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原大學網站)
張光正校長、王秋華建築師、宇宙光全人關懷機構總幹事林治平共同剪彩(圖:中原大學網站)
(圖:中原大學網站)
(圖:中原大學網站)
(圖:中原大學網站)
4月16日,臺灣中原大學啟用「基督教史料室」,典藏珍本聖經、臺灣教會史與中國內地教會史等重要史料上萬冊,或將成為臺灣所有大學中最具基督教典藏特色的圖書館。
當天的啟用典禮上,教職員詩班獻唱《主,唯有禰》。校長張光正致詞表示,基督教史料室的啟用進一步讓中原大學的特色與校外學界、宗教界的資源連結,成為未來研究基督教在華史的重要基地,也將成為臺灣所有大學最具基督教典藏特色的圖書館。
「基督教史料室」位於張靜愚紀念圖書館4樓,佔地約230平方米,由潘冀、王秋華建築師設計監造,典藏上萬冊圖書、資料庫、電子期刊等。圖書收藏包括:教會歷史、經典、神學、信仰生活、猶太教、工具書等。其中,中西文圖書8563冊、中文期刊211冊、西文期刊246冊、中文微縮單片2818冊。
張靜愚紀念圖書館李宜涯館長表示,基督教史料室成立的最大意義,不僅是臺灣各大學圖書館中,唯一以基督教特藏為特色的圖書館,更在於中原大學基督教史料室的特藏具有本土化,把中國的基督教史與臺灣的基督教史結合在一起。
據悉,珍貴特藏包括臺灣第一代基督徒《臺南高長家族族譜》、《吳葛親族150年族譜》,以及完整收錄北美基督教青年會YMCA於民國9年在中國發行第一份中文雜誌《青年》、《進步》、《青年進步》,皆為國內絕無僅有之典藏。「英國長老教會海外宣教檔案」2,841張微縮史料,其中臺灣部分佔226張;以及數十種語言及印刷版本的珍本聖經典藏,都相當具有參考價值,彌足珍貴。再者,光緒元年的線裝《馬可講義》、1856年的《新約全書》,以及第一本直接以希伯來文、阿拉伯文及希臘文翻譯成荷蘭語的《新舊約全書》等典藏,亦令人嘆為觀止。
中原大學圖書館表示,希望藉著基督教史料室的成立,提醒臺灣教會界重視史料的保存,且避免過於零散,可將收藏與史料提供給本館,使中原大學成為研究基督教在華史的重要平臺。
「基督教史料室」開放時間將同步配合「張靜愚紀念圖書館」,民眾也可以辦理換證入內參觀及閱覽。開放時間:星期一至五上午8:00至晚上10:00,星期六、日上午9:00至下午5:00,國定假日不開放。
中原大學位於臺灣桃園市,是一所「全人教育」的綜合性私立大學,在1955年由美籍牧師賈嘉美及基督教長老會張靜愚、鈕永建等人在地上士紳的贊助支持下成立。教育宗旨:中原大學之建校,本基督愛世之忱,以信以望以愛,致力於中國之高等教育,旨在追求真知力行,以傳啟文化,服務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