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溝通》:別讓你說話的方式,毀掉你的優勢

2021-01-14 十點讀書

大家好呀,我是梅也。


之前看到一個故事。初看覺得有些可憐可笑,但仔細一看,又發現這故事背後的邏輯,或許經常發生在我們身上。


故事是這樣的。


一個女孩因為小時候家裡很窮,只要她想擁有一點東西,哥哥姐姐就會訓斥她,所以她從來不敢說出自己的需求。


一次她看到妹妹闌尾手術後得到了一個漂亮的小錢包,她也想要,但她不敢說,於是假裝生病做了手術,如願以償得到了和妹妹一樣的小錢包。


收到禮物後,她高興極了,把錢包遞給了一位護士看。護士以為是給她的,便接到手上仔細端詳。


小女孩確實很可憐。想要的東西不會表達,僅僅是一個小錢包,卻要用做手術的代價來換。


護士誤會了她的意思,她也不會表達自己的想法。


由此可見,一個人如果無法說出自己的需要,會是多麼痛苦的一件事。


所以,今天呢,梅也要為大家分享美國著名臨床心理學家,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溝通》,幫助我們更好地避開語言暴力,更準確地表達自己,從而更好地與身邊的人相處。





暴力溝通,對人是一種傷害


曾看過一個新聞,泰國一對父子,因為兒子玩遊戲沒有幫父親做事,父親一氣之下直接掏槍放在了兒子面前,並且上好了膛。


就在父親轉身那一刻,孩子真的朝自己腦袋開了槍。


父親的冷暴力,讓孩子感受不到溫暖和愛,他用死完成了對父親最後的控訴。


為了達成良性溝通氛圍,我們需要避免道德評判、進行比較、迴避責任、強人所難這幾種暴力溝通方式。


第一種,道德評判。


道德評判是指我們用自己的尺子去評判他人,凡是不符合自己要求的,就是不對的。


比如在電影《搜索》中,公司白領葉藍秋在被查出癌症後,心情不好的她在公交車上因為沒有給一位老大爺讓座,被媒體曝光,讓她站到了全社會道德譴責的制高點,不堪負重的她最後用跳樓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丹•格林伯格曾說:「如果真的想過上悲慘的生活,就與他人去作比較。」



進行比較是第二種暴力溝通方式。


它是把對方和別人進行比較,這種不恰當溝通方式是對人自尊心極大的傷害 。


記得在《少年說》節目中,曾看到一個女孩哭著控訴自己的媽媽:「你怎麼總是拿我跟其他的同學比較,為什麼我的努力你看不到?


而她媽媽卻冷冷地回應:「依你的性格,不打擊會飄。當你很強的時候,我覺得要拍一下,當你很弱的時候,我覺得要推你一把。」


這種比較的評判方式,無疑是破壞親子關係的最大殺手。


迴避責任是第三種暴力溝通方式。它淡化了我們應該承擔的責任。


比如:「我這段時間家裡很忙,這個任務完成不了」「這不是我的本意,是領導讓我這樣做的」。


這種溝通方式,只會讓別人不再信任你。


第四種暴力溝通方式是強人所難。


它通常是指強勢的一方,把個人的意願強加於他人身上。


比如電視劇《小歡喜》中,英子品學兼優又聽話,學習上不用父母操心,但媽媽宋倩還是對女兒各種控制,什麼事都要替女兒做主。


英子想考自己感興趣的南京大學,可宋倩非逼著女兒考北大清華,最後導致英子患上中度抑鬱症,欲跳海自殺。


以上這四種暴力溝通方式,屏蔽了我們與生俱來的愛,會給人帶來情感和精神上的創傷,讓人與人之間產生隔閡,甚至會以付出生命為代價。


非暴力溝通,讓你的生活充滿愛


那麼,什麼是非暴力溝通呢?


盧森堡博士指出,非暴力溝通是指導我們轉變談話和聆聽的方式。它讓我們不再條件反射式地反應,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觀察、感受和願望,有意識地使用語言,既誠實、清晰地表達自己,又尊重與傾聽他人。


它涵蓋了觀察、感受、需要、請求四個要素。


正如哲學家克裡希那穆提所說:「不帶評論的觀察是人類智力的最高形式。」


非暴力溝通的第一個要素是觀察。


它要求我們對自己所經歷的事情,客觀地進行描述,不能加上自己的主觀臆斷,不能把觀察和評判混為一談。


比如說:「歐文在過去的5場比賽中沒有進入一個球」是觀察;而「歐文是個差勁的前鋒」就是評論。


我們很多人說話都習慣帶有個人評判,這種不客觀的溝通方式,非常不利於關係的經營。



非暴力溝通的第二個要素是感受。


心理學家羅洛·梅認為:「成熟的人十分敏銳,就像聽交響樂的不同樂章,不論是熱情奔放,還是柔和舒緩,他都能體察到細微的起伏。」


而觀我們生活中的很多人,並不太善於表達自己的感受。


比如戀人吵架時,常會說你不愛我了。這其實是想法而不是感受。表達感受可以這樣說:「你剛才的行為,讓我很傷心。」


為了真實表達自己的感受,我們可以建立表達感受的詞彙庫。這樣有助於我們表露情感,讓他人明白我們的需求,讓溝通更順暢。


非暴力溝通的第三個要素是需要。


在表達完成感受後,我們可以說出自己的真實需要。


比如在《圍城》中,方鴻漸在孫嘉柔生病時,和朋友趙辛楣出去吃飯。方鴻漸剛一回來,孫嘉柔就陰陽怪氣地說:「你也知道出去了好半天麼?反正好朋友在一起,吃喝玩樂,整夜不回來,也由得你,我一個人死在旅館裡都沒人來理會。」


孫柔嘉本意是想讓方鴻漸陪自己,但她這樣含沙射影地說話,並沒有解決實質性問題。


如果她這樣說:「你從7點鐘開始出門,深夜才回來,我一個人在家裡感到很孤單,我生著病,需要你的陪伴。」


這樣既客觀陳述了事實,又清晰表明了自己的感受。就能讓伴侶知道自己需要努力的方向。



非暴力溝通的第四個要素是請求。


請求想要得到積極的回應,應越具體越好。


比如:我希望你能讓我做自己。


這個表述就比較含糊,如果這樣說:我希望你能各方面都支持我。這個表述就比較清晰。


越清晰的請求,越能得到有效的執行。


除此之外,我們還要注意語氣,免得被別人誤以為是命令。


觀察、感受、需要、請求是非暴力溝通的四大要素,也是我們人際交往的指路明燈,我們不妨在日常生活中多進行演練,藉助這四個步驟表達和提升自己,讓自己能擁有一個良性的溝通氛圍。


你溝通的態度,決定了生活的溫度


卡爾.羅傑斯曾說:


如果有人傾聽你,不對你評頭論足,不替你擔驚受怕,也不想改變你,這多美好啊。每當我得到人們的傾聽和理解,我就可以用新的眼光看世界,並繼續前進。


所以在傾聽時,我們要放下內心的評判和想法,以一顆同理心,全身心地去感受對方,去體會對方的觀察,感受,需要與請求。


其次,在聽完他人的表達後,我們要及時給予對方真誠地反饋。


同時我們也要時刻關注對方的情緒。


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都是通過語言來完成。


如果在家庭中,我們懂得好好溝通,就能營造出一個幸福有愛的家庭。


如果在工作中,我們能做到謙遜有禮,進退有度,就能在職場中遊刃有餘。


如果我們能與自己好好相處,好好溝通,就能遇見更好的自己。


如果我們能在生活中,遵循非暴力溝通原則,就能與他人和諧相處,懂得如何愛自己。


非暴力溝通就是一個神奇的魔法棒,它能把我們從負面情緒中解脫出來,讓我們專注於自己的感受與他人的感受,讓愛自然流露。


你溝通的態度,決定了生活的溫度。


正如海藍博士所說:「每一個你遇到的人,其實眼裡和心裡都寫著:請看見我,請喜歡我,請關心我。當你深切地知道這個秘密時,你就知道如何與人溝通了。」 


生活中真正厲害的人,都在用非暴力方法進行溝通。


願你我都能將非暴力溝通技巧,運用於生活之中,好好愛自己,與更好的自己不期而遇。


相關焦點

  • 《非暴力溝通》:這種說話方式,能毀掉你的優勢
    暴力溝通無時無刻發生在我們身邊,它帶我們帶來……影響,因此,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要做到非暴力溝通。02 學會非暴力溝通,愉快溝通達到目的1、什麼是非暴力溝通呢?盧森堡博士指出,非暴力溝通是指導我們轉變談話和聆聽的方式。他讓我們不再條件反射的反應,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觀察感受和願望,有意識的使用語言,既能誠實清晰的表達自己,又能尊重與傾聽他人。
  • 《非暴力溝通》:這種說話方式,能毀掉你的優勢
    暴力溝通無時無刻發生在我們身邊,它帶我們帶來……影響,因此,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要做到非暴力溝通。01 什麼是非暴力溝通呢?盧森堡博士指出,非暴力溝通是指導我們轉變談話和聆聽的方式。方鴻漸剛一回來,孫嘉柔就陰陽怪氣的說:「你也知道出去了好半天麼?反正好朋友在一起,吃喝玩樂,整夜不回來,也由得你,我一個人死在旅館裡都沒人來理會。」孫嘉柔本意是想讓方鴻漸陪自己,問她這樣含沙射影地說話,並沒有解決實質性的問題。
  • 《非暴力溝通》 | 你的溝通方式裡,藏著你的未來
    親愛的小夥伴們,晚上好,這是我們一起共讀《非暴力溝通》的第十天,也是最後一天了。說實話,我有點捨不得結束這個分享,關於如何好好說話的話題,我可以跟你聊上十天十夜,因為,這是我的職業。別擔心,如果對方真的給予了這樣不情願的回應,那說明你又有了一個新的機會,運用非暴力溝通再來試一次,你可以這樣再次問他:「我聽到了你的回應,你是不是依舊感覺到擔心?如果是,你願不願意再多為我分享一下你的擔心?
  • 《非暴力溝通》:4個步驟,教會你最佳溝通方式
    妻子期待多日的燭光晚餐被眼前的畫面瞬間破壞,對著老公大吼道:「不是說了嗎,進門把鞋擺放好,你的包掛起來。大晚上的不要吃這些垃圾食品,你從來都不收拾。回家不知道先做飯,就知道躺那兒看電視。」老公說:「別生氣了,下次我一定改。」
  • 《非暴力溝通》丨你溝通的方式,暴露了你的情商
    今天是我們一起共讀非暴力溝通的第四天,從現在開始我就要開始按部就班的剖析非暴力溝通的四個精髓。今天我們來共讀非暴力溝通第三章,區分觀察和評論。這個標題,真的有點抽象。區分?觀察?評論?什麼意思? 如果你能掌握好它,你不僅可以抵禦別人對你的暴力語言和難聽的數落,打造屬於自己內在的那個強有力盾牌,而且也可以讓自己成為一名非暴力的溝通者。當情緒馬上要戰勝你的理智的時候,你如果能稍微區分一下事實和觀點,你就會很好的勝任這個溝通。但是什麼是事實?什麼是觀點?我好像沒有標準呀。
  • 《非暴力溝通》如何才能好好說話不動氣,讓人際關係更和諧?
    最近,在辦公室聽了很多」糾紛「,與其說糾紛,但不如說人們不會好好說話,做不到溝通。比如:前兩天有個老人來找領導問他的補助金怎麼沒有到帳,兩個人只要平心靜氣地就能解決問題。不論是工作中還是生活中,其實只要大家好好溝通,就能解決問題,可大家寧願選擇相互抱怨和傷害,也不願坐下來談談。我一直在想到底是為什麼呢?到底怎樣才能做到非暴力溝通。不好好說話其實也是一種暴力,那麼暴力從哪兒來的呢?
  • 非暴力溝通:一條說話公式,解決90%溝通問題
    美國著名臨床心理學家,馬歇爾·盧森堡博士認為:說話也有一條萬能公式,當你這樣說話時,別人真的會聽,這就是「非暴力溝通」。「非暴力溝通」倡導,在交流過程中,通過專注於自己和他人的感受及需要,可以減少爭辯和對抗,培養彼此的尊重與愛;這樣,通過建立雙方的感情聯繫並促進理解,矛盾就能以「非暴力」的方式解決。
  • 《非暴力溝通》告訴我們,這樣說話將會讓你事半功倍 ​
    暴力溝通,對已對人都是一種傷害。丹·格林伯格曾說:「如果真的想過上悲慘的生活,就與他人去作比較。」說話雖然不花錢,但說話的方式是要付出代價的。人與人的隔閡是怎麼來的?就是說著說著就來了。>非暴力溝通的第一個要素是觀察。
  • 《非暴力溝通》正確的溝通教育方式,教你如何說好話
    語言在我們的生活中佔據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們的語言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也許我們並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有些語言真的是可以剝奪人可貴的生命的。盧森堡博士在《非暴力溝通》一書中講述了多種溝通方式,按照它這種溝通方式來談說和聆聽,能使我們情意相通,樂於助人、讓愛融進生活當中。
  • 《非暴力溝通》:職場人不能不學的說話技巧
    有的人評頭論足、口無遮攔,我們覺得這樣的說話方式粗魯無禮;有的人拘泥墨跡,支支吾吾,我們又覺得這樣的說話方式呆板僵硬。除此之外,喋喋不休、頤指氣使、自私自利、肆意詆毀、冷漠無情……這樣的說話方式也會讓我們不愉快和不舒服,甚至還會造成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和爭鬥。
  • 非暴力溝通:一條說話公式,解決90%溝通問題
    比如:父母會威脅孩子:「你再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這種方式的基礎是性惡論,源自等級社會或專制社會,同時也支撐著它們。以上這四種暴力溝通方式,屏蔽了我們與生俱來的愛,會給人帶來情感和精神上的創傷,讓人與人之間產生隔閡,甚至會以付出生命為代價。那麼,什麼是非暴力溝通呢?
  • 《非暴力溝通》——如何好好說話
    然後我就問了「你想表達什麼意思?」然後她也沒有回答我。我猜,她可能想表達這幾個意思:1.你很懶。2.你應該把垃圾袋換一個新的,把舊垃圾扔掉。前段時間看了一本書《非暴力溝通》,裡面有很多類似的例子。而也正是看了這本書,妹妹放牙具的杯子,堆積了半杯水發臭了,放在衛生間裡,我看到雖然很不舒服,但是後來還是幫她洗好了杯子。
  • 怎麼說話孩子才願意聽?「非暴力溝通」4個步驟,助你有效溝通
    面對這樣的情況,所有的父母都需要明白,縱然是小孩子,也需要好好說話,良好的溝通方式有助於育兒教育,而生氣是無法解決問題的,你越是批評,孩子越是反抗的厲害。孩子為什麼不願意聽話?1.父母習慣的將自己擺在大人的位置上,不用同齡人的態度去對待他們,這在父母的講話方式上充分得到體現,語言的作用有時遠遠大於行為動作,父母錯誤的說話方式,讓孩子心理上不舒服,行為上也就會表現出不聽話的舉動。父母的說話方式,讓孩子不想聽話1.
  • 怎麼說話孩子才願意聽?「非暴力溝通」4個步驟,助你有效溝通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的一個現象:越是脾氣暴躁的父母,與孩子溝通是越是困難,孩子對他們的語言也越是漠然,而脾氣越是溫和的父母,不僅夫妻關係越加和諧,親子關係也更加親密,孩子與他們的溝通也更加順暢。面對這樣的情況,所有的父母都需要明白,縱然是小孩子,也需要好好說話,良好的溝通方式有助於育兒教育,而生氣是無法解決問題的,你越是批評,孩子越是反抗的厲害。
  • 非暴力溝通 | 你與孩子的溝通方式,決定了你與孩子的距離
    「非暴力溝通中心」成立五十多年以來,已協助世界各地成千上萬的成年人處理情緒反應與人際溝通的難題,義大利分社更是應學員們的要求,進一步將幫助對象擴大到了兒童。非暴力溝通中心義大利分社社長朱利亞•科爾西說,他們出版的多套童書已在美國、英國、義大利、法國、德國、瑞典、波蘭、荷蘭、韓國等許多國家發行,幫助了無數的孩子。
  • 十分鐘讀完《非暴力溝通》|教你正確表達愛的溝通方式
    你脫口而出的簡單話語,到了別人的耳朵裡可能就是一根又一根的刺。語言是窗戶,否則,它們是牆。今天嘮叨就帶你看如何正確的表達愛的溝通方式——非暴力溝通。有這樣一種溝通方式:它致力於滿足某種願望,但傾向於忽視人的感受和需要,以至於彼此的疏遠和傷害。我們稱之為「異化的溝通方式」。
  • 非暴力溝通 ②|愛自己的人,才會好好說話
    回顧今天我們繼續閱讀馬歇爾·盧森堡的作品《非暴力溝通》。昨天我們知道了異化的溝通方式讓彼此互相傷害和疏遠。那麼怎樣運用非暴力溝通方式,表達內心的需要和願望,更好與人溝通呢?非暴力溝通並不要求我們保持完全的客觀而不做任何評論,只是強調區分觀察和評論的重要性。因為,不區分觀察和評論,人們將傾向於聽到批評,甚至由此產生逆反心理。除此之外,非暴力溝通不鼓勵絕對化的評論,而主張評論要基於特定的時間和環境的觀察。
  • 《非暴力溝通》:做好這四點,你也可以輕鬆控制自己的情緒!
    有沒有一本書,讓你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回答是肯定的,這就是馬歇爾盧森堡教授的《非暴力溝通》!它告訴你語言是有譜可循的。它會手把手教你好好說話,教你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最後輕輕鬆鬆成為人生贏家。她用慘痛的事實告訴我們,好好說話,控制自己的情緒有多重要。《非暴力溝通》認為:也許我們並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我們的語言確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 《非暴力溝通》:好好說話,成年人最高級的養生之道
    盧森堡博士由此發現了一種溝通方式,依照它來談話和聆聽,能使人們情意相通,和諧相處,這就是「非暴力溝通」。也就是說,非暴力溝通並不是什麼新事物,它只是一種說話的方式。我們要做的,是運用已有的知識儲備,通過自己的觀察、感受和體驗,有意識地使用語言,既誠實、清晰地表達自己,又尊重與傾聽他人。
  • 《非暴力溝通》心理學8大職場溝通策略,助你升職加薪,官運亨通
    在現實生活中雖沒了暗器,但卻有比暗器更能殺人與無形的說話方式,簡稱為「言」。言之利器不亞於世上任何最鋒利的武器。不當的說話方式,能激發一個人身體裡面的憤怒、自卑、焦慮等悲觀情緒,嚴重一點可能還會引發犯罪和輕生。這種激發人負面思維能量的說話方式,在《非暴力溝通》一書中把它叫做暴力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