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閨女已經進入第一階段「叛逆期」,面對她的無理取鬧,我經常無可奈何,也會說些狠話,但我很快意識到我所發的那些牢騷並不能解決任何問題,我需要的是真正解決問題的辦法。後來通過大V店的課程知道了這本書,自己入手了一套。
書裡面有幾個觀念對我影響很大,比如:認同並接納孩子的感受,孩子感覺好的時候才會做的好,父母如何看待孩子會影響他們的行為。也試著用了幾個小技巧,比如:描述所看到的問題,用幻想的方式滿足她的願望,真的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有一次,閨女吃葡萄皮又把皮吐在地上,要是之前我就說了:「又把皮吐在地上,說過要扔到垃圾圖裡啊……」一般說完閨女的反映就是瞪著我不動。其實現在回想我這兩句話,不僅給她貼了標籤,還嘲諷她沒記性,不聽話…於是我就用了書裡的一個小技巧~我說:「我看見葡萄皮在地上呢,應該扔到垃圾桶裡。」於是我順手把皮撿起來扔進了垃圾桶,之後就忙別的去了,等我再出來,我竟然看到了這樣的情景:垃圾桶被閨女拿到了身邊,她還嘟囔著:葡萄皮扔到垃圾桶裡。
書裡涉及到了很多的說話技巧,小貼士,也為我打開了一條全心的親子溝通之路:用一種平等互愛,相互尊重的語言去溝通,表達自己的感受,並鼓勵孩子與我合作,從而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這本書更像是一本工具書,裡面有理論講解,遵守的原則,需要我們實際應用,若不實踐,等於無用書。
所以,我總是時不時的翻翻,給我的「腦子」充充電,並時刻提醒我:互相尊重,講話技巧,不懲罰…多看書,多練習,是這本書的正確打開方式。
我覺得以下2方面很重要,也是我接下來要重點練習的2個內容:
1、鼓勵孩子自立,
我們培養孩子的一個最終目標就是幫助他長成一個獨立的個體,當她獨自在外時,能很好的照顧自己,能活的很好。但是,自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讓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1歲甚至幾個月的孩子幫忙按下尿不溼粘貼
1歲半的孩子扔自己的尿布
3歲的孩子自己穿衣服
6歲的孩子做家務,收拾房間
13歲的孩子列出購物清單
讓她自己做選擇:
你是吃蘋果還是香蕉?
穿紅褲子還是黑褲子?
你是想現在練琴還是吃完飯再練?
尊重她的努力:
用勺子吃菜確實不容易,下次可以試試用叉子
第一次穿鞋確實有點難,但你穿進去了半隻,下次再努力就可以整隻腳都穿進去了
繫鞋帶很考驗你的手指靈活性
不急著告訴她答案
這是個有趣的問題,你是怎麼想的?
2、多讚賞她。
太好了!……你真棒!……非常好!這些讚美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讚美,我們有時候甚至對這種讚賞方式懷疑,所以試著用以下方法來描述:
描述所看見的
我看到你畫了一個圈,一個圈,有一個圈,一個拐彎,一個拐彎,點,點,點,線,線,
你怎麼會想到畫這個的?
我看到了你自己穿上了T恤,襪子也是一雙的,穿好了鞋,你做了這麼多事,真不容易啊!
描述我的感受
我看到你把你的玩具放回了玩具架上,地上的球也收起來了,這讓我感覺很高興
我看到你看完了書,把書放到了書架上,我感到你對自己的東西很用心的在保存,
把值得讚賞的行為總結為一個詞
你雖然很害怕走獨木橋,但你仍然去嘗試,你真勇敢!
儘管你現在想吃蛋糕,但還是留著明天吃,你真有自制力!
我很喜歡當作者向他們的導師海姆·吉諾特博士抱怨改變舊的說話習慣很難的時候說的一句話:「學習一門新語言並不容易,至少改掉口音就很難……但對我們的孩子來說,這會成為他們的母語。」謹以此句以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