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一本史書,就是打開一個世界,讀史而知天下
本文由歷史醬料原創創作,歡迎轉載分享
都說成功的男人背後總有一位偉大的女人,作為近代資產階級革命的領導者,才華橫溢梁啓超梁任公的背後,可遠不止一位女子,甚至連他自己都說過,是三位女人,成就了他。
實際上,梁啓超只有兩位夫人,當然了,那個年代男人三妻四妾的也很正常,梁啓超作為名人卻只有兩個,相比作為同樣的戊戌變法領軍人物康有為這位頂級風流人物,已經算是十分「自重」了,那麼,他所說的第三位女子又是哪位呢?
時代弄潮兒,晚清的「頂流」才子
除了推動戊戌變法的維新變法鬥士這個歷史身份加成外,梁啓超同時還是近代國學大師,自身還是一個充滿人格魅力的人物,看過《飲冰室合集》和《新民說》的人應該更了解這樣一位大才,畢竟文風就基本能看出一個人的品格,當然了,更重要的是他學貫中西。在經濟學、地理學、文學、宗教學、哲學、歷史學、法學等領域都有很深的造詣,從他門下出來的弟子也無數,可謂桃李天下。晚清時期,他通過向中國傳播西方啟蒙思想,改革法律救國救國,推動了中國政治理論寫作和言論自由的進程。他一生勤奮樂觀,著述豐富,其中最寶貴的就是為後人留下了1400萬字的《飲冰室合集》。
除了人格的魅力外,梁啓超,一代名流,風流人物自然會引得被無數美女所愛。梁啓超的風採自然吸引力不弱了,比如呂碧城這位民國第一才女,就被梁啓超所傾倒,一生沒有結婚,當被問到這個問題時,她也只能落寞回答道:「生平可曾許的男子不多,而梁啓超卻早有妻室……難得伴侶,只有以文字自娛了。」可謂一遇任公誤一生。
在海外的意外邂逅
1889年,廣東省鄉試揭曉,沒想到考中第八名舉人的是一名16歲的年輕人。這件事在整個廣州市引起了轟動,而這個年輕人是梁啓超。主持地方考試的考官李端棻非常欣賞梁啓超的才華,決定把堂妹李惠仙許配給梁啓超,很快梁啓超和李惠仙成婚了。
1898年,梁啓超和他的老師康有為發起了戊戌維新變法運動,然而很快被慈禧太后血腥鎮壓,被通緝的梁啓超無奈只得逃往海外。他的妻子李惠仙留下照顧家人,可謂同甘共苦。而梁啓超則在日本繼續從事革命活動,並廣泛接觸西學,對其從事理論研究。1900年,康有為派梁啓超到檀香山做籌款工作。就在檀香山,他認識了何惠珍,一位華僑富商的女兒。
何慧珍還年輕。她不僅天生漂亮,而且很有天賦。她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更難得的是,她理解和支持他的政治活動。在梁啓超的演講時,她為梁啓超翻譯;當梁啓超被誤解和攻擊時,她在報紙上用英語寫文章,駁斥並維護梁啓超的聲譽。有一次,在兩人的默契配合下,梁啓超的演講活動十分成功。演講結束後,何慧珍向他表達了自己的心聲:「此生,我的心唯有先生。」然而,「我已經有老婆了。」這是梁啓超的回答。
但是何慧珍並不為一開始的被拒絕所氣餒,反而梁啓超對婚姻的忠誠讓她更覺得欣慰。事後,為了贏得梁啓超的好感,她動員父親捐出一筆錢給康梁做政治活動經費,並委託他人將捐款轉交梁啓超。後來,何慧珍又向梁啓超提出了一個令梁啓超震驚的要求:「我願意給梁先生做小!」
向夫人匯報「精神出軌」
何慧珍的痴情打動了他,畢竟是個正常的男人,此時二十七歲的他收穫了這位二十歲女子的痴情,而且是真的可以在事業上互相支持的那種對象,他動心了。回到公寓後,梁啓超久久不能平靜。然而,他又想到和妻子李惠賢多年來一直的相濡以沫和感情。他們怎麼能讓妻子傷心?梁啓超情緒低落,連夜給在日本的妻子寫信匯報自己的情況,並徵求李惠仙的意見:「餘歸寓後,愈益思念惠珍,由敬重之心,生出愛戀之念來,幾乎不能自持……不知惠仙聞此事將笑我乎,抑或惱我乎?」
不久,梁啓超收到了回信,沒想到妻子竟然願意撮合成全他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我不能照顧好你,你身邊有個情投意合的何小姐照顧正好,李惠仙還在信眾提到了,如果真的有意何惠珍,就稟報父親為你們做主。」
沒想到李惠仙的大方反而讓梁啓超慚愧萬分,他將信給何惠珍看,何惠珍看了很欣喜,其實李惠仙提到的父親才是重點,梁啓超還是十分畏懼這個名門出身的嶽父,妻子這是表明了如果再鬧下去就要告訴嶽父了,梁啓超無奈只能忍痛割愛。然而梁啓超卻提筆寫了一首詩給她:「一夫一妻世界會,我與瀏陽實創之。尊重公權割私愛,須將身做後人師。」看了這首詩何惠珍明白了梁啓超的意思,最終黯然神傷地走了。
李惠仙的大方當然是出於自己的聰慧,她很了解男人的心思,為了留住梁啓超,不讓其他人超越她在梁啓超心中的地位,很快她安排從娘家帶來的陪嫁丫頭嫁給了梁啓超,1903年,在日本流亡期間,由李夫人做主讓他們成了親,也就是梁啓超的二夫人王桂荃,梁啓超生命中第三個最重要的女人,王桂荃小名來喜,王桂荃還是梁啓超給她取的名,她在梁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雖然那個時代男人可以三妻四妾,但因梁啓超要倡導「一夫一妻」制以身作則,因此在李慧仙還在世時,王桂荃一直隱藏在幕後沒有露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