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有關一位軍閥的故事。在中國的歷史中,武裝割據也是不可不說的一部分,他們能夠佔據一方,勢力強大,有時候甚至就連皇帝都拿他們沒有辦法。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個軍閥,他為什麼要花儘自己的積蓄,讓人家把自己的手下給殺掉呢?
在唐朝的時候,就有這樣的一支武裝,他們的將領名叫田承嗣。這個將領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要求這支隊伍中的士兵對自己非常的忠誠,給這些士兵們非常好待遇,甚至縱容他們做一些不法的事情。但也是因為這支隊伍,皇上一直也沒有敢動他,他最後能夠得以善終。
在這位將領去世之後,這支隊伍更大的弊端就顯現出來了,因為這個時候他們的內部已經非常的團結,並且已經習慣了驕橫的作風,已經沒有人能夠再壓制住他們了。有新的主帥前來,也只是他們的傀儡,他們甚至能夠肆意變易自己的主帥,就像是遊戲一樣。
這樣的局面一直持續了很長的時間,到了五代的初期,他們迎來了最後一任的節度使。這位節度使的名字叫做羅紹威,他來到這裡之後,為了能夠保住自己的性命和官職,他身為主帥,卻天天對自己的部下低三下氣。但他實際上卻是一位非常心狠手辣的人,他在心中默默盤算著。
他覺得既然這支隊伍也不願意聽自己的話,並且還經常會危及到自己的性命,那麼還不如把他們給剷除掉。但這件事情並沒有那麼的容易,因為,這支隊伍在這個時候已經有了兩萬多人了。他想了很長時間,最後決定請外援,他有一個親家朱溫,也是一個大軍閥,實力非常的雄厚。
兩個人在私下一商量就達成了共識,朱溫可以幫助他攻擊這支部隊,但戰役中所需要的糧草,羅紹威需要全部供應。這一戰一打就是半年多,最後這支隊伍中的兩萬多人被屠殺乾淨,包括他們的家人也沒有倖免。羅紹威最開始的心願雖然實現了,但他卻也付出了難以想像的代價。
他為了達成這個心願,最後的結果是什麼?這支會危及他生命的隊伍雖然已經被殺盡了,但他也因此而失去了兵力,從原本的一方諸侯變成了朱溫的一個小武將。這時候的他後悔起來,稱:「合六州四十三縣鐵,不能為此錯也!」我們現在所熟悉的成語「鑄成大錯」就是由此而來的。大家對這件事情又是怎麼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