滅這幫衙兵。朱溫是唐末最大的節度使之一,手上有10幾萬精銳,實力雄厚。

羅紹威與朱溫一拍即合,由羅紹威提供糧草軍餉後勤,朱溫只負責出力。而朱溫當然不是義務勞動,他有自己的考慮,那就是趁此機會吞掉魏博,壯大自己的實力。朱溫大軍殺到,與衙兵鏖戰了半年之久。

衙兵寡不敵眾,連他們的家屬也都被朱溫消滅乾淨。而「請神容易送神難」,羅紹威的家底也在這半年之中花了個精光,而魏博也落入了朱溫之手。

羅紹威引朱溫過來幫忙,純屬「引狼入室」,他眼看著自己的「妙招」變成了「昏招」,自己啥都沒有了,還成了朱溫的部將,從一個「土皇帝」變成了「打工仔」,於是後悔不跌,大呼「把魏州所有的鐵聚集起來,也鑄不成這麼大的錯!」於是,便留下了「鑄成大錯」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悔不當初。

相關焦點

  • 一軍閥花光積蓄,請人殺光2萬名部下,最終後悔不已,留下一成語
    文/小野妹子學歷史一軍閥花光積蓄,請人殺光2萬名部下,最終後悔不已,留下一成語在封建王朝時期,皇帝掌握至高無上的權力,掌握所有人的生殺大權。田承嗣一邊投降卻一邊害怕皇帝「秋後算帳」,為了能夠保住自己的地位,田承嗣賄賂主管北疆的唐朝大將僕固懷恩,一舉成為魏博節度使。魏博節度使佔據六州之地,田承嗣在這裡橫徵暴斂,迅速成為稱霸一方的「土皇帝」,為了能穩固自己的實力,田承嗣又精心挑選「魁偉強力者萬人」,建立了一隻「牙兵」,換句話說這就是他的私人武裝。
  • 這個軍閥花光全部積蓄,只為殺掉2萬名部下,從此留下1個成語!
    這個軍閥花光全部積蓄,只為殺掉2萬名部下,從此留下1個成語!每一個成語都有它背後的故事,可以讓我們了解一段歷史。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成語也不例外,「鑄成大錯」。這個詞的背後,隱藏了一個關於花重金殺掉兩萬部下鞏固自己地位,最終卻讓自己地位不保的故事。這件事情的主人翁就是羅紹威,他是唐朝的最後一任魏博節度使。要說,他要除去手下的這支團隊也是前人給他留下的團隊。我們都知道,軍閥和國家的軍隊是不一樣的,雖然都是為國家賣命,但他們效忠的物質確還是有本質區別。
  • 史上一軍閥花光積蓄,把自己2萬多精兵殺光,從此留下這個成語!
    因為武將是完全忠心於皇權的,但是軍閥卻只管自己的安逸和享樂,如果皇權讓軍閥的利益被侵害,那麼軍閥就會成為吞噬皇權的力量。軍閥, 之所以會綿延千百年,這其實是集中的皇權導致的結果,軍閥手下的武裝力量完全是他們個人的護身符,而不是像皇權一樣還有一點為了蒼生的心願,即便是這心願主要是為了其本身的權力集中。
  • 唐朝一軍閥花盡積蓄,請人殺光自己的2萬多部下,自此留下一成語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軍閥,他為什麼要花儘自己的積蓄,讓人家把自己的手下給殺掉呢?在唐朝的時候,就有這樣的一支武裝,他們的將領名叫田承嗣。這個將領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要求這支隊伍中的士兵對自己非常的忠誠,給這些士兵們非常好待遇,甚至縱容他們做一些不法的事情。但也是因為這支隊伍,皇上一直也沒有敢動他,他最後能夠得以善終。
  • 軍閥不惜花光所有積蓄,只為殺光自己的2萬多部下,從此留下1成語
    為了適應這種多變的情況,在中國古代形成了一類特殊的人群,他們叫做軍閥。為什麼說軍閥特殊呢?說它特殊實際上是和普通的武將相比較的。看上去他們都是手握兵權,並且率軍衝鋒陷陣,立下過汗馬功勞的人。但是他們最大的區別在於,軍閥做任何事情都是從自己出發,為自己的利益和命運著想,而一般武將則是以國家或者說是君主為出發點的。
  • 一軍閥請人把自己2萬多部下殺光,花光全部積蓄,從此留下1個成語
    朋友們可能不是有所了解,所謂的軍閥就是以強大的軍隊作為後盾,霸佔一方,自己成立的軍隊,有的時候並不受朝廷的法律法規的控制,就算是皇帝也要有所忌憚,在處理他們是就不行了,不能像普通將領一樣的草率,因為稍有不慎,大批的軍閥就會舉軍造反,軍閥與普通將領的不同之處就是,他們將自己的生命放在第一位,而普通的將領則是唯皇命是從。
  • 老大腦癱老二又查出腦炎 父母為治療花光積蓄
    老大腦癱老二又查出腦炎 父母為治療花光積蓄 2011-11-23 07:45:00    作者:陳界交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我要評論 關鍵詞: 治療 腦癱 病毒性腦炎 病情 父母 大夫 兒童醫院
  • 他捨身救主,卻又兩次叛主,留下的六字成語,人盡皆知
    這位將領曾經在生死攸關的時刻把生的希望留給別的將領,自己另尋生路,後來卻兩次叛主,引起了眾人的討論。不過,那麼多爭議中,真正讓這位將領成名的,卻不是他的成就與是非,而是他臨終前留下的一個成語,那麼,這位將領是誰?他做了哪些事情?留下的是哪個成語呢?
  • 唐朝一個軍閥,請別人消滅自己的部隊,損兵賠錢後留下一個成語
    在這麼多年的封建王朝之中,皇帝掌握著所有人的生死權,如果是一個賢德的皇帝就罷了,如果遇到的是一個昏君的話,那恐怕日子就不好過了,因此就留下了一個伴君如伴虎的說法。在這種情況下,軍閥應運而生。而軍閥之所以從出現開始就連續千年一直存在,這都是因為皇帝逼迫的結果,這些軍閥們的生存道理很簡單,就是手中要有一支部隊只聽從自己的號令,這樣皇帝就會擔憂,所以說歷代軍閥的手中都會有自己的部隊。只不過軍閥也有失手之時,在唐朝的時候,就有這樣的事情發生。保護軍閥性命的部隊竟然變成了催命鬼,這讓軍閥不得不花錢請人將這支部隊剷除,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 此人是馬超祖先,為東漢立下汗馬功勞,留下兩個成語,流傳至今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們曾提到,劉秀建立東漢的過程中,有一個真正的「常勝將軍」追隨左右,此人一生平郡四十六,屠城三百,未嘗一敗,堪稱奇蹟,卻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
  • 演出|曾為舞劇花光積蓄,黎星:為夢想買單是很酷的事情
    他坦言,因為《舞蹈風暴》,吸引了一批新的觀眾走進劇場,這也是自己參加節目的原因。此前為了舞劇《大飯店》,黎星曾花光了多年積蓄,但他認為:為夢想買單是一件很酷的事情。而明年,他還將參與創作全新的舞劇《紅樓夢》,和風暴舞者以及眾多頂級舞者同臺表演。
  • 老母親花光積蓄將女兒風光大嫁,三日後病故,閨女上墳時楞住了
    導語:老母親花光積蓄將女兒風光大嫁,三日後病故,閨女上墳時楞住了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孩子能過的很好,俗話說就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而父母為了能讓子女過上好日子,都會不辭辛苦的犧牲自己的歲月和精力。於大娘早年喪偶,膝下只有一個女兒叫趙清。
  • 為什麼有些農村人寧願老了沒錢養老,也要花光積蓄為兒子娶媳婦?
    不管是農村還是城裡,當你結婚生孩子後,就預示著以後不再為自己而活,而是為了這個家和家人而活。為子女活得更多一些。農村人尤其如此,畢竟農民賺錢不容易,特別是有兒子的農村夫妻,他們一生省吃儉用,拼命賺錢就是為了給孩子創造成才的空間。
  • 一軍閥耗盡積蓄,請人殺光了自己的2萬軍隊,1成語也隨之誕生!
    不過,軍閥因為根基不穩,經常會出現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個軍閥,他竟然耗盡積蓄請敵軍來剿滅自己的軍隊,這是怎麼回事呢?當年,為了儘快讓天下恢復平靜,唐代宗用了一昏招,「一切不問」。只要你們對面的將領投靠我們唐朝軍隊,那麼,以前發生的一切事情我們都既往不咎了,只要投靠我們就是好兄弟。田承嗣見到有機可趁,於是便花費重金唐朝大將僕固懷恩,最後,田承嗣一介罪臣,竟然當上了魏博節度使,總管六州之地,儼然成了一個國中國。
  • 此人首創一成語,自己壯志未酬,其子卻葬送東吳帝國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本文要說的這個三國成語,正好是虛度光陰這個成語的反義詞。這個成語出自《三國志·孫和傳》。首創這個成語的便是吳大帝孫權的第三子孫和。從孫和的事跡來看,他是孫權所有兒子當中最為希望穩定江東局勢並能將東吳各種政治勢力團結在一起的人物。他擔任太子期間,不但顯示出高超的文學素養,同時也與陸遜等江東大族關係密切。不過,這一切非但沒有成為孫和稱帝的砝碼,反倒變成他日後被廢的原因之一。
  • 最不受待見的韓國人,花光積蓄卻不忘捐獻中國,如今變油膩大叔
    最不受待見的韓國人,花光積蓄卻不忘捐獻中國,如今變油膩大叔韓流對於年輕人來說並不陌生,很多藝人甚至也開始韓國的裝扮,其實大部分的人都不喜歡韓國明星,當年因為張娜拉的一句「沒錢就去中國」,甚至是讓人唾棄,自從開始發了限韓令後,也讓這部分人十分痛快
  • 光字開頭的成語是什麼 光字開頭的成語內涵意思介紹
    光字開頭的成語內涵是什麼,光字開頭的成語什麼梗。段友出徵,寸草不生,最近朋友老婆出差了,小姨子又來了,問他光字開頭的成語,他當時懵逼了,第二天問我,告訴他後他後悔萬分啊!  從老家來的小姨子在我家裡寄住,今天老婆說要出差,臨走前囑咐我一定要好好照顧小姨子。
  • 孩子打遊戲花光爺爺10萬積蓄,別到這時才喊著培養孩子金錢觀
    (本文約1627字,閱讀全文約需3分鐘)孩子打遊戲花光爺爺10萬積蓄,別到這時才喊著培養孩子金錢觀在現實生活中,越來越多的父母由於忙於工作把孩子交給了老人,這種陪伴上的缺失往往會讓孩子產生很多心理問題,養成不良的行為習慣,其實這也正反映了家長教育的失責,沒有家長正確的引導,孩子的金錢觀很容易變得畸形,就如同新聞中打遊戲花光了爺爺十萬元積蓄的孩子。
  • 軍藝五十周年紀念徽章原型、「神仙舞者」黎星:曾為舞劇花光積蓄
    首爾國際舞蹈大賽、丹麥哥本哈根現代舞大賽、義大利羅馬現代舞大賽等6項國際大獎,中國藝術節文華獎,五個一工程獎,全軍、全國舞蹈比賽金獎,兩屆CCTV電視舞蹈大賽表演金獎……他幾乎包攬了所有的舞蹈大獎,也是中國大多數舞劇首選的男一號,而最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作為解放軍藝術學院的優秀畢業生,黎星還是軍藝五十周年紀念徽章上的原型人物。
  • 上海:67歲老人花光積蓄送女兒去瑞士留學,女兒結婚後卻六親不認
    上海:67歲老人花光積蓄送女兒去瑞士留學,女兒結婚後卻六親不認在上海,一位六十七歲的方姓老人把財產送給了救命稻草。在國外,他表示自己曾花掉了不少積蓄送女兒到瑞士留學,沒想到女兒嫁給外國人獲得瑞士國籍後,8年裡一個電話也沒有打過,有一次打來,還說「撥錯了號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