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江研記者張源源)去海南時拎上飛機的箱子,回程時因為購買廉價航空公司的機票而被要求「付費託運」,這是南京市民盧女士此前遇到的煩心事。廉航行李額「打折」,是「情非得已」還是「生財有道」?昨天下午,江寧區人民法院的法庭裡,盧女士及代理人與廉價航空公司代表展開了一場長達3小時的爭論。
去年9月,盧女士跟朋友到海南遊玩,回程時由家人幫忙購買了一家廉價航空公司的機票,從海口美蘭機場至南京祿口機場,單張機票價格為239元。回程當天,盧女士照常提前到機場辦票,卻被告知因為是廉價航空公司,只能拎一件重量不超過7公斤、體積不超過20CM×30CM×40CM的手提行李登機,否則就要額外購買行李票,每公斤行李價格是29.1元。
盧女士與朋友只能購買後續航班回南京,後續航班由深圳航空公司承運,票價為190元。在深航櫃檯辦票時,盧女士並未接到「付費託運」的通知,提著箱子順利回程。
「我們4個人,一共就2個小箱子,來的時候是拎上飛機一起飛過來的,為什麼回去就不行呢?」回到南京後,盧女士認為自己遭遇了廉價航空公司的「套路」,最終向法院起訴維權。盧女士請求法院認定廉航對行李額度的限制為無效條款,判令該航空公司賠禮道歉、對行李條款進行顯著標識以明確,並賠償相關損失7000多元。
昨天的庭審中,針對行李額打折,廉航公司代理人稱,海口與南京之間航班經濟艙指導價為1940元,盧女士購買機票的價格不足2折,是廉航公司的特價機票。「廉價航空公司運營飛機裝載量有限,另外我們在購票頁面、官網和購票簡訊中均有關於行李額度的提醒,已經盡到了相關提醒義務。」
盧女士卻認為,廉價航空公司的提醒義務遠遠沒有盡到,反而是通過賺取行李費「生財有道」。「針對行李額度,說的只是很模糊的20CM×30CM×40CM,沒有區別於一般航空公司的特別提示,我自然就以為是平時登機的箱子。就在這個航班裡,有乘客為了一個5公斤的『超寬』箱子付了146元行李費。到了辦票現場,很多乘客因為時間限制或者不願麻煩掏錢了事,廉價航空公司不把行李額度『說明白』,有欺詐消費者的嫌疑。」
經過約3個小時的舉證質證、法庭辯論,雙方均作出不同意調解的表態,法庭未當庭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