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的評語太潦草 學生和家長「連蒙帶猜」
2008年05月05日 17:20 來源: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
發表評論
因為老師寫的評語很潦草,讀小學二年級的佳佳看不懂,只好問媽媽。不料,媽媽也看懵了,沒辦法之下,佳佳又去請教當過老師的外公,「連蒙帶猜」 之下,外公也才明白個大概。感慨之餘,老人呼籲在電腦廣泛運用的今天,老師們能夠「言傳身教」,重視對孩子的漢字書寫教育。昨天,佳佳所在的學校獲悉此事後,立即表示將加強對教師的書寫教育,當事老師也虛心接受了家長的建議,表示要改進自己的書寫方式。
評語太潦草 只能「連蒙帶猜」
7歲的佳佳在沙灣路小學讀二年級。「五一節」這天,佳佳吃完早飯後,外公曾大爺便讓佳佳做作業,然而當老人拿過作業本一看,上面的「紅筆字」卻讓他犯起了糊塗。
「老師很認真,評語很多,但好幾條我都沒看懂!」曾經當過老師的曾大爺說,他看了一篇作業中老師寫的三處評語,就只有一處看明白了,寫的是「採蜜」二字,他還是通過外孫女在前面寫的錯別字「猜」出來的。最終在「連蒙帶猜」之下,大爺才明白了老師的另外幾處評語的意思。
「連家長都看不懂,一個7歲的孩子又怎麼能看得懂?這樣的評語又有什麼意義啊!」曾大爺說,他女兒曾經給他說過這件事,但他沒想到有這麼「嚴重」:「真正的草字體我能看懂,但這個也並非草字啊,最多算個『潦草字體』!」
7歲的佳佳說,對於老師的評語,她常常只認得其中的一兩個字,大部分都要問媽媽,但媽媽也經常看不懂。
最後,哭笑不得的曾大爺寫了一首打油詩:「老師評語認不到,學生作業學潦草,家長看了沒法說,如此下去怎麼好。」曾大爺表示,即使在電腦廣泛運用的今天,老師、家長對孩子的漢字書寫教育仍然不能丟掉。
學校表態:將要求教師規範書寫
昨天下午,佳佳所在的沙灣路小學教導處劉主任在得知此事後非常驚訝:「我們一直非常重視教師書寫的規範問題。」劉主任表示,他們學校在創建語言文字示範校,還定期對教師的板書等進行檢查。
經過調查,劉主任表示,佳佳的這本作業為「家校聯繫本」,主要目的在於老師和家長進行溝通,讓家長能每天了解到孩子的學習情況。而寫評語的這位老師屬於 「80後」年輕教師,因此可能疏忽了對孩子「言傳身教」這一點。儘管如此,劉主任表示,學校將繼續加大對年輕教師的「規範書寫」要求,引導學生們重視漢字書寫。同時,佳佳的老師也表示樂意接受家長的意見,今後一定改進自己的書寫方式。
針對老師「天書」評語的現象,記者隨後在沙灣路小學門口採訪了部分家長,家長們表示,大多數老師的評語都寫得比較「規範、正楷」。然而家長們也反映了一個情況:隨著電腦的廣泛應用,許多人打字速度越來越快,但漢字書寫卻越寫越生疏!
眾人呼籲:別打字熟練寫字潦草
一位自小練習書法的家長張先生說,練書法可修身養性,也是民族的文化瑰寶,但到了自己孩子這一代,孩子說啥也不願學毛筆書法,他兒子寫的字簡直可以說是 「慘不忍睹」,有時候寫一個筆畫稍多的字要想半天,實在想不起來時,竟然拿出手機到簡訊裡用拼音查,「書法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難道要在這一代丟了?」
「我在外地讀大學的侄兒有次給我寫信,簡直寫得『龍飛鳳舞』,我硬是看了幾遍才看明白!」家住馬家花園的王女士苦笑著說,她就此事專門打電話調侃侄兒,但侄兒卻「反嘲」姨媽:「現在都用E-MAIL了,我都好多年沒有用筆寫過信了。」此外,市民吳先生也表示,他不久前曾到某單位辦理過戶手續,一個20多歲的工作人員為他填寫了一張表格,「簡直就像醫生開的處方一樣!我和妻子都沒看懂,只好讓他給我們『翻譯』了一遍!」
「只要會寫就行,現在是資訊時代,會使用電腦就行,字寫得再好也派不上用場,有時候一筆一畫地寫字還浪費時間。」就讀於紅星路某中學初三的學生小文這樣說。
對此,四川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院長遊永恆教授認為,不管電腦普及程度有多高,手寫字在生活中的地位還是不能替代的。學校必須從娃娃抓起,老師應該教給孩子良好的書寫習慣,以身作則給孩子們樹立榜樣,不要讓學生打字熟練而寫字潦草。(記者 李天嘯)
【編輯:侯冬華】
相 關 報 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