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去過夜市,都不足矣了解深圳。
充滿人間煙火氣息的地方,不止有菜市,還有的夜市一條街。入夜,霓虹燈下一個個饑渴的美食靈魂甦醒,搜索著藏匿於巷陌裡難以抵抗的香味。形形色色的攤主一字排開,他們常常一分為二,目光專注於手裡的燒烤,張羅起生意一絲不苟,不帶半點馬虎。最近網上有一個話題#擺地攤比應屆大學生賺得多#,為了探索真相,優優走訪深圳夜市,實地調查。餐飲類地攤收入高
2元魷魚串一月能賣3.6萬元
■ 每天賣600串,比打工強 ■
坪洲地鐵C出口,巷尾與永豐社區門東門交匯處,香氣撲鼻的鐵板魷魚攤前排起了長隊。
龔師傅拿起調味料,撒在輕霧繚繞的魷魚上,剎那間,火苗迅速襲來,盤繞在烤盤上,濃鬱燒烤香味登時彌散在夜市上空。
當被問及擺攤是否比應屆大學生賺得多時,龔先生自信滿滿,「那肯定比一般大學生、普通打工人強些。」
龔先生還說:10元5串的魷魚串,他平均每天可以賣600串。
我大概算了一下,假設每天都出攤,一天約有1200元入帳,一個月約有3.6萬元。UU買了幾串烤魷魚,不得不說,外香裡嫩,口感極佳。聽龔師傅說:很多人第一次吃魷魚串,都是被飄在空氣中的香味吸引,吃過一次便欲罷不能,下班看到都會來上幾串,時常有回頭客拿個10串、20串。擺攤8年,他最開始在固戍擺攤,去年,他入場坪洲。憑藉著一手烹飪技藝,慰藉無數飢腸轆轆的胃。幾年間,一直在與魷魚打交道,選品、調味、每一個製作魷魚的環節他都親力親為,甚至是調味要下多少克辣椒粉,都有嚴格的要求。不管是在固戍還是在坪洲擺攤,最重要的還是堅持,餐飲有消耗,不管賣不賣得動,都會有固定的成本支出。做生意需要一定的時間積累,讓身邊的客戶記住你的味道,慢慢回頭客多了,收入蒸蒸日上。水果生意是夜市紅利
運氣好時日銷上千斤
龔師傅表示,他的攤位生意還不算好,地鐵附近賣水果的攤位賺得更多,運氣好的情況下,有的攤位一天能出上千斤。UU找到距離地鐵口僅10米賣芒果的劉桐,看著比我手拿包還大的透明水果盒,可以想像得到,每個芒果的重量一定不輕。價格接近7元一斤的芒果,買下一個15元。時間就是金錢,稱好以後,劉老闆快如閃電的切好水果,送到客人手上。和龔師傅一樣,劉桐對擺地攤比一般大學生賺錢這一觀點表示認同。傳說都不是空穴來風
別看不起眼的小攤位,裡面的攤主個個身懷絕技,香水攤前的王先生,比女人還懂得香水。「你所聽到的話都不是空穴來風,既然有聽說,那大概率是真的。」現在擺攤的成本低,幾千元進場,賣得好的情況下,日入上千,賣得不好,日入五十的情況也常見。都說很多名人擺過攤,但是並沒有哪位名人靠擺攤發家致富,成為千萬富豪。西鄉的張先生在夜市裡擺攤賣炒粉,10塊錢一份炒粉,3分鐘出一份,有錢後就去找鋪面開店,飯點人滿為患。賺錢的本領不是人人有
部分攤主掙扎於溫飽
一路走到夜市最後一個攤位,雜亂無章的衣服堆疊在攤位上,楊芳正低著頭玩手機。
「怎麼可能比大學生賺得還多?能交個房租就不錯了。」
賣衣服都在追求薄利多銷,每件衣服利潤不超過8元,有時還會遇到砍價,基本上是平本賣。
按坪洲現在的客流,攤主比客人還多。每天也難能賣出去幾件,從下午7點開始擺攤,轉眼12點,每天也就賺個七八十,賺的錢僅夠交房租。
剛做美容美髮行業的時候,楊芳晚上下班會去唱歌、吃宵夜,現在家有兩個孩子,一個在老家讀書,另一個在深圳讀幼兒園,加上孩子興趣班、學費,兩個孩子每年要交5、6萬。
楊芳還說,以前坪洲夜市熱鬧非凡,她的攤位也不是最後一個,現在競爭激烈,很多賣雨傘、賣化妝品、生活用品的攤主都陸陸續續撤走,她就成了最後一個。■ 壓力大到頭髮都掉光 ■
沒調訪之前,UU把副業剛需幾個字打在對話框裡,旁邊賣飾品的莊超打斷我這一念頭。白天,他在南山做著朝九晚六的工作,下班以後,越過層層人海,在人滿為患的地鐵縫隙當中擠出一個站腳位置,吃完妻子做的飯,開啟第二重身份。他站在攤位前,數著桌子上的金色發卡,為了迎合市場,他還買了一批女明星同款珍珠發箍,比起某寶9.9元/個包郵,莊強賣6元/個,已經是「跳樓」價。兩個女生拿著一根淺棕色的發圈,問完價格,又暗自放下離去。//////
外界傳聞擺攤創造銷量神話,輕輕鬆鬆月入幾萬,有的攤主們一笑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