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脊梁魯迅先生,為何曾經強烈要求廢除漢字?

2020-12-12 庭州史臣論古今

偉大的鬥士魯迅先生居然強烈要求廢除漢字?究竟是為哪般?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先生是中國近代史上堅毅而勇敢的鬥士。他用自己的筆在暗黑的天空划過一道明亮的閃電,以自己的吶喊在萬馬齊喑的中華大地上激起陣陣驚雷。他的文學作品,無一不是在批判舊的吃人的社會,無一不是在與反動派和侵略者作鬥爭,無一不是在喚起炎黃子孫的鬥志。

但魯迅先生的一些主張相當激進,以至於因此被誣為「民族虛無主義者」,最出名的要屬他的「廢除漢字論」。

魯迅先生對漢字是相當深惡痛絕,儘管他的文學作品都是用漢字書寫。他的一些言論甚至表現出與漢字勢不兩立的態度,諸如:

「漢字不滅,中國必亡!」「漢字也是中國勞苦大眾身上的一個結核,病菌都潛在裡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結果只能自己死。」

直接將中國近代落後的困局歸因於漢字。同時他主張書寫「拉丁化」,即用拉丁字母這種表音文字書寫,頗類似今日的漢語拼音。

魯迅為何會有這樣說主張呢?

新文化運動中全面引進以「德先生」和「賽先生」為代表的西學,這場運動的領導者們在矯枉過正思維的驅使下,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無一精華,全是糟粕。但凡是傳統的,都是落後腐朽的。他們認為新的中國應當在文化方面徹底與「舊中國」割裂,漢字作為沿用千年的文字在他們看來,自然是「落後的」。魯迅先生作為新文化運動的發起者之一,自然也不免受到這樣觀念的支配。

再者,魯迅認為要救國,必須先強國民之精神,因而普及教育迫在眉睫。而普及教育的第一步便是識字。當時的繁體字書寫和學習實在困難,不利於教育的迅速普及。相比之下,拉丁字母可以表音,同時結構簡單,對於文字初學者而言相當友好。所以魯迅先生認為,只有文字拉丁化,才能達到富國強民的目的。

魯迅先生顯然是沒有能脫離歷史的局限。他沒有看清兩個關鍵點:

第一,傳統文化中既存在糟粕,也蘊含著精華部分。漢字作為千年前中國先民在改造自然過程中創造的書寫根據,凝結著中華民族的智慧和最初對天地萬物的探索。它並不是某個封建統治者的專利,而屬於全體中華民族。它是民族文化的精華。

第二,漢字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它可以被簡化來適應時代的需要而不失其獨特魅力。數千年來,從甲骨文金文,到大篆小篆,再到隸書和楷書,漢字一直在經歷著化繁為簡的過程。今日的電腦輸入法也表明,書寫漢字的民族不能適應信息化這一論調是徹頭徹尾的謊言。

但我們不能因此就說魯迅先生有「民族虛無主義」傾向。正如前面所說,一方面這是時代的局限,當時不僅魯迅,劉半農,胡適,瞿秋白和陳獨秀等一批偉大的「中國啟蒙者」都或多或少持有這種論調。我們不能要求魯迅先生跳脫歷史局限來看待問題,這顯然不符合歷史唯物主義的要求。

更重要的是,儘管魯迅先生的主張激進,但在主張背後,他救亡圖存的急切之感不難被體會到。「廢除漢字」這一荒謬的主張,絲毫不能掩蓋魯迅先生作為偉大愛國者的光輝,他對民族的熱愛和對中華民族復興的期盼,正如他在詩中所表露:

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漢字不滅,中華必亡,魯迅先生何出此言?
    但並不是所有的年代所有的人都像今天一樣對漢字有強烈的認同,就在建國以後在漢字的問題上還爆發了激烈的思潮,其重要性絲毫不亞於實業救國、教育強國、農村改革等。這個思潮就是廢除漢字,要想救中國,先掃舊文化,要掃舊文化,先要廢漢字。而其中最有影響力的支持者,一個是近代著名思想家、新文化運動倡導者錢玄同,另一個就是我們熟知的被譽為中華民族脊梁的魯迅先生。
  • 曾使用漢字的5個國家,竟有3個都廢除了漢字?魯迅先生一語道破
    曾使用漢字的5個國家,竟有3個都廢除了漢字?魯迅先生一語道破 我們都知道,古代中國各個方面一直以來都是領先世界的。我們的祖先創造了璀璨的華夏文明,留給我們了許多寶貴的文化遺產。其中漢字可以說是我們華夏文明的精華。記得以前網上有人問什麼是中國人?答曰黃皮膚,黑頭髮黑眼睛,使用方塊字的就是了。
  • 魯迅曾說:「漢字不滅,中華必亡」,他為何會提出這個觀點?
    而作為中國近代文學史上,舉足輕重的思想家、民族戰士,魯迅當然不會缺席這個愛國浪潮。魯迅先生是中國歷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位文化學者。他希望用文字敲醒沉睡的人,讓整個社會都一起為中華復興努力。他強烈的愛國之心,迫切喚醒麻木國人的心情,我們可以在他的作品中窺見。
  • 魯迅先生為何要說「漢字不滅,中國必亡」?看完才知道
    魯迅先生為何要說「漢字不滅,中國必亡」?看完才知道我們都認識魯迅先生,他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位偉大的大文豪,我們也讀過魯迅先生的許多文章,其中有些文章甚至出現在了我們的小學和中學課本上,不管是從哪方面來看魯迅先生都完全稱得上是一個偉大的人。
  • 大文豪魯迅用漢字寫文章,但他為什麼要提倡廢除漢字?
    的確,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應該對中國文化自信,然而有一些人卻崇洋媚外、認為西方的月亮更大更亮,甚至曾經有許多專家提出要廢除漢字,大文豪魯迅甚至說過「漢字不滅,中國必亡」,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 為什麼魯迅先生會說:「漢字不滅,中華必亡」
    中國的近代史是屈辱的一段歷史,但同時也是各大愛國文人展露頭面的時代,國之將亡時各位文人志士也在用自己手中的筆桿奉為祖國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作為近代最有名的思想家、民主戰士的魯迅就是這些愛國人士中的一員,魯迅先生可以說時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他用他手中的筆桿點醒了很多沉睡的人,雖然言辭非常犀利,但是當時的人們卻非常推崇他,然而在
  • 廢除漢字運動真的存在嗎?是廢漢字?還是廢繁體和文言文?
    魯迅無疑是很多國人心目中的英雄,同樣,作為成天碼字寫文的作者本人,其實也是魯迅先生的資深粉絲,從上小學起就學習魯迅先生的文章,至今作者都能背誦很多先生的文章,他無疑是絕大多數愛好文學和有愛國情懷者的偶像。昨天作者提及魯迅先生,並沒有過多闡述魯迅對於廢除漢字的立場,只是說他也是支持廢除漢字的人。
  • 一個世紀前魯迅先生所說的「中國的脊梁」,都是哪些人?
    1934年一整年,已近耳順之年的魯迅深受病痛折磨。陳年的胃病時常發作,6月又患上了眼花的毛病;身處7月的上海,酷熱的天氣令他滿身痱子;8月「脅痛頗烈」,發燒引起的肺病相當嚴重,在此後的幾個月中,魯迅幾乎一直在病中。1934年9月25日,這天是魯迅先生53歲生日。
  • 「漢字不滅,中國必亡」真的是魯迅所說?為何專家表示他說得對?
    漢字是承載著我們民族歷史的文化符號,博大精深,而又寓意深刻。與其他國家的文字不同,漢字並不是簡單的一個字一個意思,在漢字文化中,每一個字的信息量都是很大的。擁有著這般璀璨的漢字文化,對於我們很多人來說,其實都是一件相當自豪的事情,但是,魯迅先生當時卻提出「漢字不滅,中國必亡」的口號,實在是令人不解。眾所周知,魯迅先生在當時棄醫從文,為的就是用文字來喚醒國人,將大家從麻木不仁中給拉出來,可是,為何魯迅先生要說「消滅漢字」這種話呢?
  • 魯迅為何說「漢字不滅,中華必亡」的話,專家坦言:魯迅說得對
    估計看到這句標題,許多人乍一看會嚇一跳,身為中國近現代最博學的大文豪,魯迅為何會說出這種話呢?漢字作為銜接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的重要紐帶,沒有漢字,諸多文化傳承就會瀕臨滅絕,魯迅拋出的這個言論,至今被人爭論不休,其實這也並非是他說的一句氣話。
  • 魯迅曾說:漢字不滅,中華必亡,這是哪門子道理?
    說起魯迅大家都不陌生,近現代文學史上的一位大文豪,上學的時候都學習過魯迅先生的文章,魯迅不光是一名文學家,更是一個思想家,一個戰士,他棄醫從文,以筆為槍,他的文章犀利而有深度,喚醒了很多人的民族意識,為民族覺醒做出了巨大貢獻。
  • 魯迅為何被稱為民族魂?他的作品與他的精神,哪個對後世影響大?
    魯迅為何被稱為民族魂?他的作品與他的精神,哪個對後世影響大?魯迅先生紀念雕塑魯迅先生不僅被稱為中國人的脊梁,也被人稱之為民族魂。魯迅先生紀念碑魯迅被稱為民族魂的原因有很多,今天小編就重點分析幾個比較關鍵的因素。
  • 「漢字不滅,中華必亡」,吃漢字飯的魯迅為何要砸自己飯碗?
    我們都知道,漢字是我們國家幾千年歷史文明傳承下來的載體,正是因為有了漢字,我們才看到了我們這個民族幾千年前的歷史文化記載,也正是因為有了文字,我們的文明才沒有像其他文明古國一樣因各種原因中斷了發展。雖然漢字如此重要,但在我國還有一段時期人們就漢字的存廢問題展開過激烈的討論。
  • 韓國當初為何要廢除漢字?漢字在韓國是否有可能恢復?
    1945年,崔銥培被任命為韓國軍政府文教部編修局長,主持教科書編寫,作為美國文化的擁躉,崔上臺後提出廢除漢字、純潔韓國民族語言的設想,崔的想法得到了「朝鮮語學會」幹事長李克魯的大力支持,當年11月,他們成立了「漢字廢止會」,為廢除漢字營造聲勢。
  • 魯迅先生為何被稱之為民族魂?逝世時治喪委員會公認被公認的
    魯迅先生為何被稱之為」民族魂「?原來這是魯迅先生逝世時被治喪委員會公認的。在北京的魯迅博物館,幾年了魯迅先生一生最後的日子。魯迅,本名周樹人,生於1881年9月25日,死於1936年10月19日。魯迅是一個中國人耳熟能詳的名字,魯迅的作品充滿了中學課本。魯迅是為中國的近代著名作家,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之一,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和開山巨匠,在西方世界享有盛譽的中國近代文學家、思想家。魯迅先生在上海因為肺結核病去世,享年55歲,死後的魯迅先生,被譽為」民族魂「。
  • 魯迅提出漢字不滅,中華必亡?郭沫若:這是他一生最大的功績
    但過於激進的思想觀念,也令很多人完全否定傳統,文化思想迫切靠攏西方,這也導致了某些觀點過於偏頗,例如最初由錢玄同提出的漢字無用論,以及譚嗣同、蔡元培等人也要求採用拼音文字,魯迅先生甚至提出「漢字不滅,中華必亡」的說法。
  • 魯迅為何說:「漢字不滅,中國必亡?」這個「漢字」指的是什麼
    魯迅作為新文化運動的中流砥柱,曾經在新文化運動時期說過這樣一句話:「漢字不滅,中國必亡。」這句話在今天聽來似乎讓人匪夷所思,更是遭到了很多人的抨擊,認為魯迅的這句話是在漠視中國文化之根,但事實真的如此嗎?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魯迅先生這句話背後真正的意思。
  • 廢除漢字運動真的存在?要用拼音替代漢字,簡體字由此而來
    引言:從人類的文明史上來看,一個民族最大的危機莫過於兩種情況,一是遭到侵略,走上「商女不知亡國恨」的地步,二是文化的沒落,堪稱「亡種之虞」,漢字文化,便是一個民族最為在乎的文化之一。在世界字體文化中,漢字是一門獨一無二的藝術,沒有哪一種文字能夠像漢字一樣,集字形、 字音、 字義於一體,形成獨特的藝術形式,並且還衍生出了絕無僅有的書法藝術,試想一下,如果漢字被廢除了,書法藝術還會存在多久?幾十幾百年後,還會有多少人懂書法?
  • 「漢字不滅,中國必亡」竟是魯迅說的?很多專家表示:魯迅說得對
    魯迅竟然要求廢除漢字漢字方便了我們記錄和學習,已經和我們日常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大家也知道,漢語是世界最難學的需要之一,那漢字當然也是最難學的文字之一了。它沒有規律,只有死記硬背,作為我們的母語,我們當然是覺得很簡單,但是也有一些人,因為某種原因,覺得漢字不好,其中就有一位近代的文學家,他曾說「漢字不滅,中國必亡」。大家可能很疑惑,一個文學家,怎麼能說出這樣漠視自己國家文字的話,大家可能也更不相信,這句話竟然是魯迅先生說的,而且很多專家表示:魯迅說得對!這是什麼原因呢?
  • 「漢字不滅,中國必亡」真是魯迅所言?專家坦言:魯迅說得對
    ——《魯迅名言》魯迅先生熱愛學習,只要生命還沒結束,他就要一直將學習進行到底。同時,魯迅先生還有滿腔的愛國情懷,在他的文字中,已將愛國情結表達得淋漓盡致。縱觀魯迅的一生,他不僅在文學上頗有造詣,還是著名的民主戰士,他對中國的影響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