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原生,不同的人生,構建和諧的原生家庭體系,少不了這三點

2020-08-28 C媽育上娃

前言

託爾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的開篇非常震撼:「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中國人常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為什麼很多人會避而不談,我想那一定是原生家庭給他們帶來了傷害,帶來了不願想起的回憶。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都是不可避免的,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都將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我們作為父母,務必要努力提升自己,給孩子構建一個幸福和諧的原生家庭。

那麼,構建一個幸福和諧的原生家庭,肯定少不了這三點家庭關係:尊重平等的夫妻關係、包容體諒的婆媳關係、民主平等的親子關係。

幸福和諧的家庭

尊重平等的夫妻關係,是構建原生家庭的基石

錢鍾書在《圍城》中,把婚姻比作一座城,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裡的人卻想逃出來。我想,只有真正踏入圍城,才會了解其中的各樣滋味。

既然把婚姻比作一座城,那麼夫妻關係可以說就是這座城的的基石。城是否牢固,就要看它的基石相互間是否和諧。基石和諧了,城牢固了,婚姻幸福了,家庭也就幸福了。

在家庭生活中,夫和妻的地位是平等的,兩人若有了矛盾,誰都可以主動站出來化解問題。再者,夫妻間的許多分歧也並不是什麼大事情,千萬不要為了爭一時輸贏,互不相讓,甚至是大動幹戈。

適時的主動退讓,並不是軟弱和無能的表現,而且家庭爭論中的贏家不一定就是勝利者。因為不管是哪一方勝了,夫妻關係都會變質,從而波及到家庭的和諧,受到最大影響的終將是孩子。

孩子長期在不和諧的家庭中成長,不論是身體上還是心理上,其影響都是一輩子的。父母不和諧的婚姻關係也將會影響孩子以後的婚姻擇偶觀。

夫妻間是相互尊重的平等關係

婚姻是愛情的巢穴,是講情的地方,而不是講理的地方,更不是「愛情的墳墓」。

香港女明星蔡少芬就深諳夫妻相處之道,她的丈夫張晉名氣遠遠不如她,但是她不僅從來沒有看輕過自己的丈夫,還到處炫耀自己的丈夫。在連續為張晉生下兩個女兒後,更是在46歲高齡生下三胎兒子,如今一家五口的溫馨幸福生活也是羨煞旁人。

因此,夫妻要明白,不要因亂七八糟的瑣事相互爭對錯論輸贏,這些對穩定的婚姻只有壞處沒有好處。夫妻之間不存在輸贏,若想要維持和諧幸福的夫妻關係,可以學一學富蘭克林:「結婚以前睜大你的雙眼,結婚以後閉上你的一隻眼睛。」

夫妻間不存在輸贏關係

包容體諒的婆媳關係,是構建原生家庭的框架

《新結婚時代》一書中說:「嫁給他,等於嫁給他全部社會關係的總和。」這話說的非常有道理。

與公婆相處,是每個步入婚姻後的女性都要面對的問題,因為這種關係的特殊性,如果相處不好,所帶來的傷害也是極深的,尤其是婆媳關係,自古以來就是個複雜的話題。

在我們的周圍,有很多破裂的家庭,並不是因為夫妻之間的感情不好而離婚,反而是因為不和睦的婆媳關係。

畢竟,在婆媳關係中,無論是從思想觀念還是生活習慣上都存有不小的差異,因而容易產生隔閡,並沒有所謂的對錯方,只是角色不同,感受也不同。

嫁給他,等於嫁給他全部社會關係的總和

婆婆十月懷胎,生下兒子,並且費盡心思把他培養成人,等到他娶媳婦後,也會擔心出現「兒子娶了媳婦忘了娘」,害怕兒子對自己的感情被兒媳奪了去,自己辛苦拉扯大的兒子憑什麼對別的女人百依百順,故而遷怒於兒媳,不把兒媳當一家人。

兒媳則有可能會這樣認為:我是由我爸媽養活這麼大的,結婚前公婆也沒有給我什麼,所以我有必要對他們那麼好嗎?何況,你們的兒子是我的丈夫,難道不應該對我百依百順嗎?

可以說,婆媳關係就是婚姻這座城的框架,經過兒子(丈夫)這個結點來彼此相互銜接,形成一個三角形。若是婆媳關係長期劍拔弩張,兒子(丈夫)這個結點又一旦銜接失衡,那麼,三角形框架就會解體坍塌,最終受到傷害的不就是在框架裡的孩子麼。

兒子(丈夫)若不能平衡好婆媳關係,婆媳矛盾將會升級

上海社會科學院家庭研究中心主任徐安琪也認為:「當兩代人之間產生矛盾時,年輕人總會把根源歸咎到父輩,認為是他們的介入才導致矛盾的產生,卻從來不會冷靜地想一想他們為何介入。在我們整天喊著鬧著要尋求兩人世界的甜蜜和輕鬆時,難道長輩就真的這麼願意與子女同住,從而放棄他們清淨而舒適的生活嗎?」

公婆偏心於他們的兒子是很正常的事,就像我們的爸爸媽媽也會偏心我們一樣。何況兩代人的生活習慣和思想觀念本來就有差異,作為兒媳的尚且不願意改變,又有什麼資格去要求別人遷就自己呢?

所以,凡事還要將心比心,彼此包容和體諒。畢竟,兒媳將來某天也會成為別人的婆婆,而婆婆不就是從別人的兒媳過來的麼。

作為兒媳,對待自己的公婆,請多一分理解,多一點耐心;作為公婆,對待自己的兒媳,也請多一分寬容,多一分體諒。彼此之間應懷著感恩的心態:兒媳感謝公婆為自己養育了一個優秀的丈夫,公婆感謝兒媳對自己的兒子以及孫子的用心愛護。

和睦的婆媳關係有利於夫妻感情的加深

結婚多年的歌手李翊君,她在與婆婆之間的相處就很有一套「心機」,她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平時的生活中,她除了讓女兒多陪奶奶之外,還有一個「絕招」,就是常常陪她的婆婆去看電影,尤其是劉德華演的電影,因為她知道她婆婆的偶像是劉德華。

關於婆媳關係,眾所周知的一個段子就是大家經常用「媽媽和老婆同時掉水裡了,先救誰」來考驗男人,在面對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女人時,會如何選擇來證明:男人最愛誰。

其實,婆媳關係和睦了,三角形框架穩定了,家庭的框架不也就穩定了,還需選擇嗎?而孩子在這樣寬鬆、愉快的家庭生活環境中成長,不僅有利於其身心健康發育,對孩子以後在自己的家庭角色責任,為人處世也有著很大的影響。

婆媳之間需相互包容和體諒

民主平等的親子關係,是構建原生家庭的泥漿

《都挺好》之所以能引發網友的熱議,就是因為在國內,「重男輕女」「養兒防老」「原生家庭」等一些問題戳中了國人的痛點。

不管是在網絡上,還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聽過了太多「重男輕女」的例子,父母虐待女兒,偏愛兒子的新聞也是屢見不鮮。

正是父母的不平等對待,導致在這樣的家庭成長的女孩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許多人性格存在缺陷;而男孩就一味地溺愛和縱容,最後大都養成了好吃懶做、不學無術、甚至忘恩負義的「啃老巨嬰」。

不可否認,這種中國式的原生家庭是受到中國幾千年的舊思想影響,雖然隨著社會的進步,「重男輕女」「養兒防老」的舊思想也有所改變,但是放眼當下,「重男輕女」「養兒防老」的舊思想在某些地區仍然根深蒂固。

父母對子女的不平等對待,終將迫使人性的天秤失去平衡

民國三姐妹:宋靄齡、宋慶齡、宋美齡,在中國近代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但是很少人知道,她們家中其實兄弟姐妹共有六人,而她們的父親宋嘉樹在六個子女的教育上堅持了三個最基本的思想:一是「不計毀譽,務必古先」;二是男女都一樣;三是和孩子們做朋友。正是宋嘉樹的三個教育思想,培養出了三個優秀的女兒,二女兒宋慶齡更是成為了一代偉大女性,被尊稱為「國母」。

所以,在一個家庭裡,想要孩子健康地成長,除了尊重平等的夫妻關係,包容體諒的婆媳關係,還要培養民主平等的親子關係。

每個父母都應平等對待子女,不論性別,將他們視為獨立的個體,為他們提供物質條件的同時尊重他們的想法,給予孩子一定的民主權利,帶領他們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

可以說,親子關係就是貫穿於整座圍城的泥漿,是把基石和框架牢牢的凝固在一起的粘合劑。基石和諧了,框架穩定了,泥漿把基石和框架牢牢的凝固在一起,圍城牢固了,家庭不也就幸福和諧了,這樣幸福和諧的家庭其實也可以稱之為柏拉圖立體家庭。

家庭民主平等的親子關係,也是構建社會人與人之間的民主平等關係

什麼是柏拉圖立體家庭

柏拉圖立體,是都只由一種正多邊形構成各面的體,被稱為最有規律的立體結構。數學家證明了世上只能存在以下五種柏拉圖立體:正四面體、正六面體、正八面體、正十二面體、正二十面體。

柏拉圖立體家庭,即由丈夫、妻子、公婆以及孩子相互間的關聯作用構成的和諧家庭。丈夫、妻子、公婆三者的日常生活構成無數個形狀不一的三角形,但是,隨著孩子的到來後,這些無數形狀不一的三角形經由夫妻關係、(公)婆媳關係、親子關係彼此相互調整,相互融合,相互關聯作用起來,逐漸形成一個四面都是等邊三角形的立體圖形(正四面體),這樣的立體等邊三角形稱之為柏拉圖立體,這樣的家庭就稱之為柏拉圖立體家庭。

這樣幸福和諧的柏拉圖立體家庭,就像是一座安靜祥和的圍城,對外能遮風避雨防外侵,對內能將「家庭幸福的真諦」代代相傳。

立體等邊三角形(正四面體)也稱之為柏拉圖立體

結語

東野圭吾在《時生》一書中對原生家庭的解釋:「誰都想生在好人家,可無法選擇父母。發給你什麼樣的牌,你就只能儘量打好它。

確實,我們生而為人,有兩樣不能自主選擇:一是不能選擇自己的父母;二是不能選擇自己的原生家庭,那麼,我們唯有前行,哪怕是一手爛牌,也能打出王炸來!

既然我們都已經經歷過或者正在經歷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那麼就從現在開始提升自己,關注孩子,避開上一代的不好行為,為孩子提供一個溫馨和諧的家庭生活氛圍,給孩子構建一個柏拉圖立體家庭。

因為,我們現在的家庭就是孩子的原生家庭,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我是,您的點讚和關注是激勵我創作的原動力,您的轉發和收藏能讓更多人得到高質量的閱讀。

相關焦點

  • 健康的原生家庭模板
    這句話深刻的解析了原生家庭對於一個人的影響有多重要。有什麼樣的童年完全取決於遇到什麼樣的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是一個人三觀的底色,是如何與世界相處的原始能量。構建什麼樣的原生家庭才能給孩子一個健康的童年,成為這一代父母苦苦思索的話題。
  • 《原生家庭》毀掉你很簡單,這7種原生家庭有毒的行為模式就夠了
    可是原生家庭不同,一個家庭的氣氛,傳統習慣,子女在家庭角色上的學習對象,家人互動的關係等,都影響子女日後在自己新家庭中的表現。人要認識自己原生家庭的影響,才不致將原生家庭一些負面的元素帶到新家庭去,更要認知到這7種原生家庭有毒的行為模式。
  • 不同類型的原生家庭,帶給你了什麼
    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是一個社會學概念,是指兒女還未成婚,仍與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大致可分為三種依戀程度:安全型、迴避型、焦慮型,由於環境和條件的不同,衍生出另一種類型:破裂型。
  • 超越原生家庭——原生家庭中的關係模式
    既然我們已經了解了家庭內部的運行機制,那麼接下來我們就需要了解一下,在原生家庭中的關係模式,我們到底在原生家庭中都扮演了什麼角色呢?這是兩種類型的角色,卻是同一個人扮演的,就會使家庭關係陷入了負面的交流之中。實際上,無論是「功能過度者」,還是「功能不足者」,他們互相依賴,都沒有超越原生家庭,形成自己的獨立人格。
  • 除了原生家庭,你還有自己的人生!
    《原生家庭》的作者是國際知名心理治療師蘇珊·福沃德與探討人類行為的影視編劇兼製作人克雷格·巴克。這本兩人傾力打造的書籍曾獲得《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榜首,其影響力可見一斑。《原生家庭》分析了不同類型的原生家庭會給孩子帶來的傷害,傳授具體的對策讓受到原生家庭傷害的人正視這種負面關係,幫助他們獲得改變的勇氣,恢復自信,從原生家庭的負面關係中解脫,尋找自己人生的自由與幸福。
  • 簡談學堂 | 原生家庭--人生的起源與延伸
    近日,「原生家庭」這一名詞頻頻出現在各大流量平臺上,尤其是向觀眾展示三種不同成長環境的熱播劇《以家人之名》,以及直指原生家庭問題的影視劇《在劫難逃》,兩者聯袂將「原生家庭」的熱度提到一個新的高度。原生家庭對一個孩子的影響,是隱秘的、直接的、長時間的、潛移默化的,所以,對於這一名詞的了解,是家庭教育中必不可缺的一環。原生家庭是一個社會學概念,是指尚未成婚的子女與家長生活在一起的家庭。
  • 簡談學堂|原生家庭——人生的起源與延伸
    近日,「原生家庭」這一名詞頻頻出現在各大流量平臺上,尤其是向觀眾展示三種不同成長環境的熱播劇《以家人之名》,以及直指原生家庭問題的影視劇《在劫難逃》,兩者聯袂將「原生家庭」的熱度提到一個新的高度。原生家庭對一個孩子的影響,是隱秘的、直接的、長時間的、潛移默化的,所以,對於這一名詞的了解,是家庭教育中必不可缺的一環。原生家庭是一個社會學概念,是指尚未成婚的子女與家長生活在一起的家庭。對於孩子仍在初中、高中且並未去其他城市讀書而長時間不回家的家庭來說,就仍處於「原生家庭」的範疇。
  • 如何擁有正確的原生家庭觀,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
    如果原生家庭沒有給自己足夠的愛,那就自己給自己更多的愛;如果原生家庭沒有給自己太多的錢,那就自己努力賺錢;如果原生家庭讓自己變得自卑,那就一點點學著變得自信。不管發給你什麼牌,努力打好它,就等於做對了人生大部分事情。
  • 《以家人之名》:原生家庭,養成孩子的不同人格
    豆瓣評分8.5,頻頻上熱搜,講的是三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和兩位爸爸的家庭日常。對孩子來說,最好的家庭教育,不是父母有多大成就,給予孩子多少金錢和資源,而是有一個幸福溫馨的家庭。劇中的三個孩子在原生家庭遭遇過不同傷痛,性格迥異,每一個都受原生家庭影響很深。
  • 如何看待原生家庭對人生的影響?
    一、原生家庭是什麼意思? 原生家庭,指的是我們出生和成長的家庭,原生家庭中父母的婚姻狀況、貧富程度,以及工作性質、處事方式等,都會對子女產生一定的影響。
  • 心理學:人生是一場接力賽,原生家庭只是第一棒
    文/學乃身之寶原生家庭傷害人,但原生家庭並不造就人。人生是一場接力賽,原生家庭只是第一棒。這是心理諮詢師叢非從老師說的話,深以為然。如果我們仔細去分析松子的性格,就會發現這是她的原生家庭給她帶來的傷害。父親對她的忽視,讓她從小習慣用做鬼臉的方式來討父親歡喜,工作後也喜歡委曲求全,不敢為自己發聲,更害怕和他人衝突,尤其是在戀愛後,更是因缺愛而卑微地愛著,但缺失的那份愛很難用討來的愛來彌補,因為討來的好,並不是真正的好。
  • 原生家庭:請斬斷這連鎖式的荼毒
    所以當我第一次接觸到其實原生家庭的好壞對一個人的一生具有如此大的影響的時候我其實愣了好久,正如開篇所說的我的一生都在被孩提時代美好所保護著,並沒有意識到單親,家庭暴力爭吵或者意外的橫禍會給孩子帶來多大的心理創傷。這種長期的,反覆的,嚴重的負面影響會深深烙印在孩子們的內心深處。直到他有獨立的能力去生活,他甚至會迫不及待的想逃離這個原生家庭。卻不知道他自己的性格也被打上深深的烙印。
  • 2020遴選考試策論文:治癒原生家庭創傷 繪製理想人生藍圖
    遴選申論寫作技巧:本文整理2020遴選考試策論文:治癒原生家庭創傷 繪製理想人生藍圖。更多北京公選遴選考試複習資料下載,請點擊北京公選遴選考試網。蘇聯偉大的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家長們應該認識到,兒子或女兒首先是向他們學習的,包括學習好的品質和壞的品質。
  • 《重啟人生》:你無法選擇父母,但可以療愈原生家庭,重啟人生
    我想這就是幸運的人,她用童年治癒一生。「原生家庭」這個詞,近些年來慢慢的被人們所熟知。許多人的行為、性格、習慣、價值觀等等,都可以往前追溯到原生家庭中的塑造和影響。有這樣一本書,叫《重啟人生:如何走出原生家庭陰影》,這是一本研究代際創傷的專著。他對代際創傷的概念、原因、表徵、影響、內容、療法等,都有著極為詳細的論述。
  •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深度分析原生家庭的意義與價值
    我們被一個個標題黨刷屏,「原生家庭的傷害」、「如何走出原生家庭」、「怎樣擺脫原生家庭」等等,於是原生家庭很自然地成為了「原罪」,個人的所有不幸以及失敗都一股腦的被歸結到原生家庭上。再加之越來越多的影視作品更是用一種誇張的手法將原生家庭這一話題繼續升溫,就像炸彈一樣,只要一點火就著。
  • 原生家庭:不是你放棄生活的理由!
    —————————————————————我最早接觸到「原生家庭」這個名詞,是在張德芬老師的書裡。看完之後,我也非常認可書中所講原生家庭對孩子一生的影響非常之大!但是這幾年放眼網絡,深感不解,為何好多人愛把原生家庭當成了自己人生不順利的原罪!
  • 完美的家庭並不存在—超越原生家庭
    不少人總結:來自家庭的「愛暴力」,才是影響我們這代人敏感、膽怯、自卑、多疑等大多數負面性格的重要因素。 大家開始反思自己的親子關係,嘗試著從原生家庭尋找性格的起點。不少人通過這些思考增進了自我認識,並懂得了如何給孩子創造更健康的家庭環境;但有些人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把所有的不如意和挫折都歸因於原生家庭。
  • 《以家人之名》啟示:原生家庭,養成孩子的不同人格
    豆瓣評分8.5,頻頻上熱搜,講的是三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孩子和兩位爸爸的家庭日常。「原生家庭1、原生家庭的重要性劇中的三個孩子在原生家庭遭遇過不同傷痛,性格迥異,每一個都受原生家庭影響很深。勇敢率真、樂觀無畏,是凌霄和賀子秋所不具備的,這就是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
  • 請給孩子營造好的家庭氛圍,讓孩子遠離原生家庭的傷害~~
    原生家庭,顧名思義就是我們從小長大的地方,是我們最熟悉的環境。我們可以發現都是由一張白紙一樣開始長大的嬰幼兒,性格習慣都各不相同,毋庸置疑,是因為每個孩子的原生家庭千奇百怪,在不同家庭環境教養出來的孩子,呈現了不同的樣子,人生也走向不同的道路。有研究發現,原生家庭給孩子的印記可以追溯嬰兒時期,可見原生家庭的種種對人是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 原生家庭對孩子有多重要,作為家長,我們欠孩子一個公道
    家庭教育調查研究報告--原生家庭對孩子性格的影響我於2017年9月到吉縣文城九年一貫制學校進行為期三年的城鄉交流工作,在這期間,我發現這裡的許多孩子都存在家庭不和諧的情況,並因此導致了孩子性格方面及為人處事方面的缺陷。因此,我做了一次關於原生家庭對孩子性格的影響。所謂原生家庭,即指原配夫妻和孩子構成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