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先來回憶一下,我們自己小時候,是怎麼學英語的呢?
我想大家都有這樣的經歷:背單詞、背課文,背不熟的可能還需要家長的幫忙;然後抄單詞,一個單詞抄寫50遍,單詞量的多少就是衡量孩子英語水平最重要的標準。
在課堂上,老師還會告訴你:「蘋果」就是「apple」,「你多大了」就是「Howold are you?」。基本都是這種「中英互譯」的方式在學習。
可是,這種「翻譯」的學習方式效果並不理想。
很多人在現實生活中遇到了外國人,完全接不上話,因為你會發現,沒有老外是按照英語課本裡那樣對話的,當他們說的跟課文裡不一樣的時候,你的腦子裡是找不到信息回復的。
同時,你聽到句子還要先在腦海中翻譯成中文才能理解,壓根跟不上別人的節奏。
我們通過切身的經歷感知到,這樣翻譯式的學英語的路子是不對的,然而,在我們給孩子英文啟蒙的時候,又擔心,孩子聽著全英文,能聽懂嗎?真的不需要我翻譯給她聽嗎?
孩子在6-8歲之後,母語已經處於一個強勢地位了,這時候學第二外語,可能會有『聽不懂』和『怕出錯』的心理,這時候我們可以在孩子看動畫片,或者讀文章之前,先用中文講解一下大致的意思,讓孩子感覺到很安全,然後再進入到學習過程的時候,我們就不翻譯,而是通過圖像、動作來幫助孩子去理解。
大齡兒童的認知和理解能力很強,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也能很快就適應這種『習得』的方式。
6歲以下的小朋友,母語還不是很強勢,對語言屬於探索的階段,學英語的時候完全不需要翻譯,只要選取的學習材料難度適當,孩子能夠將聽到的聲音,跟看到的情景進行匹配,她就能理解詞彙和句子的含義。
就像孩子學會中文的過程一樣,她也是先經歷了一年左右的聽,不斷聽媽媽,聽家裡人說話,而且這些話語還是高度配合情景和動作。比如媽媽拿著蘋果,跟寶寶說,你要吃蘋果嗎,『好大的蘋果啊』,『嗯,真好吃』這些都是在情景內發生的,並且這些語句,在生活中會重複大量的出現,這樣小朋友就理解了,什麼是『蘋果『什麼是 『好吃』 。
為什麼低齡寶寶不需要翻譯呢?大家可以看一段視頻做個實驗:
剛才的視頻,是一集法語版的《Peppa Pig》,如果大家沒有聽懂,非常正常,這就是寶寶剛接觸英語時候的感受,完全不知道再說什麼,但是…我們回憶一下,你是否理解了故事情節?
完全沒問題!你完全可以說出,大概的內容是:
Peppa 和弟弟 George 在雨過天晴之後去外面踩泥坑玩,媽媽告訴 Peppa 要換上雨靴,Peppa 照顧弟弟,也讓 George 去換上了雨靴.
是不是很神奇,雖然聽不懂,但你可以理解。那麼,在我們多次重複觀看的時候,你就會逐漸理解這裡面出現過的詞彙,比如泥坑muddy puddle、雨靴rain boots等等。而且這些詞彙,都是對應著情景,你理解並且記憶的。
這個好處是什麼呢?就是,在你再次聽到 泥坑muddy puddle、雨靴rain boots 這些詞彙的時候,你的腦海裡會出現這個動畫片裡的那些情景和圖像,形成了從聲音到圖像,直接的轉換,這也就形成了 『英語腦』。
回到我們的問題,也就是孩子不需要翻譯來學習英語,只要在高度匹配的聲音和畫面的學習中,孩子會通過『習得』方式掌握語言。
那我們家長怎麼為孩子提供不用翻譯、就可以理解的學習環境呢?
簡而言之,就是多用實物和動作和圖片。
教孩子說「Apple」的時候,就拿著一個蘋果在手裡,跟孩子說『apple』,look, it’s an apple. It’s a big red apple. 吃完了,還可以說The apple is yummy.
孩子通過看、聽、聞、品嘗,多方面的立體地感受到了『apple』,這就是非常好的方式。
還有一些動作類的,比如clap your hands。如果不做動作,孩子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但如果,我們邊拍手,邊說clap your hands, clap your hands. 那是不是一目了然了呢?
還有一些詞,如果沒有實物或者動作,可以找圖片給孩子,總之,就是不要翻譯,而是讓英文的聲音,直接跟實物、動作、圖片建立連結。
我們簡單總結一下,今天拋出的問題是,孩子學英語,是否需要翻譯?
第一,如果是大齡兒童,6-8歲以上的,可以用中文預熱,逐漸過渡到不用翻譯
第二,如果是6歲以下的小齡兒童,完全不用翻譯。藉助實物、動作、圖片幫助孩子去理解吸收就可以啦!
把新單詞跟孩子已知的、熟悉的內容建立起聯繫。
ETP是培養孩子的母語思維的,那什麼叫母語思維?正常情況下,當我們在生活中,看到一顆蘋果圖案,我們會立刻冒出「蘋果」二字,之後在我們的引導下比如說「蘋果的英語單詞怎麼說啊?」孩子會說出「apple」這個發音,而我們想要鍛鍊孩子的母語思維就是,看到蘋果的圖案立刻說出「apple」這個單詞的發音。
iEnglish ETP精選9000多張圖片,從顏色、畫風、寓意都極為講究。每一個小圖案的變形,都是對孩子想像力的豐富。每一處隱藏的位置,都是對孩子開放性思維的拓展。
專注力是學習力的前提條件,很多家長反應,孩子上課坐不住,精神不集中,專注力有問題。其實不然,這些孩子很難同時調動多種感覺器官共同工作,所以容易看的時候聽不到,聽的時候看串行。
ETP通過綜合調動孩子聽覺、視覺、觸覺系統,一定程度上訓練了孩子的感覺統合能力,從而鍛鍊孩子的專注力。
系統觸摸精度也是根據孩子年齡、生理髮育特點做的特別設置,這種精細的觸覺訓練,可以幫助孩子鍛鍊手、眼、腦協調能力、培養孩子的耐心ETP通過實物圖形、抽象圖形之間的轉化聯繫,促進孩子逐漸理解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自然形成理解概念、守恆等一些抽象思維的能力。
不斷通過ETP的學習訓練,會使孩子建立抽象思維能力的過程更短,更順暢。
很多的孩子一拿到小i就會愛不釋手的玩起ETP,這樣玩中學,學中玩的模式,具體是怎樣吸引孩子呢?
1,ETP裡面都是圖案,通過圖案進行學習,孩子更願意接受,同時孩子在使用的過程中,會沉浸其中,不認為自己在學習,然而不知不覺中學會了。
2,孩子在場景中找目標物品的時候,會很投入,這樣子也是在訓練孩子,提高自己的專注力,另一方面也是我們iEnglish強調要專機專用的很重要的原因,畢竟如今外在的誘惑力不管是遊戲還是視頻對孩子的學習的專注度衝擊還是挺大的。某種意義上,延長了孩子願意花在學習上的時間。3,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我們採用的學習訓練方法是三位一體法,全面調動我們的感官,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一個部位:耳朵。用耳朵聽英文原聲發音,聽自己的英文發音第二個部位:眼睛。用眼睛看對應的英文和相應的圖案。第三個部位:嘴巴。用嘴輸出詞彙和句子,進行模仿跟讀。iEnglish是什麼?
iEnglish全稱iEnglish類母語英語學習訓練系統,是由託普朗寧(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一款革命性的英語學習產品,每一臺產品均由硬體(平板電腦)+學習軟體組成,用戶需要使用產品專用的平板電腦登錄個人帳號方可使用產品進行英語學習。
這套系統適用於0~99歲任何想要學好英語的人群(英語啟蒙、小學、初中、高中、大學英語四、六級、雅思、託福等)覆蓋0基礎到英語專八的內容,是針對每個用戶英語水平量身定做的一款英語學習的解決方案。
小i系統內含20000冊的原本英文書籍+400萬字的視頻,由400位外教真人領讀。通過智能測評、智能推送、智能糾音,讓你擁有一口純正流利的英語。每天只需要30分鐘,2年達到初中畢業英語水平,3年達到高中畢業英語水平。最終實現兩個無障礙,無障礙和國外人士交流,無障礙學習原版的英文書籍,順便讓高考成績達到130分以上。
iEnglish解決英語學習六大難題:
1、iEnglish解決英語興趣問題
內容以故事為核心,知識性豐富、趣味性強。訓練素材與學生當前英語能力匹配,避免因簡單無聊喪失興趣,也避免因難度過高而喪失信心。同時,激勵機制調動學生積極性,在學習圈形成良性互動和競爭。
2、iEnglish解決英語詞彙問題
高頻、易混易忘和個人沒有掌握的詞彙,反覆在不同場景重現,通過語境自然識記,累積掌握6000-8000詞彙。
3、iEnglish解決英語語法問題
通過訓練建立語感,語感幫助用戶對語法的自然感知和運用,不需要耗時費力死記硬背。
4、iEnglish解決英語聽力問題
不同年齡、性別、音色的英美外教真人發音,建立用戶對英語刺激的條件反射,不依賴單一、標準語音語調,解決聽力問題。
5、iEnglish解決英語發音問題
通過跟讀英美外教標準發音訓練、系統糾音、標音語調,解決發音問題。
6、iEnglish解決英語口語表達問題
在海量英文原版素材(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的類母語環境中,進行可理解性的輸入與輸出訓練,可實現在任何場景下的英文口語表達,像說母語一樣,自然簡單。
iEnglish承諾對iEnglish進行持續研發和改進,不斷提升用戶體驗和產品質量,已購買產品的用戶在帳戶有效期內,免費享受軟體的所有升級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