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條約定有錢時再還,原告起訴,法院判決被告不用還錢?

2020-11-05 適閒客

簡介:借條對於還款期限通常都會有明確的約定然而也有奇葩的約定,比如「有錢時候再還」。原告起訴到了法院,法院認為這樣的約定是有效的,被告沒有錢的話,可以不用還錢!

民間借貸中,五花八門的現象層出不窮。

案情簡介

小張與小王是高中同學,畢業後一直未聯繫。後來二人在同學會上相遇。知道小張生意做大了之後,小王故意套近乎,說需要一筆資金周轉。

礙於同學的情面,小張只好同意。在很多同學的慫恿下,二人籤了一張簡單的借條,借條上約定「什麼時候有錢,就什麼時候償還」。二人籤字,並摁了手印。還有幾個要好的同學做了見證人,也在借條上簽了字。

籤署借條,務必需要當心,認真審核合同條款。

第二天,小張通過銀行帳戶轉給了小王10萬元。小王答應,會儘快歸還。

一晃兩年過去了,小張向小王催要借款,小王稱自己沒錢。小張沒辦法,只得到法院去起訴。

庭審中,小王聲稱借條上說了「什麼時候有錢,就什麼時候償還」,而現在自己沒錢,所以不用還錢。

法院裁判

面對這個事實比較清楚的案件,法院卻犯了難。原因在於「什麼時候有錢,就什麼時候償還」,這個究竟是有效還是無效的約定?

一審法院最終審理認為:法律並未禁止此類約定,既如此應當認定該約定有效。故原告小張提出的證據,不能證明被告小王有錢,所以駁回了小張的訴訟請求。

民間借貸案件,隱藏著很多的套路,當事人需要格外謹慎。

小張對這個判決不服,明明是別人借了自己的錢,怎麼法院還能判決不需要還錢呢?於是提起了上訴。

二審法院審理後認為:這種約定屬於附生效條件的合同,不違背法律規定,應當有效。按照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應當由小張提供證據證明小王已經符合了約定的條件,即小王現在有錢了。但是小張未能提供出證據,因此,屬於舉證不能,還是維持了原判決。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

案例評析

在這個案件中,涉及到兩個主要的爭議,一是有錢再還的約定效力問題,一是舉證責任的分配問題。

(1)關於效力問題

按照目前我國的法律規定,在認定合同效力的問題上傾向於《民法典》的規定,即沒有明確的強制性法律規定否認的,原則上都視為有效。也正因如此,什麼時候有錢就什麼時候還錢,就屬於有效的約定。

既然是有效的約定,當事人就應當按照這個約定來遵守和執行。

民法典重新規定了合同的效力問題,取代了原先合同法的規定。

(2)關於舉證責任的分配問題

有道是證據之所在、勝負之所系。打官司首要看重的就是證據的是否充分。

按照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當事人應當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提供證據加以證明;不能提供證據的,應當承擔相關的不利後果。

這是舉證分配的第一原則,誰主張誰舉證。

然而在我國的民事訴訟中,還存在著舉證責任的另一種分配形式——舉證責任倒置

在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時,可以適用舉證責任倒置。

所謂舉證責任倒置,通俗來講,是指將原本屬於某一個人的舉證責任,在符合一定的條件時,轉移給對方來進行舉證。當然,前提多半是因為該類證據的取得或者保存,往往掌握在對方的控制之下。

結合本文的案例。小王有沒有錢,這個可能只有小王自己知道;小張作為一個外人,想要獲得小王的個人財產狀況,那是難如登天。

你去銀行查詢他人的帳號信息,去房管局查詢他人的房產信息,去車管所查詢他人的車輛狀況,去工商局查詢他人的股權狀況,都有著嚴格的法律規定和程序性規定。即便是專業的律師持有律師證、法院的調查令,也還會經常碰釘子。

讓一個普通人,去提供對方的財產狀況,可謂難於上青天。

普通人根本無法查詢他人的銀行狀況信息。

私以為,在這種具有著明顯的舉證責任不合理的情形下,法院應當根據利益平衡原則,適用舉證責任倒置。即小張沒有辦法證明小王有錢與否,應當由小王來證明自己確實沒錢!

比如,提供自己的所有銀行帳戶,顯示半年內沒有流水;提供自己的相關證明,顯示無房產無車輛無股權等。畢竟,自己去查,才是最為方便的。

當然,舉證責任倒置了,也並不意味著原告就不要承擔舉證責任了。屬於小張的舉證責任,還是應當由小張來完成。二者並非是當然的非此即彼的關係。

我們也建議遇到此類情況的小張們,不妨從側面入手,提供對方近期添置或者購買的物品記錄,或者坐飛機出行、外出旅遊的相關記錄,證明對方實施過高消費行為,對於充實自己的證據,也極有幫助。

相關焦點

  • 經典案例 ▏借條上約定「有錢時再還」是否有效?
    經典案例 ▏借條上約定「有錢時再還」是否有效?「有錢時再還」是否有效? 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書面承認原告所主張的借款和所欠利息的事實,故對原告主張的被告向原告借款4萬元和欠利息1500元的事實予以確認。原、被告因索款和還款發生肢體衝突,經協調,雙方達成「柯先生不再向朱先生討要債務,什麼時候有錢什麼時候償還」的協議,該協議內容不違反法律規定,應視原、被告對如何還款作出新的約定。原告提出的訴請,證據不足,依法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 借條上約定「有錢時再還」是否有效?
    朋友間借錢,經常會遇到有人說一句「我什麼時候有錢,就什麼時候還你錢」。如果將它約定在借條或者還款協議中,會有什麼樣的法律效果呢?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這樣一個民間借貸糾紛案的例子,原告的訴訟請求沒有獲得法院支持。 原告柯先生和被告朱先生本是朋友關係,卻因一筆借款反目。2014年10月14日,朱先生因為生意需要向柯先生借款4萬元,並約定每月利息800元。
  • ​借條上約定「有錢時再還」是否有效?
    法院審理認為,被告書面承認原告所主張的借款和所欠利息的事實,故對原告主張的被告向原告借款4萬元和欠利息1500元的事實予以確認。原、被告因索款和還款發生肢體衝突,經協調,雙方達成「柯先生不再向朱先生討要債務,什麼時候有錢什麼時候償還」的協議,該協議內容不違反法律規定,應視原、被告對如何還款作出新的約定。原告提出的訴請,證據不足,依法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 持有借條,訴請被告還錢卻敗訴,原因是…
    法律知識要點:出借人持有借款人手寫的借條,借款人逾期還錢時,出借人向法院起訴,要求被告還錢的,法院肯定會判決支持,這種想法對嗎?該條文的意思是,對於一方是自然人為主體的民間借貸中,款項的交付比借款憑證更重要,雙方訂立了借款合同或寫有借條,借貸關係只是成立,但沒有生效。如果出借人只有借條,向法院主張借款人還錢,能否得到法院的支持,關鍵是要看出借人有沒有實際提供借款,出借人還必須就實際支付了所借款項進行舉證,而不是僅僅提供借款憑證。
  • 案例:借條上約定「有錢時再還」是否有效?
    人民法院報訊 (記者 周瑞平 通訊員 方 芳)朋友間借錢,經常會遇到有人說一句「我什麼時候有錢,就什麼時候還你錢」。如果將它約定在借條或者還款協議中,會有什麼樣的法律效果呢?經過公安機關主持調解,雙方達成「什麼時候有錢什麼時候償還」的約定。原告柯先生將朱先生起訴至舒城縣人民法院,要求其歸還借款本金4萬元及利息1500元並按照同期銀行貸款年利率4.35%計算利息至還清之日止。
  • 寫了借條,沒有收到錢,現在被起訴了怎麼辦?
    法律知識要點:借貸雙方籤訂了借款合同或者寫有借條,但是出借人事後並沒有按約定支付所借款項,出借人據此向法院起訴要求借款人還錢,法院能不能支持?如果出借人和借款人只是籤訂了借款合同、寫書借條等,但是出借人無法提供證據證明已經支付了借款的,因欠缺借貸關係有效存在的前提,出借人僅依據借款合同、借條等主張借款人還款的,法院難以判決支持。
  • 只有借條,沒有轉帳記錄,起訴能勝訴嗎?
    其實,這樣想是非常嚴重的錯誤,出借人雖然有借條、合同等借據作為主張權利的證據,但法院不一定能支持出借人要求借款人還錢的主張,為什麼呢?下面筆者就根據法律的規定來說說具體的原因。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一十條規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自出借人提供借款時生效。
  • 在借條上簽字就一定負有還錢責任嗎?有下列情形則可以不用還錢
    前言在傳統思維中,欠債還錢,天經地義。而借條屬於鐵板釘釘的證據,那麼,在司法實踐中,只要借款人在借條上簽字了,是否就必須承擔還錢責任呢?其實還真不一定,下面說的這些情況可能會突破你的法律常識,讓我們看看到底是什麼情況借款人可以不需要還錢吧。
  • 借錢不還,可以主張對方配偶還錢嗎?
    實踐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到了還款期限,借錢的人不還錢,那麼債權人能否主張債務人的配偶還錢呢?根據法律的規定,在夫妻關係存續期間,夫妻一方在外借的錢都會被認定為夫妻共同債務,債權人可以找其任何一方還錢。所以,夫妻一方借錢不還,債權人找另一方主張還錢,甚至起訴至法院,都是可以的。但在實務中但遇到這種情況,是否就能直接起訴對方配偶呢?
  • 原告只憑藉條等憑證起訴被告,被告說已經還款了!法院會如何判?
    如果被告抗辯說他已經償還了這張憑證上寫的借款,那麼被告就有義務對還款的事實提供證據證明。民間借貸案件的一個重要特點,是當事人一般較少,法律關係簡單,案件證據單一。原告憑一張欠條起訴,被告說還了,但提供不了證據,法院傾向於對被告不利。
  • 沒有借條,只有銀行轉帳記錄,可以到法院起訴嗎?
    但是,實務中也有許多不講信用的借款人,事後不還款還玩消失,這種情況下出借人就擔心了,因為要是主張借款人還錢,卻只能轉帳憑證,這種僅有轉帳憑證的借款,出借人能向法院起訴要回嗎?下面小編來說一下這方面的相關法律知識。
  • 好友借錢不還並將借條撕毀,小夥含淚粘好,法院:瑕疵證據
    老李十分同情老張,加上這些年自己掙了不少點,手裡有些閒錢,於是拍胸脯對老張說,自己有錢可借給他。老張感激涕零,表示自己需要10萬元,並保證有錢一定會儘快還老李。第二天,老李取出10萬元給老張,老張給老李寫了張借條,寫明2017年底還老李錢。2017年底,老張向老李表示,自己做生意需要周轉,推到2018年4月還錢。老李表示同意。2018年4月,老李要求還錢,老張說自己無錢。
  • 有人持「套打借條」追討51萬 假借條該拿什麼來治你
    案例2  拿「作廢借條」,起訴索要90多萬元  借條作廢沒收回,結果遭起訴被索要90多萬元。近日,集美區人民法院發布了這樣一起特殊的民間借貸糾紛,最終法院裁定駁回原告起訴。  據悉,工人老江是在工地施工時被樓上滑落的鋼管砸中頭部,最終經醫治無效死亡。
  • 「微普法」周伯通向一燈大師借錢,故意將借條寫成20011年,用還嗎?
    一燈大師雖將錢財看淡,但是把錢借給周伯通多少還是有些不放心,於是叫來寺中住持當見證,讓周伯通打了張借條。考慮到有見證人看著,借條打好之後,一燈大師沒細看就把借條收起保存。時間一晃8年過去了,物是人非,周伯通還是閉口不提還錢之事。期間,一燈大師多次委婉提醒過還錢之事,每次都被周伯通裝瘋賣傻矇混過去,各種藉口不還。一燈大師受不了周伯通的無賴樣,決定去法院起訴他。
  • 別人欠錢不還怎麼辦?這有一條追債妙計
    2、對方確實沒有財產,但是可以通過訴訟明確債務關係,待對方有錢時,及時追討,追討不還,可以到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甚至還可以按照一定的利息來獲得賠償,依然可以要回自己的錢。3、可以對欠錢的人,產生一定的法律威懾,促使其儘快還錢。
  • 被告與第三人惡意串通 法院判決被告及第三人協助原告過戶
    近日,臨湘市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被告蘇某夫婦與其女兒須在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協助原告李某辦理過戶登記手續。法院查明:兩被告系夫妻關係,第三人系兩被告的女兒。兩被告蘇某夫婦共同擁有一棟四層房屋。2004年7月,原、被告籤訂了一份《套間買賣協議書》,約定被告將其名下房屋的第二層以43000元的價格賣給原告,該房屋第二層的產權屬於原告所有。
  • 周伯通向一燈大師借錢,故意將借條寫成20011年,用還嗎?
    「還錢是不可能還錢的,這輩子都不可能還錢的!」周伯通一記神龍擺尾逃出一燈大師的桎梏。看著對方臉色不佳,他想了想又補充道:「還有18000年,到時候自然把錢還你。」一燈大師雖將錢財看淡,但是把錢借給周伯通多少還是有些不放心,於是叫來寺中住持當見證,讓周伯通打了張借條。考慮到有見證人看著,借條打好之後,一燈大師沒細看就把借條收起保存。時間一晃8年過去了,物是人非,周伯通還是閉口不提還錢之事。期間,一燈大師多次委婉提醒過還錢之事,每次都被周伯通裝瘋賣傻矇混過去,各種藉口不還。一燈大師受不了周伯通的無賴樣,決定去法院起訴他。
  • 借錢時未約定利息,還款時要求對方支付資金佔用利息,法院支持嗎?
    原告與被告系朋友,被告多次因急需資金為由向原告借款,經雙方核算,被告向原告出具借條一張,載明向原告共計借款人民幣46000元。後原告多次向被告討要,被告均未履行償還義務,無奈原告向法院起訴要求被告償還本金46000元並要求被告支付資金佔用期間的利息。
  • 夫妻婚內借條不算數?離婚後不用還錢?法院:借貸成立,必須還!
    在訴訟中,張某向法院提交部分借條作為證據之餘,還提交了女兒王某與於某所達成的離婚協議作為證據,以證明被告向其數次借款的事實及借款數額。但張某提交的借條只能證明婚前3萬元借款關係存在。於某則主張,自己為了達到與張某的女兒王某離婚的目的,才與原告之女達成了欠原告5萬元的還款協議。該協議中的欠款是對原告及其女兒的一種補償。
  • 借款人怒撕借條欲賴帳  法院判決應還款
    被告朱某與原告羅某原系男女朋友,戀愛期間被告曾向原告借款,兩人分手後被告出具過一張借條給原告,但原告持借條向被告催收借款時,被告不但不歸還借款,而且情緒激動與原告發生爭執,憤怒之下將借條原件撕毀。無奈之下,原告將被告訴至法院要求其還款,法院經審理後判決被告朱某應當歸還原告羅某借款本金2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