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放學早,家長下班遲,如何銜接?好多人不得已將孩子送到晚託機構,家長們俗稱為「晚託班」。近日,本報記者在南通、南京、蘇州等多個城市調查,發現眾多晚託班,普遍收費不低,但隱患不少。
小學放學早,火了晚託班
11月3日,下午三、四點,正是孩子放學時刻。海安縣明道小學門口除了接孩子的家長,還有一群人像接站一樣,手舉寫有各種教育機構名稱的木牌,把一群學生聚到牌下。「我們把小孩帶到晚託班,他們做作業,我們幫他們批改。」手舉雅培教育的男子告訴記者,這種晚託班多在學校周邊開辦,多達十幾家。
一位打「日升家教」牌子的女子,帶一群統一戴紅色帽子的孩子,向附近居民樓的晚託班走去。記者跟隨他們走上3樓。這個晚託班,是由普通民居隔成的三間教室,裡面已有孩子在做作業。據了解,這家晚託班共6名教學人員,輔導60多個學生,教學持續到晚8點,晚飯也是他們提供。
這種晚託班很多帶有課外補習班的性質。日升家教負責人告訴記者,「周一到周五,三年級一個月是360元,升一個年級漲20;周六、周日一天50元。」博文家教給的報價是400元/月,而好學生家教的標準是一、二年級450/月,三至六年級500元/月。在蘇南一些城市,就更貴了。像蘇州桐涇公園附近某晚託班開價700元/月,加一些如軟陶等興趣培訓則要950-1400元,無錫明學專業晚託班則開價1150元/月。
雖然價格不低,但晚託班十分紅火。一位接孩子的家長告訴記者,家長太忙,而這些晚託班能包晚飯,能代管孩子作業,解決了雙職工家庭的後顧之憂。鹽城的小學教師佟圓告訴記者,她教的年級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放學後去晚託班。
一張家政執照,辦起晚託班
晚託班雖紅火,但教學環境大多欠佳。9月25日,南通市民向政風行風熱線投訴:通州高新區金樂小學附近,一家掛靠在華東職校名下的晚託班竟然開在一家廠房內,且沒有辦理任何手續。
記者經多日暗訪,發現各地晚託班地址基本都在小區內,或租用老舊居民樓,或將自己住房改造,應對大流量疏散就很困難,更別提專業防火設施了。
晚託班遍地開花,各機構從業人員大多沒有教師資格證。博文家教負責人坦言:「聘的都是大學生什麼的,沒有教學經驗。」樂學家教工作人員自稱是師範畢業,但表示沒有教師資格證。有一家辦在一個簡易平房內的晚託機構,給記者出示的,竟然是一張工商部門發放的家政服務執照。
按《省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設置和管理辦法》規定,禁止在居民樓和不適合辦學的場所進行辦學工作。海安縣教育局職業與社會教育科韓科長告訴記者,這些晚託班基本沒審批手續,「有手續的也是很少數的,拿的工商營業執照。因為晚託和家教之類的,國家法律沒有明確審批部門和具體規定,所以不歸教育部門管。」海安縣工商局則表示:「應當是屬於教育局去管。比如設立學校,開創社會教育班、補習班、幼兒園、家教,都歸其管。」
其實,並不是所有託管班不想要資質,但門檻較高。海安縣相關規定要求這類民辦教育機構註冊資金不少於50萬元,以及教學面積不少於300平方米。一些機構抱怨:「我們沒有達到400平方米,沒法領那個教育培訓資格證。」
學校加社區,上海模式可借鑑
對於晚託班,省教育廳副廳長朱衛國說:「晚託班本應以照顧孩子為主,現在不少以晚託班的名義開展家教,我們教育部門堅決反對。省內就有規定,不允許在課外補課。」關於安全問題,他建議,從法律上說,家長和承擔晚託人之間是一種契約關係,雙方最好籤訂協議,對安全問題有明確約定。
小學生的晚託需求,有一定的普遍性。70萬上海小學生中,就有20萬需要晚託。在上海,教育部門牽頭整合學校、社區服務的公益性組織等社會資源,合力解決看護問題。以愚園路第一小學為例,學校與社區合作提供晚託服務,學校提供服務地點、負責管理,社區志願者負責看護。而在普陀長徵中心小學,學校「晚託班」嘗試引進「外援」,返聘部分退休老師,並發展社區志願者和有時間的家長共同參與。還有一些學校,引進民辦非贏利的體育俱樂部,課餘提供輪滑、圍棋等興趣培訓。對於安全問題,上海長寧區的辦法是,政府買單為晚託班投保。朱衛國也建議,所在社區要創造條件,為放學早的孩子統一安排地方,方便他們做作業,搞課外小活動。
省內也有部分城市嘗試開辦公益性的免費晚託班。南通陳橋街道和五裡樹小學依託公共服務中心,服務部分家庭輔導有困難的學生,小學64名老師及街道機關46名青年幹部輪流擔任志願者,每天2名老師和2名青年幹部一起看護學生。
記者 鄭 焱 陳月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