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爹爹鼻孔出血3個月,微創切除「雞蛋腫瘤」

2020-12-22 環京津網

楚天都市報4月23日訊(記者陳凌燕 通訊員李晗)七旬李爹爹突然出現鼻塞,到醫院檢查發現鼻腔內腫瘤,由於臨近除夕,家屬決定年後再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手術治療。不料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各大醫院全力收治新冠肺炎患者。上周,醫院病房重新開啟,醫護人員迅速為他完成手術。4月23日,李爹爹和女兒合寫了一封感謝信致謝。

「雞蛋腫瘤」導致流了3個月鼻血

73歲的李爹爹家住武昌,今年1月中旬出現嚴重的鼻塞,左側鼻孔無法呼吸,1月19日,女兒帶他到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就診,檢查發現鼻腔裡面有個雞蛋大小的腫瘤。耳鼻喉頭頸外科主任醫師周緒紅勸他儘早手術,但由於距離除夕不到一周,女兒不想讓李爹爹在病房裡過年,決定先回家休養,春節假期後再到醫院手術。不料幾天後武漢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各大醫院全力檢查、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女兒不敢再帶李爹爹到醫院手術。然而,1月底李爹爹左側鼻孔開始間斷出血,每天至少流鼻血3次,用棉球堵住鼻孔才能勉強止血。

「看著父親鼻孔不斷流血,身體也逐漸虛弱,我既惶恐又焦慮。」李爹爹的女兒表示,由於不能去醫院,自己嘗試買了一些止血和補血的藥品給父親服用,但沒什麼效果。父親流鼻血的頻率越來越高,幾乎每件衣服都沾上了血跡。

4月初,李爹爹和女兒終於盼來了疫情好轉,各大醫院也開始恢復正常接診。李女士給周緒紅打電話,得知耳鼻喉頭頸外科的病房4月13日恢復收治患者,於是立即預約手術。科室主任陳雄教授得知情況後,立即安排李爹爹提前到醫院進行新冠肺炎的排查,確保科室恢復正常後立即收治入院。4月13日一大早,李爹爹住進病房,成為中南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恢復後的第一位住院患者。

醫護貼心照料感動家屬

入院檢查發現,李爹爹腫瘤壓迫鼻腔、上頜竇等部位,上頜竇竇壁骨質被破壞,這也是他鼻孔出血不止的主要原因。由於李爹爹是高齡患者,鼻腔腫瘤累及範圍廣,瘤體觸之極易出血,而且李爹爹多年前患冠心病做過冠脈支架置入手術,術後長期服用抗凝藥物更加重了術中、術後的出血風險。常規手術方式經鼻側切開後切除腫瘤,手術創傷大也影響美觀。科室多位專家研究討論,決定為李爹爹施行「經鼻內窺鏡鼻腔腫瘤等離子切除微創手術」。

經過4天的消炎治療,4月17日上午,耳鼻喉頭頸外科周緒紅、黃鑠等醫生為李爹爹成功手術,通過內鏡引導在鼻腔內切除腫瘤,表麵皮膚沒有傷口,減輕創傷的同時保證了皮膚美觀。術後李爹爹立刻感覺呼吸順暢,目前恢復較好,預計4月23日出院。4月22日,李爹爹和女兒合寫了一封感謝信,向醫護人員致謝。

「父親年齡大,住院期間只有我一個人照顧,一日三餐都是護士長劉芳芳幫我帶到病房。」李女士表示,得知自己日夜照顧父親,科室專門給自己在病房裡安排了陪護床位和被褥,這些貼心的細節讓自己特別感動。

相關焦點

  • 第903醫院微創新技術精準切除「古稀」老人椎管內腫瘤
    「王醫生,真的很感謝你們,我父親現在身體好多了,而且比以前更有精神……」11月1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903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王樹超電話回訪時,75歲患者林仁姚的兒子在電話裡感激不已經。前段時間,神經外科通過微創新技術,成功為一名「古稀」老人切除椎管內腫瘤,並康復出院。
  • 西南地區首例內鏡微創切除脊髓巨大腫瘤手術在國科大重慶醫院完成
    這距離該團隊2016年完成西南地區首例內鏡微創切除脊髓腫瘤手術不過4年時間,切除腫瘤大小從1.5釐米到3.2釐米,手術創口卻從2.5釐米縮短至2釐米,出血進一步減少,患者2天即可下地行走。這是醫療技術前進了一大步,也是患者獲得感提升了一大步。
  • 這位八旬老人腫瘤微創術後玩起了「摜蛋」
    而且因李大爺的「賁門癌」腫瘤較大、出血較多,檢查血色素比較低,會診專家們一致認為手術難度係數較高,不建議手術治療。與此同時,李大爺家人還通過熟人找到了江蘇省腫瘤醫院腫瘤外科主任醫師陳仕林教授,陳教授發現李大爺確實血色素較低,再加上患者年歲已高,子女們意見不統一,所以一年多時間一直採用口服抗腫瘤藥物保守治療。
  • 省中醫微創骨科成功開展腰椎惡性腫瘤完整切除手術
    近日,山東省中醫院微創骨科成功開展一例腰椎惡性腫瘤完整切除病例,填補了該院脊柱外科的技術空白。患者,男,24歲,腰背部疼痛兩個月,雙下肢疼痛麻木一個月,腹痛兩周。否認慢性疾病。2012年行右脛骨腫瘤瘤段切除+異體骨重建術。
  • 綠豆大腫瘤瘋長到鵝蛋大 醫生「雞蛋裡挑骨頭」摘瘤保腎
    紅網時刻7月6日訊(通訊員 梁輝 王賽輝)二胎備孕媽媽左腎內綠豆大的腫瘤,一年多時間就瘋長到鵝蛋大,不得不暫停備孕住院治療。因腫瘤長在腎臟的「心窩」上,且周圍血管密布,手術就像「雞蛋裡挑骨頭」,既要完整切除腫瘤,又要力保左腎無虞,難度和風險極大。湖南省人民醫院泌尿三科專家團隊準確研判、精心操作,成功為患者摘瘤保腎。
  • 做了微創包皮切除手術後,這7個注意事項得牢記在心了
    一般來說,如果男性出現了包皮過長的情況,最好儘快將其切除,而微創包皮切除手術是一種目前常用的手術方法。雖然這種手術帶來的創傷比較小,但是也會有少量出血和腫脹等現象。為了加快好轉速度,減少其他併發症的發生率,在做完微創割包皮手術後,也要注意做好各項護理措施。
  • 如何利用微創手術殺死腫瘤?
    王貴華介紹,在開展腫瘤常規化療的基礎上,該科以腫瘤分子靶向治療、腫瘤免疫治療、腫瘤介入治療等精準治療為特色,為患者提供全程、系統、規範的診療。同時,這裡還開展腫瘤血管出血性疾病,如中央型肺癌大咯血、消化道腫瘤出血、肝癌出血,頭頸腫瘤破潰出血等疾病的急診搶救工作,全身各部位動脈瘤及良性腫瘤的栓塞治療術等等。
  • 肺部腫瘤手術切除後會復發嗎?
    術後發現,經標準肺葉切除手術的患者復發率較低,而採用開胸局限性切除手術的患者復發率較高,甚至達到了前者的3倍。並且局限切除相比於肺葉切除,其死亡風險高出 30%,癌症相關風險高出50%。  (2)不典型保守或保留肺組織手術方式,常用於氣管、支氣管成形重建術,肺段切除和肺楔形切除術。
  • 11歲女孩腹痛查出雞蛋大卵巢囊腫 一側卵巢切除
    福州新聞網11月29日訊 (福州晚報記者 朱丹華 通訊員 鍾敏 楊大文)許多人以為,兒童、青少年與婦科腫瘤挨不上邊。可實際上,兒童卵巢腫瘤的發病率,約佔所有兒童腫瘤的1%。本月中旬,福建醫大附屬協和醫院在5天內,接診了兩例卵巢腫瘤患兒,其中一名11歲女孩因就診太晚,不得不切除了一側卵巢。
  • 六旬男子罹患喉癌腫瘤破皮而出,靠制氧機在家扛了3個月終等來手術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陳凌燕 通訊員李晗)六旬黃岡男子去年查出喉癌,手術切瘤3個月後腫瘤復發,此時恰逢新冠肺炎疫情武漢「封城」,無法來漢手術,然而腫瘤卻持續瘋長,壓迫氣管導致呼吸困難,甚至破皮而出長出體外,如同脖子上掛著一個雞蛋。子女為他購置制氧機,在家勉強維持。
  • 衡陽一姑娘腹膜後腫瘤巨大 微創切除後獲得「意外驚喜」
    「你腹部腫瘤太大,手術風險太高,我們做不了。」這是家住衡南縣23歲的姑娘郭某在當地醫院初診為腹膜後腫瘤時得到的答覆。為此,她懷著沉重的憂心,輾轉省內多家醫院求醫,均被告知適用於開放性手術切除腫瘤,且有手術風險,還會留下長長的傷疤。年輕愛美的她一直沒有答應剖腹手術治療,後來,多方打聽慕名來到衡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普外科副主任陽君武接診了這位患者。
  • 4個月寶寶患腫瘤,術後複查腹部竟不見傷口
    新湖南客戶端2月15日訊(記者 段涵敏 通訊員 周蓉榮)4個月寶寶患肝臟腫瘤,這麼小的孩子全身血液僅400ml左右,不到一瓶礦泉水的量,手術中一旦失血達10毫升就可能危及生命。湖南省人民醫院肝膽外科團隊選擇進行微創手術更是面臨又難又險等多重困難。據了解,這是世界上最小的接受腹腔鏡肝葉切除微創手術的患者,為全球首例。 2月15日,術後1個月,寶寶回湖南省人民醫院複查,腹部竟然已經看不到傷口。醫生檢查後各項指標正常,與正常孩子無異。
  • 鼻出血止不住一查竟是腫瘤惹禍 專家提醒鼻竇炎不是小毛病
    半島網5月20日訊  家住李滄區昇平路小區的陳女士,有一天晚上到滄口公園鍛鍊的時候,感覺有鼻血流下來,她認為是近期工作比較勞累,血壓升高引起的。陳女士也沒有多想,拿出紙巾止血,用了一包紙巾才止住。耳鼻喉科醫生檢查後,建議陳女士去拍個CT,結果顯示陳女士並非單純的鼻出血而是鼻竇腫瘤。這一消息猶如晴天霹靂,怎麼好好地會突然得鼻竇腫瘤呢?據市第三人民醫院耳鼻喉科主任楊嶸介紹,鼻竇腫瘤早期症狀很難發現,以鼻出血較多且不易止住為最典型症狀,有些患者還伴有鼻壓痛、濃鼻涕、嗅覺減退等症狀。
  • 照樣切除腫瘤——冷凍消融手術
    壞消息是,無論癌灶的發現有多早,外科手術依然是目前切除的主要方式。   雖然切除手術的傷口在逐漸縮小,但只要手術刀劃開了身體,就肯定會留下傷口,還要忍受淋巴水腫等可能出現的後遺症,承受併發症的風險。更不要說切除特殊位置時的額外難度。
  • 拖著導尿管洗澡睡覺都不方便,微創手術助八旬老人成功「脫管」
    楚天都市報12月8日訊(記者陳凌燕 通訊員李晗)八旬爹爹因前列腺增生導致小便困難,加上年紀大、基礎病多,手術風險高,他只得留置導尿管,身上拖著根管子嚴重影響了他的生活質量。近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的醫生為他採用新一代等離子電切技術,成功讓他擺脫了導尿管,術後第二天老人出院。
  • 切掉腫瘤還不留疤,乳腺腫瘤外科進入無痕時代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12月18日訊(記者 李琪 通訊員 彭璐 實習生 龍飛鵬)20歲的妙齡,缺患上乳腺癌,需要手術切除腫塊,會不會影響以後的生活?小希(化名)非常煩惱。不幸中的萬幸,省腫瘤醫院用乳腔鏡為她進行手術,小希身上只留下了一個小創口。
  • 長沙市第一醫院肝膽外科完成一例巨大肝臟尾狀葉腫瘤切除手術
    7月24日,長沙市第一醫院肝膽外科完成了一例肝尾狀葉巨大腫瘤切除術,歷時4個多小時,成功切除了腫瘤及尾狀葉。該手術是長沙市第一醫院肝膽外科完成的又一例高難度複雜手術,標誌著肝膽外科醫療技術發展邁上了新的臺階。
  • 市立東院多學科聯合 成功切除腎腫瘤、取出大瘤栓
    魯網青島8月6日訊(記者 劉霞 通訊員 伊麗明)日前,26歲的祁昕(化名)不幸遭遇巨大右腎腫瘤,並伴有向上延續至肝門處下腔靜脈的巨大「靜脈瘤栓」,隨時可能因為瘤栓脫落,猝然離世。  市立醫院集團東院泌尿外科、血管外科、微創介入治療中心、肝膽外科、心外科、麻醉手術科等多學科運籌帷幄,通力協作,歷經5小時精雕細琢,終於將腎腫瘤及「路障」成功拆除,讓年輕的生命再次綻放。
  • 單側鼻塞、鼻涕帶血,要警惕鼻腫瘤!
    鼻腔始於前鼻孔,止於後鼻孔,由鼻中隔分成左、右不完全對稱的兩半。鼻腔外側壁自上而下有上、中和下等三個鼻甲。鼻腔的上方、上後方和兩側共有四對鼻竇,分別為上頜竇、篩竇、額竇和蝶竇。 顧名思義,鼻癌就是鼻部(鼻腔、鼻竇)發生的癌症;而鼻咽癌是發生在鼻咽部的癌症,二者並不一致。鼻腔及鼻竇惡性腫瘤約佔耳鼻咽喉科惡性腫瘤的20%。好發於40~70歲人群,男性較女性多見。
  • 3 mm 切口拿下 3 cm 大小乳腺腫瘤,麥默通微創手術了解...
    近年來,乳腺疾病發病率逐年攀升,多數情況下,手術治療不可避免,而面對傳統切除手術大於 2 cm 的切口,以及術後顯眼瘢痕,愛美女性患者心裡犯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