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做事沒有耐心的本質
昨天的文章《你為什麼總是缺乏耐心》,我們是從外在原因分析自身缺乏耐心的原因。我們講到,沒有減法打底的耐心就是一劑毒藥。減法的真正意義在於,我們把自己能接納和包容的人和事留在身邊,提前篩選。不做減法的結果則是,你會被這個世界七七八八的人和事所拖垮,甚至會傷害你最親近的人,哪怕這不是你的本意。
這麼說並不意味著,你一旦做了減法,就會變得有耐心。相反,做減法後,你可能因為手頭有了大量的時間而無所適從。正如現代人看上去忙忙碌碌兜兜轉轉,可是大多數的時間卻都耗在了各種手機App或者不相干的人和事上。進而又是空虛——自責——焦慮——打雞血——頹廢——空虛這樣的一個死循環。
因為,我們並沒有觸及到沒有耐心的深層次原因。
我想先請你仔細想想,什麼樣的人最沒有耐心?
我想出的答案是,青春期的孩子,涉世未深的成年人,不成熟的人。相反,一些中年人,老年人他們相對而言比較有耐心。
好了,我不兜圈子了。我們真正不耐心的一個根本原因在於,我們能力不行。說白了,就是技不如人。你想想,不成熟的人,雖然有很多想法,但由於他們能力不足,暫時往往什麼也幹不了。可這樣的人能夠承認自己不行嗎?不能,那太丟面子了,所以這樣的一群人容易到處嚷嚷(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脾氣壞,心浮氣躁)。
我們可以捫心自問,平時自己對待孩子時,自己有能力處理孩子的問題以及孩子的負面情緒嗎?能做得到的父母自然可以坦然處之,做不到的父母,下意識地會以暴制暴,用自己的淫威來制服孩子(然後會說自己原生家庭就是如此,這算是給自己找了個背鍋的。我的原則一向是,咱們成年人,有問題解決問題,不要動不動拿一些有的沒的的東西來說事)。同樣,我們能處理和伴侶之間的矛盾和衝突嗎?如果不能,那可不就只剩下吵吵或者冷處理了嗎?
你會發現,對於那些我們沒有能力處理的事,我們總是缺乏耐心。沒有耐心,是因為害怕暴露自己的弱小和無能。於是通過發洩情緒來營造出一種微妙的氛圍,試圖讓自己暫時不用思考和面對真實的處境,真實的自己。
這其實就是我們人的微妙了,有問題,我們往往不是去面對和解決問題,而是想著怎麼去掩蓋問題。當然,這也是我們省察自己的意義所在。【參見文章《如何看清自己內心的愛與怕——《婚姻情感通識課002》》】
當然,沒有耐心的人,除了能力有缺陷之外,往往還不守做人做事的規矩。什麼意思呢?做人做事,是需要點滴積累持續精進的。但是現在很多人總想著快速迭代,彎道超車什麼有的沒的的。總之,就是想速成。這也會讓人越來越浮躁,越來越沒有耐心。這和缺乏能力之間相互滲透影響,越是沒有能力就越是想要速成,而越是想要速成就越是不能下日日不斷的苦功夫笨功夫。結果到頭來還只混成個半成品。
這也難怪,在人生的戰場上,上帝只垂青「笨人」。
耐心的修煉
從一個人的內在來看,缺乏耐心會導致情緒失控和能力的養成困難,反過來看一個人情緒容易失控或者能力缺乏也會表現為缺乏耐心,這個邏輯依然成立。因此,要想修煉耐心,自然也就有了兩個明擺著的方向: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 + 踏踏實實練好自己的基本功。二者應該齊頭並進,相輔相成。
對了,如果你有控制情緒方面的困擾,建議去醫院看看,尤其是女性。中國人的甲亢發病率大概是1.3%左右,其中80%是青年到中年的女性,職場中遇見的那種暴跳如雷的同事,很多都是受困於甲亢的人。當然,高血糖也會讓人暴躁。說白了,有問題就趕緊遵醫囑吃藥,這些靠自控往往效果很差。
如果沒有生理上的問題,那麼控制情緒這塊,我給你介紹幾種我自己比較喜歡也親測有效的方法:寫字禪、給自己的情緒貼標籤、呼吸冥想練習。
現代人的情緒波動大多源於焦慮。而焦慮之所以發生,常常伴有兩個因素:
1、過度專注。【鑽牛角尖。這就需要我們通過轉移注意力來緩解】2、找不到解決的方法。【持續性地擔心,但苦於沒有答案,故而導致焦慮泛化】
所謂寫字禪,就是把焦慮的事情寫下來並且列出相應的對策。把問題寫下來就能夠讓注意力轉移到紙上,而不是問題上。寫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當下可操作的,不要求完美),就算不完美,也能朝解決問題的方向邁出一小步,焦慮感也會隨之減少。
如果你自己覺得非常焦慮,焦慮感在你腦子裡揮之不去的時候,你也可以試試通過給焦慮打上標籤的方法來幫助自己緩解焦慮。
具體怎麼做呢?你可以在內心對自己說,這個感覺就是焦慮,我焦慮的時候會覺得心跳加速、手掌出汗(描述自己的具體感受)。如果你能在意識上去認知到焦慮的感覺,那你也就不那麼焦慮了。因為你已經從這個感覺裡跳出來站在旁邊觀察它了。
而冥想呼吸練習,則主要是讓你專注於你自己的呼吸,給自己的呼吸計數,把你的注意力錨定在你的呼吸上,通過這個練習可以讓你精神更放鬆,注意力更集中。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是第一次做放鬆呼吸練習,剛開始的時候可能並不能夠專注。但是沒有關係,你需要堅持一段時間,慢慢地就會適應。
三個方法本質上就一句話——把心收歸當下,保持正念。給的方法很多,但具體用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用起來。經常用,不斷提醒自己用。否則就當我白說。
除了焦慮,現代人還有一種比較麻煩的情緒感冒——抑鬱。和焦慮不一樣(焦慮的體驗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持續性地擔心或害怕,對恐懼所產生的持續性的想像,是我們對於危險和不確定性的一種正常反應。但如果焦慮持續地擴散或者出現急性的驚恐發作,以及莫名其妙的那種擔心、坐立不安,你都不知道在擔心什麼。甚至有時候還會伴隨著植物神經功能的失調,比如說手抖、出汗、尿頻、心悸或者運動性的不安。那麼這些情況在醫學上可能就是焦慮症,一定要去就醫。),抑鬱主要的表現是情緒低落,感覺不到快樂,也沒有動力。嚴重的話可能悲觀厭世,甚至產生自殺的想法。我們大部分人遇到失敗或者挫折的時候,都會有過短暫的情緒低落。但一段時間以後,基本上就恢復了。抑鬱的狀態如果持續超過了兩周,在臨床上就會被診斷為抑鬱症。
預防抑鬱症或者應對輕微抑鬱的兩個方法:
第一是感恩的心態;第二是運動。
解釋一下:
抑鬱症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感覺不到快樂,而要感覺到快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培養感恩的心態。
而醫學的研究表明,運動對於抑鬱症的治療非常有效。 五公裡的跑步對於抑鬱症的效果基本上相當於吃一種抗抑鬱的藥品。如果你感覺不開心、不高興了,那就千萬不要一個人宅著,出去跑跑吧。
很多人不太了解焦慮症和抑鬱症,覺得非常恐懼,不願意去看醫生。其實這兩種疾病都是精神科最常見的。全球有將近十分之一的人都在一生中患過這兩種疾病,醫學上甚至把它們叫做大腦的感冒。所以如果你碰到了,或者同事朋友碰到了,一定不要害怕。它們的診斷和治療都很標準,而且療效也非常好,一定要去看醫生。
情緒的管理和控制我就簡單介紹到這,下次加餐我再和你聊聊有關幸福的話題(和情緒密切相關,但一定出你之意外)。至於踏踏實實練好自己的基本功,因為我不知道你哪方面欠缺,所以我也沒辦法寫,再說了,你欠缺的可能我比你還要欠缺。對了,情緒管理這塊,也算我們成年人的必備技能,得要勤加練習。我曾經給成熟下過這麼一個定義:不為自己的情緒綁架,只為自己的目標堅持。與君共勉。
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是永遠屬於你自己的,感情也不例外,倘若真有人不忘舊情,那是人家覺悟高,對自己狠,你自己可不要當真。可是偏偏有一樣東西,它會實打實地跟隨你一生,它就是本領(能力)。所以乘著年輕,學點本事。哪怕有些本事你暫時用不上,跟著自己的興趣,你也該學點(如果你有時間的話)。至少,當你練會一項本領後,你對自己都會高看一眼。這是為自己投資,一本萬利。
參考文章:
1、《如何在感情中成為一個拎得清的人——《婚姻情感通識課016》》2、《你為什麼拎不清——《婚姻情感通識課014》》3、《寫給冬夜裡女性朋友的一封信——《婚姻情感通識課~番外01》》4、《《無名之輩》觀後》
冥想時刻:
當有一天,你可以自嘲自己的時候,那麼人生還有什麼不能忍受的呢?
別著急,慢慢來。人生到了這步田地,才逐漸有了些滋味,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