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洲央行官員Knot警告太久依賴危機應對措施的風險
來源:新浪財經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委員Klaas Knot稱,歐洲央行不應該「過度依賴」實施太久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負面經濟影響的措施。他在周五表示,隨著歐元區經濟從危機中復甦,歐洲央行甚至可能不會用完應對疫情的債券購買計劃。他警告說,歐洲不要過於依賴以貨幣政策作為抵禦疫情經濟影響的主要防線。他在彭博網絡研討會上表示:「這種看法是有風險的,因為這會導致債務水平上升和過度槓桿化,已經在公司部門中觀察到這種情況。」
-
歷數金融危機後,各國央行發明的貨幣政策工具
自6月股市大跌以來,證監會聯合多部委發布多項救市措施,打出了一系列救市組合拳。儘管股災最艱難的時期已經度過,但市場人氣的恢復依然十分有限,行情轉換帶來的思維方式使投資者對市場的擔憂加大,市場依然面臨很大的上行壓力。 央行無疑在本輪救市政策裡面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金融危機後,全球主要央行創造的貨幣政策工具有哪些?
-
歐洲央行
任務 歐洲央行的主要目標是制定貨幣政策以保證上述目標的實現。貨幣政策會在歐洲央行的官方網站上公布出來。 為實現目標央行有以下工具可以使用: 1.主要再融通操作(Main Refinancing Operations),央行以拍賣的方式將貨幣注入銀行系統。
-
農夫:伯老失望之情溢於言表 歐洲央行或將採取行動
另外,其還淡化了美聯儲非傳統政策的潛在風險,稱之前的購買資產計劃對提振經濟成長和促進創造就業頗為有效,美聯儲政策加劇財政失衡的證據卻寥寥無幾。美聯儲的QE1和QE2已經令美國產出增加約3%,就業人口增加200萬。 上周五晚間,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表示對此前因不同意歐洲央行購債而被迫辭職的新聞報導不予置評。
-
經濟前景惡化 歐洲央行再次放寬政策
歐洲央行在本次利率決議上增加更多長期貸款,並延長最低利率的窗口,將在2022年6月之前重新評估抵押品寬鬆措施,繼續準備在必要時調整所有工具,還決定在2021年再提供四項流行病緊急長期再融資業務(PELTROs),這將繼續提供有效的流動性支撐。
-
歐洲央行再度降息 市場靜候峰會「佳音」
有分析認為,近期歐洲金融體系流動性吃緊,歐洲央行此舉將有助於緩解資金壓力,為債務危機解決創造更好的環境。但從根本上說,解決歐債危機仍有待於歐洲各國領導人在財政一體化等關鍵問題上取得實質性進展,這也是外界對9日的歐盟峰會最大的關注。
-
拉加德肯定部分復甦,但任務遠未完成,仍準備採取任何可能措施
來源:匯通網原標題:拉加德肯定部分復甦,但任務遠未完成,仍準備採取任何可能措施,歐元衝高回落近20點北京時間周四(7月16日)20:30,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召開新聞發布會,稱經濟出現部分復甦,但仍遠低於危機前水平,並準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
-
歐洲央行:將在12月採取行動,未來幾周將進行新一輪宏觀經濟預測
來源:匯通網原標題:歐洲央行會議紀要:將在12月採取行動,在未來幾周內將進行新一輪宏觀經濟預測北京時間(11月26日),歐洲央行發布會議紀要顯示,據觀察,目前總體通脹處於負值的時間比歐洲央行9月份工作人員預測的要長
-
歐洲央行加大力度應對經濟不確定性
歐洲央行表示,量化寬鬆政策將持續到利率上升前不久。另外,歐洲央行還將增加更多長期貸款,將在2022年6月之前重新評估抵押品寬鬆措施,繼續準備在必要時調整所有工具,並將在2021年再提供4項流行病緊急長期再融資業務(PELTROs),繼續提供有效的流動性支撐。
-
孔特談歐洲債券:歐洲需要協調一致
歐洲需要協調一致綜合義大利安莎社、《24小時太陽報》報導,孔特表示,如果歐洲不能提供應對挑戰的金融工具,如歐洲債券,義大利將被迫採取自己的措施應對緊急情況。 但是,單獨國家的政策所取得的效果可能不如歐洲統一政策有效,並有可能對歐盟產生負面影響。
-
潛望丨美聯儲再出重磅措施緩解流動性危機,疫情對美國經濟重創已現...
當天市場的上漲主要受到美聯儲等全球主要央行的一系列行動推動。前一日晚間,美聯儲再度緊急出手,宣布設立貨幣基金流動性支持工具,用以應對貨幣基金市場的流動性危機,實際上是支持由該類別基金延伸出的涉及到美國經濟命脈的更廣泛的信貸市場。除此以外,多國央行聯合行動,除各自推出刺激措施外,與美聯儲進一步擴大貨幣互換協議規模,緩解目前全市場中普遍面臨的美元流動性緊張的局面。
-
G20:拯救金融危機 各國應當採取共同行動
當日,20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結束。記者 張傳奇 攝 二十國集團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G20)2008年年會9日在巴西聖保羅閉幕,與會代表一致認為有必要改革目前的國際金融體系,採取共同行動應對全球金融危機。
-
央行:不得採取歧視性或非便利性措施排斥現金支付
中新網12月15日電 據央行網站消息,央行近日就規範人民幣現金收付行為有關事項發布公告,提出不得採取歧視性或非便利性措施排斥現金支付,造成「數字鴻溝」。 公告提出四個基本原則: ——維護人民幣法定貨幣地位。
-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鄭良海:全球央行集體寬鬆 國內貨幣政策獨立性強
反觀國內貨幣政策,在疫情高發期率先迅速做出反應,通過8500億專項再貸款、再貼現額度,下調MLF、LPR利率,降準措施落地。隨著經濟運行日趨正常化,資金市場利率創新低後,央行貨幣政策定力已明顯增強。新冠疫情全球蔓延以來,增速迅猛,且疫情在海外加速蔓延之勢不減。
-
法德意央行負責人聯名呼籲:歐洲金融穩定需要共同行動
內容編譯如下:新冠肺炎疫情揭示了我們社會和經濟的脆弱性。在各個層面,政治決策者們採取了堅決措施以保護企業和僱員。通過依託我們的優勢並由此找到實用的解決方法,一項共同的行動是有希望且可行的。我們的金融穩定就是證明:自上一次全球金融危機後,在這一領域我們做了很多事情,我們可以為這些變化以及從中吸取的經驗教訓而驕傲。
-
疫情成歐洲經濟明顯威脅,拉加德暗示更多刺激在路上!歐元創近一個...
拉加德還表示,歐盟領導人應當考慮地區規模7500億歐元的復甦基金作為一項永久工具。歐洲央行網站刊發的她的講話稱:「這項復甦計劃工具是為應對特殊情況,我們應當討論它保留在歐洲政策工具箱中的可能性,以便再度動用。」 拉加德指出:「我希望會有關於一項歐元區共同預算工具的討論,而且我們當前的經驗將會使其更加充實。
-
美聯儲、歐洲央行在新冠疫情應對政策中對信用評級結果的使用
另外,近期為了應對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面臨的重大風險,歐洲央行啟動了總規模達7500億歐元的大流行緊急購買計劃(PEPP),可購買的資產包括當前資產購買計劃中的所有合格資產,在有關合格資產判斷標準中也涉及到信用評級結果的使用。上述政策措施對信用評級的使用,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信用評級輔助監管的重要作用,不僅有助於提升政策制定和實施效果,還可節約監管資源,促進信息流通。敬請閱讀。
-
海外之聲|芬蘭央行行長:疫情危機的經濟影響與央行應對
導讀芬蘭央行一直致力於提供確保家庭和企業儘可能穩定的經濟基礎,在當前情況下我們需要對冠狀病毒和隨之而來的全球經濟發展急劇惡化採取特殊措施。近期冠狀病毒在中國和其他地方造成的產量迅速下降,全球經濟形勢迅速而徹底地發生了變化。為控制病毒而採取的應急措施也帶來了經濟後果,中央銀行將在減輕經濟損失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
默克爾:德國已採取必要措施防止移民危機重演
海外網9月25日電 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2015年的移民危機不會在德國重演,政府已為此採取必要措施。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柏林報導,默克爾向記者表示:「我認為可以說,2015年的那場移民危機不會再上演,德國已為此採取大量措施。」德國總理默克爾還表示,首次進入德國議會的右翼政黨德國選擇黨不會對柏林未來在歐洲事務上的政策產生影響。默克爾就右翼政黨對柏林歐洲政策的可能影響回答稱:「我認為,可以組建執政聯盟的政黨都能夠做出自主的決定,無論存在怎樣的分歧。
-
義大利醞釀財政刺激計劃,歐央行會出臺新貨幣政策嗎?
除疫情本身外,北方地區的經濟受疫情衝擊最大。為此,義大利政府已出臺了36億歐元的財政刺激計劃。歐央行行長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表示,歐央行正準備採取「適當而有針對性的措施」。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復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歐洲學會副會長丁純教授表示,在財政政策方面,歐盟沒有充分理由拒絕義大利出臺財政刺激政策,因為義大利疫情得到控制,對整個歐盟都有所裨益。在貨幣政策方面,歐央行也有望採取適當措施,設法拉動歐元區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