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教師這樣培養3-6歲幼兒,我願做一朵這樣的雲

2020-08-08 深林小屋

文 | 深林

記得有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他一生中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幼兒園裡。

「在幼兒園裡,我學會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飯前要洗手;午飯後要休息;做了錯事要表示歉意;學習要多思考,要仔細觀察大自然。」

我是公辦幼兒園一線教師,這篇文章我將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結合1個教育案例,討論和分享對於3-6歲幼兒來說在幼兒園裡可以學到什麼,即重要的9個積極教育理念,並提出教育者是什麼樣的角色。


一、一個正面教育的案例

2018年,在帶大班時,班上有一個能力較弱的幼兒,開展美工活動剪雪花時,他哼哼唧唧著說,「老師,我不會,我不想弄了…」

我走到他身邊,又單獨對他講解了操作步驟後,鼓勵他說,對,就是這樣折起來,畫出線,然後順著線剪下去… 大膽一點,不成功也沒有關係… 在我的幫助下嘗試了兩次之後,剪的有點像樣子了,他露出了喜悅的笑容。

我向搭檔老師反饋後,但凡他各方面有一點進步,我們都立馬肯定他,之後每次區域活動他都主動提出,「老師,我想剪紙。」

慢慢地,他在各個方面的積極性都增加了,畢業典禮上,在全班幼兒和家長面前,他展示了剪紙,贏得了大家的掌聲。

這個教育案例讓我深刻的相信,幼兒是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相信老師的鼓舞對於幼兒來說是多麼重要,相信孩子在某一個方面的興趣對於他的全面發展是有著積極促進性。

這不是從書上看到,別人嘴裡說出來的,是自己真正親眼所見。

老師用發現的眼睛,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對他們給予情感上的支持,方法上的鼓勵和引導,我相信,每個孩子的都會散發出獨屬於自己的光芒。


二、孩子在幼兒園裡可以學到什麼?

在一線學前教育工作經歷中,讓我認識到,以下這些正是幼兒可以學到為之重要的東西。

當然是需要家長和教師共同關注和培養的方面。我總結為9個積極教育理念。

1.訓練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例如,不挑食,愛吃蔬菜,人多要排隊,玩具要送回原處,回答問題要舉手,愛護周圍的環境。

2.引導積極的人際交往與互動。例如,在集體生活中,學會互助和分享,做錯了要道歉,願意原諒夥伴,獲得幫助要感謝,勇敢主動的表達自己的願望。

3.讚賞孩子的閃光點,發展能動性,增進自信心。

4. 訓練其能夠專注認真有耐心的做完一件事,再做下一件。

5.給予他們表現自我,獨立完成任務的機會,體驗完成的快樂。在班級體的生活中,為每個人孩子分配其力所能及的任務,發展責任感。

6.鼓舞孩子的主動性,發展好奇心,對事物的興趣和探索心,體驗學習新事物的樂趣。

7.可以根據孩子的能力和興趣,幫助其樹立目標和提出發展性的期待。在嚴格要求上,要有針對性和因材施教,不能期待所有的孩子是一個水平。

8.幫助孩子建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識。體驗照顧好自己的快樂,遇到問題要動腦筋想辦法,發展克服困難的品質。

9.永遠要相信孩子的發展潛力。用充滿愛的心靈和眼睛發現孩子、支持孩子。


三、教育者是什麼

教育從來都不是單向的,而是相互影響的,我影響和引導著他們,他們也教會了我許多,我們共同留下美好的記憶。

正如,德國哲學家、德國最重要的存在主義哲學家之一雅斯貝爾斯在《什麼是教育》(1977)一書中寫到的,Education is a tree shaking a tree,a cloud to promote a cloud,a soul awaken another soul.「(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

好的教育的前提是,教育者成為一個豐富的人,而且願意真正關愛和懂得孩子。

如果我是一朵雲,我願意做一朵可以這樣的云:對生活充滿熱愛,活出充滿活力和豐盈,不斷提升自我,不斷的向著優秀的方向前行。做一朵其他的雲甘願被我推動的雲。

我相信,用童心去讀懂孩子,用豐富的靈魂喚醒孩子,我便能成為孩子們需要的啟蒙老師。

我相信,在兒童教育中,我們力求教給孩子們所需要的,我們做為教師和家長也會收穫屬於自己的成長。


【關注兒童教育和心靈成長,歡迎討論交流。】

相關焦點

  • 應彩雲:願做一輩子幼兒教師的全國教書育人楷模
    應彩雲:願做一輩子幼兒教師的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時間:2018/9/7 9:06:13 來源:上觀新聞    作者:龔潔芸    選稿:張丹洋   時光荏苒,做幼兒教師已經35年多。歲月如歌,時間雕刻了世間,也造就了一個永遠的幼兒教師。
  • 為什麼做教師?怎麼做教師?楷模們這樣回答
    我也相信,更多像清華附小這樣的學校都在默默地承擔心繫家國、奮進擔當、責無旁貸的責任。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教授 張伯禮:祝廣大教師節日快樂!希望大家在各自的教師崗位上,勤奮耕耘,立德樹人,培養出更多的國家棟梁之才!
  • 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
    雅斯貝爾斯說:「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品讀吳重生老師的散文集《捕雲錄》,書中傳遞給我的思想,恰是這句名言的真實寫照。或許是我的教師職業使然,我讀到這本書,除了文學和藝術欣賞的內容,更關注那些與「教育」相關的話題,人格教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等,這些散落在書中的教育內容,好比是一朵朵推動我前行的「雲」,帶給我諸多啟示。
  • 單眼女孩山區支教:願做天空那朵最美的雲
    她選擇支教,相信教育的本質是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為了孩子,願做天空那朵最美的雲。入選「廣東省最美教師」,朋友們都說:「哇,你又要火了。」其實「火」對我來說純屬偶然,當初只是隨意在知乎上回答了「單眼失明是怎樣的感覺」,沒想到因此衝上熱搜,上億瀏覽量、上千萬播放量、數百萬點讚量……一夜之間,我成了網紅。
  • 幼兒教師資格證:如何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品質
    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提到過有關學習品質的內容,提出要重視幼兒的學習品質。忽視幼兒學習品質培養,單純追求知識技能學習的做法是短視而有害的。既然強調了學習品質的重要性,那到底什麼是學習品質呢?而我們又該如何去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品質呢?接下來會帶著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 幼兒是情緒的俘虜,這樣培養0-6歲情緒智力不怕煩惱找上門
    本文將客觀講述0-6歲幼兒情緒智力的發展與培養。兒童心理學家通過諸多的觀察和研究表明,情緒情感對幼兒的心理活動和行為具有非常明顯的動機和激發作用。幼兒心理活動和行為的情緒色彩都非常濃厚,不論感知、記憶,還是注意、想像、思維,都受情緒的相當大程度的影響。幼兒是情緒的俘虜,他驅動、促使著幼兒去做出這樣或那樣的行為,或者不去做某種行為。
  • 關注幼兒情緒管理,教師、家長可以這樣做!
    平時你們會這樣嗎?為什麼呢?(和幼兒討論之後得出情緒:開心。)2、出示圖片2(一個小朋友自己帶到幼兒園的圖書被撕破後很生氣。)問:圖上的小朋友怎麼了?為什麼?你們有過這樣的經歷嗎?(和幼兒討論之後得出情緒:生氣。)3、出示圖片3(一個小朋友看見魚缸裡的小金魚死了,表現得非常傷心。)問:圖上的小朋友怎麼啦?為什麼?
  • 2018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 應彩雲35年堅守學前教育一線
    「孩子是天,我是雲」「天大、地大、孩子最大」……這些口頭禪,是楊浦區本溪路幼兒園教師應彩雲一直掛在嘴邊的,也是她從教35年來的行動指南。  在第34個教師節即將來臨之際,「2018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名單揭曉,10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中,應彩雲正是其中之一,成為全國學前教育的代表。
  • 李玫瑾:3-6歲幼兒家長這樣教養,才可以培養出有出息的孩子
    昨天看手機的時候看到一個網友的帖子說:&34;其實這位老師的話不無道理,之前在高中的時候自己老師也這樣說過,什麼樣的家庭教育就會培養怎樣的孩子,甚至孩子到大學了,大家也還沒有洗掉家庭教育這層濾鏡,甚至有的時候體現得更明顯。
  • 2-3歲孩子哭鬧時,德國幼兒老師竟然這樣做!
    2-3歲是幼兒的第一個成長叛逆期,是幼兒人格建立的黃金期,也是幼兒逐漸走向社會、步入幼兒園的時期。
  • 上海3至6歲在園幼兒將突破60萬人 幼教師資缺口該如何補?
    原標題:上海3至6歲在園幼兒將突破60萬人,而本地每年幼教本科和大專畢業生約1500人 幼教師資缺口和短板該如何補?  本市3至6歲在園幼兒即將突破60萬人,而滬上承擔幼教師資人才培養的華東師範大學、上海師範大學以及上海師大天華學院、上外賢達經濟人文學院、上海行健職業學院等高職高專民辦院校,每年培養的本科和大專畢業生有1500人左右,此外還有一部分研究生畢業生。相比滬上幼教每年2000人至3000人的需求總量,本地人才缺口仍較大。
  • 磚家變專家,就要這樣給3-6歲寶寶英語啟蒙!
    0-6歲是孩子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機。很多家長表示道理我都懂,但怎麼做呢?「怎麼做?
  • 3年前第一天當幼兒教師:從拒絕到投入我是怎麼變的
    1.小班孩子第一天入園:哭、哄睡2017年,9月1日,幼兒教師第一天的工作,我可以做些什麼,還是有些茫然的,聽其他老師說小班第一天入園,很多孩子會哭。01 不符合我的理想規劃我一直覺得我有可能分到中學或者小學, 這樣我就可以一直在教育領域持續紮根一步一腳印地專業發展,且能很好的與我所熱愛的心理學事業妥妥結合,因為我參與的青少年成長團體-心動力成長訓練的對象就是8-16歲的孩子,那麼,剛好我要服務和研究的對象就是一致的,這樣持續積澱,是非常好的。
  • 3-6歲,抓住幼兒發展關鍵期,培養孩子邏輯思維能力
    昨天,娃子做數學作業,我在看書,娃子吭哧吭哧做了半天,問我其中一個題目怎麼做,我瞄了一眼,假裝思考了半天,然後,淡定地說,媽媽也不會,初中的數學題,媽媽真做不了了。然後,娃子給我一個大大的白眼。自己又低頭吭哧吭哧啃題去了。
  • 「實幼風採」幼兒成長·教師先行——柘榮縣實驗幼兒園公開課活動(一)
    塞,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十一月課堂 常言道:教師要想給孩子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不僅要用心對待每一個孩子,更重要的是要具備多元化的知識和技能,以滿足幼兒全面發展的需要。
  • 3—6歲是幼兒運動素質發展關鍵期
    殷紅博:3至6歲是人類運動興趣、運動習慣及許多運動發展的關鍵期,這個時期建立起來的運動興趣、運動習慣、運動認知將持續一生,而足球是培養幼兒運動興趣、運動習慣的最佳運動。我們開展的幼兒、小學、中學三個學段足球對比研究發現,3至6歲是幼兒運動心理、運動興趣、運動習慣、運動認知及綜合運動素質發展的關鍵期,如果在這一時期得到科學、系統、適時的培養,那麼孩子的綜合運動素質將得到最佳的發展,一旦錯過將難以彌補。中國許多中小學生缺乏運動興趣,沒有建立良好的運動習慣,基本運動技能發展不理想,錯過發展關鍵期是重要原因之一。
  • 高考改革,藝術成必修課,中央美院碩士建議3-6歲的孩子這樣培養
    3-6歲的孩子,如何培養藝術細胞?其實,6歲以前,孩子畫畫主要是一種自我的表達,很多時候就是語言的代替品。也就是說,孩子在6歲之前,他們畫畫是一種自發的活動,這種自發的行為,如果被不適當的幹預或者介入太多,孩子反而會不敢表達。6歲之後,孩子的智力各方面比較成熟了,也更能理解老師說的「技巧」,到時候再學畫畫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 升格再出發 長沙首所幼兒師範專科學校這樣建
    長沙幼專的前身百年名校湖南省寧鄉師範學校,作為長沙市屬唯一具有學前教育師資培育資質的公辦中專學校,就承載著這樣的使命,它培養的人才幾乎撐起了長沙幼師界的半壁江山。「幼有所育」是民心所向,也是施政目標。近年來我國學前教育取得跨越式發展,但幼兒教師的數量與質量仍然是制約發展的瓶頸。發展學前教育,關鍵在幼師。
  • 3-6歲,抓住幼兒思維發展關鍵期,培養孩子邏輯思維能力
    昨天,娃子做數學作業,我在看書,娃子吭哧吭哧做了半天,問我其中一個題目怎麼做,我瞄了一眼,假裝思考了半天,然後,淡定地說,媽媽也不會,初中的數學題,媽媽真做不了了。然後,娃子給我一個大大的白眼。自己又低頭吭哧吭哧啃題去了。
  • 3歲學算數?不,孫儷帶娃孵小雞,網友:最好的教育原來是這樣!
    導語:國家教育部規定:學前教育為3-6歲兒童,遊戲是學前兒童教育的主要方式。然而,現在許多家長自以為是信奉「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從孩子三歲開始,讓孩子參加各種學習班,學習算數、拼音、英語、繪畫等等,以為這樣,只要讓孩子在起跑的時候多學習知識,就能讓孩子贏在終點線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