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一冷就特別想吃點熱的,比如說火鍋。周末連著吃了兩天的火鍋,感覺有些奢侈了。前段時間在外面吃了一次壽喜鍋感覺還不錯,於是就自己在家做了個家庭版的。以前從來都沒聽說過有這個菜,不知道的還以為是麻辣燙呢。按照我的理解就是一種小火鍋吧,做起來也很簡單,食材基本上跟火鍋用的差不多。天氣冷的時候在家裡做上這麼一鍋,喜歡什麼就放些什麼。
這次我做的壽喜鍋跟外面還是有差別的,畢竟是一種日式菜,我卻把它改成中式的了。因為每個人口味不一樣,在家裡做更能吃到自己喜歡的口味。而且做這個也不需要什麼特定的調料,全都是家裡常見的一些調味品,用的食材也大都是大家平時吃火鍋的一些食材,跟火鍋的不同之處就是不用另外加水,更不需要什麼湯底還有蘸料啥的,是不是也想動手試試呢?
我準備了牛肉片和豆腐還有一些綠葉蔬菜如小油菜,油麥菜,白菜等,還有各種丸子,玉米,粉絲等等,總之就是很常見的食材,建議大家多選用些水分高的食材,因為沒有加水。壽喜鍋一般都是加牛肉的,然後蘸著生雞蛋吃,因為我接受不了,所以就沒準備雞蛋。調料我用的是白糖,生抽,料酒等。因為醬油本來就是鹹的,這裡就不用了加鹽了。我們需要把各種食材提前備好。
先把豆腐做一下預處理,首先把鍋燒熱,豆腐切成合適厚度的片,放入鍋中煎至兩面變成金黃色,這一步也是為了給豆腐定型,否則容易碎,煎好之後備用。接下來再把準備好的蔬菜能洗的都洗一下,切好備用。下面準備製作,先把鍋燒熱,倒入適量的食用油,將事先切好的洋蔥還有大蔥碎炒一下,炒出香味之後將炒好的洋蔥弄到邊上,然後將牛肉片放入,炒至變色。
待牛肉片炒好之後,加上一勺生抽醬油,然後跟洋蔥一起翻炒,是牛肉更加入味。加下來就可以將大家喜歡吃的菜都放進去了。這裡還是建議大家把水分大的碼在下面,那種容易熟的放上面比較好一些。我放了剛才煎的豆腐,火鍋丸子,油菜,油麥菜,金針菇等等。再來調一個壽喜汁,我是用了一半醬油一半料酒,然後加了一勺白糖提鮮,把它們攪均勻,壽喜汁就做好了。
將上面調好的壽喜汁加到鍋中,加的時候最好是鍋中的所有食材都能接觸到料汁,這樣可以很好地入味。全部加完之後,接著加熱,把食材煮到出水,都煮熟之後就可以吃了。因為整個過程都沒有加水,所以煮出來的湯汁特別濃香。人多的時候,大家可以多準備一些喜歡的食材,等吃完一鍋的時候,可以再加入新的菜,煮熟之後繼續吃。如果人不多,一般做上一鍋就夠了。
不管是天冷的時候,還是朋友們一塊聚會的時候,幾個人一塊圍著這熱騰騰的鍋,吃著美味,邊吃邊聊天。一定會很舒服。我看網上也有賣做壽喜鍋專用的壽喜汁的,但是感覺挺貴的。如果是在家經常吃,我還是喜歡自己用家裡的調料調出來的汁。味道也是可以的,畢竟自己調可以掌握口味的鹹淡。如果大家不喜歡經常吃火鍋的話,也來試試這個家庭版的壽喜鍋吧!好吃不上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