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過程主義之父

2020-12-12 LAC景觀網

風景過程主義之父

admin 2002-06-26 來源:景觀中國網

在過去的20年裡,美國風景園林大師喬治·哈格裡夫斯(George Hargeaves)在自然的物質性和人的內心世界深處之間架起一座橋梁,從而使我們對風景的精神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他所設計的、場所所特有的、充滿詩意的風景充滿了各種各樣的互動性和隱喻,使我們驚醒並深收感動。本文介紹了哈格裡夫斯教授的傑出成就,並探討了他的設計思想--源於自然之力和文化脈絡,比如,自然但不貌似自然,環境劇場,開放式的構圖和敘述性的比喻。此外,本文還對哈格裡夫斯教授的五個代表品做了較為詳細的分析。

  1 引言

  當前,風景園林事業正在向藝術和科學兩個方向深入發展,世界上許許多多的風景園林師都在進行有益的嘗試和積極的探索,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從全球的角度來看,美國風景園林大師喬治·哈格裡夫斯教授無疑是拓展當代風景園林藝術的傑出代表之一。當70、80年代,生態設計熱潮席捲美國大地的時候,哈格裡夫斯並沒有隨波逐流,而是理智、堅定地去開闢風景園林藝術的新天地,儘管這種探索在當時頗有風險,但是他義無反顧,他認為風景園林應該首先把藝術放在第一位,藝術是風景園林之靈魂。從哈格裡夫斯的作品中,我們可以感悟到風景過程的神韻。美國評論家約翰·伯得斯利(John Beardsley)稱讚哈格裡夫斯為「風景過程的詩人「。美國風景園林大師、哈格裡夫斯的老師彼得·沃克(Pele,Walker)認為他「不僅才華橫溢,而且是其同代人中難得的表現模式可能性的人,(人們)可從他身上學會如何投身於設計實踐中去。「迄今為止,哈格裡夫斯教授的作品共獲得包括美國風景園林師協會(ASLA)大獎在內的國內外各種獎項達57次之多,其代表作包括燭臺點文化公園、廣場公園、拜斯比公園、哥德魯普河公園、辛辛那提大學總體規劃、葡萄牙的Parque do Tejo e Trancao公園、澳大利亞的雪梨奧運會公共區域景觀設計等。

  哈格裡夫斯於1977年畢業於喬治亞大學環境設計學院,獲得風景園林學士學位(BLA),1979年以優異成績畢業於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獲風景園林碩士學位(MLA),畢業後他在美國著名的SWA設計集團工作,由於表現出色,兩年後即被委以主要設計師的重任。1983年哈格裡夫斯創立了自己的哈格裡夫斯設計事務所,從而開始了風景園林藝術實踐的新嘗試,與此同時,他還先後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哈佛大學擔任客座教授,從事風景

園林的理論研究和教學工作。1996年起他擔任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風景園林系主任和以皮特·路易斯·哈伯克(Peter Louis Hombeck)命名的教授職務。  

2 哈格裡夫斯的設計哲學

  儘管哈格裡夫斯的作品不多,但是其藝術的原創性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不僅受到業內人士的好評,還受到公眾普遍的讚揚。從哈格裡夫斯教授的作品中我們可以感悟到大自然的動力性和神秘感,基地特有的人與大地、水、風等自然要素的互動,以及歷史和文化方面的參照。凡是親身遊歷過哈格裡夫斯作品的人,都會有一種強烈的現場心理體驗,而這種感受僅憑相片和錄像是難以表述清楚的。實際上,哈格裡夫斯創造的是一種全方位的、動態的景觀構圖。歐洲傳統園林的特點之一是具有「如畫般「的、封閉式的構圖,強調視覺上的和諧與均衡。而哈格裡夫斯則認為對於當代風景園林設計來講,開放式的構圖更為重要。1982年,他在夏威夷親眼目睹了龍捲風所帶給大地的一種「令人驚駭的美「。那是一種完全不同於古典主義寧靜的秩序、也不同於靜態的如畫般構圖的景象。由此他產生了要表達另外一種自然美的願望,變化、分解、崩潰和無序成為他日後探索的主要方向。

  美國著名大地雕塑藝術家史密生的外向型作品如「瀝青的傾瀉「等,曾對哈格裡夫斯產生丁重要的影響。通過對史密生作品的研習,哈格裡夫斯頓悟到時間、重力、侵蝕等自然的物質性與人的出現可以發生互動作用。他認識到文化對自然系統會產生潛在的傷害,而生態學的方法又無視文化從而遠離人們的生活。因此,他致力於探索介於文化和生態兩者之間的方法即以物質性為本(physieality),從基地的特定性(site-specific)去找尋風景過程的內涵,建立與人相關的框架,其結果是耐人尋味的和多樣化的。哈格裡夫斯把這種方法比喻為「建立過程,而不控制終端產品「。也就是說,他在基地建立一個舞臺,讓自然要素與人產生互動作用,哈格裡夫斯稱之為「環境劇場「。燭臺點文化公園的風門和迎潮水灣、費德勒斯綠色室外劇場(Fiddlers Green Amphitheater)讓水、風、人成為場地的動態要素。而德頓住宅花園(Dayton Garden)則讓主人與現代雕塑和哈格裡夫斯創造的花園形成相互對話交流的狀態。此外哈格裡夫斯常常使用隱喻式的敘述方法來表現基地的特徵和參照體系。如哈列昆廣場(Harlequin Plaza)以野餐巾的圖案將辦公樓環境戲劇化,路易斯威爾濱水公園(Louisville Waterfront Development)的三角形水灣則是對基地歷史上船隻停泊處的追憶,哥德魯普河公園則以地形表達了水的動力性,燭臺點文化公園的圜五群則隱喻了基地的歷史。  

3 實例分析
  3.1 燭臺點文化公園(Candlestick Point Cultural Park)

  沐浴海風,體驗驚濤駭浪,這是燭臺點文化公園給人的最深切的感受。哈格裡夫斯在這裡導演了一曲風與水的交響樂。該園位於美國加州舊金山市的海灣,背靠燭臺體育館,佔地18英畝(約7.3hm2),基地原為城市的碎石堆積場。在基地的常年主導風向上,哈格裡夫斯設置了數排彎曲的人工風障山,並在最裡側的風障山上開啟了風門,作為公園的主入口。同時,又將迎接海潮的兩條人工水灣深入園中腹地。「u「形園路的兩個臨水端點闢為觀景臺。整個公園樸實天華,但又耐人尋味。顯然,這個公園的建成,為我們擴大了景觀美學的範疇,提供了新的體驗自然的方式。  

3.2 廣場公園(Plaza Park)

  該園位於加州聖·何塞市市中心,佔地3.5英畝(約1.4hm2)。這裡既是人們日常休閒的場所,也是節日舉行慶祝集會和演出活動的舞臺,公園的周邊為藝術博物館、旅館、會議中心和商務辦公樓。在這個狹長的基地上,哈格裡夫斯以斜交的直線道路系統為框架.以月牙形的坡地花境和1/4圓的動態旱地噴泉廣場為中心。呈方格網狀排列的22個動態噴泉隱喻了聖·何塞市的氣候、地質、文化和歷史。晨曦中飄渺的霧泉呼應於舊金山海灣的

晨霧,隨著時光的推移,霧泉轉變成不斷升高的噴泉.象徵著當年生活在這裡的印第安人挖掘的人工:水井;當夜幕降臨之時,噴泉與地燈交相輝映,如同燦爛的星光,表達了矽谷地區由農業轉向高科技產業的繁榮景象。此外園中維多利亞式的庭園燈暗示了該城300年的歷史。園中的果園則又讓人聯想到這裡曾纖址水果盛產地。  

3.3 拜斯比公園(Bvxbee Park)

  哈格裡大斯非常關注廢棄地的利用,在加州帕羅·奧託市(Palo Alto),他化腐朽為神奇,將一個佔地30英畝(約12.14hm2)的垃圾填埋場變成了一個特色鮮明的濱水公園。在覆土層很簿的垃圾山上,他小心翼翼地進行地形塑造,在山谷處開闢大地之門,在山坡處則用土丘群隱喻當年印第安人漁獵時就地填起的貝殼堆。曲折於山上的自行車道由破碎的貝殼鋪成。觀鳥臺隨山就勢而築,掩映於哈格裡夫斯選擇的野草叢中。由高速公路的隔離墩形成的V形臂章序列,成為公園附近機場跑道的延伸。這裡最引人注目的是電線桿場,電線桿頂部形成的虛的斜平面與土山上起伏的實的曲面形成了很強烈的場所感。這裡長明的沼氣火焰時刻提醒人們基地的歷史,從而給人們以無限的遐想。總之,這是一個值得人們用心去體驗的休閒公園。  

3.4 哥德魯普河公園(Guadalupe River Park)

  該園是沿穿越聖·何塞市市中心長達4.8km的哥德魯普河改建的。由於常遭受洪水侵襲,美國工兵原準備沿該河修建一條防洪堤,但聖·何塞市政府則希望通過整治這個河道,來帶動河道兩岸土地的開發和利用,並在此建設一個供人們休閒、娛樂的公共活動空間,於是由哈格裡夫斯教授為首的一個集風景園林,水利市政、結構、地質專家等組成的設計小組,提出了一個全方位的濱河公園修建方案,將防洪功能與公園功能完美地給合起來。該公園系統分為上下兩層,下層為洩洪道,上層則為濱河散步道和野生動物保護地,並連接著其周圍

的新的市政建築、住宅和商業開發區。同時還保留了一點早期的自然狀態的河堤。該設計最為引入注目的是河岸波浪狀起伏的地形,不僅暗示了水的活力和流動性,而且還有利於在洩洪時,減慢水流的速度。  

3.5 2000年雪梨奧運會公共區域設計(Sydney Olympics Project)

  位於和姆布希海灣(Homebush)的2000年雪梨奧運會公共區域的總體概念設計和景觀設計是由哈格裡夫斯設計事務所承擔的。該區域不僅是奧運會期間人們交流的主要場所,而且也是雪梨市在新千年新的中心。此外哈格裡夫斯教授在這裡還成功地設計了奧林匹克廣場,這是一個歡迎來自界各地的遊人、運動員和觀眾的場所,也是澳大利亞最大的交流廣場,它佔地9.5hm2,可以同時容納30萬人。該廣場地面微微傾斜以便將其周圍的紀念性建築納入到場所中來,由歷史淵源和場所特定網格所組成的鋪地圖案、以紅色和赭石色體現了澳洲大地景觀的色彩特性廣場邊緣的一系列大型燈架,強化了廣場的特徵。此外,由成行樹木組成?quot;綠色手指「將城市中心與其周邊的公園相聯繫。在這裡令人注目的水景有兩處,一個是位於廣場高處的「無花果林噴泉「,3m高彩虹般的噴泉將歷史和現實的感受融合在一起;另一處則是在廣場低處的紅樹林溼地的「北部水景溼地「噴泉,這個大型的12m尚的弧形噴泉群,再現了水的動力之美.蔚為壯觀,令人心動。


2000年雪梨奧運會公共區域景觀設計平面圖

致謝:美國RS公司的Anja Wodsak小姐和哈格裡夫斯事務所的lamren Mitehell小姐在筆者搜集資料和撰寫淪文時的的過程中給予了熱情幫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謝。本文引用的圖片為攝影師John Goilings,Don Wong和Bob Swanson等所作。

參考文獻:

[1] Process: Architecture (No. 128) Hargreaves: Landscape Works. Process Architecture Co.. ltd.. Tokyo, Japan. 1996.

[2] Beardsley. John. Poet of Landscape Process. Landscape Arrchitecture. 1995. December: 46 - 51.

[3] Gillette. Jane Brown. A River Runs Through lt. Landscape Architecture. 1998. April:74 - 81.

[4] Hargreaves. George Post Moderoism Looks Beyond Itsel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1983. July: 60-65

[5] Hess Man. Technology Expose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1992. May:40-45.

[6] Thompson. J.William. Field of Visio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1997. July: 36 ~ 4121.

作者簡介:

劉曉明/1962年生/男/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副秘書長,《中國園林》編委/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副教授(北京 100083)

  • 給Ta打個賞

發表評論

相關文章

相關焦點

  • 海德格爾:西方存在主義哲學之父
    海德格爾(1889—1976年)海德格爾(1889—1976年),全名馬丁·海德格爾,20世紀德國最有創見的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存在主義哲學之父。老年海德格爾海德格爾作為西方存在主義哲學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其主要作品除了《存在與時間》外,還有《康德和形上學問題》、《形上學導論》、《真理的本質》、《對哲學的貢獻》、《林中路
  • 近代教育學之父與現代教育學之父
    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各種「之父」幾乎是每年必考,而且基本上會涉及到兩三道的單選題,對於這類知識,基本上是不用失分的,但是在真實考試中,大家因為混淆常常會失分,我們常說:失之毫釐,差之千裡。那麼今天咱們先來弄清楚現代教育學之父和近代教育學之父吧。近代教育學之父——誇美紐斯誇美紐斯之所以被稱為近代教育學之父,其實源自他的教育思想和他的著作。
  • 「現代教育學之父」與「教育學之父」完全不同哦!
    不管是教師招聘考試還是教師資格考試都會考到「教育學之父」,很多考生分不清誰是「現代教育學之父」、誰是「教育學之父」,也有考生把兩者混為一談。下面中公講師為您詳細介紹「現代教育學之父」與「教育學之父」:【赫爾巴特】赫爾巴特,19世紀德國哲學家、心理學家,科學教育學的奠基人。
  • 行為主義與認知主義學習理論
    後來學習理論主要形成行為主義、認知主義、建構主義、人本主義四大理論流派。下面我們主要說一下行為和認知主義兩個學習理論。行為主義首先對馮特的理論進行批判。華生反對用內省法進行研究,主張用科學的方法研究人的可觀察到的外顯的行為。認為學習就是刺激和反應之間的聯結,是反應的發生概率變化。在理論上受到聯想主義心理學理論的影響,在內容上強調可觀察的行為。
  • 《耶路潵冷三千年》導讀42-1 赫茨爾,猶太復國主義之父
    第42章 德國皇帝第一節 赫茨爾☆☆☆☆☆本節的主人赫茨爾在以色列近代史上非常重要,有人說他是「猶太復國主義之父」,其實所謂猶太復國主義至少是現代猶太復國主義和以色列建國的奠基人之一。西奧多.赫茨爾(Theodor.Herzl)本是出生在奧匈帝國的一位猶太裔,早已改宗天主教,年輕時做過作家,律師等,不會說希伯來話,不給兒子行割禮。可以說他的早期生活與猶太人似乎沒有任何關係了。
  • 2020教師招聘教育學知識點:近代教育學之父與現代教育學之父
    教師招聘考試:本文整理2020教師招聘教育學知識點:近代教育學之父與現代教育學之父。更多北京教師招聘考試信息請關注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 在歷年的教師招聘考試中,各種「之父」幾乎是每年考試,而且基本上會涉及到兩三道的單選題,對於這類知識,基本上是不用失分的,但是在真實考試中,大家因為混淆常常會失分,我們常說:失之毫釐,差之千裡。那麼今天咱們先來弄清楚現代教育學之父和近代教育學之父吧。
  • 教育理論中的「之父」
    每門學科在發展的過程中都會湧現出很多的專家學者,他們提出各種各樣的思想,寫了各種各樣的著作,由於他們對於學科所作的貢獻,也被冠上各種各樣的名號,而這個就成了考生報考中最頭疼的任務了。而這些內容沒有規律可循,在備考中只能靠一點,就是總結梳理,反覆識記。今天就把整個教育理論中那些「之父」進行總結,方便考生複習。
  • 【心理學】 認知心理學之父:烏爾裡克·奈塞爾
    認知心理學是探索人們如何獲取知識、組織知識和運用知識的一門學問。自20世紀中葉認知心理學興起以來,已成為當代心理學發展最快的分支學科,幾乎滲透到心理學的所有領域,以至於人們將它看成是繼心理學行為主義革命後的「第二次革命」。奈塞爾的著作《認知心理學》催生了信息加工認知心理學的誕生,掀起了認知革命的浪潮,並為其贏得「認知心理學之父」的雅譽。
  • 教育學常見的「之父」
    1.誇美紐斯地位:教育學之父來源:1632年《大教育學》的出版標誌著教育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大教學論》也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學著作,因此誇美紐斯被譽為教育學之父。2.赫爾巴特地位:科學教育學之父;現代教育學之父;傳統教育代表人來源:《普通教育學》標誌教育學作為一門規範、獨立的學科正式誕生,並與誇美紐斯對比故被稱為現代教育學之父。他提出了傳統三中心「教師中心」、「課堂中心」、「教材中心」,與杜威的新三中心比較,所以被稱為傳統教育代表人物。
  • 行為主義流派人物梳理
    教師招聘考試中教育心理學一直都是相對困難的部分,尤其是十分重要又容易混淆的各種不同流派的人物觀點,時常讓同學們感覺難以把握,因此在這裡就為同學們梳理其中比較重要的一個流派——行為主義的人物及其觀點。行為主義作為整個學習理論中較早也流傳較廣的理論,主要觀點認為學習過程是有機體在一定條件下形成刺激與反應的聯繫從而獲得經驗的過程,故而有時也被稱之為聯結主義。
  • 招教筆試必背「教育之父」人物盤點,你知道幾個?
    教育學之父是誇美紐斯還是赫爾巴特?幼兒教育之父也分中國和外國?心理學之父是誰呢?...這些教育學心理學權威大咖,準備教師考試都應該了解!將教學過程分為清楚、聯想、系統和方法四個階段。後由他的學生齊勒修改為預備、提示、比較、總括、應用五段,稱「五段教學法」。提出「我想不到有任何無教學的教育,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認有任何無教育的教學。」體現了教育性教學原則,也說明了教學過程具有教學過程中知、情、意的統一的規律。社會本位論的代表人。
  • 2018四平梨樹教師教育基礎知識核心、中心、之父大匯總
    9.教育改革的核心:課程改革10.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教育「以人為本」: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11.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目標:實現課程功能的轉變12.學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教學13.教學的中心環節(教學過程的中心環節
  • 333打卡 | 32進步主義教育運動
    強調教育要以兒童為中心,自然就要淡化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權威意識。進步主義教育理論反對傳統教育中教師所具有的那種專斷性的主導作用,認為那種由上級的權威者把所必須接受的東西傳給下級的接受者形成的教育體制,不是教育,而是灌輸、宣傳。教師的職務僅僅是依據較多的經驗和較成熟的學識來決定怎樣使兒童得到生活的訓練。因此,在進步主義教育家們看來,教師的"權威"只能體現在他的"經驗"和"學識上。
  • 333打卡 | 105進步主義教育運動
    強調教育要以兒童為中心,自然就要淡化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權威意識。進步主義教育理論反對傳統教育中教師所具有的那種專斷性的主導作用,認為那種由上級的權威者把所必須接受的東西傳給下級的接受者形成的教育體制,不是教育,而是灌輸、宣傳。教師的職務僅僅是依據較多的經驗和較成熟的學識來決定怎樣使兒童得到生活的訓練。因此,在進步主義教育家們看來,教師的"權威"只能體現在他的"經驗"和"學識上。
  • 現代奧運之父 體育教育之思
    談及奧運會,我們想起一個個耳熟能詳的奧運冠軍,我們想起「更高、更快、更強」(英文:「Faster,Higher,Stronger」,拉丁文:「Citius,Altius,Fortius」)的奧林匹克格言,我們想起被尊稱為「現代奧林匹克之父
  • 心理學三大勢力之馬斯洛的人本主義
    人本主義心理學是20世紀50年代興起於美國的一個心理學新流派,被看作繼行為主義和精神分析之後西方心理學中的「第三勢力」。它以其獨特的研究對象和方法,極大的影響了當代西方心理學的研究取向。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大多繼承了西方人性論中的性善論觀點。同時布倫塔諾的現象學對人本主義心理學也有很深的影響。現象學最主要的觀點就是強調沒「先入之見」,主張把人的心理活動的內部體驗作為自然呈現的現象來看待。注重對直接經驗和現象的描述和審視,而不是像實證主義哲學那樣重視對經驗的因果分析與實證說明。人本主義的方法論直接或間接的受到現象學哲學的影響。
  • 進步主義教育思潮及實驗
    一、進步主義教育運動始末進步主義教育運動指產生於19世紀末並持續到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的一種教育革新思潮。進步主義教育運動是作為進步主義運動的一部分發端的。進步主義運動是19世紀末在美國興起的廣泛的社會改良運動。進步主義者力求同時改革教育和社會事務。
  • 教師資格證必考點:教育學常見的「之父」
    1.誇美紐斯地位:教育學之父來源:1632年《大教育學》的出版標誌著教育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大教學論》也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學著作,因此誇美紐斯被譽為教育學之父。2.赫爾巴特地位:科學教育學之父;現代教育學之父;傳統教育代表人來源:《普通教育學》標誌教育學作為一門規範、獨立的學科正式誕生,並與誇美紐斯對比故被稱為現代教育學之父。
  • 《致命女人》中反映出的女權主義浪潮發展過程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女性地位的不同,或者說女權主義浪潮發展的過程。而他們面對婚姻中的困境,不僅僅是他們個人的選擇,同時也與他們所處的時代背景有關,確切的說,與他們當時的女權主義浪潮有關。美國的女權主義浪潮共有三次,極大的影響了美國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理念,對美國憲法中提出的自由,平等理念做出了更好擴展。
  • 《教育知識與能力》常考的各種「之父」
    1.現代教育學之父——德國 赫爾巴特赫爾巴特——同時也被譽為「科學教育奠基人」、「科學教育學之父」。5.課程評價之父——美國 泰勒泰勒——同時也被成為「現代課程理論之父」、「當代教育評價之父」。泰勒相關其他考點:(1)1949年出版《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提出了關於課程編制的四個問題,即"泰勒原理":目標、內容、方法、評價。(2)泰勒的目標評價模式;(3)課程內容組織原則:連續性、順序性和整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