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者
幾摞書卷,濃縮歲月多少眷戀
在我市鄉村,
有一支為了鄉村孩子默默耕耘的教師隊伍,
他們在艱苦的環境條件下,
為了孩子們的健康成長,
默默奉獻。
青龍學校的張德明教師,
34年紮根農村學校一輩子,
為人師表,立德樹人,
積累了豐富的教育管理和教學經驗,
是這支鄉村教師隊伍的優秀代表。
1986年,生於青龍,長於青龍的張德明老師,為回報家鄉人民養育之恩,毅然回到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基礎建設落後,條件極為艱苦的青龍雙湄村小學任教。多少年輕人不願意到青龍工作,多少年輕人「走馬燈」似的先後紛紛調往昆明或安寧城區工作或「跳槽」到其他部門,可他初心不改,決心以一個優秀的人民教師畢生的付出改變家鄉孩子的命運,改變家鄉的貧窮落後面貌,始終堅定紮根家鄉教育一輩子的信念。
張德明:我是土生土長的青龍人,我的成長經歷告訴我,一個人的成長遇到一個好的老師,是何等的重要。我中師畢業以後就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從事教育工作。直到現在,我也是無怨無悔,在以後的工作中 仍然發揮自己的餘熱,教好書育好人,為家鄉為安寧,培養更多的人才。
34年的教學生涯中,他忠誠、熱愛黨的教育事業,師德高尚,工作認真,愛生如子,善於鑽研,在日常教學與班級管理工作中贏得了學生、家長以及同事的好評和讚譽。
青龍學校曲芋容老師:在我小學的時候,他就是我的老師,至今我還記得他給我們上課的情景。然後多年以後我畢業了,走上了工作崗位,他就成為了我的同事,平時在工作當中有什麼困難總喜歡找他,他總會耐心細緻地指導我,讓我在教師這個崗位上可以說慢慢的成長起來了。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個鄉村教師用自己的一份愛與責任,詮釋教師這樣一份職業。可以說張老師是我的良師,更是我的益友,張老師是我們青年教師學習的榜樣。
青龍學校李長生老師:我對他的看法還是比較認可,也是比較的優秀。首先一直以來都在青龍這個地方,堅守崗位三十四年很不容易。哪怕取得好成績的時候,或者是碰到很大困難的時候,我認為從開始年輕朝氣蓬勃的時候,三十四年過去以後,依然一如既往的,從他的表現來看,我認為他是一個熱愛黨的教育事業,擁護黨的領導兢兢業業紮根鄉村的好老師。
張德明老師在課堂上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結合學生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努力學習和運用教育信息技術和各種有效教學手段,積極創設學生合作探究、自主學習的教學情境,強化學生基礎知識的積累和「讀、說、演、寫」等能力的培養,注重學生健康情感態度和核心價值觀的培養,使每一節課均有亮點,讓每一個學生均有發展,為學生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青龍學校學生彭姝樺:老師在我心目當中是一個很威嚴高大的形象。他在課堂上對我們學生的教學質量也很高,雖然他的年齡可能會比其他老師的年齡大一些,但是他也會隨著時代的進步,用比較先進的PPT幻燈片來進行教學,教學質量是非常的高的,在課上講的也非常的生動形象,我們都能聽得懂,也比較的通俗易懂。
張德明老師懷揣一顆對學生真誠的愛心,對工作高度負責和謙虛好學的態度,堅持積極進取的精神,練就了紮實的教學基本功。不論是小學語文教學,綠色環境教育、初中歷史教學,他都是得心應手,始終快速系統掌握課標和學科知識結構,熟練高效組織課堂教學,教學成績總在全市同級同類較好水平,成為教學多面手和學校管理的行家裡手。
青龍學校李長生老師:從他的教育教學方面來說,一般來說,不論從事低年級段、中年級段的也好,其它學科、不是很在行的學科也好,一直以來都是無怨無悔,而且三十四年來,育教學各方面的成績師生家長都比較認可。
青龍學校學生普璐瑤:張老師這個人平時我看他的那個臉面就是有點嚴肅,但是對於我們學生是和藹可親的,對於我們的那個作業是盡職盡責的,上課他把那個知識點可以講的很細,雖然是一個簡要的知識點,但是他可以扯出很多細的,然後我們聽不懂的,也可以去問他。
張德明對待教學工作一絲不苟,嚴肅認真。對待同事和學生和風細雨,關心備至。同事、學生有什麼需求他都盡力幫助。
青龍學校老師楊付萍:這麼多年來在我們校園裡,無論什麼情況什麼事兒有事兒找他。有時候我們都會這麼說,有事兒找張老師,他都會非常熱心的去幫忙,生活上工作上,有時候家裡面有什麼事兒覺得困惑都可以和他一起探討,他都會給予幫助,給予指導。
青龍學校學生普璐瑤:平時生活中他也是一個很關心我們學生的人,特別是學生生病的時候,他可以及時的不管他在做什麼,他可以來關心我們學生,及時的送去醫院裡面。
青龍學校學生劉興楠:張德明張老師,在我印象當中是一個言傳身教的人。我覺得他不像一個老師,更像我們的父母,在我們的生活方面,不斷的照顧著我們。所以我有這樣一個優秀的老師,我感覺很榮幸。
張德明始終認為,教書育人是人民教師的天職,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多年來無論在什麼崗位,他從未間斷過一線課堂教學,始終戰鬥在課堂教學一線。培育和關心鄉村學生讓他們健康成長,這是張德明老師追求的目標,也是他堅守鄉村教學崗位的初心。
張德明:通過做那麼多的事,我覺得這是一個老師,特別是一個鄉村教師,對農村孩子的關愛,是我們的職責所在,也是無怨無悔的,也是應該堅持做下去的。
全媒記者:楊斌(文 ) 陳鵬 賀正鳳(實習/圖)
編輯:李金月 審核:楊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