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敗退臺灣後,那些來不及帶走的姨太太去了哪?下場如何?

2020-12-11 每玲在家鄉

國軍敗退臺灣後,那些來不及帶走的姨太太去了哪?下場如何?

雖然我們現代社會是一夫一妻制度,但是在以前可不是這樣的,男人三妻四妾是很正常的情況。當時屬於男權社會,社會的權力和財富大多都集中在男性的手中,政府也是由男性組建,所以男性娶多個老婆在當時是沒問題的。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中國的近代,新中國成立之前一直有著這樣的情況,在民國時期,各種軍閥的姨太太可不止一個。那個時候大家剛剛從封建社會脫離出來,想要一下子就適應新時代是不可能的,所以仍然保留著很多的封建殘餘思想,三妻四妾就是這樣的。

納姨太太的風氣是從袁世凱開始,袁世凱在當上了臨時大總統後權勢地位大漲,為了滿足自己的欲望就開始納姨太太,袁世凱之後的軍閥們手中握有兵權,有權有勢,他們也學著袁世凱納姨太太。在國民黨中也是這樣的,雖然在當時已經提倡了一夫一妻制度,但是管轄並不嚴格,所以仍舊有很多男人娶多個老婆。1949年,國民黨敗退臺灣,大量的國軍高級將領都逃到了臺灣,這些姨太太可不是全部都跟去了臺灣,她們自然是被留了下來。

新中國成立後,可是不允許男人三妻四妾的,那這些被拋棄的姨太太的下場如何呢?這些姨太太大多都是受過一定教育的女性,她們的思想大多並不守舊,如果是個村姑那些高級將領才看不上。也正是受過教育,所以她們也不會生存不下去,她們很多人憑藉自己相對較高的知識水平進入到各行各業工作,維持自己的生活。

而部分只是水平不高的則看清了現實,放下身段開始做工維持生活。當然,也有習慣了奢華生活的姨太太,他們不想勞動也沒知識,最終被時代所拋棄。

相關焦點

  • 國軍逃亡臺灣後,那些來不及帶走的姨太太去哪了?
    國軍逃亡臺灣後,那些來不及帶走的姨太太去哪了? 國軍逃亡臺灣後,那些來不及帶走的姨太太去哪了? 國軍逃亡臺灣後,那些來不及帶走的姨太太去哪了? 國軍逃亡臺灣後,那些來不及帶走的姨太太去哪了?
  • 國軍逃亡之後,來不及一起帶走的「姨太太」們,最終下場如何?
    在古代一個男人是可以娶很多女人的,不是結髮妻子的那些女人,一般被稱為小妾或者姨娘。 那麼在民國時期,國軍逃亡臺灣之後,那些來不及帶走的姨太太們,下場究竟如何了呢?
  • 國軍跑去臺灣後,那些來不及帶走的姨太太去哪了?下場如何?
    近代中國所遭遇的最後一個動亂時期就是解放戰爭了,四九年,國民黨垮臺,蔣介石和國軍高級將領紛紛逃往臺灣,那些國民黨高級將領逃亡臺灣留下了不少家眷。 國民黨黨內部高層,大多都是類似黃埔軍校這種正科軍人出身。
  • 蔣介石退到臺灣後,跟隨蔣介石去臺灣的國軍將領,下場如何?
    蔣介石第一次到臺灣是1946年,抗戰勝利後,內戰爆發時,他和宋美齡在1946年10月25日飛到臺灣造訪。蔣介石退到臺灣後,跟隨蔣介石去臺灣的國軍將領,下場如何?
  • 國軍敗退後,這2位國軍高級將領沒去臺灣,最終選擇回到祖國
    在解放戰爭後期,隨著國軍部隊敗退臺灣,很多國軍將領都跟隨著去了臺灣,但是在逃亡的過程中依舊有著很多的將領看清了老蔣的面目,所以選擇定居香港或者去到其他的國家,當然還有著一些國軍將領在新中國成立之後選擇 回到了大陸,在新中國的建設當中貢獻自己的力量,而今天我們講述的這兩位國軍高級將領就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後
  • 國軍空軍總司令周至柔,1949年跟隨蔣介石逃到臺灣後,結局如何?
    解放戰爭結束了,動蕩的時局同時也分割了大陸和臺灣。蔣介石敗退臺灣的同時,他也帶走了很多的同胞。今天主要想跟大家一起分享的是蔣介石手下的空軍總司令,此人名叫周至柔,想必大家也都很好奇,周至柔最終的結局如何?周至柔是浙江臨海人,年少時期他的父親就離開了人世,他是由自己母親一手拉拔長大的。
  • 1949年蔣介石敗退臺灣,臨走下死命令必須帶走三個人,三人是誰?
    解放戰爭時期,隨著人民解放軍的勢如破竹,國民黨兵敗如山倒,中國的局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解放軍必將奪取戰爭的最後勝利,此時的蔣介石深知國民黨的敗局一定,於是決定退守臺灣。不過,蔣介石在1949年敗退臺灣時,不僅把那些收斂來的錢財都帶去了臺灣。
  • 國民黨敗退臺灣時,蔣介石帶走了多少黃金?
    1949年,蔣介石帶領國民黨開始退守臺灣,在撤退時帶走了大量的黃金,那麼究竟帶走了多少呢?數量之大,就連臺灣學者李敖都曾放話直言:對不起大陸同胞。有了地,有了人,還要有錢才可以。
  • 蔣介石敗退臺灣後沒有回臺北而是去了這個地方,原因太荒唐
    大家都知道1949年,蔣介石因無力反抗共產黨軍隊而不得不敗退臺灣。按理來說,蔣介石應該直接去往臺北,但是他的專機先是停在了距離臺灣不遠的澎湖,到臺灣後也是直接去了高雄,這是為什麼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 蔣介石敗退到臺灣後,為什麼要清洗黃埔系將領?
    1949年,國民黨在大陸的節節敗退,一個又一個的省份相繼解放,國民黨終於走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1949年底蔣介石從成都飛往臺灣,在臺灣度過了最後餘生。
  • 解放戰爭:國軍的臺灣「總退卻」計劃,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部署的?
    國民黨軍能在1949年把近60萬正規軍,外加200萬平民從大陸海運到臺灣、海南等島嶼,如果沒有經過長期精密的計劃和組織,其實現難度會非常大。從實際情況來看,顯然國府不是在最後時刻才臨時決定撤出大陸,據守臺灣的。那麼這項「總退卻」計劃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準備的呢?1945年日軍戰敗,臺灣這一通過不平等條約被日軍搶佔的海島,被國民政府接收。
  • 韓戰結束後,國軍不斷騷擾大陸,解放軍當即決定:炮擊金門
    1949年解放戰爭中國軍兵敗如山倒如同喪家之犬一樣敗退臺灣,國軍高層幻想打幾場漂亮仗重新喚起美國對自己的支持,並反攻大陸。一路順風順水的三野自從渡江後並沒有遇到過什麼像樣的抵抗,信心膨脹再加上缺乏海戰經驗,沒有海軍和空軍的掩護雖然重創了金門守軍,但登陸的3個團及船工、民夫大部犧牲少量被俘。在準備下次進攻期間韓戰爆發,解放軍不得不把重心轉移到抗美援朝戰爭中。
  • 解放戰爭時期,國軍一級上將都是哪10個人?沒有一個不是狠角色
    而在解放戰爭時期,國軍將領中的一級上將僅存10個人(不含死後追授、已故和臺灣時期授予的),分別是誰呢?總結起來就兩條:不是中央軍頂級大佬,就是一流地方軍閥。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 第三位,白崇禧。
  • 1949年蔣介石敗退臺灣後,在日記中寫道,三人是他失敗的罪魁禍首
    果然不久後,蔣介石就撕下了和談的遮羞布,發動了蓄謀已久的內戰,向我解放區大舉進攻。不過,蔣介石雖然號稱800萬軍隊,還有所謂的王牌軍,以及美式裝備的精良武器,但也只不過是一隻紙老虎。因為此時,得到了人民擁護的解放軍也不斷地壯大起來,軍事力量變得越來越強大。等到我軍奪取了遼瀋、平津、淮海三大決定性戰役的勝利後,國軍主力損失殆盡。
  • 1949年蔣介石敗退臺灣後,在日記中寫道,此三人是他失敗的罪魁禍首
    果然不久後,蔣介石就撕下了和談的遮羞布,發動了蓄謀已久的內戰,向我解放區大舉進攻。 不過,蔣介石雖然號稱800萬軍隊,還有所謂的王牌軍,以及美式裝備的精良武器,但也只不過是一隻紙老虎。因為此時,得到了人民擁護的解放軍也不斷地壯大起來,軍事力量變得越來越強大。等到我軍奪取了遼瀋、平津、淮海三大決定性戰役的勝利後,國軍主力損失殆盡。
  • 他是國軍三大參謀長之一,逃到臺灣被要求返回,晚年在臺北開飯店
    國民黨軍從大陸敗退之後,軍官的命運各不相同。有一個人是國軍的三大參謀長之一,逃到臺灣又被要求返回,晚年他在臺北開過飯店。此人的名字叫盛文,湖南省長沙人,是胡宗南手下的一位高級將領。
  • 南京淪陷後,國軍3個高級將領被困其中,他們的結局如何?
    南京保衛戰是一場和日軍直接開戰的正面作戰,當時日軍下達了攻佔南京的命令,蔣介石這邊則命令了唐生智為司令長官,和日軍展開生死決鬥,但是結局卻是十分的慘了,最後國民黨軍隊節節敗退,犧牲無數。
  • 跟隨蔣介石去臺灣的國軍將領命運如何?大多晚景悽涼
    1949年12月10日下午2時,蔣介石帶著蔣經國,乘坐專機「美齡號」從成都鳳凰山機場起飛,倉惶逃往臺灣。從那以後,直到1975年病逝於臺灣,蔣介石這輩子再沒踏上過大陸的土地。在1949年前後,跟隨蔣介石前去臺灣的,還有眾多的國民黨將領。比如何應欽、白崇禧、胡宗南、閻錫山、熊式輝、劉峙、薛嶽、周至柔、餘漢謀、湯恩伯等人。
  • 國軍中CC系,政學系,黃埔系哪一個才是蔣介石最倚重的派系
    蔣介石領導的國軍軍事集團,內部派系林立,他們拉幫結派,都在這個大軍事集團中培養自己的勢力,就比如拿軍隊來講吧。在國軍將領中分嫡系與雜牌將領,嫡系是指蔣介石的愛將,或者是畢業於黃埔軍校的學生。雜牌將領是指不是畢業於黃埔軍校,而是半路加入國軍,或者原先是地方將領的人物,稱之為雜牌將領。因為內部派系林立,也導致是蔣介石在解放戰爭中失敗的一個重大原因。那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在派系林立的國軍中CC系,政學系,黃埔系哪一個才是蔣介石最倚重的派系
  • 國軍大潰敗,劉峙為何不敢去臺灣?他幹的這些事老蔣一件都不能忍
    三大戰役結束後,老蔣的精銳部隊幾乎損失殆盡,屋漏偏逢連夜雨,桂系的白崇禧和李宗仁又趁機逼宮,老蔣只得黯然下野,退居了幕後。面對危局,國民黨內部不是商議如何同舟共濟,共渡難關,而是藉機拆臺,勾心鬥角,所以說國民黨敗得一點也不冤。在敗局已定的情況下,那些國軍大佬們都開始為自己尋找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