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深林
記得有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他一生中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幼兒園裡。
「在幼兒園裡,我學會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飯前要洗手;午飯後要休息;做了錯事要表示歉意;學習要多思考,要仔細觀察大自然。」
我是公辦幼兒園一線教師,這篇文章我將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結合1個教育案例,討論和分享對於3-6歲幼兒來說在幼兒園裡可以學到什麼,即重要的9個積極教育理念,並提出教育者是什麼樣的角色。
2018年,在帶大班時,班上有一個能力較弱的幼兒,開展美工活動剪雪花時,他哼哼唧唧著說,「老師,我不會,我不想弄了…」
我走到他身邊,又單獨對他講解了操作步驟後,鼓勵他說,對,就是這樣折起來,畫出線,然後順著線剪下去… 大膽一點,不成功也沒有關係… 在我的幫助下嘗試了兩次之後,剪的有點像樣子了,他露出了喜悅的笑容。
我向搭檔老師反饋後,但凡他各方面有一點進步,我們都立馬肯定他,之後每次區域活動他都主動提出,「老師,我想剪紙。」
慢慢地,他在各個方面的積極性都增加了,畢業典禮上,在全班幼兒和家長面前,他展示了剪紙,贏得了大家的掌聲。
這個教育案例讓我深刻的相信,幼兒是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相信老師的鼓舞對於幼兒來說是多麼重要,相信孩子在某一個方面的興趣對於他的全面發展是有著積極促進性。
這不是從書上看到,別人嘴裡說出來的,是自己真正親眼所見。
老師用發現的眼睛,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對他們給予情感上的支持,方法上的鼓勵和引導,我相信,每個孩子的都會散發出獨屬於自己的光芒。
在一線學前教育工作經歷中,讓我認識到,以下這些正是幼兒可以學到為之重要的東西。
當然是需要家長和教師共同關注和培養的方面。我總結為9個積極教育理念。
1.訓練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例如,不挑食,愛吃蔬菜,人多要排隊,玩具要送回原處,回答問題要舉手,愛護周圍的環境。
2.引導積極的人際交往與互動。例如,在集體生活中,學會互助和分享,做錯了要道歉,願意原諒夥伴,獲得幫助要感謝,勇敢主動的表達自己的願望。
3.讚賞孩子的閃光點,發展能動性,增進自信心。
4. 訓練其能夠專注認真有耐心的做完一件事,再做下一件。
5.給予他們表現自我,獨立完成任務的機會,體驗完成的快樂。在班級體的生活中,為每個人孩子分配其力所能及的任務,發展責任感。
6.鼓舞孩子的主動性,發展好奇心,對事物的興趣和探索心,體驗學習新事物的樂趣。
7.可以根據孩子的能力和興趣,幫助其樹立目標和提出發展性的期待。在嚴格要求上,要有針對性和因材施教,不能期待所有的孩子是一個水平。
8.幫助孩子建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識。體驗照顧好自己的快樂,遇到問題要動腦筋想辦法,發展克服困難的品質。
9.永遠要相信孩子的發展潛力。用充滿愛的心靈和眼睛發現孩子、支持孩子。
教育從來都不是單向的,而是相互影響的,我影響和引導著他們,他們也教會了我許多,我們共同留下美好的記憶。
正如,德國哲學家、德國最重要的存在主義哲學家之一雅斯貝爾斯在《什麼是教育》(1977)一書中寫到的,Education is a tree shaking a tree,a cloud to promote a cloud,a soul awaken another soul.「(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
好的教育的前提是,教育者成為一個豐富的人,而且願意真正關愛和懂得孩子。
如果我是一朵雲,我願意做一朵可以這樣的云:對生活充滿熱愛,活出充滿活力和豐盈,不斷提升自我,不斷的向著優秀的方向前行。做一朵其他的雲甘願被我推動的雲。
我相信,用童心去讀懂孩子,用豐富的靈魂喚醒孩子,我便能成為孩子們需要的啟蒙老師。
我相信,在兒童教育中,我們力求教給孩子們所需要的,我們做為教師和家長也會收穫屬於自己的成長。
【關注兒童教育和心靈成長,歡迎討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