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英語啟蒙,為什麼不要翻譯?

2021-02-10 浙江家庭教育課堂

大家先來回憶一下,我們自己小時候,是怎麼學英語的呢?

 

我想大家都有這樣的經歷:背單詞、背課文,背不熟的可能還需要家長的幫忙;然後抄單詞,一個單詞抄寫50遍,單詞量的多少就是衡量孩子英語水平最重要的標準。

 

在課堂上,老師還會告訴你:「蘋果」就是「apple」,「你多大了」就是「Howold are you?」。基本都是這種「中英互譯」的方式在學習。

可是,這種「翻譯」的學習方式效果並不理想。

很多人在現實生活中遇到了外國人,完全接不上話,因為你會發現,沒有老外是按照英語課本裡那樣對話的,當他們說的跟課文裡不一樣的時候,你的腦子裡是找不到信息回復的。

同時,你聽到句子還要先在腦海中翻譯成中文才能理解,壓根跟不上別人的節奏。

 

我們通過切身的經歷感知到,這樣翻譯式的學英語的路子是不對的,然而,在我們給孩子英文啟蒙的時候,又擔心,孩子聽著全英文,能聽懂嗎?真的不需要我翻譯給她聽嗎?

 

 

孩子在6-8歲之後,母語已經處於一個強勢地位了,這時候學第二外語,可能會有『聽不懂』和『怕出錯』的心理,這時候我們可以在孩子看動畫片,或者讀文章之前,先用中文講解一下大致的意思,讓孩子感覺到很安全,然後再進入到學習過程的時候,我們就不翻譯,而是通過圖像、動作來幫助孩子去理解。

大齡兒童的認知和理解能力很強,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也能很快就適應這種『習得』的方式。

 

6歲以下的小朋友,母語還不是很強勢,對語言屬於探索的階段,學英語的時候完全不需要翻譯,只要選取的學習材料難度適當,孩子能夠將聽到的聲音,跟看到的情景進行匹配,她就能理解詞彙和句子的含義。

就像孩子學會中文的過程一樣,她也是先經歷了一年左右的聽,不斷聽媽媽,聽家裡人說話,而且這些話語還是高度配合情景和動作。比如媽媽拿著蘋果,跟寶寶說,你要吃蘋果嗎,『好大的蘋果啊』,『嗯,真好吃』這些都是在情景內發生的,並且這些語句,在生活中會重複大量的出現,這樣小朋友就理解了,什麼是『蘋果『什麼是  『好吃』 。

 

為什麼低齡寶寶不需要翻譯呢?大家可以看一段視頻做個實驗:

剛才的視頻,是一集法語版的《Peppa Pig》,如果大家沒有聽懂,非常正常,這就是寶寶剛接觸英語時候的感受,完全不知道再說什麼,但是…我們回憶一下,你是否理解了故事情節?

完全沒問題!你完全可以說出,大概的內容是:

Peppa 和弟弟 George 在雨過天晴之後去外面踩泥坑玩,媽媽告訴 Peppa 要換上雨靴,Peppa 照顧弟弟,也讓 George 去換上了雨靴.

是不是很神奇,雖然聽不懂,但你可以理解。那麼,在我們多次重複觀看的時候,你就會逐漸理解這裡面出現過的詞彙,比如泥坑muddy puddle、雨靴rain boots等等。而且這些詞彙,都是對應著情景,你理解並且記憶的。

 

這個好處是什麼呢?就是,在你再次聽到 泥坑muddy puddle、雨靴rain boots 這些詞彙的時候,你的腦海裡會出現這個動畫片裡的那些情景和圖像,形成了從聲音到圖像,直接的轉換,這也就形成了 『英語腦』。

回到我們的問題,也就是孩子不需要翻譯來學習英語,只要在高度匹配的聲音和畫面的學習中,孩子會通過『習得』方式掌握語言。

那我們家長怎麼為孩子提供不用翻譯、就可以理解的學習環境呢?

 

簡而言之,就是多用實物和動作和圖片。

教孩子說「Apple」的時候,就拿著一個蘋果在手裡,跟孩子說『apple』,look, it’s an apple. It’s a big red apple. 吃完了,還可以說The apple is yummy.

孩子通過看、聽、聞、品嘗,多方面的立體地感受到了『apple』,這就是非常好的方式。

 

還有一些動作類的,比如clap your hands。如果不做動作,孩子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但如果,我們邊拍手,邊說clap your hands, clap your hands. 那是不是一目了然了呢?

 

還有一些詞,如果沒有實物或者動作,可以找圖片給孩子,總之,就是不要翻譯,而是讓英文的聲音,直接跟實物、動作、圖片建立連結。

 

我們簡單總結一下,今天拋出的問題是,孩子學英語,是否需要翻譯?

第一,如果是大齡兒童,6-8歲以上的,可以用中文預熱,逐漸過渡到不用翻譯

第二,如果是6歲以下的小齡兒童,完全不用翻譯。藉助實物、動作、圖片幫助孩子去理解吸收就可以啦!

把新單詞跟孩子已知的、熟悉的內容建立起聯繫。

ETP是培養孩子的母語思維的,那什麼叫母語思維?正常情況下,當我們在生活中,看到一顆蘋果圖案,我們會立刻冒出「蘋果」二字,之後在我們的引導下比如說「蘋果的英語單詞怎麼說啊?」孩子會說出「apple」這個發音,而我們想要鍛鍊孩子的母語思維就是,看到蘋果的圖案立刻說出「apple」這個單詞的發音。

iEnglish ETP精選9000多張圖片,從顏色、畫風、寓意都極為講究。每一個小圖案的變形,都是對孩子想像力的豐富。每一處隱藏的位置,都是對孩子開放性思維的拓展。

專注力是學習力的前提條件,很多家長反應,孩子上課坐不住,精神不集中,專注力有問題。其實不然,這些孩子很難同時調動多種感覺器官共同工作,所以容易看的時候聽不到,聽的時候看串行。

ETP通過綜合調動孩子聽覺、視覺、觸覺系統,一定程度上訓練了孩子的感覺統合能力,從而鍛鍊孩子的專注力。

系統觸摸精度也是根據孩子年齡、生理髮育特點做的特別設置,這種精細的觸覺訓練,可以幫助孩子鍛鍊手、眼、腦協調能力、培養孩子的耐心ETP通過實物圖形、抽象圖形之間的轉化聯繫,促進孩子逐漸理解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自然形成理解概念、守恆等一些抽象思維的能力。

不斷通過ETP的學習訓練,會使孩子建立抽象思維能力的過程更短,更順暢。

很多的孩子一拿到小i就會愛不釋手的玩起ETP,這樣玩中學,學中玩的模式,具體是怎樣吸引孩子呢?

1,ETP裡面都是圖案,通過圖案進行學習,孩子更願意接受,同時孩子在使用的過程中,會沉浸其中,不認為自己在學習,然而不知不覺中學會了。

2,孩子在場景中找目標物品的時候,會很投入,這樣子也是在訓練孩子,提高自己的專注力,另一方面也是我們iEnglish強調要專機專用的很重要的原因,畢竟如今外在的誘惑力不管是遊戲還是視頻對孩子的學習的專注度衝擊還是挺大的。某種意義上,延長了孩子願意花在學習上的時間。3,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我們採用的學習訓練方法是三位一體法,全面調動我們的感官,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一個部位:耳朵。用耳朵聽英文原聲發音,聽自己的英文發音第二個部位:眼睛。用眼睛看對應的英文和相應的圖案。第三個部位:嘴巴。用嘴輸出詞彙和句子,進行模仿跟讀。

iEnglish是什麼?

iEnglish全稱iEnglish類母語英語學習訓練系統,是由託普朗寧(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一款革命性的英語學習產品,每一臺產品均由硬體(平板電腦)+學習軟體組成,用戶需要使用產品專用的平板電腦登錄個人帳號方可使用產品進行英語學習。


這套系統適用於0~99歲任何想要學好英語的人群(英語啟蒙、小學、初中、高中、大學英語四、六級、雅思、託福等)覆蓋0基礎到英語專八的內容,是針對每個用戶英語水平量身定做的一款英語學習的解決方案。


小i系統內含20000冊的原本英文書籍+400萬字的視頻,由400位外教真人領讀。通過智能測評、智能推送、智能糾音,讓你擁有一口純正流利的英語。每天只需要30分鐘,2年達到初中畢業英語水平,3年達到高中畢業英語水平。最終實現兩個無障礙,無障礙和國外人士交流,無障礙學習原版的英文書籍,順便讓高考成績達到130分以上。

iEnglish解決英語學習六大難題:


1、iEnglish解決英語興趣問題
內容以故事為核心,知識性豐富、趣味性強。訓練素材與學生當前英語能力匹配,避免因簡單無聊喪失興趣,也避免因難度過高而喪失信心。同時,激勵機制調動學生積極性,在學習圈形成良性互動和競爭。

2、iEnglish解決英語詞彙問題
高頻、易混易忘和個人沒有掌握的詞彙,反覆在不同場景重現,通過語境自然識記,累積掌握6000-8000詞彙。


3、iEnglish解決英語語法問題
通過訓練建立語感,語感幫助用戶對語法的自然感知和運用,不需要耗時費力死記硬背。


4、iEnglish解決英語聽力問題
不同年齡、性別、音色的英美外教真人發音,建立用戶對英語刺激的條件反射,不依賴單一、標準語音語調,解決聽力問題。


5、iEnglish解決英語發音問題
通過跟讀英美外教標準發音訓練、系統糾音、標音語調,解決發音問題。


6、iEnglish解決英語口語表達問題
在海量英文原版素材(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的類母語環境中,進行可理解性的輸入與輸出訓練,可實現在任何場景下的英文口語表達,像說母語一樣,自然簡單。


iEnglish承諾對iEnglish進行持續研發和改進,不斷提升用戶體驗和產品質量,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在帳戶有效期內,免費享受軟體的所有升級和更新。

相關焦點

  • 英語啟蒙到底要不要翻譯?談談喜馬拉雅牛津樹課程翻譯問題.
    丟丟媽在這裡做一個簡單的說明,並跟大家討論一下這個「翻譯」問題。英語啟蒙要不要翻譯,這是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要是按照丟丟媽本人的標準,我是堅決支持「不翻譯」的。所以,在分享丟丟啟蒙經驗的時候,我提到最多的就是「全英語」講解繪本,不翻譯。「不翻譯、培養孩子的英語思維」是最科學,最正確的英語啟蒙方式。但是,做到「全英語,不翻譯」是有條件的。不是每個家庭都能做到。我們姑且把中國家庭父母的英語水平分為3個等級。等級1: 父母是英語專業,全英語跟孩子溝通無障礙。
  • 為什麼要給孩子英語啟蒙?
    為什麼要給孩子英語啟蒙? 為什麼英語啟蒙越早越好?英語啟蒙需要近早嗎? 如果啟蒙時間較晚,在接觸英語時同時也有了其它學科壓力,從時間和精力分配上會更為困難,況且已經養成中文的母語思維,還會出現對英文牴觸的情緒~2、通過翻譯路徑 幼齡兒童掌握語言(中文、英文)都會需要藉助動作、表情來理解 而已經形成母語強勢的孩子第一反應是問「什麼意思」,需要藉助中文來理解,不願意通過其它的肢體動作去體會
  • 英語啟蒙到底要不要逐字翻譯?有一種聽不懂叫我媽以為我不懂
    聽到朋友抱怨高價繪本最後放在家裡吃灰時,我問朋友,為什麼一定要給寶寶逐字逐句地翻譯? 朋友反問我:「如果不翻譯,寶寶聽不懂怎麼辦呀?」 其實,聽不懂的不是孩子,恰恰是父母!父母首先要知道:對於低幼的孩子而言,任何一種語言都是外語。
  • 孩子學英語要不要中文翻譯?家長必須遵循兩個步驟
    了解更多大思英語的課程內容,可點這裡▼英語啟蒙別鑽進死摳字眼的牛角尖!自然拼讀跟英語啟蒙沒有關係!零基礎兒童英語啟蒙,最先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我為什麼不送四年級的女兒去讀學而思英語老師認為孩子不開口是因為內向,但真相不是這樣!給孩子請一個一對一在線外教好不好?靠背誦和記憶學不好英語?這是真的……這種情況下千萬別逼孩子大膽開口說英語孩子學英語的路上,最大攔路虎居然是.
  • 英語分享|英語啟蒙路上的十萬個為什麼
    3-4歲的孩子總愛問為什麼,寶寶們的十萬個為什麼總是讓媽媽應接不暇。其實,不僅寶貝們有十萬個為什麼,媽媽們對一個關注的話題何嘗沒有十萬個為什麼。那麼小的孩子就開始啟蒙好不好?中文尚且說不溜呢就開始英文,會不會導致語遲或者混淆?
  • 兒童英語啟蒙心得:為什麼要學英語?為什麼讓孩子這麼早學英語?
    為什麼要學英語?想清楚這件事,或許能幫助父母認清方向。或許有的家長會疑惑:是孩子要學英語,為什麼卻是父母要認清方向呢?因為,當父母無法認清方向、又喜歡拉著孩子東奔西跑的時候,多走了很多冤枉路都是次要的,萬一根本走不到目的地,才是父母和孩子終身的遺憾。回到最初的問題:為什麼要學英語呢?除了漢語之外,第二語言的學習上,基本上通用語言就是英語。
  • 別再這樣給孩子英語啟蒙了, 破壞英語思維
    前天晚上刷朋友圈,看到一位媽媽打卡分享自己和寶寶共學英語單詞的視頻。
  • 為什麼你的孩子英語啟蒙沒有成效?因為你踩了英語啟蒙的三個大坑
    現在很多家長都注重孩子的英語啟蒙教育,然而無數家長反映,「都說經歷過英語啟蒙教育的孩子,英語會很好,可是為什麼我的孩子就沒有效果呢?」萌萌習語表示:很多經歷過英語啟蒙教育的孩子沒有成效,是因為很多家長踩了英語啟蒙教育的三個大坑了!
  • 孩子初學英語,要不要把每句話都翻譯成中文?
    一些家長對此表示不解:原來自動播放中文關卡時,孩子把每句話都翻譯得很好;但是取消自動播放後,孩子不會主動去點擊按鈕,再問他意思,他雖然也明白個大概,但翻譯起來就沒有這麼流暢了。大思英語為什麼要做這樣的改變呢?
  • 不要小瞧孩子的語言天賦!雙語啟蒙,從嬰兒開始
    現在很多70後80後家長因為自己學習的是應試英語,啞巴英語,所以對孩子的英語啟蒙非常關注,也有很多疑問。 一、孩子什麼時候開始學習英語比較好?很多家長希望孩子英語啟蒙之後,可以像母語一樣流暢的使用,這樣期望值太高,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壓力。家長可以把自己的目標降低一點,心態放輕鬆一些。英語啟蒙實際要通過創造英語的聽說環境,經過大量持續有效的語音輸入,讓孩子自然而然的輸出使用英語。
  • 去上學分享-英語不好,該怎麼給孩子英語啟蒙?
    請大家先思考2個問題:你希望英語在孩子的生活中扮演什麼角色?在孩子英語啟蒙中,父母應該扮演什麼角色?小編de回答:對我來說,我不看重我的孩子英語考試能拿多少分,或者未來,他跟同齡人相比,英語水平相差多少。
  • 去上學分享-英語不好,該怎麼給孩子英語啟蒙?
    請大家先思考2個問題:你希望英語在孩子的生活中扮演什麼角色?在孩子英語啟蒙中,父母應該扮演什麼角色?0-6歲被認為是孩子語言的敏感期,而0-3歲的孩子英語啟蒙更多的是興趣的培養,方式也更簡單一些,以「聽」為主要手段,大部分的英語啟蒙研究者都會這樣建議,方式通常是兒歌、動畫片、繪本三大途徑。
  • 記錄毛豆的英語啟蒙1 | 如何應對啟蒙初期孩子對英語的排斥
    毛豆22個月開始揀起了之前故意中斷的英語啟蒙,經歷了「不要不要」的排斥期,慢慢開始接受的觀望期,很喜歡英語書的熱愛期和積累期,詞彙量激增的上升期,又開始有點排斥的回落期,現在對一小部分又喜歡上但其他的不太待見的瓶頸期,跟很多雙語寶寶沒法比,但確實有肉眼可見的進步,這期間媽媽和毛豆共渡了很多墨跡又難忘的親子時光。
  • 0-3歲孩子如何進行幼兒英語啟蒙?
    學英語可以幫助我們建立全新的英語思維方式,這樣我們就能夠更好的理解西方文化,也能夠更好的理解我們和人在溝通的時候,為什麼別人要這麼說。2英語啟蒙一些學習的誤區很多父母簡單的把幼兒英語啟蒙教育,與正式的英語學習劃等號,或者是過早讓孩子接觸知識性較強的英語課程,過分的強調孩子語言輸出的質量。
  • 如何做好孩子的英語啟蒙—去上學
    去上學那如何做好孩子的英語啟蒙呢?是的,就是輸入,孩子只有輸入的足夠多的情況下,才會輸出。在輸入的過程中家長千萬不能著急,不要要求孩子去說,也不要指著字母或單詞讓他認,要靜下心來等待。就像孩子在1歲前一直是聽家裡的人在說話,時間久了他能慢慢聽懂,你叫「寶寶」,他能抬起頭來。但是一歲以前的寶寶雖然能聽懂父母說話,但是他還不會說,等到了一歲以後,慢慢地,他就會輸出了。
  • 親子英語啟蒙第37天
    先聊點常識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決定給孩子英語啟蒙呢?因為自己吃了太多的虧。數學考145,英語考90的人比比皆是,神奇的是以男生最為普遍。英語啟蒙,尤其是男寶,一定要早早抓起來,讓他無從反感英語,將來也就不會拖後腿。
  • 聊聊孩子的英語啟蒙
    這自然不能跟一眾雞娃牛蛙們相比,但我們自始就有一個原則,就是不攀比不炫耀,因為我們深知每個孩子的特點和發育情況非常不同,孩子也不應該是父母攀比的手段和炫耀的資本,我們只堅持默默地陪娃成長,其餘就交給時間,靜待花開。為什麼要英語啟蒙?
  • 你為什麼想給孩子做英語早教啟蒙?
    昨天我們在閒聊中讓大家選接下來想先看關於國學啟蒙的文章,還是數學啟蒙的。但是在留言中,很多同學希望我們寫一些英語啟蒙方面的文章。上周我們寫了一篇關於自然拼讀的文章(點擊閱讀:自然拼讀法,不適用於中國孩子的英語啟蒙),但在文章中我們沒有具體聊如何進行英語啟蒙。
  • 孩子英語啟蒙階段的正確目標到底是什麼?
    01 為什麼要給孩子進行英語啟蒙在學校時,英語是一項重要的科目;工作了後,英語是職場上一項重要的職業技能...隨著國民綜合素質的提高,英語的使用日趨廣泛,英語的學習掌握也越來越重要。簡單一句話,就是多學一門知識,多一項技能!
  • 英語教師媽媽談自己如何給孩子做英語啟蒙(一):孩子的英語成長,從不知所措走向從容不迫
    在羅老師的堅持下,兩歲半的小傢伙兒已經很好地培養起了英語語感,能夠認真聆聽英文音頻,喜歡翻閱英語圖書,不僅能聽懂簡單的日常用語,自己還會不自覺地說出英語單詞、短句。羅老師的英語啟蒙到底是如何開展的呢?幾歲開始英語啟蒙最好?英語啟蒙到底應該怎麼做?給孩子看英文動畫片好不好?讀英文故事的時候要不要翻譯?面對新手家長的困惑,看看羅老師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