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人們在爭論夏朝有沒有文字?我還是相信,黃帝時期就有文字,黃帝是距今五千年左右的一個王朝,而不是有的人考證出來的所謂的出生年代,因為如果那時候有這麼明確的記載,我們就不用來考證那時候有沒有文字了。
黃帝時期,應該和兩河文明中,最早楔形文字出現年代差不多,當楔形文字出現時,我們有沒有文字呢?我們來說說:
黃帝部落聯盟是一個很大的組織,人類自古就有結盟、臣服的習性,這源於進化的結果,人類的進化是分分合合,分開再融合,融合再分開的過程,在一百多萬年的進化過程中,與其它人類不融合的人發展落後,有的時間太長了可能就只能進化成今天的猩猩或者消亡了,在人類融合中,結盟,臣服的部落更好的發展起來了,戰爭的多數也消亡了,以德服人不是用來標榜的,是確實人類發展需要這樣。所以在黃帝部落聯盟裡,經常有外來部落投奔來,部落內部也有家族人口多了,兄弟帶人投奔到其他部族,也有投奔到中亞西亞的,當然也有人到中國南方各地的,由於草原騎馬行走容易,而未開發的原始森林難走,所以,黃帝部落跟中亞西亞的交流遠遠多於跟中國南方交流。
我們在考古兩河文明時,發現了楔形文字,而且新來佔領者他們也有自己的文字,新來佔領者的文字系統並不比最早使用楔形文字的人低,說明在那時候,許多人群都有自己的文字系統,這也能夠證明。同時代的黃帝部落也有自己的文字系統,因為人類是一種避重就輕的心裡,在越南,人們接觸到了西方拼音文字,就覺得好用。就放棄了漢字,如果黃帝時期,兩河附近有文字的部落來投奔,他們使用的文字比黃帝部落的文字好許多,大家就會放棄自己的文字,或者過多地借鑑中亞的文字,那麼,我們今天的文字完全不同與中亞兩河文明,說明我們當時的文字跟當時曾經佔領兩河流域的新民族一樣,有一套自己的文字系統。
那麼。為什麼考古沒有發現呢?這主要是我們用的是竹子作文字載體。竹子最多只能存世一千多年。對於四五千年前的文字保存不了,有了輕便的東西了。人們就不用其它的了。
今天我們發現了商朝的甲骨文,首先甲骨文是佔卜用的,寫的並不規範,同時代的青銅文就規範多了,第二,商朝不是當時文字最先進的地方。商朝人多數起源在東方,而黃帝部落的中心在陝甘青地區,遊牧民族與其它人類交往多。文字使用也多,後來,來自甘肅的周朝統治者。統治中原後,文字才開始大發展,再後來。來自甘肅的秦朝,他們也有不完全和中原相同的文字。說明甘肅其它部落人群掌握的文字也不比當時已經交通發達的中原落後,從這點反過來說明。 商朝時。中原地區文字不是最發達的,甘肅地區才是最發達的,。這也說明,黃帝時期。黃帝統治時的中心陝甘青地區,文字不僅有。而且跟兩河文明一樣。
如果沒有他們,我們些許不會有現在的文明,同時我們也肯定不會有現在非常完美的科技,而且在當今社會,很多的人都在極力的去為自己的國家爭取古代文明,當然,有的文明即使是你不要那也是你的,然而有的文明即使是你要了那也不一定是你的!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的保護我們的歷史文化,尤其是把我們中華文化優秀的漢字傳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