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超級猛將陳湯很鬱悶。
因為他憑本事吃飯,卻吃得一塌糊塗。
陳湯,你可能不熟。但陳湯的金句你絕對不陌生:
陳湯的功勞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空前絕後。
因為,他把匈奴單于殺了。
漢宣帝時期,匈奴搞分裂,南匈奴的呼韓邪(yé)單于投降,北匈奴的郅支單于逃亡中亞(詳見《漢宣帝:打敗匈奴帝國主義指南》)。
天高皇帝遠,所以,時間長了,郅支單于又滿血復活了,在西域興風作浪,直接威脅到漢朝的國防安全。
郅支單于的主要優勢是:遠。
他的地盤距離長安12300裡,距離漢朝的西域都護府5550裡。
陳湯說:好。
然後,領著300漢軍(西域都護府的日常駐軍)、4萬西域聯軍,跑了5550裡,把北匈奴滅了,把郅支單于殺了,還把單于的人頭快遞給了長安。
陳湯在報捷信中建議:把郅支單于的頭掛到長安的使館區,讓全世界都知道: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
(宜縣頭槀gǎo街蠻夷邸間,以示萬裡,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中國歷史上,把強大的外族領導人幹掉的,陳湯是獨一份兒。
更難的是,一沒向組織要人要錢,二沒和組織談條件要待遇,直接就把活兒幹了。
幹得漂亮!
但陳湯萬萬沒想到,迎接他的不是鮮花掌聲和高官厚祿,而是紀檢部門。
回國途中,有關部門以涉嫌貪汙為名,抓捕了多名陳湯的下屬,並嚴加審訊(司隸校尉移書道上,系吏士,按驗之)。
陳湯急了:恁嫂了個皮,你們是要替匈奴單于報仇嗎(是為郅支報讎chóu也)!
當然不是。
他們只是不爽:憑什麼你孫子立功受獎、升官發財?
大英雄大功臣陳湯這麼好欺負嗎?
對。
因為「憑本事吃飯」的另一面是:上面沒人。
陳湯的上面,只有敵人,而且還是惹不起的大人物:
陳湯得罪石顯,首先是站隊問題。
陳湯是西域都護府的二把手(西域副校尉,副部),一把手叫甘延壽(西域都護騎都尉,副部)。
甘延壽得罪過石顯。陳湯卻和甘延壽搭班子、同心協力把北匈奴給滅了。
石顯能讓你倆好過嗎?
其次,更要命的是,陳湯滅北匈奴屬於先斬後奏。
當時,時間緊任務急,陳湯建議直接開幹。甘延壽不同意,要按程序報批。
陳湯堅決反對:戰機稍縱即逝,等程序走完,黃花菜都涼了。何況,長安那幫大爺懂個毛軍事?他們才不願意給自己添麻煩呢,肯定不同意開戰。
(湯曰:國家與公卿議,大策非凡所見,事必不從。)
最後,陳湯拿刀逼著甘延壽(按劍叱延壽),才發的兵、開的戰。
「先斬後奏」的另一面是:吃獨食。
竟然不給領導「高度重視、親自指揮、統攬全局、精心組織、周密部署、果斷決策」的機會?!
敢情這天大的功勞和領導毛關係沒有,就你倆牛叉,就你倆立功受獎、升官發財?
你倆,還想有好果子吃?
此外,陳湯確實愛財。這次滅北匈奴,他和弟兄們確實撈了不少(陳湯素貪,所滷獲財物入塞,多不法)。
雖然,在古代,這不算大事。
漢武帝的小舅子李廣利平大宛(yuān)
晉朝的王濬(jùn)滅東吳
清朝的曾國荃攻克天京(太平天國的首都)
.
哪個不是把金山銀山都搬回了家?哪個不是照樣立功受獎、升官發財?
同樣愛財的唐朝大將侯君集說過一句話:只要能打勝仗,再貪也得重賞;只要打了敗仗,再清廉也該死(苟能克敵,雖貪可賞;若其敗績,雖廉可誅)。
所以,陳湯很生氣、很不爽。
但他不知道,石顯、匡衡更生氣、更不爽。
所以,雖然陳湯抱怨後,漢元帝親自下令,讓沿途各級政府積極組織、熱情接待陳湯等有功將士(令縣、道具酒食以過軍),但等待陳湯的,依然是一連串的打壓。
回到長安,該論功行賞了。
石顯、匡衡第一個跳出來反對:論功?不殺他們已經是格外開恩了!假傳聖旨、擅自開戰,這樣的幹部如果還要獎勵,班子還怎麼管?隊伍還怎麼帶?帝國大業還怎麼推進?
(延壽、湯擅興師矯制,幸得不誅,如復加爵土,則後奉使者爭欲乘危徼幸,生事於蠻夷,為國招難。)
老好人漢元帝很為難:這可咋辦呀?
(帝內嘉延壽、湯功而重違衡、顯之議,久之不決。)
幸虧,石顯、匡衡也有敵人。他倆反對的,他倆的敵人一定支持。
蕭望之一派的骨幹、原皇家組織部部長(宗正)劉向上書力挺陳湯:
當年,李廣利遠徵大宛,花費過億、損兵5萬、耗時4年,結果,就搶了30幾匹寶馬回來,然後被封侯,就連他的下屬個個也飛黃騰達:兩個封侯,100多個晉升正部(詳見《李廣利:關係戶翻車實錄》)。
如今,陳湯沒和國家多要一個人一分錢,戰果卻比李廣利大100倍(湯不煩漢士,不費鬥糧,比於貳師,功德百之),如果這都不重賞,以後誰還努力工作(尊寵爵位,以勸有功)?
漢元帝:好好好,大家千萬別擔心。陳湯的假傳聖旨和貪汙罪不追究了,趕緊拿出獎勵方案。
劉向建議,按照斬殺敵國元首的軍功,給予最高獎勵(宜如軍法捕斬單于令)。
石顯、匡衡堅決反對:郅支算個毛單于?一個跑到中亞打遊擊的山大王而已(郅支本亡逃失國,竊號絕域,非真單于),決不能超規格獎勵陳湯!
就這麼爭論了兩個月,獎勵方案公布:陳湯晉升正部(射聲校尉),封侯,食邑300戶。
功勞只是他1%的李廣利呢?食邑8000戶。
好吧,陳湯也認了:300戶就300戶吧,誰讓咱上面沒人呢?只能委曲求全了。
你想得美。
上面沒人,你連委曲求全的資格都沒有。
陳湯封侯幾個月後,漢元帝去世,太子劉驁繼位,是為漢成帝。
一朝天子一朝臣。石顯雖然靠邊站了,但匡衡牛起來了,因為他當過漢成帝的老師(太子少傅)。
匡衡舊事重提,繼續搞陳湯,往死裡搞。他向漢成帝建議:陳湯是個貪汙犯,雖然先帝免了他的罪,但這樣的人絕不適合繼續擔任領導職務(雖在赦前,不宜處位)。
漢成帝:好的,匡老師。
於是,陳湯被一擼到底。隨後,又因欺君之罪被判處死刑。
開玩笑,你委曲求全?老子要的是斬草除根。
關鍵時刻,大內辦公廳副局級幹部(太中大夫)谷永上書,救了陳湯一命。
谷永說:如果殺了陳湯這個大功臣,人心就散了,國將不國呀(庸臣遇湯,卒從吏議,使百姓介然有秦民之恨,非所以厲死難之臣也)。
谷永為什麼幫陳湯?因為陳湯幫他報了殺父之仇。谷永的父親谷吉,曾奉命出使北匈奴,被郅支單于殺害。
陳湯逃過一劫,但依然被一擼到底,貶到基層連隊,當了一個大頭兵(奪爵為士伍)。
就這麼過了4年,陳湯再次走紅。因為他終於找到了一個超級靠山:帝國一哥、漢成帝的舅舅、大將軍王鳳。
這一年,西域都護府八百裡告急:烏孫國派兵圍困西域都護府,請求立即支援!
滿朝文武亂作一團、束手無策。
這就是曾經英雄輩出、天下無敵的大漢帝國。
實在沒招了,王鳳突然靈機一動:咱雖然沒有衛青、霍去病、趙充國,但還有個陳湯呀。
漢成帝立刻馬上親自召見大頭兵陳湯,把西域都護府十萬火急的求救信拿給他看。
陳湯看完,回了兩個字:沒事。
漢成帝:都兵臨城下、十萬火急了,怎麼會沒事?
陳湯說:
陳湯想了想,說:現在應該已經打贏了,按照路程和車速,5日內就會收到捷報(不出五日,當有吉語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