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音樂會成撬動社區治理支點

2020-12-23 天目新聞

不久前,一場小小音樂會在寶山區大場鎮保利葉之林社區市民學校舉行。鋼琴、古箏、阮、電吉他紛紛亮相,一個個動人的音符從孩子們的指尖流淌出來,讓在場的成年人也為之感動。

這樣的小小音樂會,今年已是第四屆。保利葉之林居民區黨支部書記盧燕華清晰地記得2017年夏天舉辦第一屆音樂會時的場景:前期近2個月的宣傳動員,14名孩子帶著他們的父母,用鋼琴曲組成一個溫馨的小型家庭音樂會,人不算多,但在當時卻是個重大突破。正是源於一場場小小音樂會,很多居民對待社區事務從一開始嘴上發牢騷,逐步轉變成理性求共識。社區治理工作也由此逐步順暢起來。

「育兒」話題最熱

保利葉之林是寶山區大場鎮北部的純商品住宅小區,一二三期共1570戶居民,2016年入戶至今已成為擁有5800人的大型居住社區。由於當年房屋交付時溝通不當以及周邊配套不完善等問題,不少居民從入住起便伴隨著「怨氣」。

小區裡平時大事小事「一籮筐」,尤其是生活垃圾分類、文明養寵、樓道安全、小區衛生等方面,都需要居民參與。如何獲得大家的信任和支持,努力讓每位居民都有獲得感,成為居民區黨支部討論最多的問題。「不怕居民來找我們,就怕居民不來了解我們居委會。」盧燕華說。

通過和居民的深入溝通,盧燕華發現「育兒」是大家討論最熱烈的話題。小區裡有未成年兒童的家庭至少佔一半以上,而孩子成為連接兩代人的紐帶。如果能緊緊抓住這根紐帶,或許可以讓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更深入地參與到社區生活中來。

由於小區「家門口」的配套設施還未成熟,豐富和完善小區「屋裡廂」育兒資源的念頭從盧燕華腦海中萌生,和其他居委幹部一說,大家都覺得可行。開始時,好不容易請了知名機構的老師來教孩子們寫字畫畫,但大家似乎並不「買帳」,不少人認為:「不就是興趣班嗎?到處都是。」相比專業機構,這樣的活動確實沒有太大優勢。盧燕華和一位家長聊天時,對方表示:「現在孩子上了不少課,一起玩的時間少了。」

這給了盧燕華很大的啟發:請外面的老師不如讓居民自己來更有參與感。說做就做,她意識到小區裡學音樂的孩子不少,就最先「盯」上了來社區「雙報到」的黨員,他們中有學校教師、音樂愛好者,先把他們請出來,發揮專長,帶著自家孩子和小區玩伴們一起唱唱跳跳、寫寫畫畫,既能增長知識,又能交到朋友。接著,她想辦法說動了自己女兒的鋼琴老師,贊助一臺鋼琴放在居委會活動室。底氣有了,小小音樂會順理成章地舉辦了第一屆活動。

不斷帶來互動式、沉浸式體驗

一傳十、十傳百。日子一長,小區周邊上海大學等高校的老師、心理諮詢師、手工藝人也都被吸引過來,活動從唱跳逐漸豐富為DIY綠植、非遺文化手工織布、皮影戲、音樂劇、聲樂班,不斷帶給孩子們互動式、沉浸式的體驗。

社區漸漸地成為孩子們的「第二課堂」。每逢寒暑假,活動排期清單提前公布,孩子們根據興趣報名,學期結束在社會實踐表上填上收穫與快樂,而家長們也開始對社區事務有了更多參與、探索和思考。小小音樂會一年年延續,時間固定在每年開學前。從第一屆只有鋼琴演奏,逐步發展到第四屆多種樂器演奏,以及唱歌、朗誦、舞蹈等多種表演形式,居民參與度越來越高。

鄭女士是全職媽媽,也是一名公益人。當她真切看到小區的變化,在自媒體上以「鄭家姑娘」為名,寫了多篇孩子們參與社區親子活動的記錄文章,還利用社會資源,請科學達人來社區和孩子們互動。她告訴記者,自己的兩個孩子參加了四屆小小音樂會,每一屆都有不同感受。「第一屆孩子沒趕上報名,就當了觀眾,看小區裡的小朋友們一個個上臺演奏鋼琴,很羨慕;第二屆上臺演奏了鋼琴;第三屆當了主持人;第四屆上了兩個節目:鋼琴演奏以及合唱。很多孩子在學校不一定有這樣的表現機會,通過社區小小音樂會這個平臺,原本內斂的孩子變得越來越自信,敢於在舞臺上表現自己。」

同樣在她的眼中,現在的社區幹部早已撕去「居委大媽」的標籤,更多的是像盧燕華這樣擁有許多全新標籤的人——「走路帶風」「有想法有幹勁」「有鮮明的邊界意識和較強的法律意識」「36.7℃的溫暖」……而每個標籤都是不斷提升當前社區治理水平所需的重要品質和特徵,考驗著新時代社區基層黨員幹部的能力和水平。

更多人走出家門參與社區事務

小小音樂會像一個撬動社區治理的支點,讓人與人之間信任感增強了,大家開始願意走出家門參與社區事務。在盧燕華建的一個500人業主大群裡,居委、物業都在群內。居民遇到任何問題、困難,都可直接反映。居委、物業會及時解答、處理。遇到無法處理的,也會及時反映給相關部門。

音樂會過後,一些家長在群裡反映,孩子長大了,閒置的玩具、書籍很多,扔了可惜,不如在小區裡定期設跳蚤市場。在居委會和物業的支持下,每年「五一」「十一」長假就成了小區固定的跳蚤市場日。孩子們在父母的陪伴下,開始在小區「練攤」。每個攤前都有一個收款二維碼。鄭女士記得,因為有了小區跳蚤市場,自己的孩子差不多有3年沒買過新玩具。「今年女兒還現場作畫,賺到了45元錢,特別高興。」

溝通順暢、取得認同後,居民們開始為社區事務建言獻策。每一個治理議題,盧燕華都會專門拉一個群。「跳蚤市場群」「流浪貓治理群」「環境治理群」等應運而生。盧燕華坦言,有些居民反映的問題,並不是居委會層面就能解決的,但居委會一定會為居民溝通、協調相關部門,給居民一個答覆。比如,居民曾對在建地鐵有疑問,小區請來總工程師以及規劃部門等,為居民答疑釋惑。

「保利葉之林作為大型商品房小區,居民對小區內外環境期望比較高,而所處區域近幾年處在轉型中,陣痛在所難免。」盧燕華說,「此時居民能積極參與社區自治、達成理性共識,是非常必要的。令人欣慰的是,我們有了好的開始。」

(原標題《小小音樂會成撬動社區治理支點》)

相關焦點

  • 公益做支點,「撬動」社區治理「大格局」
    而這種濃烈的「志願因子」都誕生於燕子山小區社區一個叫「公益銀行」的平臺。公益銀行是由歷下區民政局出資,購買專業社工落地到社區開展的項目,旨在社區搭建一個居民參與公益、參加社區工作的平臺,實現通過給居民發放積分的方式激勵他們互幫互助參與社區公益,並融入社區治理工作中,用公益做「支點」撬動社區治理「大格局」,為居民參與社區基層治理找出一條發展路子。
  • 音體美支教:撬動鄉村教育的小小支點
    江西師範大學等高校參與了這一計劃,這是高校支持鄉村教育的有力切入點,是教育扶貧的有力抓手,它如同一個支點,它撬動了農村貧困孩子亮麗生活和美好夢想的啟蒙,撬動了新世紀學生走向社會、開啟人生的發軔,更撬動了邊遠山區貧困家庭教育脫貧、阻隔貧困的開端。一顆種子,如果它有天分,只需一次清風微醺的啟蒙,就一定能生根發芽、茁壯成長。
  • 美國不是蔡英文撬動兩岸的支點
    臺海網9月15日訊(海峽導報記者王煒)阿基米德有句名言:「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動地球。」在蔡英文看來,美國就是理想的支點,不過她要撬動的不是地球,而是兩岸關係。此外,在民進黨的「十年政綱」中,提出「從世界走向中國」,要想兌現這一「臺獨囈語」,蔡英文覺得,美國就是她打破兩岸現狀,撬動兩岸關係的唯一支點。如果能和美國人達成「一個共同的觀點」,積極充當美國在「後9·11時代」圍堵中國大陸的「馬前卒」,那蔡英文不僅立馬在綠營身價倍增,從此坐穩泛綠共主的位置,還能順利化解中間選民對其兩岸政策的質疑,扭轉當前聲勢不振的窘境。
  • 殷行街道創新社會治理模式巧打「BOT牌」,市場槓桿撬動社區微基建
    殷行街道供圖小小一臺監控器,改變的是居民們幾十年的陋習,而採取疏堵結合措施、改建車庫改變亂停車現象的背後,則是殷行街道加強黨建引領,創新社會治理模式,巧打「BOT牌」,用市場槓桿撬動社區微基建,推動智能車庫改造、加裝電梯、菜場改建等社區微更新項目的高質量發展。
  • 愛情語錄,給我一個支點,撬動你的心
    給我一個支點,讓我重新撬動你的心好嗎?可令我難過的是,直到你離去,也始終不肯給我這個支點即使自己不快樂,也絕不去打擾別人的幸福,這是原則。因為你,我懂得了成長,可你,依舊是我的傷。我顛倒了整個世界,只為擺正你的倒影距離是一種考驗,為了看看愛到底能走多遠。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的,就在那時候,遇到你。愛情就是上輩子欠下的情債這輩子來還——我上輩子一定俗不可耐,搞得我今生無債可還!
  • 聽名師縱論以學科閱讀為支點撬動課程教學改革
    海澱教科院院長吳穎惠做題為《讓閱讀在課堂上發生》的報告,指出海澱區一直堅持「以教師閱讀引領學生閱讀,從學習閱讀走向閱讀學習」的理念,以先行先試的方式在全區推進師生閱讀,努力以閱讀撬動教育教學改革,優化課堂教學結構,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與個性發展。
  • AI教育,撬動智能家居萬億市場的支點
    打開APP AI教育,撬動智能家居萬億市場的支點 人工智慧實驗室 發表於 2020-12-25 09:18:39   AI 教育,撬動智能家居萬億市場的支點   教育,僅限於學校嗎?非也。家庭也是進行教育的重要場所。2015年春節前夕,國家領導人在新春團拜會上強調,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
  • 「靈魂砍價」能成為撬動「看病貴」的支點嗎?
    一個是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治理高值醫用耗材改革方案的通知》,不僅明確了集中採購的辦法,還強調了公立醫院耗材銷售「零差率」。一個是2020年2月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其中「耗材」出現了7次,耗材集中採購明文出現,高值醫用耗材價格虛高也被列入整治範圍。整頓耗材價格虛高被放在如此格局之中,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是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部署。
  • 媒體報導 | 浦興長島路社區治理樣本:以「六字訣」為核心的李秀勤...
    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來到長島路「家門口」服務旗艦站,實際了解與感受這裡的社區治理創新做法。「三會」實訓室是長島路「家門口」服務旗艦站收集民意、民主協商和科學決策的空間支點。前不久,一場關於停車管理問題的聽證會在這裡舉行。聽證會前,黨總支人員展開了長達一個多月調研,收集居民的訴求。同時,黨總支人員還召集居委會人員、業委會代表和物業公司工作人員就停車現狀進行了初步溝通,做到心中有數。
  • 推薦兩本巫師類小說,第二本「我以自身為支點,撬動無盡世界!」
    推薦兩本巫師類小說,第二本「我以自身為支點,撬動無盡世界!」不知道你是否知道巫師,何為巫師?這是一群神秘人群,他們的神秘籠罩在深黑的衣袍之中,而是他們掌控者無盡的知識,渾身沐浴在知識的海洋。第一本:《巫師之旅》這本書我的評價非常高,為何全文灌輸的只有一個理念,以自身為支點,撬動無盡世界!這是一本非常有深度的小說,前期告訴了我們巫師世界的黑暗,但是這種黑暗並非絕對!
  • 兒童友好 | 用心寫社區故事
    黨建引領社區治理,就是黨要構建起自己的宏大敘事,對於這個社區話語的統領。正是源於一場場小小音樂會,更多居民開始參與社區事務,對待社區事務的態度,也開始從嘴上發牢騷,逐步轉變成了理性求共識。盧燕華的社區治理工作,也由此開始逐步順暢起來。「育兒」是討論最熱烈的話題保利葉之林是寶山區大場鎮北部的純商品住宅小區,一二三期共1570戶居民,2016年入戶至今已成形為擁有5800人的大型居住社區。
  • 衡陽珠暉區:社區「小網格」撬動城市「優治理」
    珠暉區作為全國首批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衡陽市的主城區之一,近年來主動作為,大膽創新,從建立、完善社區網格入手,不斷打破原有基層社會治理壁壘,提升社區服務水平,以「小網格」實現「優治理」。過去,解決居民困難問題的是社區幹部,近年來,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社區居民越來越多,情況也越來越複雜,居民遇到的困難問題自然也就「水漲船高」,幾個社區幹部,要服務好全體社區居民,確實也力所不及。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網格化管理作為一種全新的城市管理模式也就應運而生,在不少城市社區,「有困難找網格員」正在被越來越多的社區居民認可。
  • 表白小句子|給我一個支點,我來撬動你的心
    給我一個支點,我來撬動你的心。嘻嘻嘻,其實我想撬動你的心,不要說不可以,一定要可以。Give me a fulcum, and I'll pry your heart.
  • 以政務公開為槓桿 撬動基層治理創新
    以政務公開為槓桿 撬動基層治理創新——全國街道服務管理創新實驗區系列報導(九)編者按: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大武口區將「街道政務公開標準化規範化建設」作為實驗任務重點進行探索,聚焦廣大群眾需求,深化重點領域信息公開,著力提升街道政務公開工作質量,努力把街道建成「面向居民的政務服務
  • 康橋花園社區:「親子閱讀+社區公益」小小主人翁助力社區公益大行動
    近年來,公益文化事業快速發展,青少年兒童作為主體在社區公益事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康橋花園社區開展「螢火書香」親子閱讀實踐系列活動,創新青少年兒童參與社區公益途徑,推動美好社區建設。通過公益實踐,寓教於樂,以螢火微光傳承弘揚「大家」文化,營造書香康橋,建設美好社區。社工活動拉近親子關係社區注重發揮社會工作在青少年兒童社區參與的載體作用,通過「自畫像」、「家庭檔案」、「價值拍賣」等歷奇遊戲提高青少年兒童的走我認知、自主意識、溝通交流等能力。通過遊戲互動,增加了父母的陪伴,加強了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拉近了親子關係。
  • 「小」校徽撬動了「大」治理
    校徽價值發掘:尋找集團化辦學大治理的切入點南山外國語學校自創立之初就擔負著創辦優質教育的使命。23年來,隨著辦學水平的提升,辦學規模不斷擴大,辦學模式不斷豐富,管理結構也日趨複雜。4年前接手後,我排查梳理出了集團內部治理的五大難題:人員超崗嚴重,組織機構不健全,縱向銜接不緊密,橫向交流不深入,運作效益不高。
  • 「壇罐有味·人間清歡」公興場社區公共空間開館
    為了打造公共性、整合性、開放性的社區空間,營造社區公共文化場景,社區公共生活場景,社區公共服務場景,社區多元共治場景,階段性的展現區域化黨建與社區治理的初步成果。12月8日,成都雙流區怡心街道公興場「壇罐小院」公共空間迎來開館。
  • 教師發展中心丨撬動未來教育的支點依然是教師
    撬動未來教育的支點依然是教師。因此,面對已來的未來,我們首先要做的是「育見」未來教師。未來教師的角色與現代教師相比較,會有哪些變與不變呢?變的是什麼呢?我想應該是角色、方式、觀念上的轉變吧。如果教師不變,再美妙的教育變革也難以實現。教師專業發展的要求將會有很大的變化,課程設計師、工具俠客、學習忍者、資源達人……都將成為我們的代名詞。
  • 德勝基金會成助推順德公益生態建設和社會變革生力軍
    截至11月30日,2020年實際支付項目款2607.99萬元,預計撬動資源1000多萬元。項目累計覆蓋10個鎮街197個村居。部分項目經過兩年多的持續資助,項目資助疊加效應顯現。  卓有成效的工作獲得了政府與社會的認同和讚揚。在今年9月舉行的「順德2019~2020年度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創新案例評選」活動中,20個獲獎項目中,德勝基金會資助的項目佔了6個。
  • 社區治理普陀·長壽:音樂廣場變身「智慧社區」
    近日,普陀區長壽路街道音樂廣場小區的智慧社區建設工程正式通過驗收。從項目萌芽到竣工,歷時近10個月。孫建偉是小區業委會委員,同時也是智慧社區建設的「行家」。他興致勃勃地給前來參觀取經的人講解。音樂廣場智慧社區項目竣工,是一個「小目標」的終點,又是一個「大目標」的起點。記者在「精彩長壽」商品房小區「智聯普陀」建設推進大會上獲悉,長壽路街道將在轄區所有商品房小區推廣「智慧社區」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