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旬老翁陰囊處發現蜱蟲附著!提醒:謹防蜱蟲叮咬!
蜱蟲是新型布尼亞病毒的主要傳播媒介之一,急診科隨即對患者做了第一次全身檢查,腋下、膕窩、腹股溝都查了,沒找到蜱蟲叮咬痕跡。很快,東陽市疾控中心檢測結果出具——新型布尼亞病毒陽性。急診科對患者進行了第二次更為細緻的全身檢查,終於在其陰囊的皮膚褶皺內,發現了一隻蜱蟲。
-
時下是蜱蟲叮咬高發季 杭州採茶老農被咬不自知
鍾醫生把老太太的蜱蟲一隻只取了下來。「蜱蟲不能強行拽取,大多數時候只能做個小手術切除,像最近這位老傅,就是在皮膚上劃個切口將蜱蟲完整切除,切口很小,大概縫兩針的樣子。」但由於老太太的皮膚有些鬆弛,蜱蟲雖咬住仍有活動空間,鍾醫生就把它們直接取下了,並安排老太太住院。
-
夏季這幾種蟲子要千萬當心!一旦被咬甚至會致命
夏季這幾種蟲子要千萬當心!一旦被咬甚至會致命前一段時間,青島出現了20餘例蜱蟲叮咬,導致多人多器官功能衰竭,4人死亡。近日,又有記者報導,南京市第二醫院7月以來已收治5例因蜱蟲叮咬而引發的重症患者,而且從去年冬天到現在已有二三十例,而往年一般只有五六例。
-
夏季實用防蟲手冊,小心這些「奪命蟲」!
一到夏天各種蟲子就開始活躍起來夏季常見的「肇事」蟲子還真不少一旦被蟲子叮咬很多人會習慣性將它拍死然而這樣做可能很危險被咬後怎樣正確處理呢?這份防蟲指南請收好!奪命蜱蟲多位市民身上出現「黑點」進入五月,有多位市民因身上出現「黑點」,來到醫院就診,經診斷,這些「黑點」是深深扎在皮膚裡的蜱蟲。「被蜱蟲咬傷不能自己往下拽,否則口器留在皮膚裡,容易感染。」
-
夏季謹防蜱蟲鑽入體內,嚴重可致死!醫生:遇蜱蟲叮咬記住四不要
隨著夏季氣溫升高,好多小蟲子也開始頻頻出現。醫生提醒,近期也是蜱蟲的活躍期,這時,人們出去玩最容易被蜱蟲咬傷。在夏天人們比較容易出汗,而且穿衣也比較涼快,露在外面的皮膚就很容易成為蜱蟲叮咬的目標。什麼是蜱蟲,怎麼判斷是否被蜱蟲叮咬了?蜱蟲又稱草別子、草爬子、牛蝨、草蜱蟲等。一般常蟄伏在草叢裡,或者寄宿在動物身上。為什麼被它叮咬後嚴重會致死呢,因為它的體內有一種很可怕的病毒,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病毒,也稱新型布尼亞病毒。
-
蜱蟲咬人會致死 一旦被咬千萬不要生拉硬拽
她稱,隨著天氣變暖,氣溫升高,昆蟲活躍起來,因散步、郊遊被蜱蟲叮咬到醫院就診的市民,今年來該院已接診了兩例。郊遊時做好個人防護,穿著緊口、淺色、光滑的長袖衣服,束緊袖領及褲腳,不要穿涼鞋,可防止蜱蟲附著或叮咬。如在蜱蟲較多的地方郊遊,可在裸露的皮膚上塗抹驅避劑,可維持數小時有效;帳篷等露營裝備可用殺蟲劑浸泡或噴灑。
-
蜱蟲咬傷大意不得 醫生:夏天要多提防這些蟲子
幾年前,還有一名園林工人在草叢裡休息時被蜱蟲叮上,竟然引發了大出血和腎衰竭,幸虧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專家竭力搶救,才撿回了一條命。因此,一旦遇上蜱蟲,千萬不能大意。他也提醒,帶著狗出去玩也要注意,草地、森林、水邊,這些蜱蟲多發的地方,狗經過很容易被咬,一旦發現寵物被蜱蟲咬了,千萬不要徒手往下揪,因為這樣會迫使蜱蟲往皮膚裡鑽,一但頭斷在裡面還會增加患病危險。而且有些孩子喜歡和寵物玩耍,一旦狗染上蜱蟲,孩子也有被叮咬的危險。因此,寵物出門後,最好能清潔後再帶回家。
-
今年蜱蟲好像挺活躍5月就有人被咬了
有人身上出現異常「黑點」 日前,大連市皮膚病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李兆研接診了一位男性患者,自述前日發現大腿部有「黑點」,因在農村生活,知道有可能是被蜱蟲叮咬了,便自行用酒精溼敷患處嘗試取出,但沒成功,因此來醫院就診。經診斷,的確是蜱蟲叮咬。無獨有偶,該院皮膚科主任中醫師唐春蕾在近日也接診了一位被蜱蟲叮咬的7歲女孩。
-
春夏之交謹防被蜱蟲叮咬 蜱蟲棲息在草地樹林也寄宿在貓狗等動物身上
長沙晚報訊(全媒體記者 徐媛 通訊員 寧斌 李雅雯)前兩日,長沙1歲4個月的涵涵(化名)正和媽媽開心地玩耍,涵涵媽媽突然摸到孩子後腦勺有個小疙瘩,送醫檢查後發現,居然是只蜱蟲一動不動地叮咬在孩子頭皮上。湖南省兒童醫院醫生提醒,蜱蟲攜帶的致病微生物種類眾多,春夏季是蜱蟲的繁殖季節,是蜱蟲密度最高的一個時期。
-
夏季經常被蟲咬,不僅光癢,嚴重的還會致命,謹防夏季這3種蟲!
炎炎夏日,各種夏季常見多發蟲子開始大肆猖狂,比如公園、草坪、沙堆、悶熱、雨水較多、樹林等地,這些都是蟲子們經常會活動的場所,如果夏季經常出去的人,很有可能會加重與蟲子接觸的機會
-
夏季蚊蟲叮咬高發,小心這些毒蟲!
陳波提醒,夏天是隱翅蟲活動的高峰期。當隱翅蟲落在身上時,要小心地吹走或者抖落,千萬不要把蟲子拍打、揉搓、壓碎在皮膚上。萬一不小心接觸其毒液,可用肥皂水衝洗患處,中和毒性,並及時到醫院就診。白蛉是叮咬最多的蟲子「來門診看病的人中,最多的就是被白蛉叮咬而引起丘疹性蕁麻疹的病人。」市一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鍾劍波告訴記者。
-
天熱了,吸血蜱蟲又開始「重出江湖」:已有人中招!小心蜱蟲叮咬
你也是其中一員吧 千萬當心了!千萬當心了!千萬當心了!天暖了,吸血蜱蟲也要開始躁動了!原來,4月11日,高先生吃好晚飯後,和友人相約去了塘超小徑漫步賞景,走累了就在花草邊坐下聊天,可能是坐下的時候,讓蜱蟲有了可趁之機。
-
武漢發生蜱蟲咬人事件 女白領被迫挖肉取蟲(圖)
據有關專家稱,蜱蟲在武漢市區咬人非常少見。華科三學子被蜱蟲咬傷近來在華中科技大學的多個學生網絡群裡,常見關于謹防蜱蟲叮咬的提示。據了解,近日該校有3人遭受蜱蟲叮咬,其中兩人是在校內被咬的。據介紹,三名學生在就診前分別去過學校東操場、喻家山及校外的森林公園。
-
Get這些小技能,緩解蚊蟲叮咬紅腫
一般情況,被蚊蟲叮咬後,做一些簡單的處理即可,但有時被叮咬後可能會危及生命,後果很嚴重。那麼,夏季常見的蚊蟲有哪些?被蚊蟲叮咬後紅腫如何緩解?我們應該如何預防被蚊蟲叮咬呢?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吧。
-
青島出現蜱蟲咬傷人病例 患者被咬後傷口黑腫
王德旭介紹,散養的狗到處跑,攜帶蜱蟲的可能性非常大。 「蜱蟲生活的地方很廣,山林、草叢、灌木叢等地都有。」青島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蜱蟲一年四季都有,但夏季尤其多,除了做好自身保護外,家裡養寵物的市民也要注意儘量少讓寵物去草叢等地方亂竄。
-
夏季小心「奪命」蜱蟲 義烏曾有市民被咬傷
蜱蟲叮咬 嚴重可致死蜱,俗稱蜱蟲,民間也有「草爬子」「狗豆子」「牛八腳」等稱呼。蜱是一鐘體表寄生的吸血節肢動物,部分種類可侵襲人體。我國目前有100多種蜱,主要可分為硬蜱和軟蜱。「蜱在沒有吸血時,通常只有綠豆大小,一旦吸飽了血,可與黃豆甚至指甲蓋一樣大。」
-
江蘇已有4例疑似蜱叮咬死亡 並非所有被咬均致病
而專家表示,蜱蟲叮咬引發「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可防可控,不必恐慌。[鬥蜱有招]蜱叮咬引起的無形體病可防可控,首先注意搞好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應少在草地、樹林等環境長時間坐臥,避免被蜱叮咬。如需進入這些地區,需做好個人防護,儘量少裸露身體,穿緊口長袖衣褲。蜱常附著在人體的頭皮、腰部、腋窩、腹股溝及腳踝下方等部位。
-
江蘇發現蜱蟲多藏草木中 一旦被叮咬可用蚊香燻
一旦被叮咬不可直接拔出,可用蚊香燻谷嶽飛記者了解到,在江蘇,蜱主要分布在我省丘陵地區。本報7月21日就曾報導,無錫市疾控中心在宜興採到了一定數量的長角血蜱。蜱緣何對人威脅如此之大?人們該如何預防和治療?
-
蜱蟲叮咬致兩人去世 專家:去草木茂密處做好保護措施
但也有少數蜱蟲體內帶有病原體,如新型布尼亞病毒,被叮咬後可能會造成發燒,全身乏力、噁心嘔吐等強烈反應,病毒感染嚴重,甚至會有性命之危。據小吳說,他外公在家鄉做著河道清理的工作,生病前不久就去河邊清理過河道淤泥,應該就是這時候被帶病毒的蜱蟲叮咬了。但是小吳表示,自己並沒有被蜱蟲叮過,又是怎樣被傳染上了呢?「活躍的新型布尼亞病毒也可能通過血液、體液等途徑傳播。
-
疾控提醒:外出郊遊要預防蜱蟲叮咬
疾控提醒:外出郊遊要預防蜱蟲叮咬 2018-04-30 07:41 來源: 陝西日報 五一小長假來臨,山西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今日發布提醒:天氣漸暖,蜱類開始活躍,外出郊遊,一定要預防蜱蟲叮咬。 疾控專家介紹,蜱在我省各地都有分布。4月份蜱類已經進入活動期。我省蜱類主要發現於山區、林地,以及一些以天然自然景觀為主的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