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在家做早晚課,常見的問題!

2021-01-07 網易

2020-08-10 13:28:04 來源: 五味雑談

舉報

  

  做早晚功課一定要穿海青嗎?

  海青為佛門僧俗二眾禮佛時所穿的衣服,穿著海青讓共修道場更為整齊、莊嚴,同時也讓我們專心修道。

  如果是與僧眾共修做早晚功課,請最好穿上海青。若是獨自在家中做早晚課,可不穿海青,但衣容宜整潔得體。

  在家可以念誦「蒙山施食」儀軌嗎?

  相信這是很多人的疑問,在家做晚課時究竟需不需要做「蒙山施食」?究竟能不能做「蒙山施食」?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什麼是蒙山施食?蒙山施食是佛教五堂功課中的最後一堂。即使寺院中的法師們再繁忙,晚課卻也從不會省略《蒙山施食》,不會忘記為幽冥世界的眾生方便施食。

  有人問,那我們在家可以念誦這個儀軌嗎?如果我們有一顆想要布施的心,想要眾生離苦得樂,又為何不敢或不能念誦「蒙山」呢?蒙山儀軌是我們任何人、任何時候都能念誦的。

  一定要對著佛菩薩像做早晚課嗎?

  功課不是做給佛菩薩看的,經文並非是念給佛菩薩聽的。設有佛像的存在,是為了提醒人生起恭敬心、放下雜念專注念經。所以不一定非要對著佛菩薩像,才能做早晚功課。

  

  忘記做功課了,可以改天再補嗎?

  夢參老和尚說「你念佛也好,你修行也好,你下定決心,給自己定出功課來,定了一定要做到底。如果不定時不定量,你漸漸就退墮了。」

  如果勞累了一天,往床上一躺才想起自己忘了做功課,那還說什麼,爬起床,穿好衣服做好了功課再睡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淨宗法師:在家居士如何做早晚課?
    問:在家居士早晚課該怎麼做?淨宗法師答:除非工作特別忙,作息時間沒有規律,難以掌握,那就沒有辦法。否則早晚設一個相對固定的時段,來做自己的佛法修持,這樣最好。如果有一定的規律,會形成良好的習慣。哪怕白天再忙碌,至少早晚都有念佛修持。
  • 印光法師:在家居士 早課、晚課建議!【趕緊收藏】
    貳、早晚課精髓 佛說經咒甚多,誰能一一遍持。古人擇其要者列為日課,早則《楞嚴》、《大悲》、《十小咒》、《心經》,念畢,則念佛若干聲,回向淨土。晚則《彌陀經》、《大懺悔》、《蒙山》、念佛回向。今叢林皆圖省工夫,早則只念《楞嚴咒》、《心經》,晚則單日念《彌陀經》、《蒙山》,雙日念《大懺悔》、《蒙山》。
  • 佛教為什麼要做早晚課?有什麼用意?
    佛教早晚課誦是自古就傳下來的傳統,雖然傳了數千年,真的明白早晚課意義的人就不是很多的。這其中有很多的原因都是其實都是可以用言語表達的,但是也有些原因,用語言無法表示清楚,只有你真的在體會過了之後,才能明白。 早晚課是出家人在寺院修行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 明海大和尚:為什麼寺院僧人每天要做早晚課?
    編者按:你知道寺院僧人為什麼要每天做早晚課嗎?你知道寺院裡每天幾點做早課嗎?明海大和尚說:我們這裡早晚課是四點半,有一些寺院是三點半。
  • 道教的早晚課到底是什麼?
    道教作為一個已經存在了千年的宗教,其中的儀式繁多,早晚課就是其中一種,早晚課這個名字聽起來特別像是在學校一樣,特別像早讀和晚自習,在明代的《道藏》中還沒有關於早晚功課的記載,到了明代的晚期才逐漸出現,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早晚課到底是什麼。1、什麼是道教的早晚課?
  • 朝暮課誦:寺院早晚課內容 在家可讀誦《大悲咒》
    寺院的早晚課是這樣,可是你們回家以後,如果想做早晚課,不要照搬照抄。這裡面很多內容是給出家人的,像蒙山施食。在家做早晚課,如果時間有限,可以念大悲咒三遍。然後為父母祈禱,為眾生祈禱,最後發願回向就行了。或者是念幾遍《心經》,或者是念一遍《金剛經》,早晚課是比較靈活的,可以根據情況自己安排。
  • 出家眾和在家眾,早晚課有什麼不同?個人和家庭怎麼修持?
    早晚課修持,對於出家眾來說,是為了報眾生之恩和施主的恩德,也就是還債的意思。做吃而不還,所積太多,必至在輪迴中變牛變馬,以畜生之身去償還,古德云:「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去了不修道,披毛戴角還」,所以出家眾對待早晚課,千萬不可隨便。各寺院都有嚴格的早晚課修持儀規,以鍾板犍椎為號令,這裡不多加說明。而主要說明個人和家庭,在家怎麼修持早晚課。
  • 真大道教日誦早晚課
    真大道以為:作為一個修行者,日誦早晚課不但可以把自己對「道」的認識通過誦念早晚課匯報給天庭,也可以將自己的修行決心和信心通過聲音上達九天,以此表明自己的恆心和耐心。而且通過誦經還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好處:一、宮觀道士日常舉行早晚功課的目的是為了修道。柳守元祖師《清微宏範道門功課》的《序》中稱,「金書玉笈為入道之門,寶誥丹經乃修仙之路。
  • 「慈恩天下」慈恩院-佛區 早晚課 參與說明
    【慈恩天下】佛區早晚課:虔誠禮拜,表達對佛的尊敬、感恩。去染成淨,覺悟人生。時修善行,日日增福德,心誠圓大願!【慈恩院】佛區 早晚課視頻展示:1.操作步驟:1.進入登陸界面,按鍵盤快捷鍵「Shift+Ctrl+F11」2.選擇1-100線任意線路進入3.進入佛區後點擊右上角嚮導圖標(如下圖),出現導向圖後點擊上方「大佛區」4.進入大佛區後點擊角色身旁的【禮佛長者】5.點擊參與儀式後敬一柱香既可參與
  • 如何作早晚課
    像這樣一個小節、一個小節湊起來,等於就是從朝寅旦直至暮都在修行,這樣也叫早晚課。   早晚做的早晚課配合整天做的課,這叫做晝夜六時心都停在佛上,白天做的各種觀想叫憶佛,早晚課上的修行一般稱它為念佛。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說:「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 「佛系遊臺灣」之文殊講堂晚課佛音悠揚,歡喜皈依賜名禪善
    文殊講堂晚課前接上文,下午有幸恭聽了慧律法師親自主講的華嚴經,簡單吃了晚飯後,又回到了文殊講堂一樓大殿參加晚課。晚課,是指僧尼每天傍晚時分念佛誦經。主要給我這樣的人科普下。晚課是反省,反省自己今天一天對人、對事、對物,有哪些做的是對的、正確的,有哪些是做錯?晚課是反省。做對了的,明天繼續要保持,做錯了的,明天一定要改正。晚課在晚飯後舉行,誦念彌陀經、懺悔文,進行蒙山施食,誦淨土文,三皈依等,至唱伽藍贊結束。
  • 一位居士在海城大悲寺的體會(第一天)
    晚課時,我什麼都不懂,傻站著,念的什麼也不明白,別人跪我就跪,別人起我就起,反正湊個數。晚課結束後,回到寮房,這才和屋子裡的居士開始認識,大都是年紀比較大的北方人,以40歲左右的人為主。感覺年紀和地域差別比較大,沒什麼好聊的,我慢心也比較重,就沒理他們。7點,居士門在念佛堂集合,開始念楞嚴咒,5遍。
  • 在家學佛居士最致命的六大問題!對照一下自己
    照理說,那些都是出家僧眾的分內事,非居士所當做,萬一做了,即失去在家學佛的立場;否則應現出家相,不該一方面捨不得離俗出家,另一方面又要模仿出家生活,享受出家人的權利,這不是在家學佛的本意。在家學佛是為了獲得佛法的利益而學佛修行,護持三寶,是三寶的外護,不是三寶的核心。然而,時代變了,出家人少了,需要佛法和佛事的人數卻增多了。在沒有出家人或很少出家人的地方,也允許在家居士代說三皈。
  • 佛教為什麼要上早晚課?
    寺院僧眾上晚課(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早晚課誦是自古就傳下來的傳統,但是雖然傳了數千年,不過早晚課誦所代表的意思真正明了的人就不多了。早課的用意是:一日之際在於晨,最清醒的時候也是早上,所以早上讀誦經典,是告誡自己這一日要依照著經典中的教導去利益大眾,為大眾做好事,並且提醒自己今天不要犯錯誤。
  • 中國佛學院普陀山學院第三期居士教育「福慧班」招生簡章
    普陀山學院立足當前時代發展和廣大信眾的實際需求,以「弘揚正信,倡導正行,努力培養具有時代特色的知識型居士群體」為辦班目的。根據首屆、第二期居士教育班辦學的良好反映,經學院研究,現決定舉辦第三期居士教育班,望廣大佛教在家二眾居士踴躍報名。一、培養目標1、常隨佛學,開蒙養正,覺悟人生。
  • 佛教:在家居士能否受人供養?
    提起「居士」這個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因為佛道兩家都將在家修行的信徒稱作居士。在佛道盛行的古代,文人雅士們又常常以自稱,譬如李白自號青蓮居士,白居易自稱樂天居士,唐伯虎自稱六如居士,甚至清代的雍正皇帝,也是著名的居士皇帝,他自稱「圓明居士」。
  • 「大腦內存」與「手機閃退」現象——「成為一道光」空拜日問答1(早晚課答疑34)
    在11.01~12.10日「成為一道光」空拜日活動期間,《早晚課答疑系列》會收集微信群內大家的提問與導師回復,以文字形式給到大家作為參考。
  • 佛教《早課》《晚課》寺院修持版【視頻】
    早 課晚 課 早課
  • 你了解佛教寺院早晚課誦的內容嗎?
    下面依早晚「兩遍殿」的基本框架,將通行的課誦正文的基本程序簡介如下:早殿早殿全寺僧眾於每日清晨齊集大殿,念誦《楞嚴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經》等各一遍。其中《楞嚴咒》為一堂功課,《大悲咒》、《十小咒》、《心經》為一堂功課,故通常又稱為「兩堂功課」。
  • 大安法師講解在家居士怎麼定課
    在家居士還是單純一點為好。誦《佛說阿彌陀經》一遍,念往生咒三遍,再念一下贊佛偈,就開始念佛,念完佛做回向,做三皈依,就是定課。早、晚定課都一樣,然後再配合拜佛。天親菩薩講五念門首先是禮拜門,禮拜對我們很重要。禮拜也是伴隨著念佛:拜下去時念「南無阿彌陀佛」,起來時還是「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