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名頂替」四處開火,究竟是誰在縱容犯罪?

2020-07-04 小麥資訊

來源: 紅網時評

原作者:輕鬆笑

今年是怪事爆發年嗎?短短一個月時間,各種各樣的「冒名頂替」案件紛紛被爆出:先有陳春秀發現自己16年前被人頂替上大學,後又爆出山東一地兩年內發現242起冒名頂替上學事件。今天,苟晶被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也查清了,事情屬實,確實被冒名頂替了,相關15人受到處分。

  經過調查,苟晶1997年高考成績達到濟寧市中專(理科)委培錄取分數線,但本人未填報志願,其個人身份、高考成績等被邱小慧冒用。苟晶1998年高考成績達到濟寧市中專(理科)統招錄取分數線,本人填報志願並服從調劑,被錄取到湖北黃岡水利電力學校上學,系按程序正常錄取,不存在其當年被他人冒名頂替上學問題。根據以上調查情況,依規依紀依法對15人進行問責處理。

  你以為這就完了嗎?不不不,比這個更勁爆的事情還在後面呢!另一起更加惡劣的冒名頂替事件亮瞎網友眼睛:退伍軍人張健被一名小學校長11歲的兒子頂替入公職,從1999年到現在,連吃空餉帶轉正長達21年之久,太可笑了!

  7月2日,山東菏澤一校長之子被指偽造檔案冒名參加工作,且11歲開始就領著國家工資一事引發熱議。對此,牡丹區應急管理回應稱,冒名者邱之豪已因謀取不正當崗位被「除名」開除公職。另外,其父親也已被免去校長職務,並受到黨紀處分。


「冒名頂替」四處開火,究竟是誰在縱容犯罪?


  而這一切,都指向了一個赫赫有名的地方——山東!

  我記得小時候,孩子找不到爸媽就哭鬧,鄰居都會說:「你爸媽被人賣到山東栽大白菜了。」然後小孩子就嚇得瑟瑟發抖,不敢哭了。這樣的記憶不遠,也就是2000年前後的事情,為什麼會這樣,山東在那些年到底怎麼啦?雖然是句玩笑話,但也能反映出許多問題——那些年,山東很亂!

  冒名頂替一而再再而三,從教育領域到工作就業領域,紛紛爆雷,可笑到用一個11歲的孩子頂替一個退伍軍人上崗吃空餉,這麼嚴重的問題為什麼到現在才發現?據被頂替者張健說,他從2014年發現這個事情後,就一直奔波於各處反應情況,奇蹟般地無人受理,究竟又是為什麼?

  今天,我們看到了很多人受到處分,但是,我們很想問一句:處分是個什麼東西,能當飯吃嗎?對於黨員而言,處分是批評教育;對於黨外人士而言,處分連批評教育都算不上,充其量就是破口大罵兩聲罷了。這種處分要它何用?

「冒名頂替」四處開火,究竟是誰在縱容犯罪?

  當時陳春秀、王麗麗被冒名頂替事件處理結果出來時,我們就說過:如果不判刑,僅僅是開除黨籍、開除公職、降低退休待遇這種不疼不癢的處分,那根本就不是處分,而是嘲諷——對弱者的嘲諷,對社會正義的嘲諷,對法律的嘲諷,對國家公權力的嘲諷!因為這樣的所謂「處分」根本就是縱容犯罪!太輕了,輕得可憐。而即便如此,對於受害者的補償依舊是個謎——興許不會再有任何後續補償了吧——熱點一過,誰理你啊!

  這種口口聲聲嚷著「錯誤嚴重」,最後卻「罰酒一杯」了事的處分,難道還要成為此類事件的「標配」嗎?如果這也成了「標配」,不用懷疑,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將再無窮人出頭之日——所有路全部堵死了。可悲啊,可嘆啊!我們為何竟至於落到此等地步?

  不過,你以為這就結束了嗎?你以為這就是最惡劣的情況了嗎?你以為天下沒有比這個更黑的了嗎?不!更猛的料在這裡:

  江蘇省灌南縣是距離連雲港市區最遠的縣城,也許是較為偏僻的緣故,這裡很少得到外界的關注。今年6月,一封實名舉報信打破了小縣城的平靜。信中稱,如今在當地擔任公職的一對小夫妻,多年前曾冒用他人學籍考入大學。經過3天的調查發現,當年頂替學籍參加高考並最終化名生活多年的人不在少數。一位親歷者透露,在特殊的歷史時期,僅灌南一縣,就至少有千餘人頂替學籍參加高考,其中不少人如今已是當地相關職能機構的主要負責人。(閃電新聞)

「冒名頂替」四處開火,究竟是誰在縱容犯罪?

  不過這次爆料的是另一種形式的「冒名頂替」,涉及人數之多,簡直令人髮指!僅僅一個縣就多達千餘人,這是什麼概念?我們高考那一年,縣裡兩所高中,總共參加高考的人數也才2500人而已,人家這一「冒名頂替」,相當於我們參加高考人數的一半了。當然,我們是偏遠地區,人家是沿海地區,情況不一樣,暫且不論。這種「頂替學籍參加高考」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別人讀了三年的高中,最後反而沒資格參加高考,因為他的名額被人頂替了,就這麼回事。

  好啦,到此打住,我們只想扣問一下某些人,或者應該叫某些團夥:如此大規模作案,最後只判了個「罰酒一杯」,多少冤屈無處申訴,你們的良心不會痛嗎?你們還有良心嗎?你們還是人嗎?

相關焦點

  • 冒名頂替上大學行為擬寫入刑法,之前的冒名頂替可以追究嗎?
    案例二一起就是轟動一時的「羅彩霞被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2009年3月,即將從天津師範大學畢業的羅彩霞正在四處找工作,卻意外得知,2004年高考後,高中同班同學王佳俊冒用她的名字和高考成績,進入了貴州師範大學學習,並於2008年畢業,而她則面臨著身份證被盜用後教師資格證書被取消等一系列問題。
  • 冒名頂替上大學擬被定為犯罪
    根據草案,冒名頂替上大學行為擬被認定為犯罪。  一些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部門、地方和社會公眾提出,社會上發生的冒名頂替上大學等事件,嚴重損害他人利益,破壞教育公平和社會公平正義底線,應當專門規定為犯罪。
  • 冒名頂替上大學擬被認定為犯罪
    根據草案,冒名頂替上大學行為擬被認定為犯罪。據報導,一些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部門、地方和社會公眾提出,社會上發生的冒名頂替上大學等事件,嚴重損害他人利益,破壞教育公平和社會公平正義底線,應當專門規定為犯罪。
  • 冒名頂替上大學,究竟構不構成犯罪?全國人大正式答覆
    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經研究,建議將盜用、冒用他人身份,頂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學歷教育入學資格、公務員錄用資格、就業安置待遇的行為規定為犯罪,同時規定組織、指使他人實施的,從重處罰。根據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冒名頂替上大學行為擬被認定為犯罪。
  • 針對低齡未成年人犯罪、冒名頂替犯罪等 刑法擬作這些修改
    此次草案三審稿進一步完善低齡未成年人犯罪規定,將雖未致人死亡,但屬於「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的情形增加規定可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此次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完善冒名頂替犯罪規定,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組織、指示或者幫助實施冒名頂替的行為進一步明確法律適用和從嚴懲處。
  • 冒名頂替上大學或被定為犯罪:三年刑罰是不是有點輕?
    冒名頂替上大學或被定為犯罪:三年刑罰是不是有點輕? 青鋒 2020年10月13日擬將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二次審議的相關消息表明,冒名頂替上大學行為擬被認定為犯罪。
  • 冒名頂替上大學、公務員錄用等行為或被定為犯罪
    根據草案,冒名頂替上大學行為擬被認定為犯罪。一些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部門、地方和社會公眾提出,社會上發生的冒名頂替上大學等事件,嚴重損害他人利益,破壞教育公平和社會公平正義底線,應當專門規定為犯罪。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經研究,建議採納上述意見,將盜用、冒用他人身份,頂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學歷教育入學資格、公務員錄用資格、就業安置待遇的行為規定為犯罪,同時規定組織、指使他人實施的,從重處罰。
  • 冒名頂替上大學或被定為犯罪:三年刑罰是不是有點輕?
    青鋒2020年10月13日擬將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二次審議的相關消息表明,冒名頂替上大學行為擬被認定為犯罪針對上述消息,有關人員在相關報導後面留言表示,「冒名頂替上大學比攔路搶劫性質更惡劣」,也有網友稱,「古代考官作弊、選劣汰優者,斬——它不僅是半路打劫,更是禍國殃民,其罪當誅!如今冒名頂替基本都是權者所為,理當罪加一等」。
  • 冒名頂替上大學者涉嫌什麼犯罪?
    近日,農家女被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持續發酵,那麼冒名頂替者涉嫌什麼犯罪?據悉,冒名頂替者陳某某,頂替者有兩套身份信息,其中一套身份信息因「無照片」於2012年被公安機關註銷,另一套身份信息顯示,陳某某曾將姓名改為與被頂替者同名,之後頂替他人到山東理工大學就讀。
  • 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冒名頂替」上大學是否構成犯罪?
    肖文彬:詐騙犯罪大要案辯護律師、廣強所副主任暨詐騙犯罪辯護與研究中心主任(專注於詐騙類犯罪案件辯護十餘年,詳見「詐騙犯罪辯護肖文彬」新浪博客)一、前言近日,山東陳春秀、苟晶等人高考被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持續發酵,觸動了大家的神經和冒犯了大眾樸素的情感。
  • 冒名頂替農家女上大學已被停職,16年前的始作俑者究竟是誰?
    01七月流火,莘莘學子即將迎來高考,這場全國性的考試被稱之為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有的人會因此進入高等學府繼續深造,很多人確實因為高考改變了一生,而有的人明明考上了大學,卻偷梁換柱,冒名頂替,從此兩個人的命運被調換。
  • 中國擬修法將冒名頂替上大學行為認定為犯罪
    根據草案,冒名頂替上大學行為擬被認定為犯罪。 一些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部門、地方和社會公眾提出,社會上發生的冒名頂替上大學等事件,嚴重損害他人利益,破壞教育公平和社會公平正義底線,應當專門規定為犯罪。全國人大憲法和法律委員會經研究,建議採納上述意見,將盜用、冒用他人身份,頂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學歷教育入學資格、公務員錄用資格、就業安置待遇的行為規定為犯罪,同時規定組織、指使他人實施的,從重處罰。
  • 低齡未成年人犯罪、冒名頂替上大學刑事處罰……全國人大常委會...
    新華社北京12月23日電(記者羅沙、劉碩)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22日分組審議了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三審稿,與會人員圍繞低齡未成年人犯罪、冒名頂替上大學刑事處罰、特殊職責人員性侵等問題展開討論。
  • 山東冒名頂替的高考,最終考了誰
    山東郝春秀、荀晶晶的高考冒名頂替事件,再一次扯痛了全社會的神經。畢竟一戰成名,從此有機會階層逆襲,是平民子弟苦讀十一年的公平競爭。如果高考後的大學資格也被 冒名頂替,上千萬的莘莘學子不禁要問:山東冒名頂替的高考,最終考了誰?首先,給高考點個讚,儘管它有許多詬病,許多不盡人意,但對寒士平民只怕是陽光下的少有的公平呢。
  • 冒名頂替罪怎麼判刑
    二是從證明對象區分,證人故意作假證明針對的是與案件有重要關係的情節,也即對案件的處理有重大影響的情節,換言之,對於決定是否構成犯罪、犯什麼罪以及量刑輕重有直接關係的情節,即犯罪情節與量刑情節,包括犯罪主體的情況,犯罪主觀方面的情況,犯罪客觀方面的情況及影響量刑的各種情況。  由以上信息我們可以知道,冒名頂替不一定會構成犯罪,故而不一定會被判刑。
  • 冒名頂替上大學者將認定為犯罪,有網友覺得實施太晚,實則正當時
    近日,有關我國刑法的修正案中,涉及到了未成年人犯罪將從12歲周歲起承擔刑事責任,姦淫10周歲以下幼女最高可判無期和死刑,另外還有一個方案,便是有關今年以來熱度很大的冒名頂替上大學的行為,將會被認定為犯罪。
  • 刑法修正案|法學專家:「冒名頂替」罪直接針對性刑罰尚屬空白
    「冒名頂替上大學」直接針對性刑罰尚空白「誰上了我的大學?」這次,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審稿明確將「冒名頂替上大學」等行為規定為犯罪。草案規定,盜用、冒用他人身份,頂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學歷教育入學資格、公務員錄用資格、就業安置待遇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罰金。
  • 年終盤點——冒名入學丨回應社會關切 冒名頂替入刑
    父親說:「誰學習好就讓誰上。」 但是,陳春秀一直也沒有收到錄取通知書。以為自己落了榜,而且家裡也沒有條件讓她復讀,所以她心灰意冷離家打工。 沒上過大學,一直是陳春秀的心結。陳春秀先後在食品廠和電子廠做過工人,在拉麵館當服務員,因為學歷不高嘗盡了辛酸。
  • 鄲城退伍軍人被人頂替工作23年 冒名頂替者怎麼判刑?
    截至目前,當地已就此事成立專項調查組介入,同時表態稱「無論牽涉到誰,都將嚴肅處理,絕不姑息」,涉事人員亦被警方控制並接受問詢。仵瑞華今年47歲,是河南周口人,1992年入伍,1995年退伍,現在老家從事裝修工作。今年10月,河南鄲城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公布了全縣退伍軍人安置情況,仵瑞華這才發現自己竟然在1996年時被安置了工作。
  • 「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中的那些法律問題
    但是,近日網絡披露及熱議的「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引發各屆關注,特別是牽動著每位考生和家長的心。作為法律人在關注事件發展的同時,先後有多位朋友通過微信詢問律師同一問題:冒名頂替上大學事件中,涉嫌哪些違法犯罪?在此,律師謹作整理,算是對各位朋友的疑問作一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