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新聞】前往非洲偏鄉宣教 建立教會與健康關懷小站

2021-02-28 歸正福音

非洲多哥的Clement和Simon牧師來臺,弟兄姊妹熱情歡迎。

「去非洲宣教,回應宣教大使命!」臺灣信義會、嘉義基督教醫院(簡稱嘉基),與美國矽谷生命河靈糧堂劉彤牧師、王亞辰牧師連結,前往非洲探勘。臺灣信義會監督、士林真理堂主任牧師吳英賓率領嘉基醫療團隊前往非洲多哥了解當地情況,並在禱告中決定回應神在非洲洛美建立教會。8月31日Simon和Clement牧師從多哥飛了12,588公裡來到臺灣,參加士林真理堂舉辦的「非洲宣教分享餐會」,以食物文化交流、宣教Q&A講座拉近非洲與臺灣之間的距離,逾百人參加。

左起為Clement牧師、Simon牧師及吳英賓牧師。

31日晚間,「以醫療事工打開宣教的門,真是上帝的帶領!」吳英賓牧師說,當嘉基與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簡稱國合會)開始在史瓦帝尼「醫療合作計劃」,他開始發覺上帝給嘉基開了宣教的門,可以前往非洲展開醫療服務、傳遞專業的衛生教育等知識。因此,2018年底在矽谷生命河靈糧堂劉彤牧師邀請下,前往非洲多哥探勘,從事醫療宣教。

與當地多哥教會、弟兄姊妹合影。臺灣信義會提供

臺灣信義會監督吳英賓牧師為當地弟兄姊妹祝福禱告。臺灣信義會提供

         吳牧師率領團隊、連結生命河靈糧堂於今年4月成行前往,其中前往了生命河靈糧堂在多哥首都洛美郊區正與建的診所,了解當地診所的需要,也給予營運及醫療上的建議。他說,曾經是法國屬地的多哥對臺灣來說非常陌生,全國人口約有3成為基督徒。許多地方都非常偏僻與貧窮,當地因醫療設備不足,瘧疾的問題難以得到改善,甚至有人一生都沒有看過醫生。

生命河靈糧堂負責非洲宣教事工的王亞辰牧師。

生命河靈糧堂負責非洲宣教事工的王亞辰牧牧師表示,在當地宣教,最需要的是擁有專業的人才,例如:醫療、學校及職能訓練,讓他們的年輕人在地受教育,長大後回饋社會,這才是實質的幫助。以洛美教會的診所為例,起初當地的村長非常反對,因為村長認為每個單位來就是消費他們,滿足個人的成就感,反而只會讓他們感覺自己更可憐。但王牧師向他說明,「我們來就是希望幫助你們有自己的診所、醫療人員及建立正確的衛生教育。」村長、村民一知道他們真實的目的,就非常歡迎他們。
 「若不是上帝的帶領,我們不會經歷開拓教會的恩典。」王牧師說,當地的穆斯林極多,人口數據統計,到2055年,非洲將會有大量的年輕人,因為他們生養眾多,若不這個時候前往非洲宣教,在未來如何得著年輕人,並向穆斯林傳福音呢?此刻在他們生命、生活最需要的時候,華人教會應伸出援手,深耕當地並撒下福音種子,那麼未來將能得著一批批穆斯林成為主的門徒,進而把福音傳到萬國萬邦,並回到耶路撒冷,這是可期待、禱告的異象。

宣教Q&A講座。

會中,宣教Q&A講座,吳牧師介紹Simon牧師是首次來臺灣,將與士林真理堂合作,預計今年10月將在多哥洛美開拓植堂。Simon牧師說,他很高興能夠來到臺灣,尤其看到弟兄姊妹熱情的接待,感受到在基督裡我們真是一家人。他感恩地說,因著Clement牧師、劉彤牧師,才能認識監督吳英賓,未來才有可能在洛美宣教植堂。
 Simon牧師表示,他往鄉村開拓教會,哪裡接受福音,他就在那裡開始教會,也可說是關懷小站。目前在鄉村約有10個據點,有時兩個村子相隔10多公裡,可能沒有水、沒有食物,但他看見人信主、病得醫治經歷神的大能,不禁讚嘆「神真是信實與美好!」雖有時遭到穆斯林逼迫,但他仍不畏懼,一家一戶的拜訪,向他們傳使人身心靈得飽足的耶穌。
 Clement牧師則是第3次來到臺灣,他說,因著華人教會的委身,從2001年開始在當地建立教會、孤兒寡婦受到妥善照顧。此外,若不是開設了職能訓練學校,無法留住年輕人在當地就業。而他一路走來,是神的大能、聖靈的帶領,使得他們禱告病得醫治,遭受迫害時心中仍有平安。時常沒食物吃的時候,他們就是禁食禱告,操練神在他們生命中的恩賜,因此,願意為主開拓一間又一間的教會。
 吳英賓牧師受訪時表示,今年開始在多哥開拓教會後,明年2月會開始差派短宣隊前往非洲,而Simon牧師原本所成立的10個鄉村據點,未來可能作為「健康關懷小站」。他也呼籲為非洲宣教禱告,盼望有主的帶領與平安,經費也有主的供應,為主得著非洲穆斯林,完成主所託付的大使命。 

來源於:網絡

    

邀請你分享轉發《歸正福音》每日的信息,一同參與網絡傳福音事工,願上帝祝福你!

真理造就(318714896)

福音播放器(13826481264)

愛之音微商創業(aizhiyin123)

相關焦點

  • 【基督教新聞】以色列宣教 為猶太人、阿拉伯人求平安
    前往以色列建立教會、短宣。士林靈糧堂提供  「你們要為耶路撒冷求平安!」
  • 黃劍波.孫曉舒:基督教與現代臨終關懷的理念與實踐
    基督教對臨終關懷的提供者, 以及對於作為其信徒的臨終者和親屬所提供的關於生死問題的信仰關懷和安慰, 都與其教義和信仰實踐有著緊密的關聯。了解基督教在歷史上以及現代實踐中如何影響了現代臨終關懷理念和實踐, 有助於更為全面和深刻地理解現代臨終關懷, 進而更適切地展開臨終關懷服務。
  • 【復航空難最新】教會機構出動關懷 基督徒女老師一家三口生還
    (圖片來源/臺北靈糧堂臉書)今(4日)上午復興航空GE235班機墜毀於基隆河,最新消息指出,有23人死亡、15人受傷、20人失蹤,教會界相當關心此起空難事件,紛紛發動代禱網絡,更陸續動員人力,前往現場協助及醫院待命關懷;本報也獲知有一位主內弟兄及1名機組人員葉家菁姊妹在失蹤名單中,請大家迫切為這些人安全歸來守望。
  • 基督時報•2017中國基督教十大新聞
    2017年尾聲之際,基督時報根據點擊率、熱搜詞、分享率和重要性等綜合因素,評選出2017年中國基督教十大新聞(包括事件、熱點和話題):1.宗教改革500周年紀念2.新修訂《宗教事務條例》公布3.兩位中國宣教士在巴基斯坦被IS殺害4.基督徒自媒體亂象與打假5.直面基督徒女性家暴現象
  • 基督教長老制教會治理基本原則與實踐
    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上帝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使我們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被一切異教之風,飄來飄去,就隨從各樣的異端」(弗4:11-14)。
  • 第五期基督教與社會關懷公益講座線上舉行:教會當成為社會的祝福
    第五期「基督教與社會關懷」講座已於12月中旬在網上正式拉下帷幕。由於疫情的關係,今年的「基督教與社會關懷」講座均以網絡的形式舉行,第五期日程為12月14日-16日上午9點-11點。
  • 【專訪】包德寧牧師(中):中國教會的宣教潛力、及需要繼續持守和...
    中國教會對於世界基督教的發展有什麼意義呢?包德寧牧師:因為中國人現在去國外移民、學習或者定居等等,現在中國人全世界都有了,所以中國教會在中國國內一定要關心那些走出國門的人,這些移民的人當中可以產生一些宣教士。還有教會跟之前幾十年前的情況不一樣,現在是中國教會傳福音給別的國家的人,以前是別的國家的人給中國傳福音的嘛。
  • 基督教虔誠的修女,特蕾莎,為什麼人們會稱她為「教會聖師」?
    百家號作者:南蓉看歷史在基督教歷史中不知道大家都與基督教的歷史了解有多少呢?小編的一個朋友,她就比較喜歡了解關於基督教的歷史。前一陣子我們在聊天時談到了基督教的一個信徒。一個被人稱道的修女特蕾莎。特蕾莎與約翰成為親密的朋友和同工,通過約翰的工作,特蕾莎的改革令赤足加爾默羅男修會得以建立。因此,在基督教歷史中,聖特蕾莎是唯一一位同時創建了男女修會的女基督徒雖然特蕾莎忙於修會的各種行政事務,但她還是花時間去作神秘默想,她的神秘默想經常令她得到異象,進入忘我的境界。
  • 教會與基督教教育
    所以基本上我覺得那個時候,大家對教學理念、基督教教育到底是什麼,都不是很清晰。但那個時候神已經把這個負擔放在我心裡頭。我一下子就想到,我剛信主的時候只有兩個願望,一個是讓我女兒受洗,還有就是如果有教會學校,我一定把我女兒送到教會學校去。這就是我當時的想法:我自己有孩子,我一邊學習,也開始推動並且參與基督教教育。也就是在所以那個時候就開始為我們的教會學校禱告了,直到五年以後我們才有了自己的學校。
  • 宣教的教會——安提阿
    宣教的教會——安提阿 引言:這段經文展開了世界歷史上前所未有最膽大、最挑戰的裡程。基督的教會向前邁進,竭力將福音帶到全世界,特意差派兩位宣教士去滿足世界迫切的需要。最初的宣教士,出自以廣傳福音著名的安提阿教會,安提阿教會蒙神揀選成為普世差傳與宣教的中心。
  • 臺灣中原大學啟用「基督教史料室」 珍藏中國教會史料上萬冊
    張光正校長、王秋華建築師、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總幹事林治平共同剪彩(圖:中原大學網站) 」,典藏珍本聖經、臺灣教會史與中國內地教會史等重要史料上萬冊,或將成為臺灣所有大學中最具基督教典藏特色的圖書館。
  • 基督教傳教士在中國建立的13所教會大學
  • 教會史演義(312):東方使徒沙勿略去亞洲和中國宣教
    耶穌會最初的宣教活動主要是在歐洲一帶,重點宣教對象是那些反對天主教的新教誓反派,終極目的是要改變這些人的思想和信仰,叫他們重回天主教會的懷抱,以此來遏止宗教改革勢力的擴張。與此同時,耶穌會漸漸放眼世界,把宣教範圍向歐洲以外的殖民地地區推進。
  • 教會中的關懷探訪
    新約神子道成肉身,到訪這個世界,到訪以色列,他醫病、趕鬼、憐憫貧窮,宣告神的國透過他進入進入這個世界,宣告新的屬靈共同體通過他被建立。貧窮、疾病的人、社會底層人在這世界上是往往是被輕視的,被壓迫的,被人忽視的,他們需要很多關懷但是卻得到很少,但基督說,「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太11:28),耶穌關注他們的需要。
  • 基督教派系簡介
    西方基督教(英語:Western Christianity)泛指包括拉丁禮天主教會、普世聖公宗和新教在內的各種形態的基督教宗派,通常都可以追溯到中世紀時羅馬天主教。西方基督教是相對東方基督教而言的。這些宗派在西、北以及南歐、東歐部份地區、南部非洲、澳洲以及西半球佔主流,並隨著這些宗派的宣教活動而擴及世界各地。
  • Good TV15周年 分享全球華人基督教新聞節目異象
    如今,進入第16個年頭的Good TV也盼望將服事推進到一個新階段:計劃製作全球華人基督教新聞節目。這是在7月29日於南加州舉行的「耳目e新」異象分享會上,Good TV總經理曾國生分享的異象。大洛杉磯教會網絡報導了這一消息。曾國生表示,這一新的節目旨在放大宣教事工的影響力。
  • 華人教會牧者前基督工人神學院院長張子江牧師回天家
    為張子華牧師之二弟,著名教育工作者及教會牧師,早年畢業於九龍華仁書院及浸會學院(現名浸會大學),後赴美國留學,獲美國堪薩斯州州立大學教育行政碩士及美國聖路易市約神學院宗教教育碩士。張牧師在香港及美國華人教育界、基督教界都享有極高的聲譽。1988年,他獲委任為香港太平紳士,隨後被委任立法局議員。在香港期間歷任教會執事二十多年,周末在不同教會有講壇的事奉,並任多個基督教機構的董事。
  • 【話題】教會如何幫助和關懷單身基督徒?單身基督徒的婚姻是靠自己...
    社會上的單身男女越來越多,教會也同樣面臨很多單身基督徒。然而很多時候,教會為家庭提供各種合適的福音信息與團契、活動等,卻很少會關懷到單身基督徒的需要。據美國某基督教媒體刊登的文章上提到,在美國,每個教派裡至少80%的教會沒有以單身成年人為主要對象的事工。大多數教會並不排斥單身人士,但他們更關注婚姻與家庭。
  • 傳教士湛羅弼傳:被譽為「浸信會在華文字宣教事業的先驅」
    Chamers)為美國浸信會來華宣教士,他在兩廣宣教,在文字事工上頗有建樹,被譽為「浸信會在華文字宣教事業的先驅」。1870年4月24日湛羅弼生於美國馬裡蘭州一個虔誠的基督化家庭,在屬靈氛圍成長的湛羅弼,從小就立志到海外宣教。他從神學院畢業後,在國內侍奉,但他不留戀國內的舒適環境,向教會要求派他到海外,他的申請很快得到批准,1895年,湛羅弼被差派到中國兩廣地區從事宣教工作。
  • 啟示錄七教會-土耳其基督教聖地
    今天要說的是在土耳其旅遊界可以聽到的「七教會」之旅,每年都會有朝聖者循著七教會前往土耳其,那七教會到底是在說什麼呢? 但當時基督教文明興起後因為他承襲希臘羅馬的多神信仰而被棄置。當時所指的教會如今也無法考究實際地點,但天主教徒來到此地會去不遠的「聖母瑪莉亞故居(Meryem Ana Evi)」,傳說使徒約翰將被猶太人迫害的聖母瑪莉亞接到此處奉養終老,成了聖母瑪莉亞最後的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