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月13日,德國下薩克森州布倫瑞克對大眾汽車集團開出1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75億元)罰單。
近日,汽車圈裡瘋傳的「尾氣門」事件,眾所周知是2015年所埋下的惡果。
具體情況如京華時報2015年9月18日報導:
當日,美國環保局指控德國大眾汽車集團,在所售1100萬臺柴油動力汽車上安裝專門應付尾氣排放檢測的「失效保護器」(defeat devices),以便車檢時能以「高環保標準」過關,而在平時的使用中卻大量排放汙染物。
此次涉案車輛包括大眾汽車集團2008年以來在美國銷售的約48.2萬輛柴油車,涉及2009年至2015年款的柴油版捷達、甲殼蟲和高爾夫、同期的奧迪A3和2014年至2015年款帕薩特。如確認這些車存在軟體欺詐行為,罰款總額可能達18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70億元)。
兩日後(9月20日),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主席文德恩發表聲明道歉,表示會全面公開調查此事。德國經濟部長加布裡爾說,他相信大眾汽車能夠儘快且徹底地擺脫影響,「德國製造」汽車及其他產品的名聲「不會失去光澤」。
最值得一提的是,兩個月後,奧迪承認同樣運用了這一軟體在美國的排放測試中進行造假。
時隔三年之久,此事再次被搬上銀幕。
6月13日,德國下薩克森州布倫瑞克對大眾汽車集團開出1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75億元)罰單,可以說,這是德國歷史上對企業最高的罰款之一。大眾汽車集團當即表示接受這筆罰款。
對此,起點電動網小編採訪了國內汽車企業相關負責人,他表示:「國內的傳統車沒有這麼重的罰單,至少近幾年不會出現」。
而大眾現在的股價自2015年9月醜聞曝光後雖有較大幅度的回升,但比起其2015年4月的股價高點依然下降約44%。
接著6月18日,為配合相關調查,德國慕尼黑檢方當天已對德國汽車製造商奧迪公司董事會主席魯珀特·施塔德勒(Rupert Stadler)實施逮捕。
這也是大眾集團迄今為止因涉嫌在排放測試中造假而被拘留的高管中級別最高的。
據路透社報導,這起尾氣門醜聞主要發生在美國範圍內,目前共有9人被指控,兩名前大眾汽車高管認罪並被判處徒刑。
起點電動網小編第一時間對此事件採訪了乘聯會秘書長,他表示:「傳統柴油車的發展難度越來越大,必須轉型」。
而揚子江汽車集團總工雷洪鈞表示:「一句話,大眾這種投機取巧的方式,就是減少成本,保持現有利潤率,因為對於大眾、奧迪這樣的公司,技術已經不是問題」。
誠然,成本是汽車企業經營的根本所在。「但是,傳統車企保持10%的利潤率已經很不錯了」,雷洪鈞談到。
另外,「柴油危機」對經濟發展帶來的風險,以及碳排放節能減排的迫切要求,讓各國都在思考以新能源汽車替代傳統汽車,全球多國正競相淘汰汽油和柴油車。
截至目前,許多歐洲國家已相斷出臺明確的禁售時間表,如下圖所示。
作為世界最大汽車市場,中國也已經開始研究制定禁售燃油車的時間表,「至於是否有利於新能源汽車發展,隨著國家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和治理汽車排放力度加大,會助推新能源汽車,但是真正能加速新能源汽車換購的是國家嚴格執行新能源汽車特殊路權,以及不斷提升電池能量密度增加續航裡程,解決續航裡程焦慮症。」業內專家強調。
國家已經相繼出臺各項政策,如4月21日,深圳市政府發布的《2018年「深圳藍」可持續行動計劃》,計劃明確規定輕型柴油貨車電動化。
且列出時間表:
2018年5月1日起,新增營運類輕型貨車全部為純電動車;
2018年12月31日前,淘汰2萬輛營運類輕型柴油車。
2018年12月31日前,推動1萬輛非營運類輕型柴油貨車置換為純電動貨車。
此外,深圳市還計劃在7月1日開始對全市輕型柴油車實施國六標準,這一門檻的設定也被認為將加速全市輕型燃油貨車加速電動化。
國家層面提出了藍天保衛戰行動,相信隨後會有相應的政策出臺,各類清潔能源會加速推廣應用,其中新能源汽車是重點之一。
同時各地方政府也會紛紛跟進,通過各項行政措施,在城市公交車、環衛郵政、計程車、城市物流運輸等領域率先禁售燃油車, 並且在這些領域實現全面電動化。
中國需要走自已的路,殺出一條血路,如果繼續走在外國人的屁股後面,生存空間更小,現在是一個機會,一個超越的機會。
聲明:起點電動網對本文保留全部著作權限,未經許可授權,禁止第三方以任何形式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