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財新數據,作為最大的離岸人民幣市場,港交所美元兌人民幣期貨7月成交量創下歷史新高,達到259709張合約,較上一年同期飆升552%。7月31日,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報6.84。
離岸人民幣衍生品的交易量為何連連增長,增幅逐漸加大呢?據期貨日報,港交所報告顯示,全球貿易局勢不確定性加劇,環球市場走勢波動,人民幣匯率在7月整體價格趨勢向下,使得市場參與者轉而利用美元兌人民幣(香港)期貨來對衝潛在的貨幣風險。
A股多家上市公司開始採取措施應對匯率波動,近期就有萬科、億聯網絡、天馬股份、歐菲科技、理邦儀器等。萬科表示,為規避外匯市場風險,防範匯率大幅波動帶來的不良影響,控制公司財務費用波動,降低萬科海外平臺未來償債風險,有必要就外匯風險敞口的套期保值給予更充足的授權。
另據彭博,在Cboe Global Markets外匯交易平臺,7月美元兌離岸人民幣日均交易額從一年前的4.21億美元一躍升至17億美元紀錄高位。
投行傑弗瑞分析師Brad Bechtel向彭博表示,中國央行上周宣布人民幣中間價報價行重啟「逆周期因子」,可能使交易量進一步上升。他表示,中間價調整旨在限制市場影響力,意味著它要與貿易談判緊張局勢和中國經濟減速等因素角力,市場波動料隨之升高。
欲獲得上圖中數據,以及或更多中國/全球經濟數據,點此訂閱,財新訂戶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