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溝通》如何才能好好說話不動氣,讓人際關係更和諧?

2020-12-20 路汐

最近,在辦公室聽了很多」糾紛「,與其說糾紛,但不如說人們不會好好說話,做不到溝通。

比如:前兩天有個老人來找領導問他的補助金怎麼沒有到帳,兩個人只要平心靜氣地就能解決問題。結果,老人再抱怨怎麼沒到帳,而領導說這部分錢早在兩三個月前就已經出帳了,沒到帳怎麼會出去了呢。

經過一番理論,最後領導為老人提供了一個當時為他打款的帳號,讓他去銀行或者回家找自己的卡對應,這才把問題給解決了。

不論是工作中還是生活中,其實只要大家好好溝通,就能解決問題,可大家寧願選擇相互抱怨和傷害,也不願坐下來談談。

我一直在想到底是為什麼呢?到底怎樣才能做到非暴力溝通。

不好好說話其實也是一種暴力,那麼暴力從哪兒來的呢?

因為某些語言和表達方式雖致力於滿足某種願望,卻忽視人的感受和需要,最終導致彼此之間的疏遠和傷害。

在《非暴力溝通》一書中提到造成暴力溝通的因素有:

一、道德評判。生活中到處都是,這點就不用說了。

二、相互比較。比較這一點在家庭中特別厲害,夫妻之間總會和別人的妻子和丈夫和自家的進行比較,於是不滿。教育孩子也是習慣於用比較的方法。

三、迴避責任。人似乎有一種本能,總喜歡為自己找藉口,這其實就是為了迴避責任。在電視劇《愛的釐米》中就有這樣一幕,藍俏俏扮演一個壞人,舉報和詆毀徐醫生沒有做好手術使得她父親去世,可實際是她給父親喝了一碗進補湯,導致父親在手術中大出血而死。但藍俏俏為了迴避責任,選擇威脅進行暴力溝通。

四、強人所難。其實也就是威脅,你必須聽我的,不然就怎麼樣。就像藍俏俏就威脅徐醫生的媽媽,要和徐醫生結婚來進行補償,否則她就毀掉徐醫生的醫生生涯。

不管是哪種原因造成了我們暴力溝通,但都不是我們的初衷,我們也想好好說話,達到非暴力溝通。

為了達成目標,我們可以根據步驟進行刻意練習。

一、觀察。面對事情,我們只說出自己觀察的,而不要進行評論。

二、感受。要善於表達感受。注意當我們說」我覺得「時,並不是表達感受,而是在說想法。

三、需要。提出自己的直接需求,而不要隱晦地讓別人猜測。

四、請求幫助。要藉助具體的描述來提出要求。

選擇非暴力溝通最受益的是我們自己,而不是為了別人,此時心裡就會很享受。

就像有句話所說」誰痛苦誰改變,誰改變誰受益「。

願我們都能好好說話,平心靜氣和人相處!

相關焦點

  • 《非暴力溝通》:好好說話,成年人最高級的養生之道
    這就好像兩個人發生爭吵時,吵到最後我們通常不記得當初是為了什麼而爭執,只記得「你那句話態度不好、你不應該那樣說我」。可見,說話,是一門藝術,而好好說話,不僅能和諧人際關係,更能有益身心健康!盧森堡博士由此發現了一種溝通方式,依照它來談話和聆聽,能使人們情意相通,和諧相處,這就是「非暴力溝通」。也就是說,非暴力溝通並不是什麼新事物,它只是一種說話的方式。我們要做的,是運用已有的知識儲備,通過自己的觀察、感受和體驗,有意識地使用語言,既誠實、清晰地表達自己,又尊重與傾聽他人。
  • 《非暴力溝通》——如何好好說話
    前段時間看了一本書《非暴力溝通》,裡面有很多類似的例子。而也正是看了這本書,妹妹放牙具的杯子,堆積了半杯水發臭了,放在衛生間裡,我看到雖然很不舒服,但是後來還是幫她洗好了杯子。至於當初為什麼看《非暴力溝通》,是因為和前任有很多的爭吵,雖然已經分手了,但是《非暴力溝通》這本書也帶給我很多啟發和思考。這本書不僅僅教我們如何用不帶評論的語氣說出想表達的意思,能讓對方接受,也慢慢教會我如何保護自己不被別人的言語傷害。
  • 非暴力溝通讓生活更和諧
    在前幾章我們分別聊到了非暴力溝通的四個要素:觀察、感受、需要、請求;以及後面又聊到了如何運用非暴力溝通的方式來進行傾聽他人,今天進行一個大總結,繼續圍繞非暴力溝通的應用方面來探討。我們知道,往往學了一樣東西不去用,還是等於零,最多就是讓我們當時大腦熱血沸騰一下,過後發現生活還是在原地,沒有得到任何的改變,這樣的學習其實是一種偽學習,因為沒有給實際生活帶來實質性的改變或者推動。所以,當我們學到一項經典的內容,就需要吃透它,並且運用它,這樣才能真正讓自己受益。那關於非暴力溝通,具體又要如何來運用呢?
  • 《非暴力溝通》讓我們擁有輕鬆的人際關係
    今天為大家推薦一本書——美國作家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溝通》,這本書為我們講了一個主題:如何有效地溝通,以及如何通過溝通消除生活、工作中的分歧,學會用不帶傷害的方式化解人際間的衝突.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經常會碰到因為溝通方式不對,讓對方造成誤解,甚至發生矛盾與暴力衝突的情況。
  • 《非暴力溝通》:避開語言暴力的雷區,學會好好說話
    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於1984年創辦了非暴力溝通中心,志在幫助人們用非暴力溝通的方式解決社會中的分歧以及改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盧森堡博士依據自己多年的經驗,編寫了《非暴力溝通》一書。這本書的實用性非常強。不但拆解了溝通的方法,還在章節後面附帶了很多小練習,甚至歸納了不少表達感受的句式和詞彙。
  • 非暴力溝通:一條說話公式,解決90%溝通問題
    如果你曾被語言所傷,如果你也曾因不慎言語,傷害過自己的孩子和下屬,如果你的表達總是讓別人聽不進去……我們建議你一定要好好閱讀本文美國著名臨床心理學家,馬歇爾·盧森堡博士認為:說話也有一條萬能公式,當你這樣說話時,別人真的會聽,這就是「非暴力溝通」。
  • 非暴力溝通:一條說話公式,解決90%溝通問題
    總結為一個萬能句式,讓你輕鬆實踐非暴力溝通:我觀察到+我感覺+是因為+我請求=非暴力溝通。我們很多人說話都習慣帶有個人評判,這種不客觀的溝通方式,非常不利於關係的經營。2、非暴力溝通的第二要素是:感受。說出一些行為,代替你內心產生的感受,很多人並不擅長這一點。比如情侶吵架,常會說,我覺得你不愛我了。這其實不是感受,而是你的想法。表達感受可以這樣說:「你的行為,讓我很不安。」
  • 非暴力溝通的魔法
    《非暴力溝通》為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所著。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是國際性締造和平組織非暴力溝通中心的創始人和教育服務主管。由於在促進人類和諧共處方面的突出成就,2006年他獲得了地球村基金會頒發的和平之橋獎。
  • 非暴力溝通 ②|愛自己的人,才會好好說話
    回顧今天我們繼續閱讀馬歇爾·盧森堡的作品《非暴力溝通》。昨天我們知道了異化的溝通方式讓彼此互相傷害和疏遠。那麼怎樣運用非暴力溝通方式,表達內心的需要和願望,更好與人溝通呢?非暴力溝通並不要求我們保持完全的客觀而不做任何評論,只是強調區分觀察和評論的重要性。因為,不區分觀察和評論,人們將傾向於聽到批評,甚至由此產生逆反心理。除此之外,非暴力溝通不鼓勵絕對化的評論,而主張評論要基於特定的時間和環境的觀察。
  • 《非暴力溝通》:別讓你說話的方式,毀掉你的優勢
    我們很多人說話都習慣帶有個人評判,這種不客觀的溝通方式,非常不利於關係的經營。而觀我們生活中的很多人,並不太善於表達自己的感受。比如戀人吵架時,常會說你不愛我了。這其實是想法而不是感受。表達感受可以這樣說:「你剛才的行為,讓我很傷心。」為了真實表達自己的感受,我們可以建立表達感受的詞彙庫。這樣有助於我們表露情感,讓他人明白我們的需求,讓溝通更順暢。
  • 《共情式溝通》:是什麼阻礙了你好好說話,構築和諧關係?
    如果時光可以倒流,這位母親一定希望收回自己的衝動失控去好好說話,正如每一個媽媽衝孩子一通發火後,冷靜下來總會後悔剛對孩子說過的那些惡狠狠的話。然而悲劇已然發生,再無回天之力。為什麼很多時候,我們明明知道有些話不該說,有些事不該做卻偏偏控制不住自己?是什麼阻礙了自己好好說話和諧溝通構築和諧關係的初衷?最近在讀的這本《共情式溝通》似乎給出了答案。
  • 怎麼說話孩子才願意聽?「非暴力溝通」4個步驟,助你有效溝通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的一個現象:越是脾氣暴躁的父母,與孩子溝通是越是困難,孩子對他們的語言也越是漠然,而脾氣越是溫和的父母,不僅夫妻關係越加和諧,親子關係也更加親密,孩子與他們的溝通也更加順暢。面對這樣的情況,所有的父母都需要明白,縱然是小孩子,也需要好好說話,良好的溝通方式有助於育兒教育,而生氣是無法解決問題的,你越是批評,孩子越是反抗的厲害。孩子為什麼不願意聽話?1.
  • 怎麼說話孩子才願意聽?「非暴力溝通」4個步驟,助你有效溝通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的一個現象:越是脾氣暴躁的父母,與孩子溝通是越是困難,孩子對他們的語言也越是漠然,而脾氣越是溫和的父母,不僅夫妻關係越加和諧,親子關係也更加親密,孩子與他們的溝通也更加順暢。面對這樣的情況,所有的父母都需要明白,縱然是小孩子,也需要好好說話,良好的溝通方式有助於育兒教育,而生氣是無法解決問題的,你越是批評,孩子越是反抗的厲害。
  • 學會非暴力溝通,拒絕語言暴力
    著名的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發現了一種溝通方式,依照它來談話和聆聽,能使人們情意相通,和諧相處,這就是"非暴力溝通"。馬歇爾·盧森堡 ,國際非暴力溝通中心創始人,全球首位非暴力溝通專家。他有著50多年的實踐經驗,不僅指導人們在工作和生活中運用非暴力溝通,消除分歧和爭議,實現高效溝通,還幫助解決了許多世界範圍內的爭端和衝突。由於在促進人類和諧共處方面的突出成就,2006年他獲得了地球村基金會頒發的和平之橋獎。
  • 《非暴力溝通》——兩句話四個步驟輕鬆搞定優質溝通
    而人際關係不好往往源於溝通的問題。很多時候你都會發現明明是為了對方著想想要對方更好,但是溝通的時候並沒有正確表達,從而導致心生芥蒂,關係破裂。溝通能力強的人,別人聽他說話就是一種享受,不會溝通的人,總是得罪了人也不自知,古語有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語言中「隱蔽的暴力」比「身體的暴力」更加對人有傷害。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減少語言衝突帶來的痛苦呢?
  • 今天你好好說話了嗎?學會溝通,才能贏得一輩子(上篇)
    有沒有發現,平時我們說話的語言、語氣或語調,常常不盡人意,總令我們自己和他人產生很多矛盾和隔閡。如果能有一種溝通方式,用於說話和傾聽,就能使我們彼此情意相通,樂於互助,是不是有一種恨不能即刻擁有的衝動。是的,這種溝通方式被稱之為「非暴力溝通」。在一些地區,人們也稱之為「愛的語言」。
  • 《非暴力溝通》:這種說話方式,能毀掉你的優勢
    暴力溝通無時無刻發生在我們身邊,它帶我們帶來……影響,因此,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要做到非暴力溝通。02 學會非暴力溝通,愉快溝通達到目的1、什麼是非暴力溝通呢?所以要解決溝通的首要問題就是通過觀察客觀的描述事實經過,不能添油加醋,導致溝通不暢。 (2)學會正確表達感受,有助於我們表露情感,讓他人明白我們的需求,讓溝通更順暢。
  • 《非暴力溝通》:這種說話方式,能毀掉你的優勢
    所以要解決溝通的首要問題就是通過觀察客觀的描述事實經過,不能添油加醋,導致溝通不暢。(2)學會正確表達感受,有助於我們表露情感,讓他人明白我們的需求,讓溝通更順暢。心理學家羅洛.梅認為:成熟的人十分敏銳,就像聽交響樂的不同樂章,不論是熱情奔放,還是柔和舒緩,他都能體察到細微的起伏。
  • 《非暴力溝通》,職場人必讀的一本書!
    我們大家平時在工作中,無論處於什麼位置,溝通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環。無論是面對上級,同事還是下屬,說話讓別人聽起來舒服的人,往往會得到更多人的青睞,別人也更喜歡和你一起工作和交流。但是不懂得說話技巧的人,在和別人溝通的過程中,往往會產生很多誤會,進而影響到兩個人的關係和工作方面的配合。
  • 《非暴力溝通》:職場人不能不學的說話技巧
    有的人評頭論足、口無遮攔,我們覺得這樣的說話方式粗魯無禮;有的人拘泥墨跡,支支吾吾,我們又覺得這樣的說話方式呆板僵硬。除此之外,喋喋不休、頤指氣使、自私自利、肆意詆毀、冷漠無情……這樣的說話方式也會讓我們不愉快和不舒服,甚至還會造成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和爭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