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吃不拉急死媽,寶寶「攢肚」期了解一下

2020-09-15 LifeOfmom

嬰兒期的寶寶通常剛吃完就開始拉,媽媽要不定時清理便便。可有一天寶寶突然不拉了,這讓不少媽媽開始坐立不安,總懷疑是不是寶寶生病了?其實媽媽不必如此驚慌,寶寶可能是在經歷「攢肚」期。

攢肚是描述寶寶排便規律改變的一種民間說法。它主要是指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在出了滿月之後排便次數減少,由原來的4~6次減少到兩三天甚至四五天才拉一次大便的情況。與便秘不同的是,攢肚其實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攢肚說明寶寶在變「強」

寶寶之所以出現攢肚,是因為母乳是寶寶最好的食物。母乳中的蛋白利用率很高,容易消化、吸收,而且滿月後的寶寶消化能力已經變強了,可以把母乳充分地消化、吸收掉,使得腸道每天產生的食物殘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腸出現排便反射,當食物殘渣積攢到一定量時,寶寶才會把便便排出。


「便秘」vs「攢肚」,分辨其實很簡單

很多媽媽會有這種疑慮:寶寶幾天不排便,該如何判斷是攢肚還是便秘?其實便秘和攢肚是很好分辨的。

首先,並不是所有寶寶都會出現攢肚,它一般只出現在滿月後且尚未添加輔食的純母乳餵養寶寶身上,如果是人工餵養、混合餵養及添加輔食後的寶寶,若突然好幾天不拉便便,那很大可能是便秘了[2]。

其次,攢肚的寶寶由於腸道裡「便便」較少,他們不會出現任何不適的表現,飲食、睡眠、精神狀態良好;排出的是黃色的軟便,也沒有硬塊、乾燥、排便困難等情況,媽媽可以摸摸寶寶的肚子,是軟軟的。

最後,同樣是大便次數減少,便秘與攢肚最主要的區別就在於大便性狀的改變,如出現大便乾結、排出困難等。有時強行排出,還可能會擦傷腸黏膜,使糞便外沾有血絲或黏液,大而硬的便塊還會造成肛裂、肛門疼痛等。糞便在腸內堆積還會使寶寶出現食慾減退、腹脹等,家長觸摸寶寶左下腹時,還可以摸到硬硬的糞塊[3]。


攢肚雖正常,家長仍需正確應對

寶寶的攢肚雖然是正常的,但沒有大便刺激,寶寶的腸道蠕動會不充分。為避免寶寶以後發生便秘,以及更好地保證寶寶的快速新陳代謝,家長還是要把寶寶的大便調整到理想的次數,也可以培養寶寶良好的排便習慣。


攢肚切忌著急亂通便
無論是攢肚還是便秘,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排便,也是嘗試了各種方法,但方法用不對,就會對寶寶產生不良的影響。

很多人都知道蜂蜜水助排便,於是有人會餵寶寶蜂蜜水。但1歲以內的寶寶不能喝蜂蜜水,因為蜂蜜在生產運輸中可能被肉毒桿菌汙染,其芽孢生存力極強,而寶寶的抵抗力差,一旦中毒就會引發危險[1],因此1歲內的寶寶不宜吃蜂蜜。

有些家長會使用開塞露或肥皂頭給寶寶通便。首先開塞露是為了對乾結的大便起到潤滑的作用,因此,攢肚寶寶的軟便是沒有必要使用的。另外,無論是開塞露還是肥皂頭,都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有的寶寶用完可能會出現腹瀉的情況,或者因反覆使用而產生依賴。因此,調整寶寶大便次數還得用科學的方法。


排便只需讓腸道「動」起來

攢肚的寶寶其實根本不需要什麼通便的藥物或偏方,只需要一個促進腸蠕動的小方法。

最常用的方法是爸爸媽媽在家多為寶寶按摩肚子,促進寶寶的腸道蠕動,幫助大便排出。首先用手掌輕輕摩擦寶寶的腹部,以肚臍為中心,由左向右旋轉按摩10次,然後休息5分鐘,再按摩10次,反覆進行3次。或讓寶寶仰臥,抓住寶寶的雙腿溫柔地做屈伸運動,即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後單腿各屈伸10次[1]。

參考文獻:

[1]李慧玲. 寶寶便秘治療有方[J]. 家庭健康,2015,000(012):26.

[2]平燕婷,張思萊. 別把攢肚當便秘[J]. 時尚育兒,2013(第8期):84-85.

[3]王靜. 滿月後的操心事[J]. 父母,2010,000(012):P.180-181.

*文章內配圖均來自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

感謝您的點讚、轉發和收藏,如需了解更多母嬰、親子類知識,請關注我們吧!

相關焦點

  • 寶寶「攢肚期」,寶媽束手無策?教你三招,輕鬆解決「臭臭」問題
    執筆:長安編輯:長安定稿:歐陽比文照顧寶寶對新手寶媽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僅要關注吃的喝的,就連「粑粑」也是需要重視的。寶寶的便便確實值得寶媽們「研究」一下,說不定會有許多驚喜的發現,有沒有興趣跟錦鯉媽咪一起「探討」一下呢?
  • 寶寶10天沒拉臭臭,寶媽心急給灌腸,醫生:攢肚期灌什麼腸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的吃喝拉撒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尤其是沒幾個月大的寶寶,這直接關係到孩子的身體狀況,如果孩子幾天不拉臭臭,家長就會非常的心急,但大多數時候帶孩子跑一趟醫院,幾乎沒什麼用,醫生會告訴寶媽們孩子可能到了「攢肚期」。
  • 寶寶好幾天不拉便便就是便秘?也可能是在攢肚,寶媽們要分清楚
    文|福林媽咪有網友留言:家裡剛出生的寶寶最近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已經有七八天的時間沒有大便了,可愁死我了,不會是便秘吧,要不要給孩子吃點兒啥?攢肚,其實是寶寶消化能力提升的一個過程。寶寶消化功能逐漸變強,也就會對母乳進行全面的吸收,最後就會只留有少量的殘渣,堆積在寶寶的腸道中,並通過腸道蠕動,形成糞便。
  • 寶寶幾天不「拉臭臭」,是便秘還是攢肚?關注兩個問題立馬分清
    執筆:胡蝶編輯:胡蝶定稿:歐陽比文當媽之前看到別的爸媽一心鑽研寶寶的「便便問題」,會感覺十分不適,萬萬沒想到自己當了媽,同樣逃不出研究「屎尿屁」的宿命。想判斷寶寶「吃喝拉撒」是否正常,自然需要寶媽天天盯著孩子臭臭的那點事兒。
  • 寶寶3天不拉臭臭,怎麼區分寶寶是便秘還是「攢肚」?
    文 | 齊麗娟眾所周知,出生在半年以內的寶寶多數情況還只能躺在床上,因為此時寶寶的骨頭還不堅固,為了要長身體,寶寶必須吃喝拉撒都在床上完成。有些寶寶在2個月以後,從一天很多次拉稀便,到一天一兩次大便,再到三四天不拉便便,甚至有的一周不拉便便。讓寶媽擔心是寶寶嚴重便秘了。其實,有的時候,這是寶寶在「攢肚」呢。為什麼會發生寶寶「攢肚」的現象呢?
  • 母乳寶寶不拉便便,媽媽不明原因干著急,原來是寶寶在「攢肚」
    寶寶不排便,媽媽不知所措五月份的時候,老同學生下了一位健康的寶寶,一直想著去看看寶貝,看看老朋友,不過由於工作繁忙,一直沒有機會,老同學經常發朋友圈,曬自己家的小千金。,寶寶排便不正常,兩天沒有排便了,跟之前截然不同,我就告訴她,放心吧,這不是病,這是正常現象,這是寶寶在「攢肚」呢!
  • 寶寶好幾天沒有「拉臭臭」,是攢肚還是便秘?可根據這5點區分
    婆婆把這件事告訴了兮兮,兮兮也是第一次當媽,並沒有太多的經驗,他的第一反應就是寶寶便秘了,於是就去藥店買藥,但是藥店的工作人員對她說,最好讓她帶著寶寶去檢查,看看是什麼原因導致寶寶不拉臭臭,也許寶寶只是攢肚。
  • 寶寶好幾天沒有「拉臭臭」,是攢肚還是便秘?可根據這5點區分
    有了寶寶之後,家長變得特別敏感,哪怕是寶寶出現一點微小變化,也會被家長捕捉到,甚至是寶寶發出一點點聲響,都能讓正在熟睡的寶媽馬上醒過來。寶寶的吃喝拉撒是家長最關心的事情,尤其是看到寶寶好幾天沒有拉臭臭了,家長會特別著急,擔心寶寶是生病了,但又怕寶寶只是攢肚,自己小題大做,那麼到底怎樣區分攢肚和便秘呢?
  • 寶寶幾天才大便一次,是攢肚還是便秘?
    有的母乳寶寶在滿月前後,大便次數會突然減少,之前一天好幾次,突然一下幾天都不拉。爸爸媽媽可能感到疑惑:這就是大家所說的「攢肚」嗎?1-2天不拉還好,3-5天也不拉要不要處理呢?能不能用開塞露,或者用肥皂刺激一下肛門?這篇文章,我就來詳細講一講攢肚。
  • 寶寶好幾天不拉便便了!攢肚還是便秘?媽媽知道嗎?
    寶寶好幾天都不拉便便,很多寶媽都為此焦慮過吧?本人曾經也是無比苦惱過!時至今日,姑娘的每次大便我依然都要看仔細了才會包好丟掉,即便是由家裡其他成員換尿布時,我也要跑過去看一眼才放心。是不是很變態?但是我相信一定有同款媽媽!
  • 寶寶四五天沒拉便便是便秘?不,這只是寶寶在攢肚
    閨蜜:寶寶在月子裡,每天可能要拉幾次,但是出了月子之後,每天拉便便的次數越發減少,這次更是有一周的時間沒拉便便了。你說我能不著急嗎?這萬一是寶寶便秘可怎麼辦?一些寶寶在滿月之後,開始出現兩三天,甚至四五天不拉便便的情況,這讓媽媽很擔心:寶寶這是便秘了?不,這其實是寶寶攢肚了。
  • 寶寶很久不大便,是喝母乳攢肚還是新生兒便秘?父母了解下原因
    通常來說,攢肚一般出現在寶寶滿月之後到2-3個月之間,時間沒有規律性,持續時間也不定,有不到一周的,也有十幾天的。攢肚就是攢肚,不是便秘!表現形式基本一樣:孩子不拉,腹部沒有明顯硬塊,輕按寶寶腹部時,他沒有表現出抗拒情緒。寶寶出現攢肚的原因是什麼?
  • 「攢肚」還是「便秘」?寶寶6天沒大便急壞寶媽,其實很好區分
    她說她家寶寶3個月了,已經連續6天不拉便便了,是不是便秘了,或者說寶寶連垃圾都吸收了?我這初為人母的表妹想像力可真豐富!你說便秘,確實有這個可能性,但你說連奶的殘渣,所謂的垃圾全都吸收了,那是完全不可能的。寶寶好幾天不拉便便也有可能是攢肚了。
  • 「攢肚」還是「便秘」?寶寶6天沒大便急壞寶媽,其實很好區分
    當媽有點歪,育兒非常正!(文|歪媽) 各位寶媽們,你們有沒有感覺自從當了媽媽後,神經特別容易緊張?寶寶的吃喝拉撒,一舉一動時時刻刻牽動著你那顆「老母親」的心。
  •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幾天不拉便便,是便秘還是攢肚?應該怎麼辦?
    許多寶寶都有過幾天不拉粑粑的經歷,這個時候不少媽媽就開始不淡定了,糾結寶寶究是不是便秘了?我們能感受到家長們面對不拉便便的寶寶時,滿滿的焦慮感。其實,寶寶不拉便便,除了是便秘,那還有可能是攢肚。2、精神的狀態攢肚:寶寶的精神狀態、食量、睡眠等一切表現都如常;便秘:寶寶可能還會出現睡眠不穩、便便時容易哭鬧、煩躁不安等不良情緒。3、發生時間攢肚:只發生在寶寶2~6個月;便秘:任何階段都可能發生。
  • 母乳寶寶幾天不拉便便,可能是攢肚了,不用處理
    自從有娃後,觀察寶寶大便次數、大便性狀就成了寶媽們的必修課。因為寶寶腸胃功能發育不完善,所以更容易出現問題,比如消化不良、腹瀉、脹氣以及便秘等等。不少寶媽一看寶寶好幾天沒排便,就會以為是便秘,擔心的不行。
  • 寶寶有這四種情況,可能是開始「攢肚」了,代表寶寶腸胃發育很好
    當媽之後我們會發現很多媽媽都有一個共同的愛好,那就是對寶寶的大便特別「感興趣」,每次寶寶一拉臭媽媽都要認真、細心、仔細的觀察和研究,為什麼會這樣?難道真的是「感興趣」?並不是,只是因為媽媽們能從寶寶的排便狀況和性質,看出寶寶身體的健康狀況,為了更好的了解寶寶的成長發育狀況,媽媽不得已而為之。
  • 寶寶攢肚,寶媽你知道多少
    攢肚又叫攢肚兒、攢肚子, 最主要的症狀就是寶寶不排大便,對寶寶身體並無不適。攢肚一般發生在寶寶滿月後,寶寶對食物的消化能力提高,致使產生的食物殘渣非常少.有的寶寶兩三天不拉便便,是正常的,就是說的攢肚子。有的寶寶並不是天天得排洩,有的可能兩三天,甚至一個星期都不便,老人們稱之為攢肚子。
  • 寶寶攢肚跟母乳質量有關?不怕孩子攢肚就怕便秘,兩者區別還挺大
    這些東西聽上去就非常的嚇人,可問題是,生病會難受,而寶寶難受的表現應該非常明顯:又哭又鬧,還吃不下東西。現實是,自家寶寶胃口好,睡得香,完全看不出有何不對勁的地方。其實這就是人們經常說的"嬰兒攢肚"。那麼,"嬰兒攢肚"是一種疾病嗎?
  • 一睡二哭三攢肚,寶媽們都明白其中含義嗎,乾貨知識趕緊了解一下
    拋開歧視含義不談,這句話本身,倒是蠻順口的。其實在育兒界裡,也有一些類似的順口溜,比如近些年開始流行的"一睡二哭三攢肚",也同樣順口,可就是會讓一些寶媽摸不著頭腦,尤其是"攢肚",究竟是指的什麼東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