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心肺復甦指南精解:性命悠關,這2點不能忽視!

2020-12-20 39健康網


  文|何金山

  來源|醫學界心血管頻道


  11月5日, 《循環雜誌(Circulation)》刊登了三篇關於心肺復甦(CPR)和心血管急救的指南更新文件,筆者細讀後,總結了以下幾點與各位讀者共享~


  1

  心肺復甦,注意這2個細節

  今年更新的指南中在流程方面和17年相比並無大的改動(見圖1),但一些小的細節仍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圖1:心肺復甦流程

  電擊復律 or 胸外按壓,如何選擇?

  對於需要心肺復甦的患者,其心律無非兩種情況--室顫/無脈室速和心臟停搏。前者為可除顫心律,後者則是不可除顫心律。換句話說,前者可以得「電」,後者只能「按」。而這「電」和「按」之間的合理安排,對心肺復甦的成功率有著重要的影響。

  對於可除顫的心律,在除顫儀在場的情況下,優先除顫終止室速、室顫,能量選擇單相360 J,雙向120 J-200 J;當你不知道如何設置能量時,不要猶豫,選擇最大的能量即可。

  除顫後立即開始5個循環的心肺復甦,而後評估心律和自主循環的情況,決定是否需要再次除顫和繼續心肺復甦。

  如何保證胸外按壓充分有效?

  首先一個大原則,即儘量保持不間斷的按壓。這樣才能保證重要臟器尤其大腦的血液供應,增加心肺復甦的成功率。

  其次,按壓的力度和速度也有要求。按壓深度至少5 cm,速度100-120 次/分,且每次都要保證胸廓充分自動回彈。

  舊版的指南中對按壓的要求是5-6 cm,這對於施救者按壓的力度要求較為苛刻。而且,在臨床上,按壓達到5 cm已需要很大的力氣,在這樣的深度下,甚至多數的老年人會發生胸骨、肋骨的損傷。但是,在性命攸關之際,這些都是小事。

  此外,為保證按壓質量,新的指南強調最多按壓2分鐘就需要換人,如果施救者容易疲勞,可縮短換人的時間間隔。

  最後,新指南提到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如院內的CPR,可通過呼吸末CO2和有創動脈壓等協助評估按壓的效果。如果患者PTCO2<10 mmHg或舒張期壓力<20 mmHg,則需要繼續提高CPR的質量。

  2

  心跳恢復後,用藥有效嗎?不推薦!

  對於室速/室顫,如能夠1次除顫成功轉復竇律固然好,如除顫未成功或短暫終止又復發者,叫做除顫無反應性室速/室顫,這時我們需要藉助一些抗心律失常藥物來提高惡性心律失常轉復的成功率,既往指南推薦的只有胺碘酮,今年我們又增加了一個新的幫手——利多卡因。

  在2015年的指南中,推薦胺碘酮用於治療心肺復甦、除顫和血管加壓藥治療無反應的室顫/無脈性室性心動過速,對於利多卡因,僅作為胺碘酮的替代藥物。

  但是,近年的大型隨機對照研究顯示,相比於安慰劑,接受利多卡因治療的患者自主循環恢復率、24小時存活率高。因此,新指南中將利多卡因也加入到心臟驟停心肺復甦流程圖中。

  此外,由於心臟驟停帶來的強大視覺和情緒刺激,很多人想當然認為在自主循環恢復後,繼續應用原來的抗心律失常藥物,來避免惡性心律失常的復發。但很可惜,當前的證據不足以證明這種方法可以減少室速/室顫的再發。

  簡而言之,目前對於成人心臟驟停自主恢復後是否應立即使用抗心律失常藥物的證據尚不充分。也有人猜測在心肺復甦自主循環恢復的早期應用β-受體阻斷劑是否能帶來臨床獲益,很可惜,這是一個很好的猜想和理論,但並未獲得直接和實際的證據。

  因而,新指南中對於心肺復甦後常規補充鎂劑以及心肺復甦早期常規應用β-受體阻斷劑,都是不推薦的。然而,在特殊情況下,如證實惡性心律失常事件為尖端扭轉性室速,補充鎂劑還是建議的。

以上內容僅授權39健康網獨家使用,未經版權方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焦點

  • 2018AHA心肺復甦指南發布,更新要點一覽
    11月5日,美國心臟學會(AHA)官網及Circulation雜誌刊登了三篇關於心肺復甦(CPR)和心血管急救的指南更新文件,分別為《2018AHA心肺復甦和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心臟驟停期間和之後立即使用抗心律失常藥物進行高級心血管生命支持》、《2018AHA心肺復甦和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兒童高級生命支持》和《2018國際復甦聯合會
  • 借鑑美國心肺復甦指南 踐行中國心肺復甦共識
    但僅僅過了5年,大家在興奮和喧鬧中逐漸冷靜下來,發現這「一把尺子」根本無法有效解決不同國家和區域間關於心肺復甦的所有問題,《國際指南》「壽終正寢」,取而代之的是以AHA和歐洲復甦學會各自製定的美國指南和歐洲指南,其中美國指南因其全球化的特質和廣泛的教學推廣基礎,為全球大部分國家的醫務人員廣泛採用和熟知。
  • 心肺復甦指南再次更新,對比2015版哪些推薦有變化?
    (CPR)和心血管急救的指南更新文件,分別為《2017AHA心肺復甦和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成人基礎生命支持和心肺復甦質量》、《2017AHA心肺復甦和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兒童基礎生命支持和心肺復甦質量》和《2017國際復甦聯合會(ILCOR)心肺復甦和心血管急救治療推薦(CoSTR)要點》。
  • 公眾心肺復甦指南,人手一份
    當有人突然倒下,目擊者(或第一反應人)立即識別並進行高質量的心肺復甦(按壓、通氣和電除顫)是成功救命的關鍵。如果患者還是沒有反應,且呼吸停止(胸廓沒有起伏)或異常超過5秒鐘,我們就可以認定為心跳驟停,就應立即啟動急救系統,開始心肺復甦。 有時患者可以表現為無意識的全身抽搐,伴全身癱軟,這也是心跳驟停。與癲癇發作不同,患者不會出現全身肌肉的僵硬、強直,而且抽搐停止後患者可不會恢復自主呼吸和意識。
  • 中國公眾心肺復甦指南,人手一份
    當有人突然倒下,目擊者(或第一反應人)立即識別並進行高質量的心肺復甦(按壓、通氣和電除顫)是成功救命的關鍵。如果患者還是沒有反應,且呼吸停止(胸廓沒有起伏)或異常超過5秒鐘,我們就可以認定為心跳驟停,就應立即啟動急救系統,開始心肺復甦。 有時患者可以表現為無意識的全身抽搐,伴全身癱軟,這也是心跳驟停。與癲癇發作不同,患者不會出現全身肌肉的僵硬、強直,而且抽搐停止後患者可不會恢復自主呼吸和意識。
  • 有人暈倒就心肺復甦?醫生說:心肺復甦不能亂用
    視頻中,一位老大爺暈倒在影院門前的地上,一名大伯不顧大爺還在用力張口呼吸,熱心地為他做心肺復甦。該視頻下方,有許多網友點讚,但也有細心網友指出這位大伯的心肺復甦手法有誤,而且似乎沒用對地方,恐怕會好心辦壞事。為此,記者特地採訪了溫州龍灣區第一人民醫院內二科主治醫生、中國紅十字會救護培訓師資徐郭。究竟什麼情況下才能用心肺復甦術呢?
  • 突發心搏驟停,心肺復甦如何做?看看最新指南
    心肺復甦是心搏驟停的重要搶救措施,其目的是為患者重新建立被動的有氧血液循環,以保障其重要臟器的供血,然後促使並期待病人恢復自主血液循環,從而挽救病人的生命。 必須指出的是,並不是所有的心臟停搏患者都適合心肺復甦治療。
  • 首部《2018 中國心肺復甦培訓專家共識》發布
    來源:新華網近日,中華醫學會災難醫學分會學術年會暨四川大學華西緊急醫學救援國際高峰論壇召開,為推動中國心肺復甦的技術培訓和科學普及,在中國心肺復甦科學普及教育分論壇上發布了首部《2018中國心肺復甦培訓專家共識》。
  • 中國公眾心肺復甦指南,轉給你關心的那個TA
    如果患者還是沒有反應,且呼吸停止(胸廓沒有起伏)或異常超過5秒鐘,我們就可以認定為心跳驟停,就應立即啟動急救系統,開始心肺復甦。有時患者可以表現為無意識的全身抽搐,伴全身癱軟,這也是心跳驟停。與癲癇發作不同,患者不會出現全身肌肉的僵硬、強直,而且抽搐停止後患者可不會恢復自主呼吸和意識。
  • 全面推行實施2005國際心肺復甦(CPR)最新標準
    2005年11月美國心臟學會(AHA)和國際心肺復甦聯合會正式公布了2005年國際心肺復甦(CPR)&心血管急救(ECC)指南標準(以下簡稱2005國際心肺復甦指南)    在2005國際心肺復甦指南中,基礎生命支持(BLS)得到進一步的重視,特別強調了有效不間斷胸外按壓的意義。
  • 黃金四分鐘,心肺復甦急救措施
    (3)觀察胸廓是否起伏;判斷心臟驟停的結果:(1)如果呼喊沒有反應;(2)呼吸停止;(3)呼吸不規律;這時候基本可以判斷為心臟驟停,我們應該立即採取:現場急救措施(心肺復甦)以及大聲叫喊周邊的人幫忙撥打120告知患者所在的具體位置以及當下的狀態,3、立即啟動心肺復甦急救措施,尋求周圍人士幫助在急救措施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流程步驟:(1)馬上進行胸外按壓;按壓部位:兩個乳頭連線中心點;
  • 怎麼快速掌握最新版的心肺復甦術?
    心肺復甦術是在日常生活中對身邊心臟突然驟停的人,在救護車沒有到達之前進行現場急救的一種有效方法。最新版的心肺復甦術主要強調胸外按壓的重要性,將傳統的ABC模式改為CAB模式,將胸外按壓放在了最主要的位置。下面我將帶領大家一起學習最新版的心肺復甦術。
  • 2020年美國心臟協會心肺復甦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2020年美國心臟協會心肺復甦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來源|哈特瑞姆心臟之聲 2020年美國心臟協會心肺復甦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摘要 1、再次強調非專業施救者儘早啟動 CPR 的重要性; 2、重點突出腎上腺素早期給藥:腎上腺素可提高自主循環恢復 (ROSC)和生存率;
  • 「心肺復甦版」《小蘋果》,一起玩著學急救
    視頻中還有一段有趣的內容,就是秦超客串飾演的CPR學習者總是將一些心肺復甦的關鍵動作做錯,陳彥飾演的醫生在一旁糾正。「這可是我們精心編排的,」秦超解釋,他們看到大家在平時經常會犯這些錯誤,所以想做一個重點提醒。「我這人長得憨厚,為了大家能學會,扮演這個錯誤百出的初學者,『自黑』一下也無妨。」
  • AHA重磅丨《2020心肺復甦和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亮點解讀
    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於2020年10月22日公布了《2020心肺復甦和心血管急救指南》(以下簡稱《指南》)。
  • 降低路人行心肺復甦門檻,生存鏈增加恢復環節!美國發布心肺復甦新...
    月21日,美國心臟協會(AHA)發布了2020年心肺復甦和心血管急救指南。官網同時公布了17種語言版本的摘要,包括中文版。10 【點擊下載中文版】新版指南共491條建議,但只有6條(1.2%)是基於A級證據。
  • 中國心肺復甦培訓1+X+Y+Z計劃再踏「心」徵程
    近日,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心肺復甦學專業委員會工作會議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心肺復甦學專業委員會的全國委員、中國心肺復甦培訓中心負責人等100餘人齊聚解放軍總醫院第三醫學中心,共同為破解中國心肺復甦「存活率低、普及率低、設備配置率低」這一」三低」窘境進行建言獻策。
  • 第21期中國心肺復甦培訓導師班在重慶舉辦
    近日,第21期中國心肺復甦培訓導師班舉辦,每期培訓班都是對《2016中國心肺復甦專家共識》、《2018中國心肺復甦培訓專家共識》、《中國公眾心肺復甦衛生健康指南》這三部具有中國特色的原創理論體系的進一步實踐和升華,展現出了中國智慧、中國智造、中國智能的中國特色。
  • 最新心肺復甦方法(CPR)
    假如你碰到一個人忽然昏倒在地該怎麼辦?現在的中國人真的是越來越冷漠嗎?可能的回答有兩種:1,我什麼也不懂,我就圍觀或者走開。2,我學過心肺復甦,我立刻開始復甦。其實這兩個人都有一個更好的的解決方法,那就是:呼叫。這是最重要的方法,既可以為搶救爭取時間,也可以保護自己。第二步也很簡單,就是兩個步驟:打電話和心肺復甦。
  • 南寧市第三人民醫院護理部開展2020年最新版心肺復甦培訓
    此次培訓以2020年最新版 《心肺復甦術指南》為依據,由急診科副護士長馮喜進行詳細解讀。更新內容主要強化AHA2020心肺復甦指南的成人生存鏈變成了6個環,增加了第六個環節:康復;再次強調了非專業人員儘早實施心肺復甦;重點突出腎上腺素早期給藥;建議利用事實視聽反饋;CPR 質量的生理監測;不支持雙重連續除顫;靜脈通路優先於骨內通路;心臟驟停恢復自主循環後救治和神經預測;康復期間的治療和支持;施救者分析總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