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津縣初級中學的王瑞傑老師在10月23日結束的新鄉市初中數學優質課(縣區組)比賽中榮獲一等獎第一名(與輝縣市第一初級中學的趙豔老師並列)。這短短的四十分鐘,展示的不僅是王瑞傑老師較高的個人綜合素質,而且展示了延津縣初級中學數學組教師團結協作的力量。從10月3日抽籤確定課題到10月20日的正式比賽,17個日日夜夜,延津縣初級中學數學組全體老師都在思考如何上好《2.2整式的加減(1)》這節課,17天,是全體數學老師同研討、共成長的過程。
在抽到課題後,秦保建組長在數學組微信群@所有人:王瑞傑參賽課題是《整式的加減(1)》,全組老師都要趁國慶假期思考:如果是你講這節課,你會如何講?開學之後集體研討。輔導老師周慧傑更是一遍遍叮囑王瑞傑:「假期中你先認真研讀教材、課程標準、教參,初步設計自己的教學思路,然後在網上學習優秀課例,調整自己的教學思路,寫出教案,製作課件。一開學就進行第一遍試講。」周老師還制訂了詳細的幾輪試講方案及一些注意事項。
由於王瑞傑老師在平常教學中實行小組合作學習,經常會進行小組比賽,為了更好揮自己的教學特點,就構思出把這節課設計成一個擂臺賽的模式。讓學生在學習中比賽,在比賽中學習,從而達到雙贏的結果,不僅實現學習目標,還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節課不管定義還是法則都要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去體會,老師適時引導點撥。王瑞傑老師的構思在組內進行討論的時候,大家都一致通過。於是按這個設計思路去進行課堂設計。
國慶假期開學,第一次試講,效果不理想。使用的是張學龍老師班的學生上課,一下課王瑞傑就對張學龍說:「兄弟,你把合併同類項再給學生講講吧。」感受到王瑞傑老師的情緒低落,魏倩楠老師用大姐的熱心鼓勵他:「你的基本功很好,利用紅包激發學生的興趣,又能順利過渡到所學內容非常棒,誰的優質課不需要打磨,第一次講成這樣就是優秀的。」周慧傑老師說:「瑞傑,你的這一節課很有優質課範兒,感覺你好像回到了15年前的上課狀態,咱的課獲得一等獎沒有問題。加油,我們要向第一名努力。」秦保建組長更是像一位大哥一樣:「不怕,咱數學組是你堅強的後盾。」自信回來了,但評課卻是尖銳不留情面。數學組的老師可以為一個問題爭得面紅耳赤,但卻不會傷了彼此間的感情和團結一致的心。提出的問題真多:一節課不能沒有課題,必須板書課題;每個環節銜接語言不自然;板書布局不合理;到底該寫「係數相加」還是寫「係數的和」更好;一題選兩個小組對抗參與面太窄;達標檢測題量大;在講臺上走動頻繁;「數式通性」怎樣讓學生體會到並理解;前十五分鐘節奏太慢,就像吃包子吃一半還沒有吃到餡……
「我們奔的不是一等獎,我們奔的是第一名。好課多磨,全組齊努力,爭奪第一。」達成共識,數學組老師齊心協力來研討,開始了「試講——評課——修改——再講——再評——再修改」的模式,循環往復,但每一次都是一個臺階,不斷的進步。
這節課教學設計總共分為課堂導入、例題講解和達標檢測三大塊,怎麼進行設計?大家集思廣益,積極的發表個人觀點。課堂導入:用數紅包錢幣的遊戲開始,讓學生對同類項有了直觀的認識。剛開始時,有人提出六個小組每一組發一個紅包,還有人提出一共就發兩個紅包進行比賽,其他學生觀看。兩個意見經過討論,還有在班上試講之後,決定還是發兩個紅包其他學生觀看效果更好。
如何體現把紅包與所學內容結合?這也是一個討論爭議的熱點。最後拍板為:兩組學生數紅包,其餘學生看屏幕數紅包,再利用紅包的變化,從數到式自然過渡,類比數的運算得到式的運算,讓學生體會到數式通性,也體會到類比的方法,積累數學學習經驗。最強小組比賽,從數紅包到掙紅包再到紅包寄語整個過程一氣呵成。
這一節課既要總結定義、歸納法則還要習題講練,本節課看似簡單,其實容量很大。特別是組委會還特意要求把例2的化簡求值列入所講內容。在當時試講的時候,同類項和合併同類項的法則要學懂學透,後邊的例1和例2也要很好的完成,並進行強化訓練,時間特別緊張,高質量完成教學目標與教學時間緊張出現了矛盾。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組長秦保建的提議之下,王瑞傑和組內老師商討,決定把化簡求值和前面的例1進行整合,這樣既縮短了時間又能達到較好完成學習目標。
最後一個環節,大家也是經過了激烈的討論,最後還是敲定以頒獎的形式來結束這一節課。結束語既要與本節內容相結合,還要給學生以鼓勵和積極暗示。
在整個備賽過程中,秦保建組長和周慧傑老師整體協調組織,使準備工作有序有效開展。為了給王瑞傑老師爭取更多的試講機會,七年級備課組,趕課調課;八年級備課組隨時聽從調遣,集體聽課評課。張學龍、張攀、婁源領、張淑琴等幾位老師幫助理清思路,楊貴菊、吳桂芳、董婭、李海梅、宋崇梅等老師幫助完善教學設計,張豔芳、翟桂紅、任連鵬、侯淑梅等老師幫助組織結尾處情感升華的語言,張大紅、高珍、張蘭芳、唐有輝等老師幫忙不斷修改和完善課件。從教學設計的每個環節,到各環節間的過渡語設計;從學生的學習活動,到學生生成的預設;從課堂上的突發事件,到採取的應對措施;從前期教具的準備,到課件的完善,甚至到課件中的每一個字的處理,都精心安排、分工到人。備賽過程中學校全體數學老師沒有一個局外人,每一個數學老師都像自己參賽一樣,想到什麼就立即告訴王瑞傑,張豔芳老師晚上想到一個詞就立即打電話,吳桂芳老師想到一個提問方式的改變會更好就不顧上課的勞累趁課間跑到王瑞傑的辦公室。
優秀的成績離不開個人的努力,離不開團隊的合作,更離不開領導的支持和引領。延津縣中學數學教研員陳小芹老師多次打電話督促提醒,並審閱教學設計和課件,在百忙之中到學校聽課指導。延津縣初級中學的業務副校長林建江更是每日問詢並提出科學合理的建議,最後的課堂結束語——「群雄共逐鹿,快樂有平方。你們用實力證明了自己,我相信,只要我們大家心懷夢想,用各自當前的基礎作底數,用努力作指數,定會夢圓重點高中,成為出類拔萃的同類項。未來的日子裡大家一定能所向披靡,永奪第一!加油!」就是由林建江校長修改敲定。
王瑞傑老師在比賽中以巧妙的設計、獨特的教學風格,在眾多選手中獲得第一名,是可喜可賀的,但通過比賽不僅參賽老師得到進步成長,而且一個團體中每一個人都得到成長,這更是可喜可賀的。
一年一度的市初中數學優質課大賽,比的是課,賽的是研,促的是能。比賽是形,交流是實,通過比賽交流研討,推動數學教育的發展,提高數學老師的專業能力。為每一位選手點讚,為每一位評委老師點讚,為每一個教研團隊點讚,為每一位數學人點讚。在祝賀王瑞傑老師取得好成績的同時,我們祝願新鄉市初中數學教育教學再上新的臺階!