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源市大竹鎮白楊溪村:瘠壤成藥庫 種植玄參走上致富路

2020-12-22 達州觀察

脫貧不返貧,產業做支撐。位於川陝交界的萬源市大竹鎮白楊溪村山高坡陡、土地貧瘠,當地因地制宜,大力發展道地中藥材玄參這一特色種植,讓貧瘠的土地成為藥庫。今年,村民種植的玄參再獲豐收。

274.4,四捨五入,274。

在萬源市大竹鎮白楊溪村中藥材玄參收購現場,稱秤、計量……一派熱火朝天地景象。上門收購服務讓村民們喜出望外。

劉永德,你這個種植戶種得好,今年實行優質優價,你這個單價就是1.2元一市斤……

村民劉永德種植的玄參個頭大、品相好,清理得也乾淨,收購方在保底價基礎上,按照優質優價,將每斤的價格提高了2角。

萬源市大竹鎮白楊溪村村民 劉永德:現在一畝還是能掙2000多塊錢,有的好的能掙3000多塊錢。

為鼓勵村民發展玄參等中藥材種植,白楊溪村採取「公司+農戶+村集體」的發展模式,邀請萬源市剛恆農業有限公司進行技術指導,並籤訂購銷合同,消除了村民的後顧之憂。

萬源市剛恆農業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 楊京先 :今年,白楊溪村中藥材玄參又一次取得豐收,這歸功於村支兩委及幫扶單位第一書記的執行力度,公司+農戶+村集體這種產業鏈已經形成了良性的循環。

白楊溪村山高林密,適合玄參種植。目前,全村玄參種植戶達43戶,玄參已發展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

大竹鎮白楊溪村黨支部書記 陳瑞 今年是我們村第二年種植中藥材。目前,已經進入收購階段,畝產近3000斤,全村共實現增收20餘萬。在此基礎上,我們明年將夯實基礎,擴大種植規模,增加群眾收入途徑,讓群眾真正得到實惠。

相關焦點

  • 萬源市大竹鎮小學召開教師節座談會
    九月秋風送爽,丹桂飄香,9月10日,萬源市大竹鎮小學召開慶祝第36個教師節暨慰問退休教師座談會,大竹鎮人大主席賀昌義、副鎮長劉東、18位退休教師和學校領導及全校教師歡聚一堂,共敘師者情懷然後,大竹鎮人大主席賀昌義宣讀了萬源市表彰優秀教師文件。大竹副鎮長劉東宣讀表揚大竹鎮優秀教師名單。
  • 南花樓村黨員張建髮帶領村民走上芬芳致富路
    南花樓村黨員張建髮帶領村民走上芬芳致富路 室外乍暖還寒,開原市慶雲堡鎮南花樓村村民張建發家的鮮花大棚裡卻暖意融融,美麗的太陽花絢爛綻放。張建發擁有6個鮮花大棚,年收入30餘萬元。他也是一名有著7年黨齡的黨員,致富不忘鄉親,帶領20多戶村民走上芬芳致富路。
  • 種植油樟樹,走上致富路 荒山變身「綠色銀行」
    「退耕還林地還好,國家有一些補助政策;最讓人心疼的就是撂荒山地了,不過這都是幾年前的事情,以前的荒山現在成了我們平橋村的『寶地』了。」 跟隨賀歡乘車穿行在蜿蜒的鄉村公路上,準備前往該村5組名叫風門壩的地方。 「快看,滿山頭種了好多的胡豆。」記者一邊透過車窗望去,一邊說,「還生長得這麼好!」
  • 告別泥巴路 走上致富路
    「我們村的路修好了,水果收購商進村方便了。」河村村主任黃若景說,2011年他從廣東回到家鄉後種植砂糖橘。那幾年,到處都是坑坑窪窪的泥巴路,種植的砂糖橘口感雖好,但只能用摩託車一筐一筐地拉到鎮上去賣,費時費力。近幾年,在中石化廣西石油梧州分公司駐村扶貧隊員的接力幫扶下,黃若景家門口通向果園的泥巴路變成了平坦的水泥路,砂糖橘種植面積也從10多畝擴大到30多畝。
  • 四川:達州市將調整萬源市、宣漢縣、大竹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
    6月1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發布了《關於同意達州市調整萬源市、宣漢縣、大竹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覆(川府民政〔2020〕8號)》,具體調整如下: 一、關於萬源市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一)設立古東關街道,將太平鎮東城社區、新華社區、古馬兒社區、燎原社區、裕豐社區
  • 中藥材玄參種植效益
    玄參種植效益,前文有點誤差,現在重新說說。2.玄參耐旱怕澇,整個生長期,也就是澆灌三次。因為有滴灌,就是電費了,一畝約50元。六、除草種芽種植後噴封地面藥物,一畝費用20元。六七月份看地裡草的實際情況,噴施專用的除草藥,一畝約40元。
  • 東莞實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駐揭西潭溪村工作隊
    在駐村工作隊幫扶下,潭溪村村民加強黑皮冬瓜培育,持續走上創富致富之路。鄭楚藩 攝今年3月,儘管疫情形勢不容樂觀,天還下起了小雨,揭西縣塔頭鎮潭溪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郭少才和鄰居們將藏在家裡多時的黑皮冬瓜稱重裝車,他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 乳源這條村種植的西洋菜,帶貧困戶走上致富路
    據悉,西洋菜種植是大布鎮坪山村委採用「公司+合作社+貧困戶」模式新上的一個產業扶貧項目,通過流轉土地218.5畝,發展西洋菜種植項目,用實際行動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大布鎮坪山村地處粵北高寒地帶,山清水秀,民風純樸,地肥水甜,溪水冬暖夏涼,村民在山水田間耕種勞作,世代傳承。
  • 「滇中糧倉」宜良——種植花卉 農民走上致富路
    在花卉基地裡打工的村民們成了每天按時上下班的打工族。    中國園林網5月19日消息:15日,宜良縣匡遠鎮永新村村民朱良吃罷早飯後,與五、六位「同事」一起來到老昆石公路旁的花卉種植基地,開始了他們一天的忙碌。據悉,永新村現在有1500多農民靠這一行增收致富。去年5月的花街節上,宜良縣委書記郭子貞曾提出,5年內把宜良打造成「雲南花城」。如今,走進宜良,細心人會發現,公路兩側的土地都變成了花園苗圃,農民變成了花工。
  • 種植麒麟瓜 鋪就致富路
    劉四滿說,目前在白沙村的西瓜種植面積達到40畝,5月份開始種植以來,目前採摘已超過6萬斤。 這些皮薄多汁的麒麟西瓜一上市,就成了市場上的搶手貨。「受今年汛期雨水影響,有一半的麒麟瓜爛在地裡,瓜棚損失嚴重。」劉四滿告訴記者,麒麟西瓜個小肉甜,備受消費者青睞,在市場上供不應求。於是他趕著時間,抓緊補種了一批瓜苗。
  • 借力十裡水果長廊 三水區南山鎮天橋村走上致富路
    近年來,隨著南山鎮不斷擦亮十裡水果長廊品牌,不少天橋村村民乘著東風,發展起水果採摘旅遊業務,走上致富路。在農村人居環境工作的推動下,村子越發乾淨整潔,村民住得越來越舒心,日子越過越紅火。陳香水所說的十裡水果長廊,是一條橫跨南山鎮漫江、東和及擇善3個居委會的水果種植帶,全長10公裡。水果長廊種植面積近萬畝,一年四季果香不斷。近年來,南山鎮大力打造十裡水果長廊品牌,每年7月舉辦開園節,為農戶搭建展銷平臺。「以前,我們一家人就在村子一側的公路邊,向過往的路人兜售水果。」陳香水說,以前每天賣多少,完全靠運氣。如今,陳香水再也不用為銷路擔憂了。
  • 陳明軍:把冬蓀種植打造成致富產業
    陳明軍覺得一個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正的富,於是有了回鄉創業帶領大家共同致富的念頭。   陳明軍說,自己雖然一直在外打拼,但隨時從各種渠道關注著家鄉的發展。2015年3月,他用自己做生意賺得的200多萬元積蓄,在坡頭組成立了九裡箐種植專業合作社,以「合作社 基地 農戶」的模式,引導群眾種植冬蓀、天麻和靈芝。   有了專業合作社,讓村民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 阿壩松潘:中藥材原漿蜂蜜引領貧困戶走上致富路
    阿壩松潘:中藥材原漿蜂蜜引領貧困戶走上致富路 時間:2017-05-05 22:45:56 來源:中國網 編輯:張林 然而獨特的地理環境,使得該地盛產各類中藥材,白羊鄉吳家梁村第一書記吳貴霖,利用這一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帶領村民,將中藥材種植與蜜蜂養殖有機融合,引導貧困群眾走上了一條甜蜜的致富路。  吳家梁村,共有42戶120人,貧困戶8戶17人,以群眾外出務工為主要收入,是一個典型的「空殼村」。
  • 魏志平:中藥材種植築就群眾「致富路」
    三思鄉東大村東明中藥材種植合作社的社員們正在田間除草、鬆土。就在幾年前,這片土地還曾是鄉親們心裡的痛。地處華北平原,連片的農田本應該很適合規模化種植,偏偏這裡的土壤沙土化嚴重,種植一季小麥甚至需要灌溉7-8次,畝產量卻只有700——800斤。
  • 看準中藥材 打開致富路-上遊新聞 匯聚向上的力量
    通過深入調研、查找資料、與藥材收購企業溝通,鄒顯躍越發地認為中藥材產業能在狸獅村做大做強,能夠帶領村民致富。他的想法也得到駐村幹部、村委會成員認同。說幹就幹,村裡組織村民代表外出參觀學習,開闊視野,邀請藥材收購企業的種植專家來村裡給村民們傳授種植技術,提高大伙兒對中藥材產業的信心。
  • 本溪:掌握養鹿技術 帶動農民走上致富路
    自2003年開始,周永剛夫妻拋棄傳統種植玉米的農作方式,利用自家地處山林地帶的優勢,花8萬元資金購進20多頭梅花鹿飼養,如今已經發展到近100頭鹿的養鹿場,每年產值60多萬元。不僅自己過上了好日子,還幫助縣裡十幾家農民靠養鹿走上致富路。據周永剛介紹,發展養殖業,首先要掌握養殖技術,有了養殖技術才能養好鹿。
  • 漁民「變身」電商,走上「致富路」
    市海洋局供圖海西晨報 · ZAKER 廈門記者 林燕萍為了幫助漁(農)民轉產轉業,順利走上電商 " 致富路 ",12 月 9 日上午,由廈門市海洋發展局主辦,廈門市海洋與漁業研究所承辦的《網際網路 + 漁業》電商(直播帶貨)培訓班在廈門東海職業技術學院順利開班,助力漁(農)民探索新型網絡營銷模式。
  • 「夫妻羊倌」創新湖羊經營模式 走上生態養殖致富路
    技術和管理問題解決了,但銷路又成了問題。謝偉在跑市場的過程中,由於不熟悉當地行情,吃了不少閉門羹。不過轉機很快出現。 2014年10月,1000頭援疆種羊的訂單讓夫妻倆喜上眉梢。歷經四天四夜的顛簸,謝偉夫婦收到了種羊安全到達新疆柯坪的消息。隨著第二批湖羊種羊抵達柯坪縣,謝偉作為湖州技術專家團的一員來到柯坪。
  • 做好「牛」文章 走上致富路——記全市產業致富帶頭人孫振林
    做好「牛」文章 走上致富路——記全市產業致富帶頭人孫振林 2020-12-23 22: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