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笑,喜歡你甜美的笑容,喜歡你銀鈴般的的笑聲,喜歡你優美的舞姿,但是我最喜歡的是你陽光的心態。記得有一次班上的一位同學因為本子掉了,在一旁哭泣,你走過去對她說:『不要哭了,哭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本子掉了,我們找老師拿一個,把作業補好就行了』……」這個暑假,藍湖郡巴蜀小學3年級2班的孩子們拿到了一份特別的班主任期末評語——一份有溫度的「有聲評語」。
有聲評語聽了好幾遍
「親愛的小沐宸,暑假快樂……」聽到劉老師溫柔的聲音從聽筒裡傳出來,劉沐宸一下子站直了身子,「就像老師在身邊給我說話一樣。」
這次的期末評語,劉沐宸聽了好幾遍,眼淚都包在了眼眶裡。劉沐宸的媽媽說,沐宸平時成績很好,但是數學這次發揮不好,沒有達到他的理想成績,心情一直很低落,在得知成績時還差點哭了出來。
沒想到,這一個小細節,被班主任劉俐宏看在眼裡,在「語音評語」中,她專門跟劉沐宸分享了這件事。
「一次失敗,並不能說明什麼……關鍵在於從失敗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期待,你有一個愉快的暑假。」
聽到劉老師給自己錄製的期末評語,沐宸低落的心情總算有所好轉,他認真和媽媽一起總結了失誤的原因,並制訂了暑期規劃。「本來在學校時我們就喜歡和大劉老師談心,這個期末評語,真的就像劉老師在和我們聊天一樣。」
在劉俐宏給孩子們錄製的有聲評語中,大都是關注的一些學習生活中的小細節,「除了學習,我認為行為習慣和生活點滴是最值得評價的。」
動聽的語音更暖心
「彤彤,最近做作業的速度越來越快了,不再像小蝸牛了,這一點讓大劉老師很開心……我覺得是彤彤內心越來越自信了,有了自信做什麼都很容易了,不再膽怯了,這樣的狀態就是大劉老師喜歡的,寶貝,繼續加油!你會在不同的地方看到更美的自己!」
「源源,我的繪畫小天才,我珍藏著你送給我的那一幅畫,好美啊!喜歡你畫的每一幅畫,喜歡你的繪畫日記,喜歡你的每一次發言,更喜歡你的毅力,從不會跳繩到可以拿到班級的獎牌,你用行動告訴了我們,只要願意努力就可以取得成功……」
劉沐宸媽媽說,這樣的有聲評語,在孩子們查看時,比單純的文字更加直接,孩子們可以感受到老師說話的語氣,就像兩人之間一次平常的交談。
「之所以想用語音做評語,我覺得動聽的語音評語比一張紙上寫的評語更暖心。」劉俐宏說,在親密的關係裡,她更傾向於語音,「當我們想表達一些想法和評價時,語音確實比文字要好得多,特別是你的對象是孩子,她可以通過語音感受到你對他的愛。」
寫評語在於幫助學生進步
「該生思想進步」「該生團結同學、樂於助人」……在很多「70後」「80後」的記憶中,成績報告單中的評語大多是這樣的開頭。
而如今的老師們寫評語,不僅用詞更加親切,用心創意也可謂層出不窮,有量身定做古詩一首的,有把評語放進紅包的,還有把評語做成賀卡的。
兩江新區童心小學校長秦波說,期末評語雖然寥寥數語,卻是學生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張名片,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反省自我,還可以讓家長了解孩子在校表現,更有助於拉近師生關係。評語的形式或內容沒有統一的標準,貴在「走心」。
記者 林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