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世界裡的3條社交潛規則

2020-10-20 精讀

誰又能讓誰怎樣幸福呢?在這個時代,讓自己幸福就已經夠難了,互相不給對方添麻煩,就很好了。

01

日劇《東京女子圖鑑》裡有個很有趣的情節。

女主和好友常去參加聯誼會,藉此來認識優質的男性。

通常的認知下,她們肯定會希望其他的女生沒有自己漂亮。然而事實卻恰恰相反,女主她們卻會帶上一個漂亮的模特。

這個模特的作用,就是一個「雙重誘餌」

首先,這樣美麗的模特,可以先吸引高質量的男孩子來參加聯誼。

然後,還能順便幫她們看清渣男。

劇中的這位模特,雖然長相不錯,但是言行舉止十分沒品,還非常不自愛。

這時候如果聯誼會上哪個男生湊過去了,可以說明以下2點:

①這位男性對女性的品味差勁,只看重外表,絲毫不關注氣質和內涵;

②他也許只想玩玩這個「輕浮」的女性。

於是,在劇中能被「無腦的模特」吸引到的男性,第一關就被女主她們pass掉了。

在感嘆女主她們的機智之餘,不禁聯想到:

中國人常說志同道合、臭味相投。你看,你越接近什麼樣的人,你大概就會是什麼樣的人

人們會根據你身邊的人去猜測你的品行,你的朋友也會變成別人評價你的一項重要依據

如果你的朋友圈質量高,那麼人們則會更容易對你產生信任感。成人世界裡的社交潛規則之一就是,你選擇朋友的品味很重要

選擇朋友時,擇善從之,不僅可以指引你往好的方向成長,還會影響外界對你的評價,甚至信任感。

02

之前逛知乎看到了一個問題:

成人世界的人際交往中,有哪些潛臺詞?

裡面的一些回答,給了我一些「原來如此啊」的感覺。

比如,一位答友看到的一個場景:

牙醫診所來了位客人,那位客人看起來和診所醫生很熟,他們大概聊了20多分鐘,客人就走了。

不久,那位一聲不吭收拾東西的牙醫夫人悠悠地說了一句:「你那朋友可真有意思,來的時候連東西都不拿?臉皮夠厚的。」

答友最後說道:從此後我明白了,即使別人一開始很爽快的答應你什麼,但是如果你當真一點都不客氣,那真的很搞笑了。

成人世界裡的社交潛規則之二就是,人情往來是件重要的事

即使是好友之間的求助,也需要遵循互惠互利的原則。

《308:無效社交》裡提到:人際交往在本質上是一個社會交換的過程,相互給予彼此所需要的。

這也就是心理學上所描述的「蹺蹺板定律」:

人和人之間的關係,就像兩人踩蹺蹺板一樣,和諧相處就要保持雙方支出的平衡和對等。一旦彼此的交換不對等,那麼就會像蹺蹺板一樣失衡。

學會鄭重地表達你的感謝,畢竟沒有人會看透你心裡怎麼想,只會根據你的行動去判斷。

我們說禮輕情意重,如果你對別人的幫助沒有一點兒表示的話,也會讓他覺得,你根本沒有把他的幫助放在心上。

也正如有人說的:若是酒肉之交,須得帶禮封小人口;若是君子之交,更要帶禮謹兄弟情。

03

電影《完美陌生人》曾給我帶來了不小的震撼。網上甚至有人將它定義為「即將走入婚姻的人不要看,情侶不要看」的電影。

電影的主要部分類似於《十二怒漢》,一群人圍在一張桌子邊,通過人物之間的對話、態度的變化,以及真相的慢慢浮現,展現出一段精彩紛呈、戲劇張力十足的標準群戲。

三對處於各個婚姻階段的伴侶和一個宅男,七人聚在一起吃晚餐。

在女主人的提議下,當夜所有人需要公開分享每一個電話、每一條簡訊、郵件的內容。

由此許多秘密開始不再是秘密,他們之間的關係也開始發生波動。

在這場「坦白局」中,隨著潘多拉魔盒的打開,七個人之間複雜的情感線讓所有人陷入困局,慢慢地,真相開始變得無法收拾,最終不歡而散。

有趣的是,這部電影還有另一個結局,就是他們並沒有開始這場遊戲,秘密依然還是秘密,但卻保住了他們之間的關係。

看完後的人大概都會陷入這樣的思考:

謊言是不是維持關係的必需品?再親密的人之間是否也需要隱私?人與人的關係是不是一部手機就能摧毀?

曾和友人談論過這部電影的觀後感,友人感慨了一句:所以說,不要輕易去考驗人性,也並不是什麼事情都需要坦白。

成人世界的社交法則之三就是,現實裡不會有完美而堅固的關係,唯有經營,才能長久

就像之前看到的一段文:

有時候挺困惑的,和一些朋友走得近了,邊界就沒了。

比如,有的人在不熟的人面前就很nice,但把負面情緒都傳遞給你。有時候真的想說,不要把真實的一面暴露給我,讓我們相敬如賓,虛情假意得過完這一生吧。

什麼意思呢?就是如果你覺得一個人特別好,特別完美,那一定是因為你們不熟。

任何人,在最熟悉自己的人的心裡,都不可能是完美的,越了解,越會發現更多的缺點,每個人都是。

如果你能在知道對方的不完美之後,還能接納對方,才是「真愛」吧。

雖然很不願意承認,但現實世界的任何關係,包括友情、愛情、婚姻,的確都不會是單純美好的。

要知道,摧毀關係的可能不是因為手機,而是長久積壓在心裡的不滿,或突如其來的失望與背叛感。

因此,長久的關係底下其實更多的是包容與經營。

04

小時候,我們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這個世界就是非黑即白。

長大後才發現,有時候你喜歡卻不能說你喜歡,世界也不是非黑即白,還有更多的灰色地帶。

正如《天氣預報員》裡的經典臺詞:成年人的生活裡,沒有容易二字。

小時候你會因為一個畫片和別人成為好朋友,但現在,你恐怕再也遇不到這樣的朋友了。

很多事情因為單純而存在,卻因為複雜而失去,這也往往是人生最矛盾的所在。

但我依然欣賞知世故而不世故的人。

所以,即使成年人的世界太複雜,但也依然希望,你我都能有一顆一如當初的赤子之心。

有時候我會想,如果人人都以赤子之心相待,那麼我們的關係會不會變得更美好一點呢?

相關焦點

  • 成年人的18條社交潛規則
    成年人的18條社交潛規則    1、對於另一半的異性朋友,自覺保持交往距離。如果實在有事,應該由另一半聯繫,而不是自己和別的異生聯繫。    3、如果朋友圈有人給你留言了,一定要回復,哪怕只是一個表情。    4、小孩子吵架才會說「我再也不和你玩了。」成年人的絕交都是默默遠離,再也不聯繫,再也無交集。
  • 成人世界10大經典社交規則
    【成人世界10大經典社交規則】    1、一入江湖深似海,從此節操是路人!有人誇你,別信!有人罵你,別聽!    2、人生在世,無非是讓別人笑笑。偶爾,也笑笑別人。
  • 職場中如何交朋友,這5條社交潛規則,值得一看
    社交無論在生活或者是工作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有時候費盡心力去維護社交,最後卻發現自己的努力白費,總有一些人拜高踩低,所以在職場中一定要保持交友平和,跟大家都維護好同樣的關係,尤其是這5條社交潛規則值得一看。
  • 成年人社交中,沒人告訴你的3個潛規則
    ,也越來越不懂得社交。我們越來越孤獨,只會跟自己相處,碰到人多的場合就希望能藏在角落裡,只想獨處。這3條成年人社交潛規則,希望能給你一點啟示。懶得去改變,生活慢慢變得令人失望而無趣,對這個世界的熱情和希望也隨之漸逝。而當你努力使自己變得更好, 你會發現周圍的一切也在漸漸好起來。在這個平凡的世界,修得一顆平常心,平安喜樂過一生。
  • 記住6條職場潛規則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一部分的職場潛規則。記住這6條職場潛規則,對你的職場發展有很大的好處。02傷害你的,往往是最了解你的第一條:在職場上傷害你的人,往往是最了解你的人。論語裡就寫到了:巧言令色,鮮矣仁。也就是說,巧言令色的人,很少有好的人、很少有仁義的人。所以,如果你以態度去判斷人——這個人態度不好,他就是壞人;這個人跟我說話很熱情、花言巧語,他說的我很舒服,那他就是好人。你如果用這種方式去判斷,那你就有很大的失誤,最終可能會被別人傷害。
  • 了解規則而後動,社交潛規則,人際交往的及格線!
    而大多數的這類型書籍和節目,方式都在於讓你去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居多,剛剛進入社會的時候我也曾經嘗試過,看一些所謂的人才口才等等書籍,但是最後實踐發現,我很很難在第一時間去反映過來,把語言表達的很圓滑或者說得體,並且受到這些書籍的影響,我總是喜歡多說話,然後多說多錯的情緒,經常讓我覺得崩潰,因為我們的語言習慣是很長時間裡建立的,想改變其實非常難。
  • 數據解讀:社交媒體中, 人際交往的潛規則
    1、社交媒體中人際交往的潛規則現實生活的友情和社交媒體中的友情,它們是否遵循同一套人際交往的規則?來自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 Erin Bryant 和 Jennifer Marmo 為了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2012 年在 Facebook 上做了一個研究。研究對象是六個焦點小組的年輕人,讓他們針對社交媒體中人際交往的規則進行頭腦風暴。
  • 與人交往需有道,成年人的社交中,這3個潛規則沒人告訴你
    成年人的世界,總少不了與人打交道,從我們懂事開始,就需要跟不同的人去交流,而社交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實,很多人認為社交很簡單,就是說說話,做做事,但這裡頭並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在這其中,也是有很多的潛規則,而今天小編就帶你了解以下的這3個,這些東西在與別人打交道的時候,他們是不會告訴你的。
  • 通過一枚「肉會」,看日本潛規則下的情感社交-虎嗅網
    在充斥著潛規則的日本社會,不會讀空氣寸步難行。在這個曖昧的社會裡,有許多不可明說的商業模式經過特殊的包裝,用「你懂的」營銷手段去吸引用戶。比如日本的柏青哥彈珠機店,名義上是用賺來的小鋼珠換取獎品,不直接換錢自然也就不涉及賭博。但實際上,在柏青哥店附近,總會有一家藏在小巷裡的商店用真金白銀來換指定彈珠機店的禮品。
  • 學姐支招:宿舍裡3條潛規則,違反了一條,就有可能被排擠
    因為大學裡不僅沒有沉重的學習壓力,而且沒有老師嚴格的監督,每個人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而今年的高考也結束了,考生們都通過自己的高考成績也填報了志願,一大部分學生也通過自己的努力進入了大學,成為了準大學生。那麼,大家都是第一次進入大學,肯定對有些規則是不懂得,這也是正常現象。畢竟到哪裡都有規章制度,我們大家不知道的話,很容易受到一些排擠。
  • 人際交往中的3條「潛規則」,請牢記於心,做一個高情商的人
    其實,人際交往中有許多人不知道的3條「潛規則」,今天就來分享給大家,請牢記於心,做一個高情商的人。一、禮尚往來,是人際交往的重中之重。老祖宗早就告訴了我們,「來而不往非禮也」,真正好的人際關係是禮尚往來的,情商高的人都知道,想要和別人打好交道,既不能過度索取,也不能強調過分獨立。
  • 幼兒園裡有3條「潛規則」,老師不會說,家長不要揣著明白裝糊塗
    有時候甚至自己身邊的親朋友好友,因為自己的孩子也要上幼兒園了,直接問自己:聽說幼兒園裡都有些"潛規則",自己該送點什麼東西給老師或者包多大的紅包才適合。 小方表示有時候被這些家長的問題和做法,弄得哭笑不得,小方說,其實園裡真的有"潛規則",但是大部分老師不會說,家長也是揣著明白裝糊塗:
  • 不懂這3條潛規則,人際交往時小心被淘汰
    職場中的潛規則多如牛毛,你稍微有一點差錯,就會被別人歸咎到對職場潛規則的不遵守上。那麼,職場中真的有這麼多需要注意的潛規則嗎?估計誰也無法給你一個明確的答案,因為在職場中的每一個人,幾乎都在受著潛規則的制約,也就是說無時無刻不都在被潛規則所影響著。
  • 人際交往的3條潛規則,沒人明說,但很重要!
    這三條潛規則,一定要知道!不要關係好,就口無遮攔在綜藝《我們是真正的朋友》熱播時,大S曾一度被罵上微博熱搜,因為她太毒舌,總是不留情面地吐槽好姐妹阿雅。一個人做好幾個人的工作,每天無休止的加班,就連在計程車、地鐵站裡,都在改方案。好不容易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又在臨睡前收到老闆的信息,她簡直要崩潰了。人和人之間都是相互的。有些人之所以寧願自己忙得焦頭爛額,也不願找別人幫忙,不過是希望,別人在手忙腳亂的時候,也別來打擾自己。
  • 大學宿舍裡的5條潛規則,儘量不要觸碰,否則很容易被孤立
    在大學裡,宿舍絕對是大家呆的最多的地方之一,今天就來和大家聊一聊大學宿舍裡面的那些潛規則,希望可以對大家的大學生活有所幫助。大學宿舍裡的5條潛規則1.3. 未經允許不要動被人的東西在大學宿舍裡面,未經他人允許,一定不要隨便亂動給別人的東西,比如牙膏、洗面奶、洗衣粉、化妝品這些東西,如果一時用完忘記買了,可以和同學說好借用一下,但是如果未經他人允許就私自使用別人的東西,就會讓人很反感,如果是經常這樣的話,很有可能發生矛盾,因此大家一定不要隨便亂動別人的東西。
  • 美國大學招生8條「潛規則」你了解嗎?
    許多對外國名校趨之若鶩的學子,常常將許多未經證實的傳言奉若聖經,其實,即使是在美國這樣招考程序嚴密的國度,同樣存在許多「潛規則」。下面和立思辰留學雲一起來了解下吧!  美國學業拼起命來比中國更狠  在美國,是不是只要當好一個社交達人、玩樂達人便可成為學校裡的精英分子?
  • 幼兒園的3條「潛規則」,老師不會說,但家長一定要知道!
    孩子在幼兒園的3個「潛規則」,老師不會說出來,但父母要知道為了保證正常的生活秩序,生活中,充滿了規則,有明文規定的,也有約定俗稱的,但在所有的規則當中有一種規則既沒有明文規定也沒有約定成俗,但是卻被人們廣泛認同並私下不斷遵循的規則——潛規則。潛規則不是一個陌生的產物,只要有人,有生活的地方,就有它的身影。
  • 健身房裡的潛規則,你也中招過嗎?
    >「哦,我的寶貝啞鈴」「哦,我的HONEY腿舉」不過心急歸心急再去健身房之前啊還是先來聽囚妹兒和你說道說道那些健身房裡的「潛規則」不要無意之中成了別人眼中的「不懂規矩的人」我們常說不要不懂裝懂要勇敢向別人討教但是這句話的意思並不是說讓我們在什麼工作都沒有做
  • 這3大幼兒園「潛規則」,家長必須要知道,否則孩子會被勸退
    家長要知道的3大「潛規則」其實幼兒園有一些沒有放在明面上的潛規則,需要家長知道。至於剩下的穿衣、吃飯等都也應該在3歲前掌握,可以說入園前必須讓孩子掌握自理能力,是大家公認的幼兒園「潛規則」之一。3)潛規則之孩子的社交能力最後一項潛規則就是孩子的社交能力,別看孩子才3歲,但其實就已經有自己的領地意識了,到了幼兒園後很可能會因為玩具、食物等和其他孩子衝突。
  • 社交「潛規則」:不要對別人過分關心,否則,只會招致別人的厭煩
    在社交活動中,有冷漠之人,亦有熱情之人,不過,有些熱情之人或許有這樣的疑問:為什麼自己熱情待人,無微不至地關心人,而對方卻把自己的好心當成驢肝肺,不領情不說,還越來越煩自己呢?其實,這是因為他們不懂這樣一條社交「潛規則」:不要對別人過分關心,否則,只會招致別人的厭煩,只會讓大家都不舒服。曾看過臺灣女作家吳淡如的一篇文章《為什麼你很關心他很煩》,說的就是這條社交「潛規則」。有一次,吳淡如去一家美容院做頭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